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导则地下工程高边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设可靠的 检查门。 两侧用钢板挡严,内装扶手,罐道部分不得装带孔钢板。 进出口两端应装设罐门或罐门帘,高度不得小于 ,罐门或罐帘下部距罐底距离不得超过 ,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 ,罐门不得向外开。 载人的罐笼净空高度不得小于 2m。 罐笼的一次容纳人数和最大载重量应明确规定,并在井口明示。 提渣、升降人员和下放物料的速度不得超过 3m/s,加速度不得超过 15。 罐笼、钢丝绳、卷扬机各部及其连接处,应设专人检查,如发现钢丝绳有损,罐道和罐耳间磨损度超过规定等,应立即更换。 升降人员或物料的单绳提升罐笼应设置可靠的防坠器和应有的安全措施。 罐笼升降作业时,井底不得停留人员。 检修井筒或处理事故的人员,如果需要站在罐笼或箕斗顶上工作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罐笼顶应装设保护伞和栏杆。 佩带保险带。 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为 ~ ,最大不得超过 2m/s。 每一提升装置应装有从井底接罐员给井口接罐员和井口接罐员发给卷扬机司机的信号装置,井口信号装置应同卷扬机的控制回路闭锁。 只有井口接罐员发出信号后,卷扬机才能起动,除常用的信号装置外,还应有备用信号装置。 井底车场和井口之间、井口和卷扬机司机之间,除上述信号装置外,还应装设直通电话或传话筒。 斜井运输 斜井的牵引运输速度不得超过 ;接近洞口与井底时,不得超过 2m/s;升降加速度不得超过。 井口、井下及卷扬机 间应有联系信号。 提升、下放与停留应各有明确的色灯和音响等信号规定。 卷扬机司机未得到井口信号员发出的信号,不得开动。 斜井井底停车场应设避车洞。 斜井井底附近的固定机械、电器设备与操作人员,均应设置在专用洞室内。 斜坡段应设置人行道和扶手栏杆,人行道边缘与车辆外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30cm。 钢丝绳和提升装置 提升用的钢丝绳应每天检查一次,每隔 3 个月试验一次。 其安全系数规定为:升降人员的安全系数应大于 8,升降物料的安全系数应大于 6; 其断丝的面积与钢丝绳总面积之比,升降物料的应小于 10%;升降人员用的不得有断丝。 提升及制动钢丝绳直径减小不得超过 10%,其它用途钢丝绳直径减小不得超过15%。 16 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时,不得用作升降人员。 钢丝绳锈蚀严重,点蚀麻坑形成沟纹,外层钢丝松动时,应即时更换。 有接头的钢丝绳只允许在水平坑道和 30176。 以下的斜井中运输物料时使用。 提升装置,应设置下列保险装置: 防止过卷装置;当提升容器超过正常终端停止位置 时,应能自动断电,并使保险闸发生作用。 防止过速装置;当提升速度超过额定速度 15%时,应能自动断电,并能使保险闸发生作用。 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 当最大提升速度超过 3m/s,应安装速度限制器,保证提升容器到达终端停止位置前的速度不超过 2m/s。 防止闸瓦过度磨损时的报警和自动断电的保护装置。 缠绕式提升装置,应设松绳保护并接入安全回路。 使用箕斗提升时,应采用定量控制,井口渣台应装设满仓信号,渣仓装满时能报警或自动 断电。 提升卷扬机应装设深度指示器、开始减速时能自动示警的警铃及司机不需离座即能操纵的常用闸和保险闸。 常用闸和保险闸共同使用一套闸瓦时,操纵部分应分开;双滚筒提升卷扬机的两套闸瓦的传动装置应分开;司机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也不得擅自调节制动闸。 升降人员前,应先开一次空车,以检查卷扬机的动作情况,但连续运转时,可不受此限。 主要提升装置应配有正、副司机,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应由正司机操作,副司机在旁监护。 不良地质地段开 挖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作业现场应有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监护作业。 不良地质地段的支护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待支护稳定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不良地质地段宜采用必要的超前探测手段,摸清掌子面前的围岩状 17 况,以便制订应对安全技术措施。 当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不能满足支护要求时,应先采取超前支护等措施预加固围岩,然后再实施开挖。 当出现围岩不稳定、涌水及发生塌方情况时, 所有作业人员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施工时采取浅钻孔、弱爆破、多循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采取分部开挖,及时支护。 每一循环进尺宜控制在 ~ 左右。 在完成一个开挖作业循环时,应全面清除危石,及时支护,防止落石。 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做好工程地质、地下水类型和涌水量的预报工作,并设置排水沟、积水坑和充足的抽排水设备。 在软弱、松散破碎带施工,应待支护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段施工作业。 石方机械挖 运 洞内严禁使用汽油机为动力的石方挖运设备。 机械挖运设备,应有废气净化措施。