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led光立方设计内容摘要:

所示 74HC 引脚图。 八个 锁存器都是透明的 D 型锁存器,当使能( G)为高 电平时, Q 输出将随数据( D)输入而变。 当使能为低 电平 时,输出将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上。 输出控制不影响锁存器的内部工作,即老数据可以保持,甚至当输出被关闭时,新的数据也可以置入。 特别适用于缓冲寄存器, I/O 通道,双向总线驱动器和工作寄存器。 对它的使用也比较成熟,因此在驱动部分使用了熟悉的 74HC573,其控制逻辑如图24所示。 其优点有:。 就是输出既不是高电平 ,也不是低电平 ,而是高阻抗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可以多个芯片并联输出。 当 输入的数据消失时 ,在芯片的输出端 ,数据仍然保持。 加强驱动能力。 LE 为锁存控制端 OE 为使能端 1 脚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1D~8D 为数据输入端 1Q~8Q 为数据输出端 输入 输出 OE′ LE D Q L H H H L H L L L L X Q0 H X X Z 6 图 23 74HC573 引脚图 光立方显示电路的基本框图 LED 光立方主要用到了 STC12C5A60S2 单片机中的 P0 口、 P2 口、 P3 口 、串行输入输出端以及外接晶体引线端 XTAL1 和 XTAL2。 I/O 口分配如图 25所示。 图 25 I/O 分配图 P0 口作为数据输出端,单片机控制数据传送到 8 个 74HC573 锁存器的输入端,而8 个 74HC573 锁存器输出端分别控制一排 8 列 LED 阳极引脚。 P2 口作为数据输出端,单片机送出数据控制使能端而实现锁存器的数据输出与锁存,从而控制数据在某一时刻输出到指定某一排或某几排。 P3 口作为数据输出端,单片机内部输出控制数据传送到 ULN2803 的输入端,进而控制每 一层。 通过 ULN2803 数据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电流前后有很大差别,这时候电流将增大很多。 7 第三章 光立方显示部分概述 光立方的制作 光立方的原理 借鉴 LED 点阵控制原理,将光立方可以看做是 8 个 8*8 点阵屏的层叠一起。 点阵屏的显示便是光立方一层的显示,只要通过程序再次控制 8 个层,便可以实现光立方的显示, 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使我们感觉到看到的东西是一起在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图像,这是本次设计的基本原理。 设计 3D 图形,需要有新的思 维方式,发现三维空间中点、线、面、体的算法规律。 展示 3D 效果的超炫表现力,让人享受各种视觉上的冲击,迎合 3D 显示时代的到来。 光立方分解为 8个 8*8LED 点阵叠成 8 层,再用 8 个引脚来充当 8 个点阵的开关。 单片机 P0、 P P3 实现控制 XYZ 空间立体控制来显示特定图案。 LED 灯的选用 本次设计旨在让光立方动画显示更加绚丽多彩,因此使用 2*5*7 雾状散光扁方形磨砂 LED(红、黄、蓝三种),红和黄分别三竖排,剩余两排用蓝色 LED。 这种灯型更容易看到光点, 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额定电压范围 ~,额定电流 15~18mA,管脚长度 2729mm, 实物图如图 31所示: 8 图 31 LED 实物图 首先,要进行 LED 灯立体矩阵的搭建。 LED 搭接过程还是比较困难的, 8*8*8=512LED,分为 8层,每层 8列,每列 8个 LED 灯,列内共阳,层内共阴,如图 32 所示。 为使光立方外形的美观,每一片的 LED 阵列都要求排列整齐,互相看齐,这对焊接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图 32 光立方焊接示意图 第一步:水平折弯。 这个因为 LED 本身管脚上有个结,可以徒手完成。 本次设计是层内共阴,同时为 了视觉效果更好,本人将阴极管脚在水平方向折弯 90176。 ,并使之与LED 面垂直,如图 33所示。 同样的方法,将 512 个 LED 灯的阴极都水平折弯。 