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段进行。 其工程实施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内容可参照GB。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输出电平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3. 电视图像的主观评价应不低于4分。 :分值图像质量评价5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4图像上有稍可察觉的损伤或干扰,但不影响观看效果3图像上有明显察觉的损伤或干扰,影响观看效果2图像上损伤或干扰严重,影响观看效果明显1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HFC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1. 分别对正向和反向进行测试。 正向传输测试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传输测试侵入噪声、脉冲噪声和反向隔离度,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2. 检测系统的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功能;3. 具有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行信号汇集均衡等功能;4. 检测系统的频率配置、抗干扰性,其用户输出电平应符合下列要求:1) 非邻频系统可取70177。 5dBμV;2) 采用邻频传输的系统可采用64177。 4dBμV。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系统音频线的敷设、接地形式、安装质量及输入输出不平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2. 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3. 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4. 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5. 功能检测包括:1) 满足设计功能;2) 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共用设备时,消防广播应具有最高优先权。 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播;3) 作为紧急广播功能的功率放大器应采用冗余配置,并在主机故障时,按设计要求能自动启用备用机;4) 公共广播分区控制的,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产生矛盾。 竣工验收 通信网络系统工程验收一般分为随工验收、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 凡经过随工验收检查和初步验收合格并取得鉴证的,在工程总验收时一般可不再进行检查。 通信网络系统的竣工验收应根据系统设计、。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系统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对智能建筑(群)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 系统监控对象主要有建筑电气、给排水与暖通、防灾、电梯和自动扶梯等系统及设备。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实施前,、完成与建筑、电气、管道、通风、装饰等专业的接口工序交接。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与其他系统或设备采用通讯方式进行信息采集或联动控制时设计和施工单位应对方案充分论证,并报建设单位批准以确保实施。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所涉及的产品、设备、材料,应根据系统设计和使用环境的要求选用,其质量应符合《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涉及设备安装的焊接工作,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的有关规定,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的取原部件的焊接作业,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接地系统和防雷设施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应符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306及本细则第10章的有关要求。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的施工条件应符合GB ,有特殊要求时应与其他专业及时协调。 ,还应符合GB。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的调试工作按预先编制的调试方案、点数表和控制功能要求进行,按“先硬件、后软件;先精度、后功能”的顺序进行调试:1. 传感器精度测试。 使用程序和手动方式至少在其量程范围内检查三个测点(如全量程的 0%、50%、90%),记录计算精度,要求达到该传感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精度要求。 标定校准的仪器精度应至少高于传感器标称测量精度一个等级。 对采用通讯方式获取设备运行参数的,须逐个校核需要监测的参数;2. 控制设备及执行器性能测试。 包括控制器、电动风阀、电动水阀和变频器等。 主要测定控制设备的有效性、正确性。 至少测试核对动作范围内的三个测试点(如0%、50%、90%)处与控制指令的一致性及响应速度。 测试结果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及控制工艺对设备性能的要求;3. 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点及启停控制点的测试。 可用现场模拟方法来检查控制系统对状态监控的真实性,在手动状态下检查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对上述测试结果分别记录响应时间。 对采用通讯方式实现设备控制,还须逐个校核控制点的正确性;4. 新风空调机温湿度、热源和热交换、旁通压差等设备的静态和动态控制性能可采用记录被控变量在阶跃给定的时域响应曲线来判定,应根据阶跃响应曲线制定控制策略和整定控制参数,使阶跃给定的系统动态响应曲线不发散或等幅震荡,稳态误差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5. 对于系统根据空调负荷进行台数控制的功能,在无法实现测试条件时,允许通过人工模拟负荷变化来进行调试;6. 对于上述5项内容的调试,因冷热源系统的设备运行受气候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一般宜在满足冷空调运行条件时进行并在空调制暖运行时对主要功能和控制性能进行验证。 系统检测 系统检测前,施工单位应提供全套工程技术文件,包括系统最终的软件备份、操作说明和自检调试报告等。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项目为:冷热源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电梯与自动扶梯监测、给排水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的通讯接口功能、中央监控工作站和操作分站、系统可靠性、系统实时性、现场设备安装质量和系统可维护性等项。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及其抽样方法、检测条件和要求参照GB。 检测结论与处理。 竣工验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竣工验收应按照GB 、。 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和竣工验收。 ,检测必须执行国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内容应逐项实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系统检测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检测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实施,系统应达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6所规定的指标。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必须是独立的系统(包括独立的线槽、桥架、管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必须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接地必须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应设专用接地干线。 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178。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极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mm2。 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 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6中3和7的有关规定,检查各种类型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以及所对应的安装环境。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它系统具备联动关系时,其检测按拟定的检测方案进行,但检测程序不得与GB 50166的规定相抵触。