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公路工程3年真题答案内容摘要:

的现场测定方法有 ( )。 A.重型击实法 B.灌砂法 C.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D.环刀法 E.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23.沥青结构层的施工方法有 ( )。 A.层铺法 B.路拌法 C.滑模摊铺法 D.轨道摊铺法 E.热拌热铺法 24.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抗滑构造施工方法有 ( )。 A.人工拉槽 B.硬刻槽 C.拉毛机拉槽 D.铺砂 E.铣刨机铣刨 25.隧道施工方法有 ( )。 A.新 奥法 B.盾构法 C.移动模架法 12 D.整体现浇法 E.传统矿山法 26.关于采用不同性质的填料填筑路堤的正确要求有 ( )。 A.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B.应将不同性质的填料进行拌和,在同水平层路基全宽范围混合填筑 C.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该一致 D.不得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E.强度较小的填料层应填筑在强度较大的填料层的下面 27.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基本原则有 ( )。 A.必须采用 TN—S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B.必须采用两级配电 系统 C.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D.必须采用 “一机双闸 ”制度 E.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28.公路工程施工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主要有 ( )。 A.一次摊销法 B.分次摊销法 C.分期摊销法 D.差额摊销法 E.定额摊销法 29.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有 ( )。 A.切缝深度过深 B.切缝不及时 C.养护不及时 D.旧路拓宽处发生沉陷 E.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偏大 30.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当编制安全生产专项 施工方案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有 ( )等。 A.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土方开挖 B.连续梁桥的悬臂拼装作业 C.边通航边施工的水上工程 D.路面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 E.桥梁加固工程 三、案例分析题 (共 4 题,每题 20 分 ) (一 )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 516m 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 5cm 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 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 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 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二: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 5cm 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13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写出施工单位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 3.针对事件一,改正错误之处。 4.针对事件二,改正错误之处。 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 ? (二 )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 21km 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 12m,水泥混凝土路面。 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 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 (组 )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① 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 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K6+280~ K6+910 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 13m,最大挖深 21. 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 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 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 “弹簧 ”现象。 经检查分析,出现 “弹簧 ”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 (1)、 (2)、 (3)、 (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第 (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 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 ?说明理由。 4.为解决 K6+280~K6+910 路段出现的 “弹簧 ”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 三 )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_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浅埋隧道,设计净高 5m,净宽 12m,总长 16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 进场后,项目部与所有施工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一名电工无证上岗,一名装载机驾驶员证书过期,项目部对电工予以辞退,并要求装载机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隧道喷锚支护时, 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 36 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 2 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 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 隧道路面面层为厚度 5cm、宽度 9m 的改性沥青 Ac 一 13,采用中型轮胎式摊铺机施工,该摊铺机施工生产率为 80m3/台班,机械利用率为 0. 75,若每台摊铺机每天工作 2 台班,计划 5 天完成隧道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摊铺。 路面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 设施、里程标、 14 百米标的施工。 问题: 1.指出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了哪些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 ?补充其他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 2.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 ?说明理由。 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 3.按计划要求完成隧道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计算每天所需要的摊铺机数量。 4.补充项目部还应完成的其他隧道附属设施与交通安全设施。 (四 )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 36km,路面结构层为 l5cm 厚级配碎石底基层、 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4cm 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 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 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一: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 450m,养护时间至少 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 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 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图 4 所示。 工作 时间/ d 内容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基层 面层 图 4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逼图 摘要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三: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 1.计算摘要一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2.计算基层和面 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 ) 3.结合摘要二,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 ?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4.摘要三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桥梁的相关尺寸与术语名称。 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 (或轨顶 )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它不仅与桥梁结构的体系和跨径的大小有关,而且还随行车部分在桥上布置的高度位置而异。 公路 (或铁路 )定线中所确定的桥 面 (或轨顶 )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又称为容许建筑高度。 桥梁的建筑高度不得大于其容许建筑高度,否则就不能保证桥下的通航要求。 2. 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桥台台背填筑的方法。 桥台台背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人工摊铺为主,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 20cm。 当采用小型低等级夯具时,一级以上公路松铺厚度宜小于 l5cm。 压实尽量使用大型机械。 在临近桥台边缘或狭窄地段,则采用小型夯压机械,分薄层认真夯压密实。 为保证填土与桥台衔接处的压实质量,施工中可采用夯压机械横向碾压的方法。 3. 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路基防护类型的 适用条件。 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 15 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 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冲刷较轻 (流速小于 2~ 4m/ s)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抛石防护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护坡的基础防护。 抛石一般多用于抢修工程。 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 4. B。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粒料基层进行复压的要求。 初压:用 8t 两轮压路机碾压 3~ 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 复 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人粗碎石间的孔隙中。 如没有振动压路机,可用重型振动板。 碾压方法同前,但路前两侧应多压 2~ 3 遍。 再次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按前述进行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工进行找补。 局部多余的填隙料应扫除。 5. 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路面排水基层材料的选择。 排水层的透水性材料可以采用经水泥或沥青处治,或者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骨料。 未处治碎石骨料的透水性一般比水泥或沥青处治的要低。 其中沥青处治的碎石骨料的透水性略高于水泥处治的碎石。 未经水泥或沥青处治的碎石骨料,在施工摊 铺时易出现离析,再碾压时不易压实稳定,并且易在施工机械行驶下出现推移变形,因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作为排水基层。 用作水泥面层的排水基层时,宜采用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骨料。 而用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排水层时,则宜采用沥青处治碎石骨料。 6. 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路基填料的选择。 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含水量过大时加以晾晒 ),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基填料。 膨胀岩石、易 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7. A。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的方法。 正循环回转钻孔是利用钻具旋转切削土体钻进,泥浆泵将泥浆压进泥浆笼头,通过钻杆中心从钻头喷人钻孔内,泥浆挟带钻渣沿钻孔上升,从护筒顶部排浆孔排出至沉淀池,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流人泥浆池循环使用。 反循环回转钻孔与正循环法不同的是泥浆输入钻孔内,然后从钻头的钻杆下口吸进,通过钻杆中心排出至沉淀池内。 旋挖钻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桩基施工机械,采用一体化设计、履带式 360176。 回转底盘及桅杆 式钻杆,一般为全液压系统。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涵洞的分类。 涵洞是横贯公路路基,用以泄水或通过人、畜、车辆的小型构筑物。 根据桥梁涵洞跨径分类标准,涵洞的单孔跨径小于 5m 或多孔跨径总长小于 8m,但圆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9A。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山岭隧道的施工技术要求。 山岭隧道浅埋段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 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 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10A。 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