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方案-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的沟槽。 需 使用机械三通或四通进行管开孔时,应先检查机器电机及相关部件是否转动灵活,是否有异样的声音,转速是否适当,是否有异物 ,转动时加入适当的润滑剂。 卡箍安装前应先用中性的润滑剂 ( 比如中性洗洁剂 ) 对密封圈整体或只对外表面进行润滑以减少密封圈的摩擦力,将密封圈套入管子一端,然后将另一管子与该端管口对齐,把密封圈移到两管子密封面处,把接头两处螺丝松开,分成两块,先后在密封圈上套上两块外壳,装上螺栓,轮流拧紧螺帽,确保卡箍紧固。 主干管安装并试压合格后与喷淋支管、水泵等连接、调试。 在喷淋管道上刷红色环圈标志,主管 上标注水流方 第 15 页 第 15 页 向。 埋地部分管道及吊顶内管道安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隐蔽,工程竣工前与水泵连通后进行全系统调试。 管道安装合格后:将埋地管外缠纤维布,刷沥青防腐处理;室内明露管刷红色调和漆两遍并标注水流方向保洁至交付;屋面管道作相应保温措施。 工艺要求: 管节的切口断面应平整,偏差不得超过一扣,丝口应光洁,不得有毛刺、乱丝、断丝,连接后应有 2~3 丝的余牙,管件连接紧密,丝口填料均匀,麻丝清除干净,外露余丝部分刷防锈漆两度。 管子在滚压管槽时,应随管子规格的变化调整压槽的深浅限位,使压制的沟槽深度在 规定范围之内;压轮需要根据管子规格选用,如下表,装上压轮后 要检查上下压轮是否对中,如不对中要进行适当调节;管道中间开孔时,须根据需要开孔的管子和安装的管件,选用正确的开孔锯。 卡箍连接处的密封圈两侧不应伸入两管子的沟槽;机械三通或机械四通连接时应先松开开孔式接头螺栓,再把支口盖支口部分对中管子的开孔处,利用支口盖的定位结构自行定位,最后将平盖合上紧固螺栓。 消防管道进入消防箱应“横平竖直”,不得斜进箱内。 进箱短管长度大于 500mm 的,应设置固定支架,消防栓栓口朝外。 栓口中心标高距地 米。 管道求横平竖 直,管道支架设置合理、牢固、无晃动。 在三通、弯头等处设置固定支架。 管道与阀门、软接头及水泵连接处的法兰安装,螺栓应符合要求且规格、型号相同,安装方向一致。 第三章 结构特征 一、结构一般特征 设计标高177。 相当于绝对标高 ,本图中各楼层标高均为扣除建筑面层厚度的标高。 本工程建筑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区,按乙类建筑抗震设防,设防烈度为六度,场地类别为 II 类,剪力墙:二级 二、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表: 部位 等级 抗渗等级 基础垫层 C15 水池、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及与外 墙相连的剪力墙 C35 S6 地下一层~ 177。 混凝土墙和柱 C35 第 16 页 第 16 页 梁和楼板 C35 177。 ~ 混凝土墙和柱 C30 梁和楼板 C30 混凝土墙和柱 C25 梁和楼板 C25 钢材 I 级钢筋( ф ) fy= 210N/mm2 II 级钢筋(Ф) fy= 310N/mm2 型钢及钢板均用 Q235( A3 钢) 焊接型钢、钢板及 I 级钢筋时采用 E43 焊条,焊接 II 级钢筋时采用 E50 焊条。 砌体:填充墙种类容重不宜大于 8KN/m3,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不低于 M5,并优先选用混合砂浆。 三、一般构造规定 除注明外外的构造措施必须符合( 00G101)中关于相应抗震等级的梁、柱、墙、节点等的构造规定。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础梁底面和侧面均为 40,顶面为 25。 地下室外墙外侧为 40,内侧为 25。 地下室底板板底为 15,板顶为 15。 梁、(暗柱): 25 当梁柱箍筋直柱 10 时,箍筋保护层厚不小于 15。 钢筋接头、锚固 ( 1)框架梁、柱(暗柱)、 墙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接头应符合( 00G101)要求。 ( 2)框架梁应采用机械接头或焊接接头,贯通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底筋接头应设在距支座 1/3 跨度处。 ( 3)支座两端框架梁直径相同的面筋应贯通不得截断。 ( 4)连续配置的板内受力钢筋面在跨中搭接,底筋在支座处搭接。 ( 5)板和梁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尽量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筋总面的 50%(焊接)或 45%(绑扎),且接头间距 ≥ 45d。 钢筋位置 ( 1)双向板板底短向钢筋应在长向钢筋之下,板面短向钢筋应在长向钢筋之上。 ( 2)当主次梁梁高相同时 ,次梁纵筋应放在主梁纵筋内侧并在主梁内次梁两侧各附加两道间距 50 的箍筋。 第 17 页 第 17 页 ( 3)当两个方向的次梁梁高相同时,短跨次梁纵筋应放在长跨次梁纵筋外侧,两个方向的次梁都应在相交处每侧各附加两道间距 50 的箍筋。 构件开洞及补强 ( 1)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穿墙套管必须与有关专业图纸配合施工,及时预埋管和套管,及时校验预留洞和预埋铁件的位置,不得后期开凿。 ( 2)框架柱、剪力墙暗柱不应有横向或竖向穿过管线及留洞。 ( 3)梁上应尽可能的不留孔洞,若无法避免则孔洞位置设在拉力和剪力较小的部位,洞口尽可能为圆形并加设钢套管,洞 边加强筋,未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自行在梁内留洞或凿洞。 ( 4)板上预留洞尺寸小于或等于 300 时,板筋不切断,可绕过洞口,洞口尺寸大于 300 且小于或等于 1000 时,应设加强筋,每侧加强筋不于被切断钢筋面积的一半。 ( 5)凡须浇注楼板的各类管道井,在该层楼面施工时先铺好板配筋,待管道安装完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补浇该部分楼板,安装时尽量不切断钢筋,如有断筋应作补强处理。 ( 6)剪力墙(包括地下室墙体)上预留洞洞口边长或直径 ≤ 300 钢筋可以不切断而绕洞口而过, 300洞口边长或直径 ≤ 800 洞口每侧设不少于被切断钢筋面积 一半的且少于 2Φ 12 的加强筋。 四、基础工程及地下室 防水混凝土所有模板必须光滑平整缝隙严密,支撑牢固,尽量不用螺栓拉杆或铁丝贯穿防水结构以免造成引水通路,若无法避免采用铁丝或螺栓贯穿防水混凝土壁来固定模板时必须拆模后在该处凿入 20 毫米,在螺栓根部割断后,用 1: 2 水泥砂浆填补抹平。 地下室侧壁与底板必须连续浇柱,不得留垂直施工缝,考虑到施工情况,地下室侧壁可在底板顶面以上 300mm 的位置设置水平施工缝,并如下图设置钢板止水带,在浇灌上层前应对缝表面凿毛并用压力水冲净浮尘,然后在施工缝面上涂刷水灰比小 于或等于 的水泥浆二遍,接着铺设 10mm左右的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捣压密实,直至表面泛浆再接浇上部的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热,温度控制在 25。 C 以内,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避免漏振,并且加强湿润养护,养护时不少于 14 天。 地下室顶板及外侧墙壁防水层完工后应及时沿基坑四周均匀回填土,回填土应分导夯实,每层厚约 300mm,密实度不小于。 五、楼板 板中与梁平行的钢筋距梁边不大于 50mm,板中主受力筋靠外,分布筋(次受力筋)靠内,除注明外分布筋均为 Φ 6~200。 第 18 页 第 18 页 板的面筋直钩长度为板厚减去板顶保护层厚度,板负筋应伸入支座 LaE,底筋应伸入支座不小于 10d 和 150mm,且应伸过支座中心板上下钢筋锚入核心筒剪力墙长度均为 LaE。 各板角负筋纵横两个方向必须重叠设置成网格状,具有拐角的悬挑板应在拐角处 45。 方向放射状设置面筋 6Φ 10~ 100。 本有双层双向钢筋的楼板(含板的面筋部份)要求设有钢支撑钢筋(梅花形布置,间隔宜小于 1m)以保证两层钢筋网的间距。 板内埋设的管线必须位于板内受力筋的内侧,管径不得大于 1/3 板厚。 混凝土井筒外角周边板底和板 面应示沿 45。 方向放射状各设置钢筋 6Φ 10~ 100,钢筋伸出墙边 2020mm。 六、梁、柱、剪力墙 梁、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 Pa 时,节点区混凝土应按高等级强度混凝土施工,不同强度混凝土分界面应在墙柱外边 500mm处。 剪力墙墙体的混凝土必须分层振捣,每次每层高度不超过 1m,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接口表面必须清扫干净,确保混凝土接合良好。 梁顶标高有高差的梁端的通长钢筋不得在高差处设置接头,通长钢筋应以 1: 6的坡度弯折拉通 . 对于跨度 L4m或悬挑长度 L 的梁支模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起 拱。 对于梁宽大于柱边长的节点应在梁内加设垂直拉筋和水平箍筋 . 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内次梁两侧各附加两道间距 50 的箍筋,箍筋大小和肢数同主梁箍筋。 支座两端梁面纵筋数量不等时,直径相同的钢筋应拉通。 七、砌体工程 砌体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沿墙高度每 500mm 在灰缝内配置 2Φ 6 通长拉结筋,拉结筋锚入混凝土墙或柱内 200mm。 