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重点总结内容摘要:
精神活性物质都作用于神经递质,激活剂(兴奋剂)提升神经递质的激活效果,反之抑制剂则减少或阻断神经递质,产生与神经递质激活相反的效果。 抗精神病药物也多作用于神经递质,从而改变精神状态。 2. 神经肽 第二节 环境因素研究 一.家庭功能 1. 家庭氛围 /家庭关系 2. 家庭交流模式 3. 父母榜样 /亲子交流 二.社会文化 1. 社会行为规范对人的约束 /压力 2. 社会习俗 /舆论对人的塑造 3. 社会地位 /经济收 入 4. 街区 /群体亚文化 三.生态环境 1. 海拔高度、地理气候环境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原人的坚韧,草原人的豪爽,水乡人的温润 …… 2. 自然资源,物产 ——喜马拉雅山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匮乏的自然资源逼使喀尔廓人骁勇彪悍、外出做雇佣军,夏尔巴人吃苦耐劳、充当喜马拉雅山的登山向导 …… 3. 人口密度,居住方式 4.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5. 环境污染 第三节 文化、社会与人际关系的互动 一.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是通过在其中形成的文化、社会以及该社会文化的人际关系而作用于人类个体 二.社会行为规范对人的 约束和压力,社会习俗、舆论对人的濡染塑造 人际关系是作用于个体的最直接的影响力 文化与社会濡染、侵润、发展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创造、改变着社会文化,并在社会文化的变动中变革 第四节 人类个体的自我塑造 一.个体的人格特征 1. 认知习惯 2. 情绪表达与调控 3. 意志品质 二.个体的自我教育 1. 善于学习,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2. 善于自我总结反思,主动把握人生目标 3. 勇于自我分析自我矫正 4. 自尊自信,乐观豁达,勇敢坚韧 三.个体的社会资源利用度 /人际关系 自我塑造人格,性格决定命运 1. 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储备 2. 个 体的社会资源利用度 3.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支撑和制约 四.个体的应激应付方式 1. 不逃避、正面迎战,动员自身全部潜能 2. 积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主动求助 3. 自觉学习多种应付策略 4. 不怕失败,对抗挫折,坚持努力 五.一生发展,终身学习 现代人类成熟前趋,老化后移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学会学习,自我教育 使学习成为人生的重要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 ―一息尚存,学习不止 ‖ 全国首届自学成才优秀自考获得者周凤文先生 近二十年来通过顽强且又兴致勃勃的学习先后取得政治理论本科、行政管理专科、法律专科、法律本科 等学历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临床评估及诊断 Methodology,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概念 假设 —— 基于理论和经验推出的观点或命题,期望通过研究数据和材料获得支持、验证或拒绝、否定 研究设计 —— 检验假设的方案,受提出的问题、假设以及操作实践的影响 自变量 —— 其值在原则上独立于其它变量值而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 ——其值在原则上依据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值变化之结果的变量 二 . 个案研究 深入研究一个或多个个体,研究其表现出 来的行为模式或生理、心理模式。 个案研究依赖于研究者的客观观察。 研究者在观察中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对被试的症状做仔细的描述。 研究者的干预或治疗在该被试身上的反应是否能概括成普遍现象,其内在与外在效度都不能保证。 弗洛伊德从 ( 1895)的个案中发展出 ―自由联想 ‖法,沃尔普从 200个案例发展出 ―系统脱敏 ‖法。 三 . 相关研究 相关 —— 两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学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设计相关研究以发现心理障碍或行为表现等现象或变量是怎样出现的,是正相关或负相关。 四 . 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实验组 对照 组, 双盲控制 重复实验 —— 检验 第二节 研究伦理 一.知情选择与知情同意 清楚地告知被试,研究可能有的风险或获益,尊重被试的独立选择;参与研究实验必须取得被试的完全同意 二.