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工程施工投标文件(1)内容摘要:
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业主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业主方,以便业主方及时 进行审查。 ,严格按照经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业主,对提出的问题督促各分包商坚决整改,绝不姑息。 ,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征得设计院的同意后,及时通知主业,以技术核定单形式加以确定,不得擅自处理。 5.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 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也使监理工程师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在施工项目自检和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验收和检查,并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予以整改。 ,并严格执行例会纪要所形成的决议。 ,施工各分部、分项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监理,对提出的问题坚决整改,绝不姑息。 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一定要与监理取得一致意见,以技术核定单等形式确定下来,不得擅自处理。 、主要材料等,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并需进行物品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 “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经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6.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 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及时会同雇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等。 、业主一起参加材料设备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应及时将信息向设计院反馈,并协助设计院妥善处理。 ,以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得到圆满实现。 7.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为了保证本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在施工中,我们将主动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 合工作,并采取以下措施。 、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明确双方的职责。 杜绝发生纠纷,影响工程进度。 ,服从统一安排,统一平衡调配,分阶段安排综合进度计划,并互为对方提供工作面创造施工条件。 ,并及时解决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密切与总包和其它专业施工单位的关系,共同按规定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所有进场材料按总包的施工总平面设计定点堆放。 ,应在碰头会上提出意见及建议,服从统一 安排。 、预埋完的安装工程管线,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以便为设备安装留出施工面,确保设备准确按时就位。 、半成品的自身保护和互相保护制度,组成成品保护小组,消除交叉污染和成品损伤。 ,在工序交接时有各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检查,并记录备案。 第六章 系统安装及施工 1.电话户线系统施工方案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对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应拆除,杂物清除干净; 会使线路发生损坏或严重污染的装饰工作,应全部结束; 预埋线管和线槽架均安装完毕,位置和尺寸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敷设的导线应便于检查、更换、配线工程使用的导线,其最小线芯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 平方毫米 (5 类双绞线除外 ); 导线连接时应注意,剖开导线的绝缘层时,不损伤线芯。 多股铜芯绒线芯应先拧紧,烫锡后再连接; 接线盒内绝 缘导线接头处,应采用绝缘胶带包缠均匀、严密,并不低于原有的绝缘强度; 从室外引入到室内的导线,在进入墙内的一段应采用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措施。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应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以采用同槽分隔方式敷设,但电压大于55V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另槽敷设,特别是电视信号线、广播线和动力线相互之间应有良好的屏蔽和相互隔离度,以防止信号串扰和电磁干扰; 管线 槽内导线的总截面积 (包括外护层 )不应超过管槽截面积 60%。 敷设于垂直或水平管线槽中的导线每超过 5m 长度时,应在管线槽内或接线盒中加以固定,导线穿入管线槽后,在导线穿出口处直至电气设备接线端应装软护线套以保护导线防止外力的损坏。 电话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电话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 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 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 动现象。 电话分线盒明装在相应楼层的弱电井墙壁上,安装高度距地面为。 市话电缆按线序安装在分线盒里面的电缆接线柱上,室内电话线安装在分线盒外面的接线端子上。 2.宽带网络系统施工方案 ,检查如下: 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如下: ※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 : ※工程使用的电缆、电线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光缆开盘后应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封头是否良好,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 并进行衰减及长度测试,看是否光纤衰减是否符合要求及有无断纤现象存在。 ※光纤 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头端面应装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准确、清晰。 ,必须对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土建工程的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弱电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应留好弱电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 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施工方法要点 桥架间连接板两端要有铜芯接地线,并与接地端的镀锌扁钢相连,最小截面不小于 4 平方毫米,或全长安装大于 4*25 镀锌接地扁铁。 桥架安装时应做到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沿桥架水平走向的支架间距 3米,垂直安装支架间距不大于 2米,吊支架左右偏差应不大于 10毫米,高低偏差不大于 5毫米。 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要有互相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 支架用膨胀螺栓 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R=100) 桥架不宜与下列管道平行敷设,当无法避免时,桥架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或采取相应措施。 1) 桥架应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 2) 桥架应在热力管道下方 3) 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重时,桥架应在管道上方 4) 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时,桥架应在管道下方 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转弯及 510米处桥架内设电缆卡子固定,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卡子固定点间距应为 1 米。 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施工方法要点 检查进场的金属管道,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 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 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 箱体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项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 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 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禁止做拦腰管或拌脚管;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 5mm;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3 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 2个,并不应有 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 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 2530mm。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 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 5mm。 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 24 扣。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 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 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 1525mm,直线布管 30mm 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 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 %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 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过路部分采用 110镀锌钢管直埋施工。 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施工要点 参加施工的人员应遵守以下几点: * 穿着合适的衣服; * 使用安全的工具; * 保证工作区的安全; *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 线缆剥线处理: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 1”字型长的缝;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管内配线要求:管线施工前应消除管内的污物和积水;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同一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 4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监控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和度,一般为 3至 6米;工作区为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 5至 10米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 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电缆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处,应固定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 ,直接部份间隔距施 3~5m处设固定点。 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 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管内缆线应顺直 ,尽量不交叉、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4对对绞电缆以 24根为束, 25对或以上主 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 ,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完成布线后要采用专用测试设备 FULK4000 进行链路测试。 保证所有信息点达到 6 类线路标准。 光缆采用专用测试设备 OTDR 进行测试。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六类 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 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 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 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工程施工投标文件(1)
相关推荐
工程勘测完毕后组织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准备好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施工图纸,以及一切工程准备工作(如搭建临时设施,吊齐机具)。 一旦进场后,需科学的安排施工进度,并积极与业主和土建方取得配合,避免人员安排和工序安排的不合理情况出现。 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工程现场会,由总指挥主持,特殊情况下由项目经理主持,及时调整人员安排 ,合理化安排工程进度。
住宅小区总线联网报系统设计方案 Http: // TEL:075584717770 FAX:075584717800 12 以色列 EL 双源红外探测器 ( EL55) 新颖的流线型设计 14x14 米范围 出色抗干扰能力 达到 30 伏 /米从 30兆赫到 1000 兆赫 完全被保护和密封的光学镜头,防蚊虫干扰 带有简易安装锁,便于施工 自动间隔脉冲计数 ESD、抗电击和手机干扰能力
器输出模块等外围设备 ,实现防区报警与输出 一对一 ,多对一 ,一对多等多种报警 /输出关系。 可兼容支持 4+2 、 Contact ID 等多种当今世界多种流行的通讯格式。 可通过 PSTN 与报警中心连接。 技术参数 输入功率 :AC18V,50W,50Hz/60Hz 辅助输出功率 :DC12V,最大 备用电源 :12V, 主机板耗电 :静态 175mA 报警输出口 :DC12V, 2
、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 智慧公共 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 通过加强就 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智慧社会管理:完善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设应符合规定要求。 保温层铺设: 板状材料:紧贴基层。 铺平垫稳、找坡正确、上下层错缝。 板 缝填嵌密实。 质量评定: 按屋面保温层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进行评定。 2 施工中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名称 技术标准 检查方法 基层处理 基层应清理干净、屋面板缝和管根应采用 C20 细石砼掺微膨胀剂灌实,板缝大于 40mm 时应设置构造钢筋 观察检查,检察施工记录 隔气层铺设 可采用气密性好的卷材和防水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