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大全--02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世纪花园小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C40 砖混结构 C20 砌体: 04 幢、 05 幢、 09 幢 177。 以下砌体采用 Mu10, 240 标准砖。 177。 以上承重墙体采用 240 厚 KP1 型 Mu10 承重空心砖,其余墙体均采用 120厚空心砖, 05 幢、 09 幢底层框架部分【 xxxxxxx】 m-【 xxxxxxx】 m, 04 幢【 xxxxxxx】m-【 xxxxxxx】 m 采用 Mu10, 240 标准砖,【 xxxxxxx】 m 以上做法同上。 08 幢: 177。 以下砌体采用 Mu10, 240 标准砖。 177。 以上承重墙体采用 240 厚 KP1 型 Mu10 承重空心砖,建筑隔墙下未设结构梁的的墙体应采用双面石膏板,其余墙体均采用 120 厚空心砖。 10 幢:标高【 xxxxxxx】 m 以下墙体采用 Mu10, 240 厚机制标准砖, M10 水泥砂浆砌筑。 某某工程 3 3 标高【 xxxxxxx】 m 以上墙体承重构件采用 240 厚 KP1 型 Mu10 承重空心砖,其它墙体均可采用 120 厚空心砖。 05 幢、 09 幢各层墙体砂浆标号: 砖混部分 177。 以下 13 层 4 层以上 水泥砂浆 M10 混合砂浆 M10 混合砂浆 底 层 框 架 部分 以上 混合砂浆 M10 混合砂浆 04 幢、 08 幢、 10 幢各层墙体砂浆标号: 177。 以下 1- 3 层 4 层以上 水泥砂浆 M10 混合砂浆 M10 混合砂浆 第三节 其它特点 详见建筑结构及其它各专业施工图,此略。 第四节 场地土类别及水文条件 具体详见地质勘察报告(因业主未提供此部位略)。 第五节 施工场地 本工程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现场满足“三通一平”,进场后即可组织施工。 某某工程 4 4 第二章 施工部署 第一节 施工阶段、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综合工期,特制定了完整的保质保量、快速安全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水段(只用于主体阶段,屋面、装修工程不分流水施工段)总的施工顺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 主体结构从下往上施工,装修工程从上往下施工,按从基础-主体-屋面-内外墙装修-水暖电卫进行。 根据小区平面图以及桩基础实际施工进度情况,经周密考虑,确定流水施工段以 05 幢、 09 幢与 10 幢划分,计两个流水施工段; 04 幢、 08 幢以幢划分为两个流水施工段。 在施工过程中应精 心组织,使各工种、各工序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有机衔接,优化劳动组合,达到均衡连续施工,缩短工期的要求。 第二节 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质量、工期以及甲方要求,我公司对该工程实施项目管理法,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体系,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核算等进行全面技术管理。 项目管理体系见附图《名城世纪园多层住宅小区 04 幢、 05 幢、 08 幢、 09 幢、10 幢管理体系网络图》。 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见附图《名城世纪园多层住宅小区 04 幢、 05 幢、 08 幢、09 幢、 10 幢项经部管理人员表》。 第三节 场 地使用及总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结合 04 幢、 05 幢、 08 幢、 09 幢、 10 幢平面布置图,经周密细致的研究考虑,确定合理、经济、长效的方案。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某某工程 5 5 第四节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职施工、质检技术人员; 熟悉施工设计图及相关的施工验收和结构规范。 组织参与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签署。 编制和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方案,工程施工预算和工料计划。 编制半成品加工计划及材料订货计划。 做好施工前,材料试验、砼试配工作。 做好测量控制点 、水准点、沉降观测点设置。 按贯标要求建立各类技术、质量资料档案。 2. 现场准备 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要求调配、组织各工种劳力进场。 提供建设单位甲供材料计划,包括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供应时间。 自行采供材料按期、按量、按质、组织采购,运输进场。 