维护被试的权益和人格尊严 研究不得对被试的身心造成任何伤害 三.隐私保密 —— 不得泄露被试的个人隐私 四.结果反馈 把研究结果及其含义及时解释给被试,消除研究不得已的 ―欺骗 ‖或蒙蔽所造成的误解 Greg Alter 参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医学院的抗精神分裂症新药实验,被停药后产生严重副反应。 加州高级法院判决加大医学院巨额赔偿。 第三节 临床会谈 Interview 一.临床会谈 最主要 /最常见的临床手段,用以了解来访者几乎所有的信息(健康状况,症状,家庭背景,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家庭生活史等等);既可以是治疗的引导或开端,也可以是治疗本身。 2.临床会谈要素: 背景 : 私密、安静,舒适、不受干扰 , 一般都在诊疗室、办公室里进行,但也可能应求诊者的要求在求诊者家里、甚或室外公园等任何不受干扰、可保证隐私的地方进行。 咨访信任关系 :接纳、理解、真诚、尊重,如果失败可选择转介 交流 :自信,选择适当语言,真诚倾听,适时沉默,引导提问,支持鼓励 …… 提问 : 开放式:激发来访者主动作反应,自由交谈自己所愿意谈论的事件、情绪等 推进式:鼓励来访者尽情讲述、宣泄 澄清式:鼓励来访者进一步地澄清或详述 质疑式:对来访者叙述中的前后矛盾或不一致提出疑问,要求确认 直截了当式:建立起信任关系、来访者已掌握主动之后,直接提问既准确又有效 3.临床会谈类型: 接收(入院)会谈:一般是初次会谈,告知求诊者关于咨询、治 疗的有关基本信息 诊断性会谈:聚焦症状,了解病史、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以便准确界定来访者的问题或困难所在 病史采集(社会家庭背景信息收集)会谈:采集来访者的成长历程、家庭背景、目前的社会文化状况等 会诊会谈:请资深专家会诊 甄别筛选会谈:简短的检验以决定转介、出院或暂停治疗 二.临床态度 1. 重在面对求诊者个体的“特殊规律”研究 2. 为面对的“这一个” 求诊者服务 三.信息采集 —— 贯穿临床会谈始终 1.求诊者为什么前来求诊。 2.求诊者的个人生活史(发生过的有影响的生活事件,病史,求 医史„„) 3. 求诊者的家庭背景 /影响人物 4. 采集所需信息的临床会谈导向 四.临床会谈的功能之一:治疗 1.倾听 —— 宣泄 2.引导 —— 自我分析 3.启发 —— 认知转变 4.指导 —— 行为改变 四.临床会谈方式 1.灵活性会谈(非结构性会谈) —— 以临床判断与个人风格而自由发挥 2.标准会谈(结构性会谈) —— 事先列出目标行为、症状、事件等欲了解的会谈清单,包括措辞、提问顺序、反应记录、反应评估等都事先明确 3.半结构性会谈 —— 介于前二者之间 第四节 评估检查 Assessment 与多轴评估系统 一.通过临床会谈检 查 /评估精神状况 1.意识状态:自知力,定向力,谵妄 …… 2.认知过程:是否有认知扭曲,妄想、幻觉 3.情感表现:占主导的情绪状态,情绪稳定与控制,情绪表现与环境是否匹配, …… 4.意志与行为活动:自制自控能力,行为活动的目的性、与环境的适应性 5.危机评估 二.临床心理测试 1. 智商测试 2. 情绪测试 3. 人格测试 4. 分类的筛选测评 三.实验室检查 —— 发现 /排除器质性病变 1. 影象学检查 2. 脑生物电 /脑脊液 /药物血浓度检查 3. 遗传学检查 4. 生化检查 四 . 多轴诊断 Multiaxial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前 3 轴构成正式诊断和评估,后两轴为诊断提供补充资料 DSMⅣ 《精神 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轴 Ⅰ 临床精神 障碍 —— 可能成为 临床焦点的其他情况 1. 临床综合征 2. 虽不属于精神 障碍,但是需要注意或处理的焦点 轴 Ⅱ 人格 障碍和特定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 /孤独症) 1.主要诊断 2.排列多种诊断的次序 3.暂时性诊断 —— 资料尚不足以做肯定诊断 轴 Ⅲ 一般躯体状况 —— 排除或确认 器质性疾患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1.当前的躯体健康状况 2.器质性疾患或病变与 临床综合征的关系 轴 Ⅳ 社会心理及环境 1.生活事件表 2.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严重程度 轴 Ⅴ 精神功能总评估 a) 适应功能 —— 社会关系,学习 /职业,对空闲时间的利用„„ b) 前一年内适应功能的最高水平 第四章 生活应激与应付 第一节 应激与耗竭 一.应激 STESS—— (联结社会心理事件与生理、心理疾患的中介概念)个体“察觉”到出乎意料的威胁或危险的环境刺激,机体内部因而产生的紧张“备战”状态。 从机体与之相关的心身机制而言,即应激,就社会关系而言,即紧张。 这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整体反应既可以是适应的,也可以是适应不良的。 1. Hans Selye, (1907 1982) 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 1936 年提出 STRESS 理论:机体内部突发的紧张状态 汉斯塞尔耶,生于奥地利的加拿大内分泌学家,心理学家。 