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符合有关规定。 认真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将半填断面原地面按设计清表处理,填挖交界地段,按要求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m,在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填、挖拼接缝两侧各不小于 5m 范围压实度可适当提高。 ( 1)对于自然横坡较陡路段进行的加筋处理为设置土工格栅,间距 ,搭接宽度 20cm,用铁丝绑扎。 土工格栅用 U 型锚钉锚固于台阶上,并用 U 形固定钉固定。 土工格栅横向铺设长度不得小于 4m,镶嵌入稳定土层长度不得小于2m,在距 土工格栅 8cm 内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60mm。 ( 2)对于填挖高差大于 2m 以上或地面坡度较陡的路基横纵向填挖交界进行的补强处理为高速液压夯。 高速液压夯的施工控制标准:( 1)液压夯夯点采用梅花形布置,夯点中心间距 d 不大于 (液压夯夯板的直径为 1m);夯击施工时,先整平场地,按照夯点布设要求进行放样,并以最后三击的累计夯沉量不大于 15mm 为准,控制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第一遍夯实完成后,在其每三个夯点形成的三角形中心设置 1 处夯击点,进行补强夯击施工;每一层夯击完成后,需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再进行上层土 的强夯施工。 填挖交界处的开挖,必须待下部填方处原地面处理好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开挖上部挖方断面。 对挖方中非使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筑于半填断面。 结构物台背回填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审核、熟悉设计图纸、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 ,满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主要材料 台背填料采用 5%灰土或天然砂砾,填料各项指标符合土方路基填料的要求。 必须到指定料场拉运填料,筛除超粒径料。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基底清理碾压→路基接茬开挖台阶→分层回填压实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测量放样 按设计图纸放样出台背底宽及结构物锥护坡位置。 对于涵洞回填长度为涵后填土高度的两倍加 3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为 2 米,内倾 4%。 对于肋板式桥台、柱式桥台台背填筑高度为路床顶部至承台顶部的距离,柱式桥台台背填筑高度为路床顶部至原地面以下 50cm,台背回填长度均为其填筑高度的 2倍加 5m,回填前开挖台阶,台阶 宽度为 2 米,内倾 4%。 对于挡土墙回填长度为墙后填土高度加 1m,挡土墙在圬工强度达到 75%以上方可回填。 回填施工前 ,根据松铺系数 ,把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松铺厚度在结构物墙身上分左、中、右用白、红油漆划出标线,同时喷制台背回填管理卡,注明桩号、时间、层数以及责任人。 基底清理碾压 回填前应将基坑底或原地面的浮土、杂物和积水清除干净,将基坑底面和原地面压实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并按设计要求对结构物墙身与回填土接触面做防腐处理。 路基接茬开挖台阶 按测量放样结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 将与路基接茬处台阶依次逐层开挖成型。 拌合填料 采用灰土填料时用拌和机统一拌合填料 施工前应选 2 道涵洞进行回填试验,作为填筑质量控制依据。 分层回填压实 选用灰土或天然砂砾进行回填。 回填时必须对称、分层夯实 ,两侧台后填土高差不大于 50cm。 每侧比设计宽度加宽 50cm,分层整平,分层碾压。 夯实机械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压实时,高速一级公路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 15cm,其他等级公路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 20cm。 压路机碾压时离涵洞墙身距离应不小于50cm,对于该 50cm 范围和个别角隅采用小型冲击夯 夯实。 注意事项 台背回填务必在上部结构安装完毕,结构物验收合格,且砼强度达到设计的 75%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才能进行。 台背回填时,要顺路基做成一定坡度,防止雨水浸泡台背和雨水沿构造物的外壁渗透影响填筑质量。 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试验员、质检员、技术员必须在现场,每一层必须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填筑下一层。 质量检验 台背填土应采用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腐植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硅藻土和冻土块。 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 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 合适。 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方可进行填土。 台背填土的长度,不得小于规范规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 ,检查频率每 50m2 检验 1 点 ,每侧每层不少于 3 个,压实度不小于 96%。 外观鉴定 填土表面平整,边线直顺。 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 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 本项目区黄土覆盖 IIV 级湿陷性黄土。 路堤填土高度 H≤ 8m 的 II 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段,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II、 III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及填土高度 H> 8m 的 II 级非自 重湿陷性黄土路段,若无构造物及村庄居民影响,地基均采用强夯处理。 当路基附近有构造物或距村庄居民点较近不宜采用冲击碾压和强夯处理时,或冲击碾压处治深度不能满足要求、冲击碾压长度不足 100 米时,地基采用“换填石灰土 +素土翻挖回填夯实”进行处理。 