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生产工艺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满功率电压范围: 190~ 240V 变压器二次电流: 41000~ 50000√3 A 自然功率因数: ~ 变压器油温 : ≤ 60℃ (以上有关指标具体根据变压器参数确定) 电极工作端长度: 2020~ 2200mm 电极的工作端在炉料表面以下: 1100~ 1300 ㎜ 底部环至料面距离: 800 炉压: 0~ 10Pa 炉气温度(炉内): ≤ 800℃ 炉气中 H2 含量: < 12% 炉气中 O2 含量: < 2% 糊面 糊柱高 度 : 接触元件以上 ~ 电极糊 粒 度 : ﹤ 100mm N2 压力: ≥ MPa N2 纯度: 99%~ % N2 露点: 40℃ 压缩空气压力: ≥ MPa 压缩空气露点: 40℃ 电炉循环冷却水给水压力: ~ MPa 电炉循环冷却水给水温度: ≤ 35℃ 电炉循环冷却水回水温度: ≤ 45℃ 循环冷却水进回水温差: ≤ 10℃ 17 电极压放长度: 20mm 电极压放间隔时间: 30~ 60min 液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 : 12Mpa 溢流阀设定压力 : 10~ 11MPa 液压油油箱油温: ≤ 50℃ 液压油油箱下限油位: 下限报警 出炉次数 : 6~ 8 炉 /班 流料时间 : 约 20 分钟 电石锅内 冷却时间 : ﹥ 90 分钟 开炉和停炉 操作 ( 1)新开炉或大修后开炉 电石炉设备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炉,同时要确保辅助系统工作正常。 开炉的第一步是电极的预焙烧,在电极送电焙烧之前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在电极壳下端装好电极封头,在底环以下的电极壳上开好气体逸散孔,孔径为 Φ 3~Φ 4mm,孔间距为 100~150mm。 电极壳内填加块状电极糊,高度为电极接触元件以上约 1~2m。 b、在电极下面放置导电柱 , 导电柱 内充满 合格的碳材。 在炉底砌好假炉门,并铺好底炭,底炭厚约 200~300mm。 c、电 炉变压器二次电压调整至最低电压档位,复查短网,导电接触器、绝缘试验符合要求。 d、关闭炉气净化系统,打开放散烟囱全部阀门,炉盖检查门全18 部打开。 e、冷却水、压缩空气、 N2 投入运行并正常。 f、电极加热风机及加热元件投运并正常。 g、在正式送电之前要做空载试验,检查各接触部位、绝缘部位等是否正常。 测试有载调压开关工作是否正常。 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送电焙烧。 下放电极与导电柱焦炭密切接触,此时,电极外壳不应承受由于自重而产生的拉力,电极位置应高于行程下限 400~600mm。 瞬时通电应正常,各接触部位、绝缘部位 均应正常。 正式合闸送电,电极电流的热量使焦炭升温、燃烧。 随焦炭温度增加,比电阻逐渐降低,负载逐渐增大,当负载达到能用仪表控制的程度时,可根据情况缓慢增加电流。 视电极成熟情况逐步升压,此时电极端部尚未固化,因此,应十分小心,产生弧光大小,以不烧穿电极壳,造成漏糊为准。 电极端部烧结固化前,尽可能不提升电极。 焙烧应均匀进行,为此,三相电流应平衡,同时据气体逸散情况判断电极烧结情况并正确调整电流或加添焦炭,使负载增加速度与焙烧程序相适宜。 在开始的几天内,应通过目视观察控制,保持电弧在电极下面。 常常有必要断 开电流,以便焙烧放慢,但最好是通过调节电极电流的方法保持负荷连续。 随烧结逐渐成熟,导电能力增加,焙烧区逐渐上移,当不加炉料,19 焙烧区上移已十分缓慢时,电极焙烧基本完成。 此时电极心部仍有可能未烧透,但已可进行装炉,进行电极的工作焙烧,工作焙烧随电炉启动同时进行。 电极预焙烧大约需 4~8 天。 在预焙烧过程中,应经常测量电极的糊柱高度,并及时添加电极糊。 随着电极烧结区域的上移,糊柱高度逐步增加到接触元件以上 ~5m。 电极预焙烧基本完成,各相关系统及环节均属正常后即可进行加料实施开炉启动。 首次启动用开炉操作方式 运行。 首批炉料配比按正常生产的配比控制,对炉内剩余焦炭的数量应在配比中考虑。 首批加料要严格控制,料面要低于正常生产料面,适宜高度需现场观察控制。 启动期间的主要目的是完全完成电极焙烧;逐步提高炉温至正常温区及建立正确的炉况,因此,炉料应逐步填充,炉子负载亦随之逐步增加。 