1936 年给实验 大鼠注射不同物质,结果导致溃疡及某些免疫系统组织的萎缩,进而发现某些环境改变也会产生同样效果。 于是借用工程学的术语“压力”或“应力”指代这一非特异性反应。 2. . Lazarus amp。 Berkeley Group:对应激源的认知与其对情绪影响的相关 —— 每种情绪反应„„是一种具体的认知或评价的功能。 认知过程是引起“应付”过程的 原因,应付过程是对被评价情境的处理方式。 应激的生理反应 • 早在 1920 — 1930 年代 Cannon 就对面对危险或威胁之时应激状态的生理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兴奋, HPA 轴激活、 ―应激激素 ‖分泌增加,心率、呼吸加快,肝糖原释放,瞳孔扩大,皮肤、内脏血管收缩,血液涌向大脑和肌肉,使机体处于 ―战斗或逃跑 ‖的状态。 • HPA 轴: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与边缘系统密切相关。 其中控制着情绪记忆的海马对皮质醇高度敏感。 在皮质醇作用下海马有助于切断应激反应,结束边缘系统与 HPA 轴不同部分的反馈。 • 长期应 激导致皮质醇长期过度分泌可产生海马老化,引起脑损害等一系列长期恶果。 二.应激过程 1.应激过程图示 认知评价 应激干预 ↓ Ⅰ警报动员 ↓ ↓ ↗ 正 应激源 —— → 应激反应 Ⅱ抵抗 —— → 应激状态 → 应激效 应 (生理心理行为) ↓ ↘ 负 ↑ Ⅲ 衰竭崩溃 ↑ ← 中 ————— 介 —————— 变 —————— 量 → 2.应激源:触发应激反应的原始刺激(体内、体外、社会„„) 应激反应:突发性、全身性、非特异性、保护性的紧张反应 3. A. 警报动员 —— 有机体发布战斗动员,引发情绪、增加紧张度,提高警戒性敏感性, 调动体内资源,采用各种应付手段,以满足事变要求 B. 抵抗 —— 应激持续,有机体的适应性处于最高水平,利用体内的全部资源,强化自我防御机制 C.衰竭崩溃 —— 面临连续的极度应激,资源耗竭、应付失败,整合瓦解,代偿失调,以至全面崩溃 三.耗竭( Burnout) • 应激效应要素:可预测性,可控制性 • 耗竭:最早于 1969 年由 Bradley 提出,其后于 1974 年 Freudberger 的《 Staff Burnout》开创了对心身耗竭的研究。 • 耗竭:长期暴露于连续、极度的(职业) 应激环境,资源枯竭、应付失败,整合瓦解,代偿失调,而出现的过度心理疲惫、机体损耗的状态 • Christina Maslach( 1981)的耗竭三成分:情感枯竭,非人化,自我成就感缺失 四.应激源 —— 触发有机体应激反应的原初刺激 1.职业应激 • 职业组织的特征和过程。变态心理学重点总结
相关推荐
(5)事先准备本工程的各项检查资料,确保资料真实,及时归档。 场地准备 (1)为保证屋面工程顺利进行,项目部安排对现有屋面进行清理,为屋面施工准备好了适宜工作面。 有交叉作业工作面,项目部协调先后顺 序,统一安排施工道路、运输顺序、作业面清理和交接。 (2)项目部安排重点处理好屋面剩余工作、防护、质量问题。 材料准备 (1)屋面所用材料: 矿渣硅酸盐水泥、炉渣、 30 厚挤塑聚苯板、 4
铸造砂 眼; ,轴承应光滑无刺,铸件无裂纹和焊接不良组装用 的螺栓、密封垫、密封脂、清洁剂和润滑脂等的规格必须符 合产品技术 规定。 ; 断路器的安装应在无风沙、雨雪的天气下进行,灭弧室检查组装时, 空气相对湿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并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3)SF6 断路器的组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不可混装; 11 11 ,支架或底座与基础的垫片不宜超过三片,其 总厚度不应大于 10mm
6-x220= 1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 2a= 4 5, a2= 20, 若双曲线焦点在 x 轴上,则可设方程为 x220-y2b2= 1, 代入点 A(2,- 5),得 : 420- 25b2= 1,即 - 25b2 = 1620,矛盾 . 因此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x2b2+y220= A(2,- 5),得:4b2=- 1+2520=14, ∴ b2= 选 B. 2. 如果双曲线
期组织梳理与核实,全面掌握“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管理动态。 要按照危化建设项目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组织做好危化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 2020〕 76 号)和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 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苏安监〔 2020〕 369号)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