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子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内容摘要:

1 83 线编码器 1 1 1 数据选择器又称多路转换器或称夺路开关,其功能是从多个输入数据中选择一个送往唯一通道输出。 根据数据输入个数不同可分为 16 选 8 选 4 选 1等数据选择器。 数据选择器除了进行数据选择外,还可以用来构成函数发生器。 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步骤是, 先将要实现的逻辑函数化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 然后将其与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函数表达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数据选择器的地址输入和数据输入的表达式 ,即可画出逻辑电路。 一般地说,对于三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可用 8 选 1数据 选择器实现,也可用 4 选 1 数据选择器实现。 就本例 要求的逻辑函数, 下面分别用两种方法来实现。 1)用 8 选 1 数据选择器 74LS151 实现 8 选 1 数据选择器 74LS151 逻辑符号如图 3 2 所示 ,其中, D0~ D7 是 8 路数据输入端;A A A0是 3 位地址输入端, Y是被选中数据原码输出端, W’是被选中的反码输出端,其功能表如表 4 所示。 图 3 2 74LS151 逻辑符号 由 74LS151 的功能表可以写出,在 ST39。 =0 时,输出 Y 与输入地址码 A A A0 和输入数据 D0~ D7 的逻辑函数表达式为 70 iiDMY i 式中, Mi是由地址码 A2A1A0构成的最小项,显然当 Di=1 时,其对应的最小项在表达式中出现;当 Di=0 时,对应的最小项在表达式中不出现。 因此,只要将地址码 A2A1A0 作为函数的输入变量,而数据输入 D0~ D7 作为控制信号,控制个最小项是否在输出表达式中出现,就可以实现组合逻辑函数产生器的功能。 表 3 2 74LS151 功能表 地 址 使 能 输 出 A2 A1 A0 ST’ Y W’ X X X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D0 D0’ D1 D1’ D2 D2’ D3 D3’ D4 D4’ D5 D5’ D6 D6’ D7 D7’ 本例要实现的逻辑函数为 Y=A’B’C’+AC+A’BC。 化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为 A0 Y W’ A1 74LS151 ST’ A2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Y=A’B’C’+ABC+A’BC+A’BC=m0+m3+ m5+ m7。 令式中 A=A2, B=A1, C=A0,比较 74LS151 的逻辑表达式,便可得: 数据输入式, D0=D3= D5= D7=1, D1=D2= D4= D6=0。 按地址输入和数据输入式 接入电路 ,以及将使能端接地 ,即可完成所要求的逻辑函数的产生。 电路图如图 3 3 所示。 2)用 4 选 1 数据选择器 74HC153 实现 74HC153 是双 4 选 1 数据选择器,它的逻辑表达式为 Y=A1A0D3+ A1A0’D2+ A1’A0D1+ A1’A0’D0 要实现的函数为 Y=A’B’C’+AC+A’BC 将上式稍加变换即可化成于 4 选 1 数据选择器的逻辑表达式完全对应的形式 Y=( A’ C’ ) B’+( AC) 1 +(A’ C) B 将上式与 4 选 1 数据选择器的逻辑表达式比较可得 A1=A, A0=C, D0=B’, D1=B, D2=0, D3=1 至此便可画出用 4 选 1 数据选择器 实现 Y=A’B’C’+AC+A’BC 逻辑函数的电路图如图 8所示。 实验验证: 分别按图 3 3 和图 3 4 接好实验电路,图中 A、 B、 C接实验台上的逻辑电平,输出接发光二极管。 然后按功能表 5 的顺序拨动开关,看输出结果,并按发光二极管亮为 “ 1” 不亮为 “ 0” 填入表中 ,最后分析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表 3 3 Y=A’B’C’+AC+A’BC 的函数真值表 A B C A’B’C’ A’BC A C Y(理论) Y(实测 )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0 1 0 1 A0 Y A1 74LS151 ST’ A2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C B A 1 0 图 3 3 由 74LS151 构成的函数发生器 四、实验内容 完成以上实验举例的实验验证,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并得出结论。 用 3线 8 县译码器 74HC138 和门电路设计一个能产生如下多输出逻辑函数的逻辑电路。 Y1=AC Y2=A’B’C+AB’C’+BC Y3=B’C’+ABC’ 五、选做实验 用与非门 74LS00 和异或门 74LS86 设计以可逆的 4 位码变换器。 