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符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工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操作人员应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设备。 机械运转中其他人员不得登车,必须上下时应通知司机停车。 挖运前须清理工 作面的危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挖运。 挖运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 掌子面挖掘时,应采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挖掘,以保持掌子面的稳定。 出渣道路应保持平整通畅,并设置排水沟。 出渣地点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指挥。 采用装载机挖装时,装载机应低速铲切,不得大油门高速猛冲。 要根据掌子面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铲掘方法,严禁铲斗载荷不均或单边受力,铲掘时铲斗切入不宜过深。 装车时严禁装偏,卸渣应缓慢。 挖掘机械工作范围内严禁人员停留,后退时应连续鸣号。 18 人工装运时,作业人员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严禁把手伸入车内、或放在斗车帮上。 重量超过 50kg 的石块不得用人力装斗。 机车牵引石方运输 出渣线路应随开挖面的进展而延伸,尽头距工作面不应超过 3m。 出渣车速小于 ,线路曲线半径不应小于斗车最大轴距的七倍;当车速大于 176。 时,不应小于轴距的十五倍,洞外部份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30m。 采用轨道运输时,轨距允许误差宽不得大于 4mm,窄不得超过 2mm。 弯道或岔道处应加护轨,以防掉道。 洞内轨道的坡度,使用机车牵引不应超过 2%。 机车在洞内行驶的时速不得超过 10 公里,在调车或人员稠密地段行驶应减至 5 公里;通过弯道、道岔视线不良地区时速不得超过 3 公里。 轨道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为保持行车安全,应设专人清理轨道上的土石及其杂物。 要经常检查道木情况,如有腐烂折断应及时更换。 路基不平或下陷时应及时整修。 线路、道岔上的连接零件松动时,应及时紧固。 每班应检查尖轨的密贴情况、线路的纵坡、水平、轨距、轨向等,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及时整修。 机车运行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指挥人员未给信号或信号不明,机车不得开动,严禁擅自行车。 机车司机应确认前方道路、道岔位置正确,方能开车。 机车运行到岔道或瞭望条件不良地段,应在 20m 外开始鸣号,复线地段两车相会时也应鸣号示警。 机车前部应有光亮充足的照明灯,车尾应安置红灯。 机车司机在运行中发现线路异常、危及人身安全时,应连续鸣号示警,必要时,减速、停车。 摘挂钩的工人不得站在弯道内侧。 行车信号应设专人管理,其它人员不得操作。 所有停用车辆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滑动或溜车。 19 挂钩工人应注意检查钩头、车链、挂环、插销及有关设备,如发现有损坏或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修理。 机车车辆正在 开动或将要停住时,不得挂钩或摘车。 1机车行驶时,严禁人员上下。 卷扬机牵引 卷扬机用钢丝绳应按抗拉极限强度进行选择,其安全系数应大于 5。 在绳索的全部运行范围内,应设置托辊,托辊的间距以不使绳索拖地为宜,在绳索变换方向处,应安设导向轮。 斗车与钢丝绳或斗车与斗车之间,应用可摘卸的联接器联接,在坡道上运行时,应用双重联接。 联接设备应以最大牵引负荷值验算。 遇到紧急刹车或其他原因使 钢丝绳骤然被拉紧时,司机应停止运转,检查钢丝绳有无损伤。 卷扬机牵引斗车运行速度最大不应超过 5km/h(相当于 ),牵引荷载不准超过卷扬机额定牵引力,不准降低钢丝绳及联接设备的安全系数。 卷扬机筒外沿,距最外一层钢丝绳外边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倍。 钢丝绳应穿过滚筒上的绳眼固定牢靠,在放绳时滚筒上应至少留三圈钢丝绳。 卷扬机工作时,应有专人指挥,各种信号应预先明确规定。 卷扬 机应设置工作制动和保险制动装置。 电源开关应设在司机操作室内,并应设保护箱。 斜坡终点端以及线路中部均应安设挡车设备,每次通车应及时开启和关闭。 经常检查钢丝绳的断裂情况,当某一捻距内钢丝绳的断裂根数达总根数的 5%时,则应更换。 每天应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钢丝绳时卷扬机运行速度不得超过。 通风及排水应 洞井施工时,应向工作面供应 3m3/。 洞深长度大于洞径 3~ 5 倍时,应采取通风措施。 采用自然通风,需尽快打通导洞。 导洞未打通前应有临时通风措施; 20 工作面风速不得小于 ,最大风速:不大于 4m/s, 通风机吸风口,应设铅丝护网。 施工期间,通风管或风扇线路的终点距工作面不应大于 30m,必要时应在通风管上设置中间接力风机,以保证能良好地排除污染空气。 应设有爆破后降尘喷雾洒水设施。 管路宜靠岩壁吊起,不得阻碍 交通,架空安装时,支点或吊挂应牢固可靠。 严禁在通风管上放置或悬挂其他物体。 施工时,空气中所含瓦斯、烟雾和粉尘等杂质的浓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如果在地下开挖中使用柴油机设备,其设备排气口应装净化器,工作面上应提供的新鲜空气量最小为 4m3/kW min。 禁止地下开挖中使用烧汽油或液化石油气 (丙烷、丁烷、乙烯、丁烯 )的内然机。 