因为是开炉操作,其料位、负载均应受排气量及烟气温度的制约,即负载的增加应使排气量不自炉盖开孔涌出及烟道温度不超过500℃ 为宜。 首批装料 24 小时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第一次出炉。 第一次出炉电石发气量 期望值为 295 L/kg ~305 L/kg(热样发气量为 300 L/kg ~301 L/kg)。 第一次出炉合格及能完全控制炉况后,即可逐步提高电炉的负载,炉料亦逐步填充至正常,电炉转入闭炉运行,投入正常生产。 此20 时炉子的负载仍应与烟道排气能力、烟道允许温度及其他环节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炉子出炉正常和处于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之前,料面应保持一个低的料位。 为建立正确的炉况,形成良好的料层结构及熔融区,电炉的负荷提升不宜过快,要根据炉子状况进行提升。 炉内料面也要严格控制,要根据负荷的提升逐步提高,以免电极电流上升过快,造成电极上抬,从而使反应区上移的不良后 果。 电炉在电炉未达到额定负载时,不宜采用自动调节,应通过操作人员人工手动进行调节。 在电极焙烧和启动期间,电炉底部的散气孔应保持开着,以放出炉衬内的水份。 在炉子启动期间,要注意不得使设备过载,并经常检查冷却水系统。 在电极焙烧开始后的几天内,应该对变压器与电极悬挂装置之间的二次电流母线的所有接触点进行紧固,并对别处需要紧固的接触点也进行紧固。 在以后的两周内或需要时,应重复这一操作 1 到 2 次。 ( 2)一般停炉及重新启动 一般情况下,计划停炉应尽可能避免超过 3 小时。 经验表明这一准则是防止电极断裂的最有效的保障 措施。 如果维修工作要求停炉在3 小时以上,则应将工作分在几个 3 小时停炉期完成。 另外,停炉后要防止电极粘结, 停电后移动电极时, 要 保证电极是完全自由和未 粘 结 的。 21 1)、预计 0~3 小时停炉的操作: 在停电前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将把持器位置控制在 600mm 以内。 停电后,电极 把持器位置 应立即 下降 250~500mm, 而后用热料将电极围住,最好围住的高度到 未烧损的电极壳处。 再 送电后,负载应尽快上升到停炉前电极电流 的 75%左右 , 之后,再用一半 的 停炉时间均匀提高负载至满载(停炉前的负载)。 2)、预计 3~8 小时停炉的操作 如 果不能计划几个 3 小时停炉,而一次性停电时间在 3~ 8 小时的话,则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a、停电前两个班应减少电极正常压放量的 30%。 目的是为了缩短电极长度 , 在停电 时 ,使把持器降到最低位置。 b、停电后,立即将把持器 降 到最低位置,而后再压放电极200~250mm。 并 用热料将电极围住,最好围住的高度到底环。 c、停电结束送电后,电极电流应尽快增大到 25~30KA。 从此点开始到 停炉前 负载,所用的时间应为 停炉时间。 在此期间负载应均匀增加。 3)、预计 8 小时以上停 炉的操作 a、停炉前 2~3 个班进行的电极压 放,应 减少 满足把持器在停电前达到最低位置。 b、停电前 5 小时应将负荷降到满负荷的 50%左右。 降低负荷应借助变压器档位,而无须过多的移动电极。 c 、停电后 , 把持器应降到最低位置, 并 立即压放电极22 200~250mm。 而后用热料将电极围住,最好围住的高度到底环。 d、送电后,负载应尽快增大到 25~30KA。 此后, 电极电流应按照每小时 5KA 的速度增大到 满负荷。 使炉子恢复到满负荷所需时间约为 停炉时间。 e、如果停炉时间特别长,例如 48 小时以上,则炉子恢复到满负荷所需的时间将少于 停炉时间。 f、由于停炉前 减少了电极的压放,再送电时电极可能有点短。 为了使电极达到正常工作长度, 可 适当增大压放速度。 压放速度约为正常压放速度 被认为是安全的。 电极焙烧时不得压放或移动电极。 4) 、临时停电 临时停电后的停电时间是很难预料的,当停电后应立即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a、停电后,立即将电极把持器下降 250~500mm。 而后用热料将电极围住,最好围住的高度到底环。 如果有迹象表明停电时间将超过3 小时,那么还应压放电极 200~250mm。 b、再送电时,所用的方法与计划停电后 再 送电的操作相同。 5)、 电极断裂后的再启动 a、未断的两根电极把持器 位置必须 下降至最低位置(一般情况下把持器位置应小于 750mm)。 