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施工单位部分安全、质量内容摘要:
员上下专用通道,扣 10 分 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10 合计分数 100 评价意见: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说明: 100 分; ;。 附表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1 施工方案 基坑深度超过 3 米或地质条件复杂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扣 20分; 应经专家论证的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扣15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 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扣 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分段、严禁超挖”基本原则,或者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扣 10~ 15 分 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扣 l0~ l5 分 20 2 临边防护 深度超过 2m 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扣 l0 分 临边及其它防护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10 3 基坑支护 未进行基坑支撑体系设计,扣 10 分 钢支撑未经过检测合格或开挖时混凝土撑强度报告未达到要求,扣 5 分 基坑支护不及时,扣 5~ 10 分 钢支撑和腰梁架设(包括支撑连接、支撑和腰 梁连接)、与围护结构连接(包括斜支撑设置防滑移装置、连接的密实性等),防钢支撑坠落措施、预加应力等违反设计或方案要求,每项扣 4~ 6分 支护结构拆除或换撑不符合设计或方案要求(包括混凝土撑强度条件、拆撑换撑顺序、预加力卸载程序等),扣 5~ 8 分 10 4 降排水措 施 需要降水时未进行降水试验、编制降水专项方案或方案未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扣 5~ 8 分 深基坑降水时无防止临近建(构)筑物等工程周边环境沉降的措施,扣 10 分 未设置足够截面的排水沟,或未设置截水、封堵、防倒流等措施防止地表冲刷基坑侧壁,扣 3~ 5 分 围护结构漏水(沙)或基坑底积水、涌水(沙),每处扣 5 分 10 5 坑边荷载 弃土、料具堆放距坑边距离小于设计规定,扣 5~ 8 分 基坑周边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扣 10 分 机械设备施工与坑边距离不符合要求又不采取措施,扣 10 分 10 6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扣 10 分 专用通道少于两处,扣 5 分 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扣 6 分 10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时未按规定进行验收,扣 5 分 挖土机作业时,作业半径范围内无警示或人员监护或人员监护等防止其他人员进入的措施,扣 6 分 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 不安全,扣 l0 分 司机未持证作业,每人扣 1 分 未按方案规定的程序、方式挖土,存在超挖,扣 10 分 开挖面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扣 5~ 10 分 施工机械碰撞,损伤支撑结构,每处扣 3~ 5 分 10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8 基坑监测 未按设计编制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并落实,扣 10 分 监测方案未按规定审批,扣 5 分 未按监测方案对桩(墙)体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水位等进行监测,扣 5~ 10 分 未按规定对受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和道路等进行沉降观测,扣 10 分 监测点设置或监测频率不符合监测方案,扣 3~ 5 分;测点破坏未及时恢复,每 一测点扣 2 分 未按设计及工程情况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并反馈、指导施工,扣 3~5 分 基坑支护变形、轴力变化、监测保护对象变形及其他重要监测数据等达到预警和报警值时未按规定程序有效处理,扣 5~ 10 分 10 9 作业环境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扣 l0 分 垂直方向交叉作业无隔离防护措施,扣 6 分 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照明,扣 5 分 坑壁或支撑上存在可能脱落的混凝土块或其他物料,扣 8 分 坑边安全范围外堆放的料具无牢靠的防滑落入基坑措施,扣 8 分 10 合计分数 100 评价意见: 检查 人员: 检查日期: 说明: 100 分; ;。 