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复习资料知识要点试题库含部分答案历内容摘要:

s 比重(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固体颗粒的重力与 4℃ 时同体积水的重力之比 ( ds)。 w s sd 三、孔隙度和孔隙比: 孔隙度: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n)。 %100 V Vnn 孔隙比:孔隙体积与岩石中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e)。 s n V Ve 第二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一、吸水性:指岩石吸收水的性能。 其吸水程度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10011 s w G Gw 饱水率:( 150个大气压下或真空)吸入水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10022 s w G GW 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 2 1 W WK w ( ~ ) 二、透水性:指岩石能透过水的能力。 用渗透系数 K表示。 ( m/s) 达西层流定律: FIK F dl dhKQ 渗透系数: I V FI QK 三、软化性:指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 用软化系数 KR表示。 软化系数 :干燥单轴抗压强度。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R RKc R 一般软化系数 < RK的岩石具软化性。 四、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强度损失率:冻融前的强度 冻融前后强度差 lR 不抗冻的岩石 RL> 25% 重量损失率:冻融前的重量 冻融前后重量差 GL> 2% KW> 五、可溶性:指岩石被水溶解的性能。 六、膨胀性:指岩石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能。 七、崩解性:岩石(干燥)泡水后,因内部结构破坏而崩解的性能。 第三节 岩石的力学性 质 一、变形:岩石受力后发生形状改变的现象。 主要变形模量和泊松比表示。 50 5050 0 1 =割线模量 塑性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变形: E E E E s s t T 泊松比:指横向应变 与纵向应变 11 之比。 h h d d U 1111 二、强度:指岩石受力破坏时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压强度:(烘干、垂直结构面受压、单轴) A PR 3 3 105 555 cm cm 试样尺寸: 抗拉强度:(一般用劈裂法) 2 2 a PR t 抗剪强度 岩石粘聚力 岩石内摩擦角 C AP AP ctg /cos /sin 点荷载强度: 2D PI s 第四节 风化作用 一、定义:地表及地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成 分改变的过程。 二、风化作用类型: 物理风化:指 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以机械破碎为主,无明显成分改变 的过程。 ( 1)热胀冷缩作用:主要发生在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地区。 ( 2)冰劈作用:主要发生在雪线附近。 (水结冰时,体积增加 1/ 11,对两壁岩石产生 96Mpa的压力) ( 3)盐类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强烈蒸发的干旱地区。 (明矾结晶,体积膨胀 50%,压力达 40kg/cm2)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以化学成分改变为主,无明显机械 破碎的过程。 ( 1)溶解作用: 3 2 232232)(HCOCHCOCaCOOHCaCOa ( 2)水化作用: )(22424倍体积增大 OHCaSOOHCaSO ( 3)氧化作用:4223222283211154SOHOHOFeOHOFS ( 4)碳酸化作用:45222232223)(432OHOSiAlOHSiOCOKOHOKAISi 生物风化:指由生物活动过程引起的岩石风化。 ( 1)生物物理风化:根劈作用 ( 2)生物化学风化:有机酸侵蚀 (三)影响风化的内部因素: ) ,越易风化。 :气孔、层理、片理等构造:构造越复杂(如 易风化。 结晶程度:结晶越好越 状矿物易风化。 颗粒形态:针、柱、片 化。 易风化;斑状结构易风颗粒大小:颗粒越粗越 结构: 物易风化。 色矿物)易风化;复矿成分:热敏感矿物(暗 易风化。 目前环境差异越大,越成因:岩石形成环境与 、岩石性质: 1。 岩石越破碎,越易风化。 数和密度),越易风化节理越复杂(指节理组 、地质构造: 2 化学风化为主温暖潮湿 物理风化为主寒冷干燥 、气候: 3 化学风化为主平缓 : 物理风化为主陡峻: 、地形: 4 (四)岩石风化程度分级: 分级依据: 差,风化程度越高。 岩体结构:岩体结构越 低,风化越严重。 岩石相比,力学强度越岩石力学性质:与新鲜 隙越多,风化越严重。 