填充墙墙高大于 4m或墙厚小于 200mm 且高度大于 3m时,应在半高处加设圈梁一道,圈梁宽同墙厚且不小于 150mm,高 200mm,上下各配 2Φ 12 纵筋,箍筋 Φ 6250,混凝土强度等级同相邻的墙、柱,纵筋锚入钢筋混凝土柱或墙 500mm。 砌至板底梁底的砌体必须用斜砌块楔紧或采用其他楔紧措施。 砌体填充墙的门窗上设置过梁,过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过梁两端支座长度各为 300mm。 填充墙墙度 5m 时墙体中部加设间距不大于 5m 的构造柱,当砌体填充墙的拐角处无框架柱时,在拐角处也应设构造柱。 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距 4Φ 12 纵筋,箍筋 Φ 6@200,须先砌墙后浇注。 第 19 页 第 19 页 八、后浇带 本工程底商部分做 800mm 宽的后浇带,具体位置见有关图纸,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宜少于两个月,然后用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的掺有微膨胀剂的无收缩混凝土将后浇带补齐并加强养护,要求后浇带潮湿养护不少于 15 天,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使先浇的混凝土成锯齿形。 九、其它 电梯井壁、底坑及电梯机房应由生产厂家配合预留各种空洞及埋件。 凡有防雷要求的柱,每柱内两根纵向钢筋从底至顶均应焊接并与底板外圈钢筋焊牢,连接板必须同上述两根主筋相连。 本工程沉降观测点共设置 8 个,分别设在四角和南北面上,在施工期间应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季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 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若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则应增加观测次数。 第四章 电气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各相关专业和设备厂商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设计范围 本建筑工程设计包括供、配电、照明、弱电系统、防雷及接地等。 电源进线由供电部门定。 三、供、配设计 本工程属二类高层建筑,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电气设备安装容量及负荷计算, 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及照明用电两方面。 电动机总额定功率:∑ P1= 室内照明:∑ P2=15KW 室外照明用电:∑ P3=15KW COSφ:电动机功率因数,取 ; K1, K2, K3:相应动力机械折减系数, K1=, K2=, K3= P总 =( K1∑ P1/ COSφ + K2∑ P2+ K3∑ P3) =179。 ( 179。 +179。 15+179。 15) =359KVA 变压器的选择 第 20 页 第 20 页 根据负荷计算结 果选用一台 400KVA 的 变压器。 高压供电方式 高压供电采用一进一出单环网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 ( 1)配电电压为 380/220V,系统接地形式采用 TNS系统。 ( 2)低压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 ( 3)消防负荷均为双回路电源末端切换。 高、低压配电室 高、低压配电室设在地下一层。 四、照明 照明电压为 380/220V。 光源及灯具的选择。 本工程以普通照明为主,灯具住户自理。 应急照明 ( 1)疏散照明 本工程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电梯间及前室均设安全出口标制灯,疏散指示 标志灯及疏散照明灯。 五、导线及敷设方式 本工程导线以阻燃型和耐火型为主,除注明为电缆桥架,线槽或钢管外,其余皆为穿阻燃 PCV管敷设。 六、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属二级防雷建筑物,设计采取以下措施: 防直击雷 采用装设在建筑物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环状避雷带,并在屋面敷设 10m179。 10m的网格,相互焊接连成网作为接闪器、避雷带及支架为 Φ 12 镀锌圆钢,支架高为 ,间距为 ,转角处为 . 利用建筑物外围剪力墙内的主钢筋( DN16mm,不少于两根),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