附表 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施工方案 属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无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进行审批,扣 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专 家意见修改完善,扣 8 分 未根据混凝土施工工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扣 6 分 10 2 材料材质 模板、主(次)楞、对拉螺栓的材质、型号与方案不符扣 3~ 5分 主(次)楞间距、对拉螺栓间距等与方案不符,扣 3~ 5 分 5 3 支撑系统或桥墩立模 立杆间距、步距等架体布设参数与方案不符,每处扣 8 分 杆件连接不牢,每处扣 3 分 不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扣 3 分 不按规定高度作整体加固,扣 3 分 立杆垂直偏差超过规定,扣 5 分 梁、板下立杆未采用横杆连接成整体,每处扣 3 分 立杆顶托或底托和自由端超过规范长度,每处扣 2 分 扣件预紧不符合要求,每处扣 3 分 杆件对接、搭接不符合要求,扣 3~ 5 分 未按说明书规定组装,有漏装杆件和锁件,扣 6 分 脚手架组装不牢、紧固不合要求,每处扣 1 分 立模钢模板、连接螺栓强度不足,扣 10 分 立模不按规定高度作整体加固,扣 5 分 钢模板连接、钢模板与基础连接的螺栓数量不足,每缺 1 个扣 5 分 支撑体系地基处理不符合方案要求,扣 5 分 高架桥模板工程浇注混凝土前未按方案要求进行预压,扣 10 分 加压和卸压未按方案进行,扣 5 分 20 4 施工荷载 未根据施工方案按合理顺序进行浇筑,扣 5 分 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 规定,扣 10 分 混凝土浇注速度超过施工方案限值,扣 5~ 10 模板上堆料不均匀,扣 5 分 10 5 模板存放 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扣 3 分 各种模板存放不整齐、过高等不符合安全要求,扣 3~ 5 分 5 6 支拆模板 2m 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扣 8 分 拆除区域未设置警戒线且无监护人,扣 5 分 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扣 4 分 10 7 模板验收 模板工程无验收手续,扣 10 分 验收单无量化验收内容,扣 5 分 模板拆除前未办理审批手续,扣 10 分 支拆模板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扣 5 分 15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8 混凝土 强度 受力构件模板拆除前无混凝土强度报告,扣 5 分 混凝土强度未达规定值提前拆模,扣 10 分 多层结构在施工中,板、梁作为支撑体系基础时,上层 结构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支撑提前拆除,扣 5 分 10 9 作业环境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无防护,无防坠物措施,扣 10 分 垂直方向交叉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扣 l0 分 在市政道路搭设模板、支架无防撞措施,扣 5 分 10 合计分数 100 评价意见: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说明: 100 分; ;。 附表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施工方案 未制定盾构机组装、调试方案,扣 5 分 盾构机吊装未编制专项吊装方案或方案未经专家论证,扣 15 分 盾构始发、接收、解体、掉头前未制定安全专项方案,扣 10 分 未根据现场实际制定端头加固方案,扣 15 分 未制定 围护结构破除方案,扣 10 分 未编制压气换刀安全专项方案并经专家评审,扣 15 分 未编制负环及洞门管片拆除及吊装方案,扣 10 分 未编制联络通道安全专项方案,扣 10 分;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并按专家意见修改,扣 8 分 未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扣 10 分 各方案、应急预案内容不全,扣 5~ 8 分 15 2 盾构始发 接收解体 洞门凿除前未对经改良后土体抽芯进行检测试验,扣 10 分 未在掌子面钻孔探测地质情况,扣 3 分 洞门未按设计要求制作洞圈和密封装置,扣 10 分 未对盾构机姿态进行复核,扣 10 分 盾构始发未对反力架和托架进行 验算,扣 10 分 盾构始发、接收发生渗漏、涌水、涌沙无有效措施,扣 5 分 未对盾构机操作人员进行始发、到达掘进技术交底,扣 5 分 10 3 盾构掘进 施工 掘进参数异常、姿态异常、地面沉降超限,扣 3~ 5 分;未采取有效措施,扣 5~ 8 分 施工过程未对掘进参数、注浆量、出土量等详细记录,扣 5 分;同步注浆、二次注浆不到位,扣 3 分 出土过量未采取有效措施,扣 5 分 盾构机长期停滞,且不在加固区,为制定并采取防止沉降、坍塌、渗漏等措施,扣 5~ 10 分 未对盾构机进行维修保养,扣 8 分;无盾构机维修和保养记录或记录不全,扣 