岩石破碎程度:风化裂 矿等),风化越严重。 多(如次生粘土、褐铁矿物成分:次生矿物越 化越严重。 相比,颜色越暗淡,风矿物颜色:与新鲜岩石 分级:(共五级) 未风化 微风化 弱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工程加固。 排除地下水。 清除强风化和全风化层 喷浆护坡和封闭基坑。 堵塞裂隙。 灌浆 (五)风化防治措施: 第五节 岩石、土的工程分类 一、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 坚硬岩 较坚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Rc:> 60MPa 6030MPa 3015MPa 155MPa 5MPa 二、岩土按施工工程分级:(铁路部门) VI V IV III II I 松土 普通土 硬土 软石 次坚石 坚石 三、土的分类 (一)土的颗粒分组及按 颗粒级配分类 mm mm mm mm mm mm 202 20200 200 1 <粘粒: 粉砂: 砂: 圆砾、角砾: -=卵石、碎石: >漂石、块石: ):、颗粒分组又叫(粒组 按颗粒级配(不同粒级的含量)分类 17 1710 50252 502 5020 50200 >粘土: <粉质粘土: 粘土: %,塑性指数的颗粒<>粉土: %的颗粒>>粉砂: %的颗粒>>细砂: %的颗粒>>中砂: %的颗粒>>粗砂: %-的颗粒占>砾砂: 砂类土: %的颗粒>>圆砾土、角砾土: %的颗粒>>卵石土、碎石土: %的颗粒>>漂石土、块石土: 碎石类土 P P P I I I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备注:液限:土从流动状态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WL 塑限:土从可塑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目前用搓条法 确定塑限)。 WP 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 表示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 范围。 风积土 瘀积土 冲积土 洪积土 坡积和崩积土 残积土 (二)土的成因分类: (三)特殊土分类 定义:指按区域性分布的,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土。 填土 盐渍土 红粘土 冻土 软土 膨胀土 黄土 、分类: 2 第六节 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特殊土:主要按区域分布,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土。 一、黄土: 定义: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淡黄色或褐黄色的特殊土。 成因和分布:沙漠下风处,即秦岭以北 11个省市,面积 64万 km2。 主 要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共 km2,厚 100 - 200m。 特征: ( 1)颗粒粒度:以粉砂为主,占 60~70%,其次为粘土。 ( 2)易溶盐含量高,碳酸盐类占 10~30%,其次为氯化物和硫化物。 ( 3)质地均一,结构松散,孔隙大,孔隙度为 33~64%。 ( 4)垂直节理发育。 ( 5)具湿陷性。 分类: 冲积黄土 洪积黄土 坡积黄土 残积黄土 (黄土状土) 次生黄土(流水改造) 原生黄生(风成) )按成因分类( 1 万年)(午城黄土 万年)(离石黄土 万年)(马兰黄土 万年)(全新世黄土 )按形成年代分类( 300 100 10 1 2 1 2 3 4 Q Q Q Q 12 34 Q 3 Q 、非湿陷性黄土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 )按失陷性分类(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1)黄土的湿陷性:地表局部汇水 溶解潜蚀 碟形洼地 ( 2)黄土陷穴:地下水潜蚀 地下洞穴 塌陷(形成于地下水水力梯度大 的地方)。 6. 湿陷性黄土的土质改良 (1) 重锤表层夯实:一般采用 ~ ,落距 ~ ,可消除地下 ~ 黄土层的湿陷性。 (2) 强夯: 一般采用 8~ 40t的重锤(最重达 200t), 落距 10~ 20(最大达 40m)的高度自由 下落,击实土层。 (3) 土垫层:先将处理范围内的黄土挖出,然后用素土或 灰土在最佳含水量下回填夯实。 可消 除地表 下 1~ 3m的黄土层的湿陷性。 (4) 挤密桩:先在土内成孔,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入 素土或灰土并夯实。 在成孔和填土夯 实过程中,桩周的土被挤压密实,从 而消除湿陷性。 (5) 化学灌浆加固:通过注浆管,将化学浆液注入 土层中,使溶液本身起化学反 应,或溶液与土体起化学反 应,生成凝胶物质或结晶物 质,将土胶结成整体,从而消 除湿陷性。 二、膨胀土 定义:由强亲水粘土矿物组成的,具有膨胀结构,以及强胀缩性,多裂 隙性,强度衰减性的高塑性粘土。 成因和分布:风化的粘土矿物被流水带到东南部河流中下游沉 积。 当为 蒙脱石、伊犁石时为膨胀土。 主要分布在太行山 —— 秦岭 —— 四川盆地西缘 —— 云南下关这一线的东南边。 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