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及加工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33 的 转速相同。 ( 4) . 确定粗车外圆 φ 及台阶面的切削用量,采用车外圆 φ 33 的刀具加工这些表面,加工余量皆可一次走刀切除,车外圆 φ 的 ap=, f1=, 台阶面的 ap=,f2=,主轴转速与 车外圆 φ 33 的 转速相同。 基本时间 ( 1) 确定粗车 外圆 φ 33 的基本时间,根据表 221 车外圆基本时间: Tj1=( L+L1+L2+L3) *i/nf, L=,L1=ap/tankr+(23),kr=90 0 ,L1=2mm,L2=0,L3=0, f=, n=380 r/min,i=1 Tj1=+2/*380= ( 2) 确定粗车 外圆 φ 的基本时间,根据表 221 车外圆基本时间: Tj2=( L+L1+L2+L3) *i/nf, L=250mm,L1=ap/tankr+(23),kr=90 0 ,L1=2mm,L2=0,L3=0, f1=, f2=, n=380 r/min, i=1 Tj2=(250+2)/*380+(+2)/*380= ( 3) 确定粗车 外圆 φ 的基本时间,根据表 221 车外圆基本时间: Tj3=( L+L1+L2+L3) *i/nf, L=83mm,L1=ap/tankr+(23),kr=90 0 ,L1=2mm,L2=0,L3=0, f1=, f2=, n=380 r/min, i=1 Tj3=(83+2)/*380+(+2)/*380= ( 4) 确定粗车 外圆 φ 的基本时间,根据表 221 车外圆基本时间: Tj4=( L+L1+L2+L3) *i/nf, L=,L1=ap/tankr+(23),kr=90 0 ,L1=2mm,L2=0,L3=0, f1=, f2=, n=380 r/min, i=1 Tj4=(+2)/*380+(+2)/*380= 确定工序 10 的基本时间: Tj= Tj1+ Tj2+ Tj3+ Tj4=( +++) s= 14 二 第 20 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工序加工要在轴 φ 的外圆表面上铣键槽保证尺寸 ,键槽宽为6h9mm; 无其它技术要求,该工序在立式铣床上加工,零件属中批量生产。 理论上限制自由度分析:槽宽由定尺寸刀具保证;保证槽深 应限制: x 移动、 y 转动。 保证键槽长度应限制: x 移动;保证键槽对称度应限制: y 移动 ,z 转动; 综合结果限制: x 移动、 y 移动、 y 转动、 z 转动 ,z 移动; 实际上限制自由度分析: V 形块定位 φ 限制: y 移动、 z 移动、 y 转动、 z 转动,大头端面用定位销定位限制: x 移动; 综合结果实际限制: x 移动、 y 移动、 y 转动、 z 转动、 z 移动; 工件采用 V 形块定位,对称度分析: 基准不重合误差为: jb=, 基准位移误差为: Δ db=0 则:△ dw=△ jb+△ db= 对尺寸 分析: 基准不重合误差为: jb=+= 基准位移误差为: Δ db=( d) == 则:△ dw=△ jb+△ db= 由于 T= mm, T/3=,即△ dw≤ T/3,故该夹具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 本套夹具采用铰链压板夹紧; 工件在加工时所受的力主要是切削力 F,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 127 得切削力的计算公式:Fx=667Ds Kp=667x7x700 x650/726≈ 1083N 实际所需加紧力与计算加紧力之间的关系为: (K 由表 122 查得为 ) F=KFx=== 15 A X m m J B TVM XM M8x 87 16 三 第 10 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 粗车轴各段外圆保证尺寸 φ 33, φ ,φ ,φ 公差等级为 IT12。 此道工序保证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属粗加工,因此可用 90 度外圆车刀。 ( 数据来源参考书 [3]) 序号 项目 数据来源或公式计算 采用值 1 车刀外行 表 2 27 焊接式 900 强力外圆车刀 2 刀片材料 YT5 刀杆材料 45 钢 3 几何角度 表 2 29 Λ s=00 γ o=120 α o=60 α o’=40 κ r=90 0 κ r’=100 γε = 4 断削参数 前面型式 表 21 212( f=) 带倒棱曲面圆弧卷削槽前面 Ln=,γ o 1= 200 br1= qn= 5 过渡刃 表 213( ap=) 直线过渡刃 Kre=450 bε =1 6 刀片型号 表 23 A420 L=20 ,B=12 ,C=7,R=,r=1 e= 7 车刀外型 结构尺寸 表 2 2 25 BxH=20x30 L=150 M=8(900 弯头车刀 ) 8 刀槽 型式 表 24 Sinrj=ln/2qn=Γ c=γ oγ j=120 Hc=H+(1~2)cCosα o/Cos( α o+ γ c) =30+17Cos5/Cos( 50 + )=317x1/1=24 Bc=BC*tg(α o+γ c) =127tg(60 + )= Lc=LCCosα o/Cos( α o+γ c)*tgα o’ =( 60 + )*tg5 == Γ j= Γ c= Hc=24mm Bc= Lc= 17 技术条件(1)、刀片材料 ,刀杆45钢;(2)、刀片型号: ;(3)、使用105号焊料,(4)、刃口不得有崩刀,刀面不得有裂纹。 18 四 第 40 号工序量具设计 说明书 对轴外圆φ 30k6 选基孔制,首先确定被测轴的极限偏差,查 [4]公差书第三章极限与配合标准得 φ30k6 的上偏差 es= ,下偏差 ei=。 公差等级为 IT6。 轴的外圆φ 30k6 的量具用卡规,量具测量面的材料用硬质合金,测量面的硬度为 5865HRC,其它部分的材料为 45 钢。 ( 1)确定工作量规的制造公差和位置要素值,由公差书表 61 得 IT6 尺寸 φ 30k6 的量规公差为T=,位置要素 Z=.。 ( 2)计算工作量规的极限偏差: φ 30k6 通规:上偏差 =esZ+T/2=+= 下偏差 =esZT/2== 磨损极限 = es= 止规:上偏差 =ei+T=+= 下偏差 =ei= 19 5. 极限量 具结构设计 20 毕业设计总结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在指导 老师 的热心帮助下和我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这次 论文。 在这过程中,我把作业所涉及到的课本都系统地复习了一遍,有的比以前学的更透彻,而且有了整体概念。 同时还把这些课本的内容都联系了起来,整合到了一份作业上,“ 机 ” 与 “ 电 ” 的整合, “ 理论 ” 与 “ 实践 ” 的整合, “ 技术 ” 与 “ 经验 ” 的整合,真可谓全兵演练,真的受益非浅。 然而,通过这次作业也暴露出了我的许多不足之处,概念模糊、工作原理搞不清、结构设 计不合理、缺乏创新理念等等。 这些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起到很大的反作用,阻碍工作进展,所以我会狠下功夫,改掉这些不足。 在学习和生活期间,我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 同时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不少资料,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总之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合作我们的团体结合力得到了近一步的提高 .在每个地方我门都要注意团结精神 ,跟同事的和睦相处也是必不可少的。 21 参考文献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主编: 崇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主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