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测控技术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会增大。 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 着 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 因此,比例 +积分 (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 D)控制: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 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 (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 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 +微分的控制 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 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 +微分 (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根据采样定理,采样周期 (T≤ π/ω)max。 从系统控制品质的要求来看,希望采样周期取小一些,这样接近于连续控制,不仅控制效果好,而且可采用模拟 PID 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 采样周期的选择还应考虑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 TP。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见 PID 算法简单,参数调整方便,并且有一定的控制精度,所以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 PID 算法。 数字式 PID 控制算法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于连续的模拟量不能被识别,只能通过模数转换变成数字量。 以一定的采样周期对输入量进行定时采样,得到每个采样时刻的瞬时值。 当采样周期比较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项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 PID 离散化变为差分方程。 数字式 PID 控制算法有两种 : PID 位置型控制算法 为了便于计算机实现,可将积分项与微分项做如下处理见式 ()和 (): ∫ e(t)to dt≈ T0∑ e(i)ki=0 () de(t)dt ≈ e(k)−e(k−1)T0 () 式中, T 为采样周期, k 为采样序号。 从而可得位置型控制算法如式 (): U(K)= Kp{e(k)+ T0TI∑ e(i)ki=0 + TDT0[e(k)− e(k− 1)]} () 式中 u(k)是第 K 次采样时刻计算机的输出;其中 KI = K0T0TI, 称为积分系数; KD = KcTDT0, 称为微分系数。 PID 增量型控制算法 所谓增量式 PID 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是控制器的增量△ u( K)。 当执行机构需要的是控制量的增量 (例如驱动步进电机 )时,应采用增量式 PID 控制。 根据递推原理,可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6 页 得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见式 ()。 ∆u(k)= u(k)−u(k −1) = KP{[e(k)−e(k −1)]+ T0TIe(k)+ TDT0[e(k)− 2e(k− 1)+e(k −2)]} () 其中 :KP为比例增益, K 为积分时间常数, K0为微分时间常数。 PID 控制器的选择 控制系统的属性由技术过程和机器条件决定。 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必须选择最适用的系统控制器。 、开关控制器: ( 1) 连续控制器,输出一个线性(模拟)数值。 ( 2) 开关控制器,输出一个二进制(数字)数值。 : 使用设定固定数值进行的过程控制,只是偶尔修改一下参考变量,过程偏差的控制。 : 控制器串行连接控制。 第一个控制器(主控制器)决定了串行控制器(从控制器)的设定点,或者根据过程变量的实际错误影响器设定点。 一个级联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可以使用其它的过程变量加以改进。 为此,可以为主控制变量添加一个辅助过程变量 PV2(主控制器 SP2 的输出)。 主控制器可以将过程变量 PV1 施加给设定点 SP1,并且可以调整 SP2,以便尽可能快地到达目标,而没有过调节。 级联控制器 如图 所示。 图 级联控制器 控制器 1 过程 1 过程 2 控制器 2 SP1 SP22 辅助回路 伺服控制器 主控制器 干扰变量 LMN PV2 PV1 主回路 控制 过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 混合控制器是指根据每个被控组件所需要的设定点总数量,来计算总 SP 数量的一种控制结构。 在此,混合系数 FAC 的和必须为“ 1”。 混合控制器如图 所示。 图 混合控制器 图 比例控制器 : 可以用于“两个过程变量之间的比率”比“两个过程变量的绝对数值”重要的场合。 比例控制器如图 所示。 : 主要有二级和三级控制器。 一个二级控制器只能采集两个输出状态(例如,开和关)。 典型的控制为:一个加热的系统,通过继电器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 一个三级控制器只能采集到三个具体的输出状态。 我们需要区分:“脉冲宽度调制”(例如,加热 冷却,加热 关机 冷却)和“使用集成执行机构的步进控制” ( 例如,左 停止 右)之间的区别。 控制器 系数 过程 SP LMN PV1 PV2 比率 LMN1 SP1 SP1 FAC1 控制器 1 过程 1 FAC4 过程 4 控制器 4 PV1 SP4 PV4 LMN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 连续调节功能 SFB41 /FB41“CONT_C” SFB41/FB41“ CONT_C”(连续控制器)用于在 SIMATIC S7 可编程控制器上,控制带有连续输入和输出变量的工艺过程。 在参数分配期间,用户可以激活或取消激活PID 控制器的子功能,以使控制器适合实际的工艺过程。 通过参数赋值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 调用: Start SIMATIC STEP 7 PID。 控制参数赋值。 可以使用控制器作为单独的 PID 定点控制器或在多循环控制中作为级联控制器、混合控制器和比例控制器使用。 控制器的功能基于带有一个模拟信号的采样控制器的PID 控制算法,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通过脉冲发送器( EPULSEGN)进行扩展,以产生脉冲宽度调制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比例执行机构的两个或三个步进控制器。 除了设定点操作和过程数值操作的功能以外, SFB41/FB41 (CONT_C)可以使用连续的变量输出和手动影响控制数值选项,来实现一个完整的 PID 控制器。 下面是关于 SFB41/FB 41(CONT_C)详细的子功能说明: 1. 设定值分支 设定值以浮点数格式输入到 SP_INT 输入端。 过程变量分支可以在外围设备 (I/O)中输入过程变量,也可以以浮点数格式输入。 (1)CRP_IN 函数根据公式 (),将 PV_PER 外设值转换成浮点数格式 100 到 + 100%: CRP_IN 的输出 = PV_PER * 100/27648 () (2)PV_NORM 函数根据公式 ()规格化 CRP_IN 的输出: PV_NORM 的输出 = (CRP_IN 的输出 ) * PV_FAC+ PV_OFF () 其中, PV_FAC 的缺省值是 1, PV_OFF 的缺省值是 0。 2. 误差信号 设定值和过程变量之间的差值就是误差信号。 要抑制由于可调节变量量化所引起的小幅持续振荡 (例如,在使用 PULSEGEN 进行脉宽调制时 ),可对误差信号使用死区(DEADBAND)。 如果 DEADB_W =0,则死区功能关闭。 3. PID 算法 这里所使用的 PID 算法是定位 PID 算法。 比例、积分 (INT)和微分 (DIF)动作是并行连接在一起的,可以单独激活或取消激活。 这样便能够组态成 P、 PI、 PD 和 PID 控制器。 还可以组态成纯 I 控制器和纯 D 控制器。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 4. 手动值 可以在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切换。 在手动模式下,可调节变量被修正到手动选择的数值。 积分器 (INT)内部被设置成 LMN _LMN_P _DISV,而微分单元 (DIF)被设置成,这些都是自动在内部进行匹配的。 这样,切换到自动模式就不会导致调节值的突然变化。 5. 调节值 使用 LMNLIMIT 函数,可以将调节值限制到所选择的数值上。 当输入变量超过了限制值时,通过信号位来指示。 LMN_NORM 函数根据 ()公式规格化 LMNLIMIT 的输出 ;调节值也可以使用外设值格式。 