场地平整,满足“三通一平”。 3. 施工用水准备 现场施工水管从市政管网接驳,利用高扬程潜水泵抽送至各楼层施工用水区,确保施工用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 现场用水量计算如下: ( 1)施工用水量: q1=k1 [∑ Q1N1K2/( 8 3600) ] =( L/S) (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2=P1N2K3/( i83600) =( L/S) 某某工程 6 6 ( 3)生活区施工用水量: q3=P2N3k1/( 243600) =( L/S) ( 5)施工现场总用水量: Q1=( q1+ q2+ q3) =( L/S) ( 6)供应网管管径选择: D1=4Q1/( πv1000) =40mm 所以施工现场选用 DN40 即可。 4. 施工用电准备 根据现场施工机械的投入使用计划,考虑最短线路布设,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动力、照明主干线。 考虑塔机吊物的影响,采用埋地电缆 接至主配电箱。 各楼层施工用电利用楼梯井设置垂直电缆,各楼层设置分配电箱。 现场施工用电需求量计算如下:(考虑机械全部使用时) P 计 =( k1∑ p1/cosα +k2∑ p2+k3∑ p3+k4∑ p4) =( 266/+∑ p2+∑ p3+ 4) =288( KW) 其中:∑ p1= 266KW∑ p2= 10KW∑ p3= 36KW 所以建设单位提供额定变电器容量为 300KW 即能满足。 5. 现场排水 现场生活废水、雨水、污水利用现场基坑周围修筑的砼排水沟有组织排进市政排污井。 某某工程 7 7 第三章 主 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垂直运输设备和施工机械选择 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场地狭窄,东侧有高压线,根据总平面布置要求及材料运输出入口和材料堆放的具体情况,垂直运输设备选用两台 QTZ40TM 塔吊和一台井字架。 05 幢、 09 幢安装在【 xxxxxxx】轴至【 xxxxxxx】轴之间,距【 xxxxxxx】轴 3 米, 10 幢安装在【 xxxxxxx】轴线上,距【 xxxxxxx】轴 3 米,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其他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附图《【 xxxxxxx】多层住宅小区机械设备一览表》。 第二节 脚手架工程 根据现场东侧高压线与山墙 之间的实际尺寸,为确保安全,在靠近高压线的山墙部位,三层以下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三层以上采用毛竹搭设,并用木板做外围垂直防护,其余部位根据南京市文明施工现场的有关规定,脚手架全部采用全封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的安全防护水平方向每层一步架采用满铺竹笆板,垂直防护作业面 1m 高采用竹笆片封闭,并用 5mm 安全网全封闭。 第三节 定位测量 1.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依据结构施工说明设置。 采用 DS1 级精密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往返测量。 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定期测出建筑物的沉降量。 具体位置详见《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 某某工程 8 8 2. 标高控 制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将业主提供的水准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附近,做成埋地式固定点。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标高向上传递均采用钢尺和铝合金塔尺施测。 每个施工楼层设置两个高程控制点(在建筑长方向两端各设一个控制点),并用两点相互复核,确保其精确度。 3. 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精控粗放的控制原则。 177。 以下轴线控制,利用设立于自然地坪上轴线控制桩,并注意保护好主轴线控制桩,用 J2 经纬仪引下并进行闭合测量,177。 以上采用经纬仪外内外双控传递,并结合线锥复核,以充分保证其控制精度。 4. 定位依据 本工程定位待我方进场后,依据业主提供的建筑红线及水准点与本建筑物轴线的相互关系,建立出施工定位依据控制网,通过详细计算,精确测定出建筑物各轴线,并做好有关轴线及标高的交接手续。 5. 测量仪器的选用 本工程选用两台 J2 经纬仪,另外选用 S3 型水准仪两台作为抄平放线和校核之用,同牌号同规格 50m 钢卷尺三把,精密水准尺两付。 第四节 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应注意以下几点: 某某工程 9 9 1.