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解答内容摘要:
mm、长为 1200mm的长轴外圆。 已知:工件材料为 45 钢;切削用量为: vc=120m/min, ap=, f =。 刀具材料为 YT15。 在刀具位置不重新调整的情况下加工 50 个工件后,试计算由刀具尺寸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值。 解: 根据 p145 公式 (42), 0 1000NBKlNB NB 根据题意,切削 50 个工件的切削长度: 1200 50lDf 查 p155 表 41 得, YT15 刀具切 45 钢时, NB0=8μm, KNB=8μm/km; 则 12020 60 46 0 μ m10 00 10 00NB = 11 工件 直径增大至: 60+2 =, 直径误差。 46 成批生产习题 46 图所示零件,设 A、 B 两尺寸已加工至规定尺寸,今以底面定位镗 E 孔,试求此镗孔工序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习题 46 图 解: 假定孔 E 的中心至定位面距离为 F177。 TF/2,则 F 和 A、 B、 C 组成一直线尺寸链,F 为封闭环, A、 C 为增环, B 为减环。 F =A – B + C 封闭环公差 jb F A B CT T T T ,这是基准不重合误差, 假定定位基准制造误差为0,则定位误差为: dw jb jw FT 47 按习题 47 图所示方式定位在立式铣床上铣槽,其主要技术要求为: ( 1)槽宽 mm。 ( 2)槽距尺寸 mm。 ( 3)槽底位置尺寸为 mm。 ( 4)槽两侧面对外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 mm。 已知:外圆尺寸 mm 与内孔尺寸 mm 均已加工至规定尺寸,内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 试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定位误差。 习题 47 图 解: (1) 在工件轴向 mm,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无定位误差。 (2)在工件径向: mm 定位误差分析: 12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并有内外圆的径向跳动公差 T(c)=; 40 0 . 0 1 6( ) 0 . 0 2 0 . 0 2 822jb T Tc mm 工件用内孔和心轴定位,并处于水平心轴位置,按 p158 公式 (44)则定位误差为: 1 ()2jw D d sTT 其中 TD=,定位心轴 6 20g mm, Td=; m in m a x 2 0 ( 2 0 0 .0 0 7 ) 0 .0 0 7s Dd mm,代入上式可得 1 ( 0 . 0 2 1 0 . 0 1 3 0 . 0 0 7 ) 0 . 0 2 0 52jw mm 所以,径向定位误差为: 28 20 5 48 5dw jb jw mm (3) 键槽对 称度 e=: 外圆轴线是键槽对称度的基准轴线,故对称度对 h 方向尺寸定位误差没有影响。 48 习题 48 图所示为铣键槽工序的加工要求,已知轴径尺寸 mm,试分别计算习题 48 图 b、 c 两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习题 48 图 解:图 b)定位误差分析: 在 y 方向:没有基准转换误差,考虑定位元件无制造误差,则在 y 方向定位误差为0。 在 x 方向:工件外圆公差 mm 对键槽加工有影响, / 2 x T mm,由于对称度要求为 , x 向定位误差小于对称度要求,故该方案符合要求。 图 c)定位误差分析: 按教材 p160 图 415 b)的分析结果 公式 (47),定位误差为 01 0 . 1 11 1 0 . 0 2 0 7 12 s in ( / 2 ) 2 s in ( 9 0 / 2 )ddw T mm 13 49 习题 49 图所示齿轮坯在 V 形块上定位插齿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 mmH 。 已知: 0 0. 02 50. 1 080 m m, 35 m mdD 。 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解: 如 习题 49 图所示,外 圆公差 Td=;内孔公差: TD=。 由外圆公差引起的工件中心的变化量 可按教材 p160 公式 (417)计算 : 1 01 0 . 1 11 1 0 . 0 2 0 7 12 s in ( / 2 ) 2 s in ( 9 0 / 2 )ddw T mm 考虑外圆和内孔无同轴度误差,所以孔的公差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为: 2 0 .0 2 5 0 .0 1 2 522Ddw T mm 所以,该工序尺寸 H 的定位误差为: 12( ) 332 1dw dw dwH mm。 410 按习题 410 图所示方式定位加工孔 mm ,要求孔对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 。 已知: 0 0. 1460 m m, ( 30 7 ) m mdb 。 试分析计算此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习题 49 图 习题 410 图 解 : 如 习题 410 图所示, 0 .1 4 m m, 0 .0 4 5 m m, 0 .1 4 m mdbT T T , 只考虑 V 型块定位时,定位误差按教材 p160 公式 (417)计算 : 01 0 . 1 4 11 1 0 . 0 2 8 9 92 s in ( / 2 ) 2 s in ( 9 0 / 2 )dd w y T mm 当尺寸 b 变化时,在 x 方向产生的误差为: x bT mm 两部分作用几何和为实际的定位误差, 2 2 2 20 . 0 2 8 9 9 0 . 1 4 0 . 