设计要求: ① 在控制信号 C=1时,它将 8421码转换为格雷码, C=0 时,它将格雷码转换为 8421码; ② 写出设计步骤,列出码变换关系真值表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③ 安装电路并测试逻辑电路的功能(提示:实验的输出码用发光二极管指示)。 用优先编码器 74LS14 4 双向模拟开关 74HC4066 和 6 反相器 74LS04, 以及若干电阻电容设计一个频率可控振荡器。 设计要求: ① 该电路可通过改变编码器的输入改变输出频率。 输出信号频率范围为 100Hz~20KHz,分 7 档; ② 设计电路,计算参数,画出逻辑电路; ③ 安装电路并测试电路 输出信号频率 (提示:电路输出由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设计提示: 图 3 5 给出了由 74HC4066 和反相器构成的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 其振荡频率f=(RC)。 电容 C 的大小受 74HC4066的三组开关的 接通与断开控制,而 74HC4066的三组开关又受优先编码器 74LS148 的编码输出控制,从而达到了频率可控的目的。 A1 Y S A0 D0 D1 D2 D3 1 A C B Y 图 3 4 4 选 1 数据选择器 构成的函数发生器 fOUT 74HC4066 C R R8 Y2 Y1 Y0 来自编码器输出 图 3 5 非对称式多谐振荡 器 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复习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 及 MSI 组合电路设计等相关内容; 仔细阅读设计举例及设计题目着实弄懂其原理与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实验前作好理论设计,即对要求设计的题目要列出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及芯片连接图等。 七、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各题的题意,列出相应真值表,写出化简过程及电路实现的最简逻辑表达式和画出逻辑电路图。 将各测试结果填 入自画的表格中。 分析、讨论得出相应结论。 八、实验仪器与器材 仪器:数字实验台、三用表、双踪示波器。 器材: 74LS00(四 2 输入与非门)、 74LS20(二 4 输入与非门)、 74LS86(四 2 输入异或门)、 74LS04(反相器) 、 74LS15 74LS15 74LS13 74LS14 74HC4066 等。 实验四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一) 一、实验目的 熟悉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掌握小规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学会用 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来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掌握小规模时序逻辑电路的安装和测试方法。 二、 SSI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原则和步骤 SSI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原则是:所用的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的数目应最少,而且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的输入端数目也应最少,并尽量采用同步时序电路。 一般设计步骤可归纳如下: ① 逻辑抽象。 分析给定的逻辑问题,确定输入、输出变量以及电路的状态数;定义输入、输出逻辑状态的含义,并将电路状态顺序编号;按照题意列出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 至此, 就能把给定 的逻辑问题抽象为一个时序逻辑函数来描述。 ② 状态化简。 由逻辑抽象出来的状态转换图,一般都不是最简的,故还需要进行状态化简。 状态化简的目的就是要经状态图中的等价状态尽可能地合并,以得出最简状态转换图。 ③ 状态编码。 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是用触发器状态的不同组合来表示的。 因此,首先要确定触发器的数目 n。 因为 n 个触发器共有 2n种状态,所以要获得 M 个状态组合,必须取 n1n 2M2  每组触发器 的状态组合都是一组二值代码,称状态编码。 为便于记忆和识别,一般选用的状态编码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④ 选定触发器类型, 并求出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 ⑤ 根据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画出逻辑电路。 ⑥ 检查设计的电路能否自启动。 ⑦ 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