如果把持器达到最低位置, 可以的话,还得 再压放 200~250mm。 b、断裂的电极部分应采用下压或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 23 c、应将炉内的电极碎片尽可能清理掉,而后将断裂的电极适当进行压放,但压放长度不应大于为获得电极与炉料之间正确电接触所需要的长度。 应采取在送电后增加压放速度(缩短压放周期)的方法达到,避免一次性压放过长。 d、送电后,断裂电极的电流 应在焙烧安全的条件下逐步 升高。 e、对于未断的两根电极,建议再启动后,迅速将 电流增大至30KA,然后按照每小时 5KA 的速度增大电流。 f、重新启动过程中,要焙烧的电极,当电极 未 烧结时,不得升降电极,需要调节电流时,应用未断的其他 两 相电极进行。 g、当发现该相电极电流与其他 两 相电流差距小时,为防止该相电极起弧,可适当将该相电极下降一点。 四 、生产 岗位 操作 配料 巡视岗位 ( 1) 开车前检查 A、 在控制室检查供料系统的光信号。 B、 在配料站的称重仓下将局部 / 遥控开关转到局部检查给料器是否正常。 检 查 后恢复遥控。 C、 检查皮带机(将选择开关转到局部)的起动。 速度和用于停止的拉绳 开关是否灵敏。 D、 长时间停炉后可检查卸料刮板的使用状况。 ( 2) 输料操作 24 A、。电石生产工艺操作手册
相关推荐
........................................................72 变电所设备运行规程 ...........................................................................................................73 变电所停送电制度和操作规程 ......
补贴: 公司按照上月员工的出勤天数,按照每天 6 元,打入员工的饭卡中; 通讯费补助: 对于经常外出联系客户的员工、公司重要的职能岗位以及管理干部,每月给予一定额度的 补贴; 年资工资: 按照制度,随着工龄的增加而提高; 年休假: 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 6 个月,且获得转正的,可以开始享受年休假; 激励基金: 主要是对财年工作优秀或者部门重点可培养的人员,在次财年员工个人生活费上的一种补助;
最后两名取消季度考核奖金。 年终考核 : 年终考核奖金=全年各办事处经理月度考核奖金总合 10%年度营运得分率。 年度营运得分率=年度营运得分之和/年度全国办事处营运得分总和 100% 注: 各办事处年度营运考核得分综合考评最后两名取消年度考核奖金。 第三部份 联络处主任绩效考核办法 第六条 联络处主任绩效考核分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 第七条 联络处主任根据以下几项内容综合绩效考核
澄哉谈继鲁摘搜歌尼椭慑粒刹还酶僻侯堤啪佯陡曙嫁织罩使掉粤搀沼芝执沈洋剧勾氧滥藏厅宫 鉴燃漳造擂拷 E. 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数据分统计及析; 某公司人力资源政策流程管理手册三茅人力资源网: ht tp: / HR找资料上三茅资料: ht p:/ ,除了自己要有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相关政策、制度
三、形式多样,丰富学做内涵 公司作为施工企业,党员多在施工一线,项目所在地分散,近两年公司承揽了一批治淮重点工程,包括 xx 工程等,工期紧任务重,多由项目部党员组成的工程支部,克 服困难,采用成立项目部党小组以及一对一互学互助的方式,以项目部为单位集中学习,加强日常学习交流,在施工建设中带头示范、创先争优,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争创 xx奖,把 “两学一做 ”经常化、持续化
母线的宽度较大,而接线端子的距离受电器结构尺寸的限制,致使相间距离过小,为了保证母线相间的安全距离,根据《一般工业用低压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 (JB911— 66,仍在执行 )中的有关规定,施工时可将母线弯成侧弯,或截去一角等方法来达到最小净距的要求。 突出对成排或集中安装的低压电器安装时的要求。 对安装在室外的低压电器提出要求。 目前我国已制造室外用的低压电器,见《户外低压电器制造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