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防护功能,应符合《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和严酷等级》GB 16838的有关规定。 应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汉化图形显示界面及中文屏幕菜单等的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应检测消防控制室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检测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接口、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火灾报警响应的联动功能,应采用在现场模拟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方式进行。 应检测消防控制室与安全防范系统等其他子系统的联动功能。 报警时联动安全防范系统中相应的视频安防监控的摄像机预置位调用,联动录像、录音系统,联动门禁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所控制的出入口的开放,联动金库等重要凭证库出入口的关闭。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共用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火灾应急广播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以上。 当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他系统合用控制室时,应满足GB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消防控制系统应单独设置,其它系统也应合理布置,不得相互干扰。 新型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及功能检测应包括:1. 早期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2. 大空间早期火灾智能检测系统、大空间红外图像矩阵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3. 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工程实施质量控制及验收,应按GB 、。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竣工验收,应按GB 50166关于竣工验收的规定及地方配套法规执行。 当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他智能建筑子系统具备联动关系时,其验收根据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设计文件中有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智能建筑子系统的有关功能,、但验收程序不得与国家现行规范、法规相抵触。 7 安全防范系统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在执行本章各项规定的同时,还须遵守国家公共安全行业的有关法规、标准。 本章规定了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实施及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实施及质量验收的依据。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工程实施必须执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相关规定。 金融、证券、文博等有风险等级的建筑物除执行本细则的规定外,还必须执行公共安全行业对特殊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检测参照GB 50348第7章“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和本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安全防范系统的内容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等子系统。 工程实施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实施的依据:1. 建筑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应满足建设单位的项目需求,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和《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的规定;2. 金融、证券、文博等根据GB 50348有风险等级的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必须通过国家或行业管理机构组织的方案会审,并取得批复;3. 对根据GB 50348没有明确风险等级要求的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应该经过建设单位的认可或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安全防范系统设备、。 安全防范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或行业授权的认证机构(或检测机构)认证(检测)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 安全防范系统隐蔽工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依照《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第111如有特殊要求可按设计施工图纸实施,但质量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和本细则的规定。 其中:1.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其电阻不得大于1Ω;2. 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的安装入侵探测器、紧急按钮、摄像机、云台、解码器、出入口控制设备、电子巡更设备、停车场管理设备、中控室设备等的安装,应符合GB。 系统调试 安全防范系统的调试依据是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设计变更说明和洽商记录、产品的技术文件,以及双方约定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安全防范系统的调试按“先分系统、后系统集成”的原则,参照GB “系统调试”的要求进行。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按照系统管理结构,一般分为两种模式:1. 采用子系统组合方式的安全防范系统。 各子系统可分别单独设置运行,并进行监视、检测、记录各子系统的联动响应、集中管理;2. 采用各子系统管理信息综合集成的安全防范系统。 系统须采用成熟的集成软件将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一数据库资源,并集中统一操作;3. 对于有安防等级要求的系统,信号传输应符合《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信号传输应有防泄密措施;4. 对于有安防等级要求的系统,联动时间应符合《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系统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秒。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应按照《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检测抽查设备的比例:系统前端设备为20%,总数10台以下的,抽查数量不少于3台。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检验参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的有关规定,~。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竣工。 1. 工程项目按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内容全部建成,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建设单位认可,视为竣工;2. 少数非主要项目未按规定全部建成,由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协商,对遗留问题有明确处理的办法,经试运行并为建设单位认可后,也可视为竣工;3. 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完成竣工报告。 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安装的主要设备、对照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所完成的工程质量自我评估、维修服务条款等。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验收实施1. 对金融、证券、文博等有风险等级的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竣工验收,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公安行业管理部门参加;重点工程按规定由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会同公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 竣工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含总包单位、使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