对于条件受限无法强夯处理的 II 级及 II 级以上自重湿陷性黄土桥头路基、 III 级和 IV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堤,需要消除黄土湿陷性同时需要提高黄土承载力的挡土墙路段,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 挖方段为 I、 II 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及 II 级自重以上湿陷性黄土时,如果挖除或挖余湿陷性黄土较薄 (剩余湿陷沉降量小于允许范围),挖方路段路床换填 5%灰土,回填灰土前基底应夯压密实,压实度不得小于 94%。 如果挖余湿陷性黄土层较厚(剩余湿陷沉降量大于允许范围),处置措施的选择应满足路堑段处治后剩余湿陷沉降量小于允许范围:基底冲击碾压用于 II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段,基底强夯用于 III、 IV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段。 如强夯及冲击碾压均不能实施采用“换填石灰土 +素土翻挖回填夯实”进行处理 :① II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床底设置 垫层。 ② III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床底设置 垫层。 ③IV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床底设置 垫层。 垫层压实度不小于 94%。 性黄土路基施工一般要求 ①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应做好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完善防水及排水措施,注意路基与路面排水工程的结合,遵循高接远送原则,加强各种构造物之间的衔接及构造物洞口排水,确保排水系统完善,发挥排水系统的总体功能,保证路基的安全与稳定; ②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时,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排水设施接缝处应坚固不渗漏; ③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及时予以防护,防止路表水冲刷; ④路堑路床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度不足时,应采取措施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⑤路堑施 工中,如边坡地质与设计不符,可提出修改边坡坡度; ⑥在施工中对黄土的湿陷性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处理,以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避免路基出现裂缝、滑坡等病害,保证路基的安全与稳定; ⑦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对填土高度大于 10 米的深沟应进行处理。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艺 黄土冲沟沟壁底土体开挖 ①堆积黄土具有较大的湿陷性,填筑时应清除沟壁的不稳定土体及沟底的堆积土,开挖至密实土体后,再开挖台阶,夯实基底,沟底夯实后要求对基底的压实度及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再填筑路堤; ②施工时应沿沟 壁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 1 米,高度不应大于 3 米,使新填黄土与沟壁以阶梯结合,以减轻不均匀沉降。 开挖填挖结合槽 应在高填土路堤沿路基中线开挖填挖结合槽。 若有滑塌体及陡立沟壁,应待其开挖后再进行开挖填挖结合槽,结合槽宽 4m,深 2m,以抵抗路堤整体下滑。 同时在高填土路堤与路堑交界处开挖结合槽,其沿挖方路基开挖长度 20m,深2m,宽度与路基同宽。 黄土陷穴的处理 ①对于离沟壁较近的黄土陷穴,尽量在开挖沟壁的过程中予以挖出;对于离沟壁较远的黄土陷穴,则逐个进行处理。 明陷穴及埋藏较浅的暗陷穴,采用开挖回填的 方法进行处理,要求逐层检测,压实度达到 94%以上;竖井状及深陷穴,由于不好开挖,采用灌泥浆或砂浆的方法来处理,加强监理人员的旁站工作,并要求做好灌浆旁站记录,使陷穴处理到位; ②挖方边坡坡顶以外 50m 范围内、路堤坡脚以外 20m 范围内的黄土陷穴宜进行处理。 挖方边坡坡顶以外的陷穴,若倾向路基,应做适当处理。 对串珠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置; ③路基范围内的陷穴,应在其发源地点对陷穴口进行封填,并截排周围地表水; ④陷穴表面的防渗处理层厚度不宜小于 300mm,并将流向陷穴的附近地面水引离。 强夯法消除黄土湿陷性 强 夯法的基本原理是:土体在巨大的冲击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中空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一定裂缝,形成良好的排气通道,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溢出,土体迅速固结,从而降低了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压缩性,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有效深度在 5m 以上,可以消除深层黄土的湿陷性。 对于高填土路堤采用普通压实和强夯相结合的措施加固路基。 路基坡脚外侧 5m 范围为强夯范围,夯点间距 3~ 5m,按正方形或梅花形布置,夯击次数 1~ 2 次,在强夯施工前,应选择代表性路段(夯区)进行试夯 ,以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与施工工艺,及时调整强夯参数。 施工时先平整地表,夯填冲沟,达到设计的强夯标高后,利用震动压路机进行大面积的碾压,再采用强夯补充加强,或者填筑路基前整平湿陷性黄土基底施以强夯。 对于高位涵洞,可以待填土达到涵洞顶面标高后施以强夯,然后竖直开挖涵洞洞身及基础,修筑涵洞。 填挖交界处路基,待路堤填筑到设计强夯的标高时,对填方和挖方各一定范围内的路基施以强夯。 对沟底设有涵洞的路堤强夯时,容易造成涵洞沉降或早期破坏,因此要求强夯位置距离涵洞的位置不小于 10m; 强夯的施工工艺: (1)施工机 具与设备 起重设备: 100t 履带吊车及自动脱钩装置。 夯锤:采用圆柱形或带有气孔的铸铁锤,夯锤重 10~ 20t, 底 面积 3~ 5m2。 (2)施工方法及步骤: a)清理平整施工场地; b)标出第一遍夯击点位,并测量场地高程; c)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d)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e)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夯坑填平; f)重复步骤 e,按设计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g)重复步骤 cf,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h)用 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i)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锤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质量检验:强夯施工过程中或施工结束后,应按表 的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应对不合格部位进行补夯,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直到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为止。 表 强夯施工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取样方法和频率 1 表层含水率 不超过最佳含水率177。 3% 环刀法 从原地表开始每 测一次 1 处 100m 2 湿陷系数 湿陷系数小于 固结仪 从原地表开始,分别在设计要求的消除湿陷性深度及其上下各 处取三个样, 1 处/ 200m/不同夯击能 3 夯沉量 最后两击夯沉量差值≤ 5cm 水准仪 每夯击一次,在夯坑中部立水准尺,每击必测 4 地基承载力 符合设计要求 标准触探仪 从原地表开始,分别在设计要求的消除湿陷性深处 1处 200m/不同夯击能 5 压实度 表层≥ 93% ,50cm 以内≥ 90% 灌砂法 1 处/ l00m 6 弯沉 ≤ 240() 贝克曼梁法 10 点/ 100m 车道,原地表处理完毕后 冲击碾压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对于大面积的黄土路基宜选择冲击碾压法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对一般的湿陷性黄土路基,采用 25kJ 冲击压实机进行冲击夯实。 对于大片填方路基,若地基较平或虽有小冲沟但很容易整平的地段,在整平冲沟进行一般的碾压后,采用冲击碾压 20~ 30 遍;挖方路基开挖成形后,冲击碾压 40 遍;对于填挖交接频繁及半填半挖路基,路基基本成形后冲击碾压 30 遍,可以充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减少工后沉降。 冲击碾压的施工方法: (1)冲击压实机械采用 CYZ25 冲击压实机,冲击性能 25kJ,其速度控制在1015km/h 之间,根据设计图路基填土坡脚线外 5m 范围以内均需进行冲击碾压处理,若路侧有裂缝或陷穴,路基坡脚外 10~ 20m 范围内也应进行冲击碾压处理。 冲击压实机必须纵横向轮迹交错,冲击夯坑均匀按梅花形散布,横向轮迹重叠 20cm。 施工中应配合平地机,路基面层起伏过大时,进行平整然后继续冲压,冲压完成后,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平整压实。 (2)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初步确定冲压遍数为 15~ 20 遍,先做一段试验段,冲压前,在冲压试验段上,应先进行 10m 中桩放线,用边桩定点配合石灰预放压实度检测点和高程测定点 (为确保高程检测点每次是同 一点位,可用铁钉绑红线定点方法,标定高程检测点)。 冲压中按要求做好高程和压实度检测,根。高速公路路基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权明确、权责统一、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服务时限。 中心 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进则进、能快则快”的工作原则, 各部门对所承担许可事项的内部审批程序 进行了逐一 进行梳理 、合并、压缩 ,强化流程再造, 并通过了法制办专家论证。 进入服务大厅的96 项审批内容由国家规定的累计时限 1873 个工作日,压缩到 659个工作日,压缩率达 65%,对比原承诺时限
接入网的概念及产生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之目的。 要使光波成为携带信息的载体,必须对之进行调制,在接收端再把信息从光波中检测出 来。 然而,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对光波进行频率调制与相位调制等仍局限在实验室内,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因此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 IMDD)。 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
力的 80%,所以,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焊件角焊接。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 艺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反之亦可。 管与板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板材的角焊缝,反之亦可。 对接焊缝试件与角焊缝试件与焊件 之间 关系与管材直径无关,只与(管壁)厚度有关。 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补加因素和次要因素。 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的焊接工艺因素。
件 38~10 正华公司环评批文 附件 311 母 公司环保竣工验收意见 附件 312 南华公司环保竣工验收意见 附件 41 母 公司排污许可证 附件 42 南华公司排污许可证 附件 61~11 母公司 达标排放监测报告 附件 612~14 南华公司达标排放监测报告 附件 71 母 公司废品收购合同 附件 72 南华公司包装桶回收再利用协议 附件 73 正华公司废品收购合同 附件 74 母公司
年。 (二)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 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4 年。 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
主主丿革命,迚行了社会主丿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丿基本制度,成功廹创了丨国特色社会主丿。 正确 错诨 soldiers inthewarocfdug,.IM193lypkJTvmBCPLZQK(•R39。 )DWjb参考答案:错诨 隐藏答案 24 、科学収展观同马光怃刊宁主丿、殓泽东怃想、邓小平理论、“三丧代表”重要怃想一道,是党必项长期坒持癿指寻怃想。 正确 错诨 参考答案:正确 隐藏答案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