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出率低,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浪费农业资源,甚至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合理,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产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因此,建立立体、循环、生态农业 养殖 ,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 生态 养殖 观光示范园项目 是当前鼓励和扶持的产业政策。 该项目的实施,将在本地区引入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 带去更多的农民从事规模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 养殖观光示范园 项目,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差异性的需求。 建设之初,该项目就按绿色环保的宗旨发展,通过加强和规范管理,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生态养殖发展的有条不紊,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也增强了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0 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总之,强化养殖,拓展种植,开展观光旅游,可以提升 公司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公司来说,既是可行的,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二是适应当代消费者需求的需要。 ******为了适应当代消费者的需求,除了强化 养殖 生产以外,还需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当地的潜能,公司处于群山环绕的环境中,自然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必须全面优化现有的存量资 产和发挥资产优势,特别是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 生态 养殖观光示范园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对提升兴宏品牌形象、抵御风险的能力大有裨益,也可以通过政府农业部门的窗口加强宣传,以展示公 司的形象与实力,意义重大。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利用西宁市周边优 美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 开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利用养鸡等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也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的需要。 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 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态 养殖观光 示范园,是符合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1 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五是为了满足人们旅游消费的需要。 西宁市 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 及“中国夏都”的气候 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 西宁市 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 西宁市 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 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十分必要的。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倡导绿色餐饮,打造品质生活”是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2 无公害绿色食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首选,同时,美化生活、休闲娱乐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当前,本地区绿色食品的生产,美化生活、休闲娱乐的方式和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无公害有机食品市场上供不应求。 本项目主要是通过立体生态方式开展特种 养殖 生产,全部生产过程实行有机化,不使用任何 促进动植物生长和病虫防治的化学制品,另外,在 养殖 的品种选择上,也力求“土”、“野”,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品质,产品投入市场后,将会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 在生态 养殖 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结合基地的特点,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开展观光旅游,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利用园区自然生长的蔬菜果品及土家禽等无公害绿色食品为游客提供餐饮,还提供自助、自主餐饮活动,游客可以自己在采摘蔬菜果品,可以自己猎捕土家禽,自行烹饪。 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加上灵活的营销方式,将为本项目拓展广阔的市场。 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3 第 三 章 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场 址选址 选址原则 该项目建设地符合 西宁市 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该项目缩短 生产 流程、扩大动力、运输等公用设施的协作范围,节约用地面积; 场址有利于依托城镇在交易、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 场址建、构筑物和运输路线, 按照 物流流程,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合理布置。 具体位置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该项目建设地址选定在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宋家寨村(地处宋家寨、鲍家寨、景家湾三个村庄的山头)。 交通优势明显,道路顺畅通达,对外交通及镇域内部联系都非 常便捷。 建设条件 西宁是青海省的 省会 ,是 青藏高原 第一大城市。 取“西陲安宁” 之意,位于 青海 省东部, 湟水 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 “ 丝绸之路 ” 南路和 “ 唐蕃古道 ” 的必经之地, 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 素有 ”西海锁钥 “ 、 “ 海藏咽喉 ” 之称。 作为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 西宁有渊源流长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4 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内部条件 人口状况 西宁 市常住人口为 ,较上年增长 %。 