施工场地,施工前应充分考虑施工用水和外部影响的渗水量,妥善安排排水能力,以利施工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施工。 地下工程开挖排水见《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第 节施工排水的有关规定。 地下洞室施工照明 每一段地下工程应提供连续运行的照明装置。 除了一般照明系统外,还应当为正在进行施工的开挖面提供专用照明,这种照明装置应当采用泛光灯、荧光灯或其他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装置。 不允许电线或者灯泡紧靠作业面。 除非出于特殊的工作条 件需要,不允许在隧洞的任何部分使用明火照明。 所有的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当保持绝缘状态。 动力线和照明用线应当在隧洞的一侧布置,引爆用电线则应布置在隧洞的另一侧,并与电话线或通信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 所有的线路应当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绝缘子将线牢靠固定在洞壁上,且不会受到爆破影响而损坏。 一般照明系统的最低亮度应当满足规范DL/T50991999 第 节中的规定。 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 220V 21 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施工安全监测 施工安全监测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 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 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 洞内:Ⅲ~Ⅴ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 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 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 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 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导则地下工程高边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推荐
3 系统软件设计 主控程序设计 通过对系统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大致知道系统软件运行工作的流程图如下: 图 系统运行流程图 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后,单片机中的程序开始运行,将对 DS18B20 进行初始化,以便单片机芯片和 DS18B20 达成通信协议。 完成初始化后,由于本系统只有一个测温元件,单片机会向其发出跳过 ROM 指令,接下来便可向其发送操作指令,设定温度上下限,启动测温程序。
商 —— 除经营户购买的,用于自营的商铺外 (签订管理承诺书) ,为统一形象,尽快繁荣市场,对剩余商铺采用统一招商的原则。 —— 市场的招商采用品牌联营、资本联营、招商引资和租赁等展开,其中大商户和品牌商户可采用以上多种方式展开。 “出租过度,最终出售”的 收益 模式 —— 对于有投资楼盘意向且 能接受购买产权的 商户 ,将产权 转移 ,由购买者自行经营或 委托运营商 出租给他人经营。 整和市场
深度、土质的特性和周围环境确定对基坑的支护方案; ④ 根据选定的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和验算; ⑤ 根据所采用的开挖方案编制操作程序和规程; ⑥ 绘制施工图; ⑦ 制定回填方案。 (2)降 水 工 程。 ① 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地下水位的标高、土质的特性及周围环境,确定降水方案; ② 设计和验算降水方案的可靠性; ③ 编制降水的程序、操作规定、管理制度; ④ 绘制施工图。 2. 临 时 用 电
数字通知 BSP 和 IML。 SJA1000 的引脚介绍 SJA1000 为 28 引脚 DIP 和 SO 封装,引脚如图 所示。 引脚功能介绍如下。 AD7~ AD0:地址 /数据复用总线。 ALE/AS: ALE 输入信号( Intel 模式), AS 输入信号( Motorola 模式)。 /CS:片选输入,低电平允许访问 SJA1000。 /RD /E:微控制器的 /RD 信号(
河 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0 页 共 27 页 0 7 .7 9 3 2 1 0 1 .5 8 6 8 .5 1 0 1 .5 8 6 8 .5 2 7 .7 9 3 8 .5 1 0 .9 9 8 .5 1 0 .9 9 8 .5 9 .1 0 6 12 6 9 .3y 初选压力机 若选用 J2316【
预处理电路 放大电路 采用两个 NPN三极管( 9018)级联方式实现对待测信号的放大 ,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 如图 42所示。 图 41 系统硬件实现框图 Frame diagram of system hardware realization 前一个三极管采用共集电极方式,主要是为了获得比较宽的频带,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放大作用。 后一个三极管采用共发射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