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开挖时要开出完整的作业面,便于下道工序插入形成流水作业; 开挖时,进行基坑边坡放坡。 在基坑内根据地下水 、雨水量的多少,在基础以外开挖集水坑并预先准备好水泵,随时作好基坑内排水工作,并有效地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开挖土方至图纸规定的土质和标高时,请设计院、地质勘察单位进行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前期准备 协调好社会各方关系,在运输过程中杜绝泥土抛洒对路面的污染。 对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线情况要预先了解,做好突发事件发生时处理措施的准备。 认真做好设计交底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工作。 为了确保基坑土体的稳定,故考虑基坑开挖时对土体进行 1: 1 放坡处理(根据现场土质放坡系数,可适当调整)。 第五节 基槽排水 土方开挖过程中,为排除留在基槽内的地下水、施工用水及雨水,故沿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根据实际情况定排水沟宽 30- 50cm),并在基坑内设集水坑(明沟的深度必须低于坑表面 50cm,集水井低于坑底 1m),且排水沟应有一定坡度,坡向集水坑,此外,地梁也略微做成坡度,坡向集水坑,起到排水作用,对于 09 幢基础承台,在每个基础承台内一侧均留有集水坑(集水坑用砖进行砌筑,下面回一些砾石,以防砂土堵塞而影响排水)并由水泵排至市政管道。 某某工程 10 10 第六节 验桩及桩头处理 工程桩挖出后,本着出一批验一批的原则,尽快组织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及桩基施工单位共同参加桩基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若桩位有较大偏差时,应立即请设计单位进行技术处理,桩基验收和检验工作可安排与土建施工穿插进行,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 此外,桩基施工及验收所有的技术资料必须及时收集归档。 桩头凿除:桩头凿除可采用空压机凿除一定标高后人工修凿,凿除时应注意控制标高在垫层下口处。 垫层浇完后,用墨线在垫层上分出各轴线,放出基础位置,按此摆设钢筋。 第七节 钢筋工程 1. 钢筋隐蔽验收 钢筋在隐蔽之前,对钢筋的规格、型号、类别、位置、根数、间距、锚固长度 、接搭长度、焊接质量、预留插筋、保护层厚度等要做好工序自检工作,同时对电线盒、管、预留洞口的位置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与施工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提交监理和甲方进行工程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但基础钢筋分项必须经设计院、质检站参加隐蔽验收。 2. 钢筋绑扎 避雷、接地引下线一定派专人负责焊接,并做好标记和隐蔽验收记录。 底板钢筋 1)在绑扎时应注意钢筋穿插顺序,使得就位后不发生变形移动。 基础钢筋绑扎顺序: 某某工程 11 11 2)底板上层钢筋绑扎时,双向网间 支撑大小采用与底板钢筋直径相同的钢筋制成支撑、间隔 1000 成梅花型布设,钢筋支撑高度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及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之内。 框架柱钢筋绑扎( 04 幢、 05 幢、 09 幢) 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随即进行柱墙筋的插筋,为了保证其框架柱位置的准确性,必须在底板上上层钢筋处采用限位钢筋与柱水平箍筋焊牢,同时在上层筋上设置 5 道箍筋,上层筋下设置 3 道箍筋。 框架柱的箍筋必须做成 135 度角,柱接头的最低点必须距楼板 750,相邻接头间的间距不小于 500,在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箍筋间距为 100。 柱钢筋绑扎要校好垂直度,使 其保持位置准确、顺直。 墙钢筋 1)墙插筋定位:墙插筋安装时,在底板上或暗梁内要用拉筋(成十字型)与邻近钢筋焊接,保证其垂直度及位置准确,使各钢筋固定牢固不晃动。 墙筋的横向钢筋搭接接头必须大于或等于 40d,接头跟接头之间的净间距为 500,纵筋搭接接头要相互错开,其搭接长度必须≥ 45d,墙双排钢筋之间必须用ф 8“ S”筋进行拉接,双向间距为 500,便于外皮钢筋钩牢。 2)墙钢筋绑扎时,必须与安装联系,及时进行安装工程预埋管线和预埋件的预埋,避免事后撬、拆、返工,影响质量和进度。 预埋安装施工时,应有专门的接零接地设置、严禁操作人员在柱、梁主筋上搭零线和随处起弧损伤钢筋。 构造柱钢筋绑扎 构造柱插筋定位,构造柱插筋因其高度较长,容易晃动移动,因此必须和基础钢筋绑扎并焊牢,同时设置三道箍筋,并复核其构造柱的位置正确与否。 箍筋同样要弯成 135 度角。 圈梁钢筋绑扎 某某工程 12 12 砖砌体砌到标高后,即可进行圈梁钢筋的绑扎,绑扎时要特别注意圈梁转角处部位的加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