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首件方案(人工挖孔桩)内容摘要:

项次 检验项目 偏差值 1 桩孔位中心线允许偏差 50mm 2 桩孔径允许偏差 满足设计要求 3 桩孔的垂直度偏差 < %且不大于 20cm 4 孔深 符合设计要求 遂资高速 TJ16 桩基首建制施工方案 施工注意事项 ( 1) 桩基长度应采用持力岩层强度和设计嵌岩深度指标双控,即桩孔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应检查嵌岩深度,并取岩样做极限承载力试验,确保嵌岩深度和基岩天然湿度下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 2) 桩基基础的持力层为石灰岩时,停挖后应立即封孔。 挖至设计底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 壁上的淤泥和残渣、积水,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混凝土。 确保安全和施工质量,必须做好桩基的详细施工记录。 ( 3) 在桥梁桩基的开挖过程中,应经常了解地质情况,若与设计不符,及时向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提出,以便进行设计变更,自检合格后,报请验收。 ( 4) 人工清碴直到设计深度后。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 5) 桩孔检测方法: 按桩孔直径制作探孔器; ( 1) 探孔器采用Ф 12 钢筋。 为保证其刚度,沿探孔器长度方向每 40cm 设置一道Ф 12 加劲箍。 ( 2) 成孔后,将探孔器放入桩孔检测。 合格后,则进入下步 工序;不合格,则对桩孔重新修整,直至合格。 桩基钢筋、制安 (一) 桩基钢筋制作: 遂资高速 TJ16 桩基首建制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具体施工条件,本桥挖孔桩的钢筋骨架在现场绑扎安装。 在加工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直径、形状、数量等制安,为使钢筋骨架正确牢固,在加强钢筋上用米字型的加固钢筋做内撑,主筋按设计要求用对应的焊条点焊在加强钢筋上,特别注意点焊时不能伤到主筋。 钢筋笼制作工艺如下: ( 1) 平整钢筋笼制作场地: 20米 *5米,浇注 5cm 小石子混凝土。 ( 2) 将集中加工的加劲箍筋,按照钢筋下料计划敦丝完 成的主筋,导向钢筋运至制作场地。 ( 3) 在地坪上等间距布置 5 道 10*10cm 木方。 ( 4) 先按照桩长连接好一根主筋并保证顺直,在其上分线定位好每道加劲箍筋的位置,按照分线位置将加劲箍筋与主筋点焊连接并作好临时稳定支撑。 ( 5) 在每道加劲箍筋上以与主筋点焊好的位置点为起始点,按照主筋间距用粉笔做好标示,将每根主筋按对应的标示与每道加劲箍筋点焊连接。 ( 6) 现场调直螺旋箍筋,绕缠于主筋外侧,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定好位置,将螺旋箍筋与主筋进行 插花形 绑扎连接。 ( 7) 安装声测管,声测管用Ф 内 50 3 专用声测管,采用管套连接保证密闭,管底采用焊接 2mm 厚钢板的方式封底,每两米与主筋采用铁丝有效连接。 遂资高速 TJ16 桩基首建制施工方案 钢筋质量检验表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和方法 受力钢筋间距( mm) 基础、墩台、柱 177。 20 尺量:每构件检查 2个断面 灌注桩 177。 20 尺量:每构件检查 2个断面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mm) 177。 10 尺量:每构件检查 510 个断面 钢筋骨架尺寸( mm) 长 177。 10 尺量:按骨架总数 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177。 5 尺量:按骨架总数 30%抽查 弯起钢筋位置( mm) 尺量:每骨架抽查 30% 保护层厚度 基 础 177。 10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 8 处 (二) 桩基钢筋笼的安装: ( 1) 主吊点设在钢筋笼顶部的第一道加劲箍筋上,分布在四个四分之一 园 上。 ( 2) 起竖附吊点设在钢筋笼二分之一长度附近。 ( 3) 穿过主吊点的钢索挂在吊车主起吊钩上,在附起吊点用钢索兜住钢筋笼并限定位置,挂在吊车附起吊钩上。 ( 4) 在统一指挥下主附钩同时起吊,钢筋笼离地一米后,吊臂逐步上扬并伸出,同时附钩逐步放索,始终保持钢筋笼底部钢筋处于遂资高速 TJ16 桩基首建制施工方案 离地状态,直至钢筋笼竖直。 ( 5) 解除附吊点钢索,在人工配合下,旋转吊臂,将钢筋笼竖直对准孔口,缓慢的将钢筋笼垂直放入桩孔。 ( 6) 检查并修正钢筋笼中心与设计一致:采用直径 16mm 以上,长度 17cm 的钢筋,一端支撑于桩孔护壁,一端点焊在钢筋笼主筋上。 ( 7) 安装完成后,及时对声测管口封闭:用土工织物包覆木棒插入。 桩基砼浇筑 (一 ) 混凝土的拌和 : 为确保砼质量,在砼后仓设置专职试验工程师,加强对以下几点监控: ( 1) 对已进场原材检测合格符合配合比要求的沙石材料进行含水率检测 ,确定施工配合比。 水泥必须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 2) 检查并润湿拌和设备的使用情况。 ( 3) 试拌 1— 2m3符合使用要求的混凝土,就地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保水性。 ( 4) 检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