为了焊接的统一性,在折弯的时候尽量保持角度一致。 9 图 33 LED 水平折弯 图 34 LED 垂直折弯 第二步:垂直折弯。 可利用尖嘴钳将 LED 灯阳极管脚向外折一次再折回原来的方向,如图 34 所示。 这个弯 ,一定不要太大,正好露出 LED 外围 2mm 打弯合适, LED 的正极折弯后留下的引脚长度必须大于 LED 的间距 ,以确保有足够的重合位置以便焊接。 LED 灯上下之间焊接的时候就就会发现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 LED 灯的焊接 为了方便焊接,自制简易模具,模具孔位间隔要提前量好,保证在管脚搭接时不要太多或者不能焊接。 然后按照单独 8竖排分别焊接,每一排 8 列,如图 35 所示。 接着将折好的 LED 灯插入一列,其阴极管脚正好搭接在一起,完成焊接如图 36 和图 37。 在这里本人发现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因为 LED 比较脆弱,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高温而烧毁 LED 灯,对于这一点,应该尽量缩短 电烙铁接触时间。 同时为了确保每一个LED 都没有问题,在完成一层后都要检查是否可以点亮。 图 35 LED 布局示意图 10 图 36 LED 焊接图 图 37 LED 焊接图 显示部分检测 对于焊接完成的检测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安装完成后再更换 LED 灯是非常麻烦的事。 分别焊接完 8竖排 LED 灯后,将每一竖排 LED 的都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个 LED 都可以点亮。 这里本人直接在电脑 USB 输出口引出电源。 这里值得注意一点, USB 输出电源最低 (USB 转串口 ),最高 5V 左右(本人用数字万用表测了一次是 )。 而 LED灯压降不超过 3V,为了因电压过高烧毁 LED 灯,在测试之前我们可以选择了一个适中电阻接在电源一端。 11 (a) (b) ( c) ( d) 图 38 检测过程 接下来将电源正极接在第一列 LED 阳极 引脚,负极端依次触碰各行阴极管脚,观察并记录坏掉的 LED,如图 381 所示。 然后将电源正极接到第二列,负极端依次触碰各行阴极管脚,如图( a)、( b)、( c)、( d)用同样的方法,将 8 竖排全部检测完成。 最后将更换新的 LED 灯再检查一遍。 另外,还可以将一竖排同时点亮的方式进行检测,这样做可能会出现某些 LED 灯因电流太小无法点亮出现误判的情况。 虽然逐个点亮这样的检测方式效率很慢,但可以有效避免上述误判现象,防止后期发现给更换带来更大的不便。 在一定程度来说,这样做也是在提高工作效率。 12 图 39 LED 立方体焊接 最后将完成后的 8 个面进行组成立体焊接,其方法将之前 8 个面上同一层上阴极依次焊接一起,形成层共阴,用 8 条细导线分别连接 8 个层与 ULN2803 输出端相连。 底层留下 64 个阳极引脚与 8 个 74HC573 输出端分别焊接一起。 如图 39所示。 13 第四章 硬件设计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如图 41 所示,包括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时必须的控制信号,单片机内部电路正是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严格按照时钟时序指令进行工作。 复位电路是为了单片机初始化操作准备的,同 时也是为了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跑飞后快速重新启动。 图 41 最小系统 按键模块 图 42 系统按键 K1 为确定键。 打开电源快关后,可根据 K2 和 K3 键选择进入哪种模式,如图 42所示。 如果按下 K2 按键,进入音频频谱模式;按下 K3 按键时,呼吸灯亮,此时按下 14 K1 确定键 ,进入程序执行模式,开场动画完成后会停留“ L”字界面 ,按下 K2 显示“ E” ,两个字母分别代表模拟音频动画、自动执行模式。 功放模块 本人使用手机耳机输出音频,因其输出功率太小, 单片机在有些频段采集不到,所以使用功放将其放大。 