高速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3 层双向土工格栅。 钢塑土工格栅设计抗拉强度纵向≧ 80KN/m,延伸率 3﹪,横向搭接长度>20cm。 当为填挖交接路基时,格栅伸入挖方段不小于 4米。 钢塑土工格栅布置详见“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纵断面图”。 ,横向搭接长度> 20cm。 钢塑土工格栅布置详见“陡坡路堤 或 填挖交界处理纵断面 图”。 基底换填处理 本标段部分路基 地处山间洼地,为水稻田区,表层为软塑状粉质粘土,黑色、褐灰色,为中高压缩性土,不 适合做路基填料,需对此进行换填处理。 施工时,先挖除表层非适应填料, 挖除后,及时排除积水和渗水,换填石质挖方段石碴,分层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 50cm,碾压遍数不少于 6遍。 十 、土质路堑施工 (一)、施工工艺详见图 ( 二 )、施工准备 路堑工程开工前,首先熟悉核对设计文件,测设线路中线和开挖边线,复核横断面;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状况,分析施工期间边坡稳定性;清表,做好堑顶截排水设施;组织劳动力,设备进场。 ( 三 )、测量放样 按图纸所示尺寸将开挖线用明显桩放出,并洒白灰线以标明开挖范围。 ( 四 )、施工方法 土方集中地段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开挖深度低于 10 米的地段采用单层纵向全宽挖掘法,从 开挖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断面全宽一次性挖至 设计标高,逐渐纵深挖掘;开挖深度较大时,采用分层纵挖法。 路堑土方开挖将至路基标高时,停止开挖。 采用重型击实法和环刀法等进行现场干容重和压实度检验,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翻挖重新压实。 路堑土质边坡紧随开挖进尺,用人工自上而下进行清刷,保证边坡符合设计要求。 ( 五 )、施工 质量 控制 ( 1) 、 路堑边坡:根据测设的边桩位置,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 ~ 时,改为人工修坡。 施工时每 10m 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修刷,有防护地段应及时做好防护。 边坡上若有坑穴、凹槽等,采用挖台阶 浆砌片石嵌补。 ( 2) 、 基床:当开挖接近基床顶面标高时,应改为人工开挖,并核对土质,检验地基承载力,若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改良和加固处理时,人工每 10m 挂线开挖至基床顶面设计标高,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整修;若需要对基床进行加固处理时,按设计要求施工。 ( 3)、质量控制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高速公路) 检查方法和 频率 1 压实度 零填及挖方 ( m) 0~ — 按附录 B检查。 密度法:每 200m 每压实层测 4 处 0~ ≥ 96 填 方( m) 0~ ≥ 96 ~ ≥ 94 > ≥ 93 2 弯沉( 0. 01)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按附录Ⅰ检查 3 纵断高程( mm) — +10, 15 水准仪:每 200m测 4 断面 4 中线偏位( mm) — 50 经纬仪:每 200m测 4 点,弯道加 HY、 YH 两点 5 宽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 200m 测 4 处 6 平整度( mm) — 15 3 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 10 尺 7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m测 4 个断面 8 边坡 —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m 测 4 处 十一 、石 质 路堑施工 (一)、施工工艺详见图 ( 二 )、施工准备 路堑工程开工前,首先熟悉核对设计文件,测设线路中线和开挖边线,复核横断面;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状况,分析施工期间边坡稳定性;清表,做好堑顶截排水设施;组织劳动力,设备进场。 ( 三 )、测量放样 按图纸所示尺寸将开挖线用明显桩放出,并洒白灰线以标明开挖范围。 ( 四 )、施工方法 石方开挖中,先利用推土机清除覆盖层土从上而下,采用松动爆破、小爆破和光面爆破方法施工。 边坡路床面采用光面爆破, 机械和人工配合清理。 ( 1)爆破 方案 路堑石方爆破前,应针对不同岩体进行爆破设计、试爆,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爆破设计。 1.钻孔设备:采用 CHA660露天潜孔钻,并铺以 YT28型风动凿岩机,供风采用劲 3m3电动空压机或。 2.爆破方法及类型:采用减弱松动爆破,爆破作用指数 n取 左右,达到爆破后岩体基本松动,可用机械装运。 3.最小低抗线:由公式 W=( ~ ) H确定, H为梯段高度,本设计 W=~3m。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小低 搞线与岩石的开挖高度相适应。 4.孔距:由公式 a=( 1~ ) W确定,本设计 H< 6m 时, a=; H≥ 6m 时,a=3m。 5.排距:由公式 b=,本设计 H< 6m 时, b=1~ ; H≥ 6m 时, b=~2m。 6.爆破倾角α:根据钻机性能,炮孔可顺临空方向倾斜α不小于 75176。 8.炮孔长度:由公式 L=H+Δ L确定,Δ L为超深,单位为米,因本区段内路堑岩性为泥岩、砂岩,Δ L取。 8.单位炸药消耗量:根据爆破方法及岩性炸药单耗 q=~。 9.每孔装药量:由公式 Q=qab(W)H确定。 10.预裂孔参数:本次设计 a=,Δ L=, q=,H=。 11.装药结构 正常眼采用偶合连续装药,每孔放 2发雷管。 预裂孔采用不偶合间隔装药,采用 70mm 药卷。 底部加强装药 卷,间隔 50cm1支,绑在缚有导爆索竹片上装入炮孔。 12.起爆方法及爆破网络: 整个网络采用 1~ 15 段的非电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起爆网络采用族联法形式, 根据计算所允许最大一次起爆药量决定每组连接炮孔数,最多不超过 3 孔,以免有些炮孔漏爆。 每组导爆管用胶布捆轧,中间插入 2 枚非电毫秒雷管作为传爆雷管。 传爆雷管聚能穴朝向传爆方向。 13.传爆方向和微差间隔时间: 先起爆预裂孔后起爆正常孔,正常孔起爆靠近临空面先爆的梯形方式,微差间隔为毫秒雷管段间隔时差。 ( 2)施工工艺 1. 清表:人工配合推土机清除开挖范围内的所有杂物、表层土,并做好堑顶天沟。 2. 测量布孔:根据钻爆设计及试爆结果确定的参数,用灰点或油漆定出炮眼位置,并参照爆破方案进行复核。 3. 凿岩钻孔:炮孔布点完成后,安排机械进场,按爆破设计的角度和深度钻孔。 钻孔中随时检测孔径、角度和钻孔深度,达到要求即停钻,用石块覆盖孔 口,并做标记。 4. 装药堵塞:装药前将炮孔内的石粉、泥浆清除干净,然后用炮棍将药卷送入炮孔,并轻轻压紧,起爆药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