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讯—潮汐发电技术信息内容摘要:

个闸门的建筑和一小堤道。 机房设在人工岛 上,由 100 公里外的一座水电站遥控。 该电站在 1984 年投入运行。 2.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建于法国朗斯河口,该站址潮差最大 米,平均 8 米。 单库面积最高海平面时为 22 平方公里,平均海平面时为 12 平方公里。 大坝高 12 米,宽 25 米。 总长度 750 米。 坝上有公路沟通朗斯河两岸。 1966 年投入运行,是第一个商业化电站。 该电站装机 24 台,每合 1 万千瓦, 共 24 万千瓦。 设计年平均发电量 亿度。 机组为灯泡贯流式,转轮直径 米,可作六种工况运行。 除正向发电、反向发电、正向排水、反向排水外,还能正向泵水和反向泵水。 各种工况的优化运行,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这种多功能机组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成就。 大坝两端建有船闸和浅水闸门,中段设置电站厂房。 这段是空腹混凝土坝,顶部做成拱形以承受水压力。 全部建筑是用围堰法抽干水后进行施工的。 共浇注混凝土 35 万米 2,用了钢材 万吨。 建设年限 6 年。 技术资讯 第 12 页 共 40 页 工程最困难和最重要的是主坝海侧围堰,朗斯工程用直径 9 米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形 沉箱作围堰的支撑件,用钢筋混凝土迭梁截流,模型试验精确地预测工程应于何时如何施工。 电站对金属部件的防腐蚀成功地采用涂料、不锈钢和阴极保护等措施。 水工建筑采用几项防水处理方法:用柔性材料浇注裂缝、用胶粘水泥填塞接缝、用环氧树脂基材料作表面一般处理。 3. 基斯拉雅潮汐电站 基斯拉雅潮汐电站建于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 电站成功地采用沉箱法建造堤坝和厂房。 钢筋混凝土动力房沉箱长 36 米、宽 米、高 15 米,能容纳两台 400 千瓦容量的灯泡式水轮发电。 机组和进出水道,重 5200 吨。 沉箱在干船坞建造并装上一台机组 ,然后浮运到电站现场,沉在准备好的砂源基础上。 动力房安放的垂直和水平位置偏差只有几毫米。 沉箱底部的钢片伸到其下沿以下,使底层免受波浪冲刷。 由于前苏联有利于建站的坝址均位于严寒地带,不便于现场施工,促使采用这样新的厂房结构和施工方法。 同样的理由,对各种材料除了防蚀防污外,还须抵抗温度应力,方法是对建筑物进行热绝缘,在混凝土上补上加强的环氧树脂板。 该电站 1968 年投入运行。 摘自《工学学习网》 英国安装世界首台潮汐能发电机 似倒置风车 世界首台潮汐能发电机 在英国斯特兰福德湾安装就位。 英国媒体说,这一装置的 投入使用可能带来海洋能源利用领域的 “ 革命 ” ,使英国成为 “ 海洋能源中的沙特阿拉伯 ”。 这款名为“ SeaGen” 的新型潮汐能涡轮发电机由英国工程师彼得 弗伦克尔设计,长约 37 米,形似倒置的风车。 发电机于 24 日安装到斯特兰福德湾入口附近。 这一海湾的海水流速超过每小时13 公里。 发电机在 500 米宽的入口处安装就位后,将利用进出海湾的潮汐发电,能供 1140户家庭使用。 由于海湾中存在许多海洋生物,有人担心,“ SeaGen” 将危及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 对此,弗伦克尔说,涡轮机转速很慢,而海豹这类 哺乳动物行动敏捷,涡轮机不会对它们造成威胁。 新能源 技术资讯 第 13 页 共 40 页 作为岛国,英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 长久以来,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发挥海洋优势,从中“索要”能源。 英国“碳基金”公司估计,英国利用潮汐能和波浪能发电将能满足国内 20%的电力需求。 《独立报》说,英国的潮汐发电潜力估计为整个欧洲的一半,为世界总量的 10%到 15%。 新投资 此前,英国政府已有意在塞文河上建立发电大坝,利用水流发电。 按计划,塞文河大坝造价约 140 亿英镑。 工程 2020 年竣工后,将提供英国 5%的电力。 然而, 英国环境署和一些环保机构担心,塞文河大坝的修建会对流域生态系统造成 “ 不可逆转的影响 ”。 相比之下,“ SeaGen” 安装简便,费用低廉,安放位置可改变,发电潜力也不逊色,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远小于发电大坝。 《独立报》说,相比塞文河发电大坝,“ SeaGen” 涡轮机受到了更多赞誉。 专家认为,这一装置的诞生预示着英国海洋能源开发的巨大飞跃。 摘自《新华网》 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叶片 在北爱尔兰,世界上最大的潮汐能涡轮发电机组终于架建成功。 SeaGen 是这台机组的名字,原计划是 2020 年 8 月完 成的 ,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跳票。 他将服役 5 年,从永不停息的海潮中获取能源。 技术资讯 第 14 页 共 40 页 英国将推广水下潮汐发电 安装方便且不污染环境 据《自然》杂志报道,英国 SMD 公司新发明了一种可以利用海上水下潮汐为动力发电的简易设备 TIDEL,它不仅安装方便,并且不影响和污染环境。 这套设备将很快进入实用,并代替海岸上的发电装置。 新的发电机采用双叶轮机,根据海上特点,它的叶轮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转动时,都能带动发电设备发电,这样就很好地利用了海上涨潮和退潮时的动力。 2020 年 1 月,该公司成功地进行了发电设备的试运营。 上周,在伦敦召开的 2020 年国际海洋学大会上,这套设备被正式介绍给了与会的专家和学者。 发明者们希望,它将在明年被安装到欧洲海洋能源中心。 伦敦皇家学院的机电工程师提姆格林说:“利用潮汐发电比用风力发电稳定得多。 这种发电方式对英国能源的开发将是一个重大推动。 ”目前的潮汐发电设备多是体积庞大,并需要安装在河口等处,影响航运和生态环境。 专家说,新设备的优点显而易见,甚至不妨碍海面景色。 目前专家们着眼于降低制造成本和向深海发展。 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已决定投资该设备。 摘自《北京晚报》 法国电力公司将建世界首个 “ 潮 汐发电集群 ” 法国电力公司启动世界首个 “ 潮汐发电集群 ” 项目,通过该项目进行利用潮汐发电的试验,以开发可再生能源新技术。 技术资讯 第 15 页 共 40 页 法国电力公司将在布列塔尼西北的潘波勒近海建造 3 至 6 座潮汐发电站,预计其发电总量将达到 4 兆瓦至 6 兆瓦,预计 2020 年与潘波勒海滩的电网联网。 法国电力公司指出,通过此项目可以评估潮汐发电的盈利模式,还可确定有利于法国潮汐发电产业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框架。 法国电力公司介绍说,潮汐发电既不排放温室气体,还有发电量容易预测的优点,必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长期来源之一。 法国的潮汐发电潜 力占欧洲的 80%,其年发电量最多可达 1000 万兆瓦。 潮汐发电是潮汐能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来发电。 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 2020 年全球潮汐发电量将达到 1 亿至 3 亿兆瓦。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发电站,其发电能力达到 240 兆瓦。 摘自《中国新能源网》 技术资讯 第 16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17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18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19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20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21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22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23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24 页 共 40 页 技术资讯 第 25 页 共 40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