CRP_OUT 函数根据公式 ()将浮点数 LMN 转换成外设值: LMN = (LMNLIMIT 的输出 ) * LMN_FAC + LMN_OFF () 其中, LMN_FAC 的缺省值是 1,而 LMN_OFF 的缺省值是 0。 LMN_PER = LMN *100/27648 () 6. 前馈控制 可以在 DISV 输入端前馈一个干扰变量。 7. 模式 完全重启动 /重启动 FB“ CONT_C”有一个完全重启动例行程序,当置位输入参数 COM_RST = TRUE 时执行。 在启动期间,积分器内部被设置成初始值 I_ITVAL。 当在周期性中断优先级中调用积分器时,它便从这个数值开始,继续工作。 所有其它输出都被设置成各自的缺省值。 8. 出错信息 此功能块内部并不检查错误。 因此没有使用出错输出参数 RET_VAL。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10 页 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looer)。 它使用了可编程程序的记忆以及存储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和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和输出,以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PLC 的产生和应用 20 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价格高、输入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以及难于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 中 获得推广。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GM)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寻找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立即引发了开发热潮。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根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种要求,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 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此这项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 PLC 的功能不断完善,性价比的不断提高, PLC 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广。 目前,PLC 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 PLC 的应用范围通常可分为开关逻辑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械加工中的数字控制、机器人控制、通信和联网等。 PLC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PLC 从组成形式上一般分为整体式和模块两种,但在逻辑结构上基本相同,无论是整体式还是模块式,从硬 件结构看, PLC 都是由 CPU、存储器、 I/O 接口单元及扩展接口扩展部件、外设接口及外设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连接。 PLC 的基本结构如图 所示: (中央处理器) CPU 是 PLC 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 , 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 它的功能是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11 页 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 PLC 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是 PLC 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 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 的基本结构图 ( 1) 接收从编程器或者计算机输入的程序和数据,并送入用户程序存储器 存储。 ( 2) 监视电源、。基于plc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测控技术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同时,持有这种观念的人,通常也是受到了某种误导(罪魁祸首当然就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公司)。 随着 CPU 性能的快速提升,性能问题已不为人们所关心。 这叫“李代桃僵”。 很多涉世不深的程序员,也就相信了 他们。 于是,大公司们的阴谋也就得逞了。 一般认为,使用 Java 或 C的开发成本比 C++低。 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分析C++与这些语言的差异,就会猛然发现这句话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就是
新的革命 , 各种新型控制设备不断出现 , 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 价格进一步下降。 作为该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控软件 , 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工 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 正在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工控软件的特点是开发周期长 , 被控对象复杂多样 , 且软件与具体工程和设备交织在一起。 长期以来 , 软件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 设备管理人员
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 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 16 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 MOVX @DPTR)时, 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 在这种应用中, 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 1。 在使用 8 位地址(如 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P2 口输出 P2 锁存器的内容。 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
长度宽度。 设计载车板的形式,计算校核载车板的力学性能。 根据对传动结构的分析和受力的分析选择采用电梯式升降。 选择滑轮,确定其尺寸。 确定钢丝绳的材料、直径。 对上述部件进行力学计算,校核。 使用转向盘,当车降下时已转换方向。 转向盘可通过齿轮或者涡轮蜗杆实现转向。 确定制动方案。 选择电磁接触阀。 载荷均匀分布,机械效率高。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拆装维修方便。 考虑安全防护设计。
王 软件等多 方面的要求,故上位机选用以 Microsoft Windows 2020/XP 中文平台作为其操作系统台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式计算机,这样可以利用 Windows 图形功能完备、界面一致性好、易学易用的特点来辅助四连杆装箱包装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它比以往使用专用机开发的工业控制系统更具有通用性,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丰富的软件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其反馈到 PLC 的值来控制曝气机变频器的运行,改变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潜水搅拌机的作用是推进水流,使氧化沟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处于剧烈搅拌充分混合接触,使生化反应更加充分,以最大程度地 分解污水中的有害成分。 经 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中,在刮泥机的作用下进行物理沉淀,为了加强沉淀效果,同时加入混凝剂 和絮凝剂利用高分子助凝剂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更加容易沉降。 污水经沉淀池处理最后到达脱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