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树人测验技术操作指导内容摘要:

比例的评定 (10)树干: (A)树干上部太大于根部 (D2) (B)二因素的树干,干的高度大于两倍的树干围 (粗 )(A2) (11)树枝: (A)二因素树枝,树根和树干小于树尖 (D2) (B)二因素树枝,较之头部长而且短粗 (D2) (C)二因素树枝,较之树干。 树枝较粗 (D2) (12)细枝: (A)细枝太宽太茂盛 (A2) (B)a.一因素树干,二因素树枝 (D2) b.二因素树干,一因素树枝 (D1) (13)树的高度: (A)树的高度 3. 18cm (D2) (B)树的高度 19. 05cm (D1) (C)树的高度在 3. 1819. 5cm (A1) 到树顶的基底不含根部 (绘画纸 21. 65 x 17. 78cm) 树木透视技巧画法评定 (14)根部:树根在地面下 (透视性看见 )或浮在地面上 (D2) (15)看不出树干和细枝,基底线画一根细条树 (D2) (16)树枝的连结: (A)树干和树枝不连结,各归各 (A1) (B)树干与枝,枝与枝结合“流畅” (A2) (C)细枝、树枝、树干完全连结“流畅” (A3) (17)树在画纸上位置: (A)画纸边切断树 (D2) (B)画纸上边与树顶部吻接 (D1) (C)画纸侧边紧贴树 (D1) (D)画纸义边为根部,底边成树干基底线 (D1) (E)垂直距离差,画纸上边与树顶,下边与树根之间距离差为: a. 6. 35cm (D1) b. 3. 81 6. 35cm (A1) c. 3. 81cm (A3) (18)树木的内格:与众不同的描绘 (D1) 人物方面部评定 1. (1) (D3) (正面一只,侧面画却二只 )(D2) (2)、卵形、四角形或水平线 (A1) (A3) 2.鼻: (1)没有鼻 (D3) (2)一条垂直线或一个点 (D2) (3)三角形、卵形、四角形、圆形 (D1) (4)正面脸二个点,园形、长园形;二条垂线,侧脸为 L型 (A1) (5)一般二因素的鼻 (二条垂直平行线,不部联结 )(A2) (6)比一般要画得好的二因素鼻,有明显的鼻孔 (脸朝后的,不评分 )(D1) 3.嘴: (1)没有画嘴 (D3) (2)一因素的嘴 (细的一条水平线不评分 )(D1) 4.下颌: (1)正面,明确地有下颌脸轮廓 (S1) (2)侧面,下颌清楚地看出突起部分 (A1) (3)侧面,下 颌在脸的位置,向头后方向水平方向绘画头与脸共用线 (S2) 5.耳: (1)没有耳 (D1) (2)清楚描耳涡 (A3) 6.头发: (1)没有毛发 (D2) (2)有头发、眉毛、胡子 (A2) 7.头颈: (1)无头颈 (D3) (2)一因素头颈 (D2) (3)二因素头颈 (D1) 8.躯干: (1)无躯干 (D3) (2)一因素躯干 (D2) (3)二因素躯干 (园形、卵形、三角形、箱形 )(D1) (4)普通所见的二因素躯干 (A1) 9.肩: (1)没有肩部,或一因素的园形、三角形、箱形等 (D1) (2)绘有肩部, (正面应该两个 )(A1) 10.上肢: (1)没有上肢 (D3) (2)一因素。 二因素地描画上肢,上肢数不正确 (一侧有上肢 )(D3) (3)一因素上肢 (D2) 11.手: (1)无手指、手套;棒状园形手 (D2) (2)一因素手套样,棒状 (D1) (3)上肢从肘开始变细,可看到二因素手腕 (A3)手插手袋,向后背 (A3) 12.指: (1)无手指 (D3) (2)二因素手指,指数不对,为 3 或 6 指 (D2) (3)手指正确,但一因素手指 (D1) (4)二因素手指,手指数不同 (D2) (5)正确手指 ,二因素手指 (A2) (6)明确画拇指 (A3) 13.肘:二因素描绘上肢,屈曲清楚的关节 (A3) 14.下肢: (1)无下肢 (D3) (2)一因素、二因素,下肢数不正确 (D2) (3)一因素下肢 (D2) 15.膝关节:在适切地方表示屈曲下肥膝关节 (S1) 16.脚腕: (1)不画肢腕 (D3) (2)一因素脚腕与脚趾不同,二因素脚腕 (D2) (3)脚腕高尔夫球,卵形、四角形、无后跟等 (D1) (4)侧面像,脚后跟明显脚趾数正确 (A1) 17.衣服: (1)不画衣服, ****倾向 (无性器官 )(D2) (2)画衣服 (阴影、西裤、皮带、帽子 )(D1) (3)衣服最低限度描绘 (男西裤、女裙 )(A1) (4)****绘有性器官,或穿着整齐人物 (上衣、衬衣、西裤整、女性同样都齐全 )(A3) 18.付属部分,例如手表、篮子、滑轮、鞋 (或人物所具备的物品 ) ,行为上表示骑马等 (S1) 19.脸部各部分比例: (1)眼、嘴横向大于纵向长度,耳鼻纵大于横 (D1)眼、耳、鼻中有三个部分不符合。 (2)前面条件中有三个部分符合 (A1) (3)前面要求条件全符合,而且比例准确 (S1) 20.头部的比例: (1)正面:水平轴比 垂直轴大的卵形脸。 侧面相反 (D1) (2)正面:园形、正方形脸 (A1) (3)侧向:垂直与水平轴大致相等脸 (A2) (4)正面:纵长的卵形脸 (A3) 21.上肢: (1)前肢比上肢宽大,差别十分醒目 (D2) (2)前肢比上肢明显细,左右两肢情况相同 (A2) 22.下肢: (1)下肢近脚腕部比上脚肢广大 (D2) (2)从大腿部到脚尖依次变细,下肢不描衣服 (A2) 23.四肢之间统一比例: (1)一因素下肢、二因素上肢 (D2) (2)二因素下肢,一因素上肢 (D2) 24.比率: (1)关于脸与躯体宽度的 比率 (正面相人物 ) (躯体小于脸 )(D2) (水平轴比较 )(D1) (2)头部和躯体之间的比率 (关于高度 ) 头部大小,从前额上部到下颌部最低点 (头型开放性描绘时,计算时要按可能封闭的倾向点来量 )躯体大小,从下颌到腰的上部 (人物穿衣服,按腰带水平 )头 TEAD(H)、躯体 GRMMK(T)、上肢 ARM(A)、下肢 LEG(L) a. H: T = 1: 3 以上或 T: H = 1: 1 以上 (D1) b. H: T = 从 1: 2 到 1: 2 或 H: T = 从 1: 1 到 1: 1. 5(A1) c. H: T = 从 1: 1. 5 到 1: 2(A2) 注: (a)的比率,躯体的大小是头部的 3 倍或关部的大小比躯体大多少的意义。 (c)的比率,躯体的大小是头部的 11. 5 倍,具有不超过 2倍的意义。 (3)上肢与躯体的比率 (纵轴 ) 如果双上肢长度不相等的话,按长的上肢作比较 (该合的长度以,从肩部到手指端的距离为准 ) a. T: A = 1: 2 以上或 A: T = 1: 1 以上 (D2) b. T: A = 1: 1. 5 到 1: 2(D1) c. T: A = 1: 1 到 1: 1。 5(A2) (4)躯体和下肢的比率 (关于长轴 )两下肢长度不同的话,以长的下肢作比较 (该合下肢的长度以,从腰上部脚的尖端距离为准 ) : L = 1: 4 以上或 L: T = 1: 1 以上 (D2) : L = 1: 2 到 1: 4(D1) : L = 1: 1(A2) : L = 1: 1 到 1: 2(A3) 注:在人物描绘非常贫乏的结合,对人物的腰部计算位置不能判断,具体位置,该躯体的长度正确则不能评分。 透视的评定 25.上肢与躯体之间的结合: (1)上肢和躯体的分结处,两者的附着点看不到肩膀线向上肢方向连续, 一因素的上肢,看到通常的分结处 (D1) (2)两上肢不在通常的肩部或其附近地方 (D1) (3)躯体的侧肢或双肢 带状样结合 例如,双上肢紧紧抱着身体,表现表现出焦燥的样子,该上肢从躯体离开时,明显宽大 (A1) (4)上肢与躯体完全 流畅的 结合,从肩上部与上肢外边线连续在肩的连线上有上肢 (A3) 26.错误的上肢位置: (1)从头部和上身伸出上肢 (D2) (2)从肩以下的躯体部伸出上肢 (D1) 27.上肢 位置: (1)正面向躯体时。 (D1) ,不是笔直的伸出来 (A1) ,笔直地从腋处伸下来 (A2) 、双肢 (二因素 )屈曲地伸出 (S1) (2)侧面向躯体时: 、双肢向前、后上方向伸出来 (D1)侧肢拿着东西时 (A3) 、后方伸出,而且对躯体来说,在直角以下角度 (A1) (A2) (S1) 28.手的形式: (1)一个以上的手指从上肢侧伸出 (D2) (2)从前肢的尖端部伸出手指 (不能确认手指不评分 )(D1) 29.下肢错误形式:侧下肢。 双下肢从人物头部。 上身用异常的形式与躯体结合 (D3) 30.对描画纸来说,人物的位置: (1)被描画纸切断的人物 (D2) (2)在垂直面上的差异: 、下空余 2 英寸 (5 厘米 )以上 (D1) 英寸( 厘米) (A1) ( 厘米)以下 (A3) 31.人物的表现方法: (1)侧向的脸和头。 躯体为正面 (A2) (2)脸。 躯体向同一方 侧向 (A3) 32.人物活泼表现:站、坐、步行、投抛、书写等行为 (S1) 33.人物的风格: (1)描画后提问时,不能明确地注释性别或被试对性别解答不明确 (D2) (2)描画后提问,叙述能判断出年龄,但和画面上人物的年龄不一致 (D2) 34.躯体和衣服有一部分透视:关于躯体和衣服 透视 的各个评分,有 2 个地方有透视问题。 有关量化分析、统计与智商 一般的分析 房树人的测验通常具有智力测验的意义,但是房树人的智商与其它智力测验,如“韦氏智力测验”,“斯坦福 比纳智力测验”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