1 4 3 0d w d w y d w x mm 411 习题 411图所示工件以大外圆表面及端面 M作定位表面,在小外圆上铣键槽, 14 要保证尺寸 H、 L。 已知: 0 0 00 . 1 5 1 0 . 1 2 2 0 . 1 65 5 m m , 4 0 m m , 6 0 m mA d d ,大、小外圆的同轴度误差 m m , =90t ,试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定位误差。 习题 411 图 解: 该题与 49 题类似,不过要考虑在直径方向同轴度的影响。 Td1=; Td2=。 外圆 d2产生的定位误差按教材 p160 公式 (417)计算 : 2 01 0 . 1 6 11 1 0 . 0 3 3 1 42 s in ( / 2 ) 2 s in ( 9 0 / 2 )dd w d T mm 外圆 d1 产生的定位误差为: 11/ 2 d dT mm; 同轴度产生的定位误差为: t mm; 所以,该工序工位误差为: 21 dw d dw d dw t mm。 412 习题 412 图所示工件采用 V 形块(夹角 o90 )定位,加工两个直径为 φ10mm 的小孔。 已知:外圆直径尺寸 mm,内孔尺寸 mm,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 t =,内孔中心线是工序尺寸 R 的工序基准, o30。 试分析计算加工 O1孔的定位误差。 习题 412 图 解: 根据题意, Td=, TD=。 定位误差分为几个部分。 外圆引起的定位误差按教材 p160 公式 (417)计算: 15 1 01 0 . 1 11 1 0 . 0 2 0 7 12 s in ( / 2 ) 2 s in ( 9 0 / 2 )ddw T mm 同轴度引起的定位误差为: 2 t mm。 考虑到 R 和 β 没有误差,所以 O1的定位误差与 O 相同; 定位误差为 12 0 .0 2 0 7 1 0 .0 5 0 .0 7 0 7 1dw dw dw mm。 413 在三台车床上分别加工三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测量,三批工件分别产生了如习题 413 图所示的形状误差,试分析产生上述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习题 413 图 解: 产生图 a)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刚性差,而机床刚性很好; 产生图 b)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刚性好,但机床主轴、尾座刚性均较差; 产生图 c)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和机床主轴刚性都很好,但 机床尾座刚性较差。 刀具磨损有一定的影响,但磨不了这么快;磨损影响在切削多个工件才能反映出来。 414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习题 414 图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解答
相关推荐
序的安排 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 退火或正火 预备热处理 时效处理 热处理工 调质 工序顺序的安排 序的安排 淬火 最终热处理 渗碳淬火 渗氮处理 检验工序的安排: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 前;送往外车间前后;重要工序和工时长的工序 前后;零件加工结束后,入库前。 表面强化 如滚压、喷丸 其它工序 表面处理 如发蓝、电镀 的安排 探伤工序 如X射线、磁力擦伤 平衡工序 如动、静平衡 清洗工序
………………………密………………………………封………………………………线………………………… )()()(1 )()()( )()( 21 21 sHsGsG sGsGsR sCsG C ??? )()()(1 )()( )()(211 sHsGsG sGsR sYsG Y ???)()()(1 )()( )()( 21 2 sHsGsG sGsN sCsG C ??? )()()(1
Y7= L7=6 X8= Y8= L8= X9= Y9= L9= X10= Y10= L10= X11= Y11= L11= X12= Y12= L12= X13= Y13= L13= X14= Y14= L14= X15= Y15= L15= X16= Y16= L16=6 X17= Y17= L17= X18= Y18= L18= X19= Y19= L19= X20= Y20= L20=
及加工方案确定 数控机床的合理选用 本次加工的零件较为简单,因为在学校期间实习过,所以选择广数 GSK980TD 数控车床。 操作简单易掌握。 加工方法的选择 一种加工方法能够保证的加工精度有一个相当大的范围,但如果要求它保证的加工精度过高,需要采取的一些特殊的工艺措施,将使加工成本随之增大。 同样理由,作为一种加工方法,有加工经济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每一种加工方法都有一个加工精度的范围
试。 如果前 5个输出端都输出逻辑 0,则表明比较完毕且各位相同,如出项其他情况则可分析出密码不同。 用 U10(74LS32D)构成 5输入或门,将结果输出。 用小红 灯进行测试。 ( 3) 4)信号检测电路单元设计 元件序号 型 号 主要参数 数量 备注 U9 4015BP5V 5V 1 寄存双 4位数码 U10 74LS32D 5V 1 构成 5输入或门 X10X17 小红灯 8 调试显示
define DataPort P4OUT define CtrlDir P3DIR define CLR_RS P3OUT amp。 =~BIT0。 define SET_RS P3OUT |=BIT0。 define CLR_RW P3OUT amp。 =~BIT1。 define SET_RW P3OUT |=BIT1。 define CLR_EN P3OUT amp。 =~BI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