另外外接喇叭,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体验动感的视觉效果。 这里我们采用专用功放芯片 LM386,这是专为低损耗电源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 内部机构如图 43所示: 图 43 LM386 引脚图 功放原理图 透过 LM386 的 1 和 8 脚位间串联电容,增益最高可达 200,电容。 LM386 可使用电池为供应电源, 无作动时仅消耗 4mA 电流,且失真低。 功放原理图如图 44 所示,TBL2 为音频接入口。 图 44 功放电路图 在 电路设计中,前端加一个 22uF(没有严格要求)的低频滤波电容,以便滤除带外噪声。 15 呼吸指示灯 采用 555 定时芯片,外接几个电阻、电容,构成电容充放电电路,实现 LED 缓慢亮灭,形象称做呼吸灯。 本人在光立方底座四角各焊接一个 LED 灯,在接通电源时呼吸灯闪烁,如夏日里的萤火虫一闪一闪亮晶晶,作为电源指示灯,同时配合 LED 动画显示,使视觉效果趣味更佳。 原理图如图 45 所示。 图 45 呼吸灯原理图 竖排控制电路 单片机 P0 口同时输出控制 8 个 74HC573 锁存器输入端, P2 口通过给 8 个 74HC573锁存器 11 脚 LE 高低电平控制是否将数据输出, 8 个 CON8 分别代表 8 竖排 LED 灯。 通过编程控制 P0 和 P2, 从而控制数据在某一时刻输出到指定某一排或某几排。 原理图如图 46 图一 所示,具体连接电路 46 图二所示。 图一 16 图二 图 46 竖排控制电路原理图 光立方层控制电路 前面介绍到利用 74HC573 来控制光立方的每排(即每一个竖面),但如何控制每一竖面的某一层就需要用到层控制芯片 ULN2803 了, P0口输出某层数据后,控制 ULN2803芯片选通该层,即可看到该层相应的点的 LED 灯亮。 因光立方层内共阴, 单片机输出的电流信号特别小无法直接驱动大的负载,也就是不能同时驱动一层或多层 LED 灯。 ULN2803 用来功率放大的 驱动芯片 ,所以可以用ULN2803 来实现单片机与负载的连接。 单片机 P3口输出数据到 ULN2803 输入端,经过功率放大后输出控制 8 个 LED 层,这里 CON8 代表 LED 8 个共阴层 ,如图 47 图一所示,与LED 灯链接电路如图 47图二所示。 图一 17 图 47 光立方层控制电路 硬件电路焊接 本次硬件焊接直接使用万用板手工完成。 采用标准 间距 布满焊盘,可根据电路结构合理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洞洞板。 相比专业 PCB 制版,万用板具有以下优势: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不像 PCB 板出现电路问题时重新制版,另外比较扩展灵活。 在焊接洞洞板之前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用于走线。 本人将硬件部分焊接分上下两层,上层分布 8 个 74HC573 和一个 ULN2803 以及 64 个 LED 阵列插孔,下层安装单片机、按键、呼吸灯模块以及 I/O 口引出排插。 每一层分正反两面,正面元件,背面走线。 图 49 主控布局 图 410 主控走 线焊接 在万用板正面安装元器件,按照原理图,合理摆放元件,同时将模块电路部分放在一起,不要太过凌乱,如图 49 所示。 尽量使整体布局美观,布线方便而且有利于在后期检查。 主控部分线路可以实现无交叉分布,所以可以直接用焊锡链接焊盘完成走线,如图 410所示。 最后在四角分别焊接一个贴片式 LED 灯,做呼吸灯,用来电源指 18 示。 图 411 74HC573 焊接 图 412 光立方组装 8 个 74HC573 锁存器分别对应 LED 灯阵列的 8 竖排,因 此在芯片安插的时候按照一定顺序摆放,如图 411所示。 细导线质地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所以焊接完成每一条走线的时候用万用表测试是否断路。 最后为防止多次检查而弄断走线,可以用热熔胶适当固定一下。 焊接完成后将上下两层用四根铜柱固定。 通过四个铜柱卡位,可以使排插和排针正好镶接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拆卸,能够后期检查以及功能扩展,如图 4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