全市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为 ‰。 全市城镇人口为 人,乡村人口为 万人,城镇化率为 %,较上年提高。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其中:回族人口 万人,占 %;藏族人口为 ,占 %;土族 万人,占 %。 旅游 资源 西宁市是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 ,全国园林绿化先 进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中国十大最 美丽城市 及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最向往的 旅游目的地 等。 20xx 年西宁市被国际组织评为 “ 世界旅游名城 ” 和继续入选 “ 20xx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 全球避暑名城榜 ”“ 中国休闲城市 ”。 西宁正在创建国家 文明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称西平亭,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 南凉 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 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 河湟文化 的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5 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 “ 高原明珠 ”。 北山烟雨 ——西宁古八景 中遗留最完善的一景,面对自然界这神奇的造化,你会在一刹那间万念俱空。 千百年的风剥雨蚀和 鬼斧神工 ,造就了这或状如层楼迭起,或如宝塔凌空的奇峰。 地理 、气候 环境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 呈东西向条带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四周群山怀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 市区 海拔 2261米,年平均 降水量 380毫米, 蒸发量 毫米,年平均 日照 为 小时,年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零下 ℃ ,属高原高山寒温性 气候。 夏季平均气温 1719℃ ,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 夏都 ”之称。 经济条件 西宁市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xx 年西宁市经济总量达到 ,增长 %。 人均 GDP 达到 38034 元,在继 20xx年跨上 5000 美元以上的台阶后,又迈上新台阶,突破6000美元,达到 6025美元( 20xx年的 243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为 )。 这意味着我市百姓的生活在逐步向小康型升级,已开始步入享受型及发展型。 20xx 年,我市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三项支出增长%; 农村居民用于此三项的支出增长 %。 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6 交通条件 随着 西部大开发 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 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 络已形成。 31 109 国道 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 四通八达。 包 括已建成的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及部分货运支线,还有在建的兰新铁路二线(即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格敦铁路,及规划中的格库铁路等。 20xx 年 11 月 04 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奠基开工,工期 5年。 设计时速 250公里每小时。 工程地质条件 一 、 场地岩土特征 据勘探工程揭露,场地土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覆盖层,下部为第三系泥岩。 由地表往下依次为素填土、黄土状土、卵石、泥岩强风化层。 素填土 ① ( Q4m1) 棕褐色、棕黄色,松散 — 稍密,由粉土及卵石、圆砾、不均 一,固结时间短,呈欠固结状态,厚度 —。 黄土状土 ② ( Q41p1+a1) 棕黄色、灰黄色、深灰色,为粉土,成分主要为粉粒,其次 为粘粒。 底部含少量卵石、圆砾,稍湿 — 很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 性低,局部含有机质少量 %,厚度。 细砂 ③ ( Q41a1) 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7 分布于黄土状土底部, 颗粒含量 %,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岩石碎屑, N=56,松散。 厚度,呈薄层或透镜状产出。 局部相变为中粗砂。 卵石 ④ ( Q41a1) 卵石含量 %,粒径一般 48cm,骨架颗粒主要为圆砾( %177。 )、粗砂( %177。 )充填,其次为中砂、细砂,粉粘粒很少,充填程度及级配较好。 野外鉴别为松散 ,按 ,标准值为 ,卵石以亚圆形为主,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岩、花岗岩,微风化。 表面微风化,略呈定向排列。 卵石层顶面略有起伏,西高东低,略向东倾斜,倾角 2186。 左右;卵石厚度 ,北西薄,南东厚(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泥岩强风化层 ⑤ ( R) 紫红色、灰绿色,强风化层,属极软岩。 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上部无层理,下部层理不清晰,顶部 1米呈土状,由粉质粘土组成,含泥岩碎块,向下部碎块增多,含石膏颗粒或小碎块,控制厚度。 二、地下水 场区地下水为潜水,卵石为 主要含水层,下伏泥岩风化层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略具承压性,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深度,稳定水位标高。 西高,东低,南东段水力坡度较小( %),北西段较大( %)。 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 示范 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 咨询 公司 18 据渗透系数经验值,饱和黄土渗透系数 ,卵石渗透系数为 150m/d。 水位测量时间为 20xx 年 3 月 17 日,为枯水期,最高水位可能上升 左右。 场区地下水由场区 北川河 西岸 Ⅰ 、 Ⅱ 级阶地及西山大气降水下渗潜流补给,向东潜流注入 北川 河。 场地环境类型为 Ⅰ 类,具干湿 交替,经 ZK ZK2 XK80三个孔中取三组水分析资料: SO42=,平均值。 判定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 +CL—=,平均值 ,判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弱腐蚀性, PH=,SO42+CL— =,平均值 ,综合制定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三、场地土的分析与评价 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各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详见工程地质勘测土分析报告、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养殖观光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