3~ 5 分 未对盾构操作及掘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扣 10 分 无安全交底或培训记录,扣 5 分 10 4 隧道施工 运输 提升设备不满足吊装、提升能力,扣 10 分 运输设备牵引力未进行计算,不满足最大纵坡和载重要求,扣 10 分 车辆停驶时未采取防溜车措施,扣 10 分 车辆安全、警示装置或动力、制动功能等存在故障, “带病 ”行驶,扣 5 分 车辆未配置灭火器,每处扣 2 分 车辆超速行驶或隧道内无限速标志,扣 2 分 车辆司机无证上岗,扣 5 分 车辆司机室载人,扣 5 分 平板车搭载人,扣 10 分 车辆连接不可靠或无保险链,且超载 、超限,扣 3 分 轨道端头无车挡,扣 10 分 无联络信号或联络信号不合理、不准确,扣 2~ 5 分 隧道内存在杂物未清理、积泥(水),影响车辆通行,扣 3~ 5 分 车辆无日常检修保养记录,扣 5 分;保养记录内容不全,扣 3~ 5 分 运输设备不符合规定,扣 3 分 10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5 开仓与 刀具更换 未制订开仓操作规程,或作业人员违规操作,扣 10 分 开仓审批手续不齐全,扣 10 分 未经气体检测合格即进仓作业,扣 10 分 压气作业人员未体检、未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扣 10 分 压气作业前未对作业人员、控制室内气压或闸门管理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扣 8 分 压气环境内有易燃易爆物品,扣 10 分 压气作业使用明火无安全、消防专项措施,扣 10 分 压气作业未采取两种不同动力空压机保证不间断供气,扣 10 分 作业人员压气作业时间或加、减压时间不符合规定,扣 8 分 气压作业区与常压作业区之间或隧道与外部无通讯联络设施,扣 5分 开仓作业全过程未做好记录,扣 10 分 无开仓审批、作业时间、刀具更换等记录,每项扣 3 分 10 6 洞门 及联络 通道施工 负环及洞门、联络通道管片拆除现场未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扣 2 分;拆除未按方案施工,扣 5 分 洞门或 联络通道管片拆除后,出现渗漏、掉渣等,未及时封闭,暴露时间过长,扣 5 分 联络通道施工前后相关管片未按方案进行支撑保护,扣 5 分 洞门、联络通道施工现场未准备应急物资,扣 2 分 5 7 安装调试 盾构及配套设备制造完成后经总装调试合格后出厂,无质量保证证明文件,扣 8 分 经维修后的盾构机,各系统(液压系统、集中润滑系统、 电气系统、 PLC 系统、人闸、密封等)无测试或检测,并形成记录,扣 5 分 安装调试完成后未组织现场验收,扣 5 分 吊装过程未严格执行吊装专项方案或安全操作规程,扣 2~ 5 分 10 8 管片堆放 与拼装 管片堆放场地不坚实、不平整或无排水措施,扣 2 分 管片堆放场地通道不通畅,扣 3 分 管片堆放超高、堆放纵横间距不符合要。最新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施工单位部分安全、质量
相关推荐
as gear, the shaft related design work and check work. And according to the car design, car theory, mechanical design, mechanical design courses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relevant
一个大的数据机房内分开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配置一套或两套(冗余备份) 3A3 UPS 供电系统,直接放置于该区域负载旁边,通过机柜上的配电盘进行供电。 这样,每个区域内是集中供电、集中管理,而区域间是独立开的分散供电,布线也是独立的。 3A3 UPS 这种供电方式具备分散式的 “配置灵活、允许逐步投资,不容易产生大面积瘫痪 ”的优点,也具备集中式的 “易于管理 ”的优点。
2 1 . 4 2 m in135j ml l lt f 辅助时间 2 工序 2:加工孔Φ 25 到要求尺寸 工件材料为 HT200 铁,硬度 200HBS。 孔的直径为 25mm,公差为 H7,表面粗糙度 。 加工机床为 Z535 立式钻床,加工工序为钻、扩、铰,加工刀具分别为:钻孔 —— Φ 22mm 标准高速钢麻花钻,磨出双锥和修磨横刃;扩孔 —— Φ
(2) 电梯的门结构此部分主要由门扇、导轨、厅门门锁等构成,目前主要采用单扇门和中分门两种结构。 为了提高门系统的快捷性,高性能的电梯系统多采用中分门结构。 其中门扇必须具有坚固、防火的特点;导轨用来支撑门扇,故必须表面光滑、坚固且足够大,以便门扇可靠的移动;厅门门锁必须满足安全要求,当门扇到达关门点时应及时的锁住门。 这部分对乘客安全非常重要。 (3) 安全检测在电梯控制系统中
相对运动中,切除工件上的多余材料,得到预想的工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分 机加工 和 钳加工。 机加工是工人操作机床完成,按切削加工所用切削工具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刀具进行加工,另一类是利用磨料进行加工。 钳工是工人在钳台上用手持工具来加工的。 钳加工的主要内容:划线、打样冲眼、锯削、錾削、锉削以及钻孔等。 167。 41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a)车外圆面 b)磨外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