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的要求,结合景德镇市实际,提出景德镇市低碳发展试点主要目标。 到 2020年,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较 2020年下降 3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森林覆盖率达到 65% 以上 ,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1879万立方米。 到 2020年,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 较 2020年下降 48%,非化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9 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2066万立方米。 景德镇市 低碳发展试点目标 序号 目标项 单位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一、总体目标 1 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 年下降 % 23 37 48 二、节能减排目标 2 万元 GDP 能耗较基年下降 % 16 12 三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 % 30 45 55 4 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 % 31 41 50 四 、能源结构调整目标 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9 15 五 、其他 6 森林覆盖率 % 65% 65%以上 %以上 7 活立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1879 2066 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0 三 、主要任务和重点 行动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低碳 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层次与水平;促进第二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第二产业向集约型、技术 密集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绿色建筑业;打造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 到 2020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1%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5%以上; 到 2020 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5%以上。 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为平台,致力于重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陶瓷、航空、生物和新医药、文化创意和文化 旅游四大产业,重点发展光伏、 LED 半导体照明、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现代农业和有机食品等四大产业,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兴产业体系,到 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 2020亿产值的规模 ,其中高新技术陶瓷产业产值突破 500 亿元,航空产业产值达到 700 亿元,生物和新医药产值达到 300 亿元。 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1 (二)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节能降耗 推广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到 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 50 万平方米, 2020年达到 100万平方米。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到 2020年,建成 100个屋 顶光伏发电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达到 100MW。 地热能。 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源热泵技术,到 2020年,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达到 100 万平方米,到 2020年达到 300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 积极推广固化成型、沼气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秸秆气化、生物柴油 等方式的生物质能利用,逐步改变农村燃料结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提高天然气使用比重 加快 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及工业园区天然气全覆盖,有效改善生产生活用能结构。 不断拓宽天然气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城市燃气逐步拓展到天然气厂、化工、燃气空调以及分布式功能系统等领域。 强化节能降耗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2 (三)发展低碳交通 , 推进建筑节能 发展低碳交通 严格执行排放标准。 交通领域优先发展城 市公共交通系统,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鼓励提前淘汰主城区高污染机动车辆。 在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中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建设智能交通网络。 推进全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全面推进城市交通信息化动态管理,推进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 推行公交优先,按照“总体规划、试点先行、稳步实施、逐渐成网”的原则制定公交专用道规划并加紧推行。 加速水运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昌江航道整治工程,加强航道建设,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 加强港口和综合码头建 设,形成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的内河运输体系。 推进建筑节能 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改造。 以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电器照明设施进行改造为突破口,带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改造,以建筑屋顶、门窗的节能改造为重点,实施建筑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建设。 鼓励城市新建居住建筑和集中供应生活热水的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及成套技术;在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促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及太阳能发电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3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利用地热资源,推广地源热泵 空调系统。 推广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和技术。 鼓励建筑生态设计和生态改造,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在全市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 推广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建筑保温绝热板系统、外墙保温及饰面系统、隔热水泥模板外墙系统及外墙、门窗和屋顶节能技术。 (四)发展低碳 农业,提高 碳汇 能力 发展低碳 农业 加快农村沼气的应用和推广,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秸秆气化、固化,加快省柴灶、节能灶和节煤炉的升级换代,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替代化石燃料。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提升 农业种植效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作物的固碳能力。 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农田土壤和草地碳汇。 提高 碳汇 能力 加快发展碳汇产业,提升碳汇能力。 继续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强碳汇林固碳能力的计量与监测研究,为碳汇林的营建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各级林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为林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广森林质量改造项目,探索混合林种植技术,扩大对碳吸收率高的阔叶树种的种植规模。 到 2020年 ,全市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2066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以上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15 平方 米,建成具有江南旅游都市特色的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资源安全景德镇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4 保障体系。 (五)构建低碳社会,倡导低碳生活 优化城市规划 按照低碳理念优化和深化城市规划,坚持采取组团推进的方式扩大城市规模,坚持把就业和生活等集束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开发的主要载体。 通过强调太阳能屋顶、太阳能路灯、立体花园、电动汽车站、绿色建筑、垃圾分类等低碳设施布局,建设可视化低碳城市。 明确环鄱阳湖生态低碳示范带、低碳发展产业带、城乡统筹发展带发展战略。 提高低碳意识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其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