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护理操作流程内容摘要:

执行者和核对者双人签全名;执行时间用 24 小时制(如 18:32),精确到分钟。 记出入量者要详细交代患者如何配合,停留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者应除外膀胱冲洗液量,记录时不可直接从尿袋的刻度上读数,应用量杯。 17 病房发口服药工作指引 目的: 本 程序规定了病房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指引: 对发口服药指引 按床号顺序对药物 ↓ 将患者的药倒入药碟,根据口服药单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与规格相区别)、次数、发药时间、发药注意。 用药匙 逐一清点药物,除去锡纸 /包装纸 ↓ 核 对后将药倒入该患者的药杯 ,放在药盆的相应床号格内。 口服药要插好吸管 ↓ 全部药物核对完后,携带服药单、温开水、药杯盖、推车到床头,按顺序发药 ↓ 每次发药前,应核对患者的床号、名字,确认无误后发给患者,改好杯盖。 告诉患者药物的作用、具体服法、服药时间,并在口服药纸上签名。 如患者可以马上服药时,给予倒开水,协助服药 ↓ 发完后重新审视一次有无发漏、或药物有无因潮湿粘在杯底 注意事项: 详细告诉患者服药方法注意事项。 有新开的药时,要告诉患者,以免引起不必要误会。 不能拆分的药水(如钾水),或患者请假离开要求一次发全天的药,发药后要将发的药全部签名。 患者有疑问时要再次核对,必要时核对医嘱,确实无误后,向患者解释后再发。 特殊药物(如安眠药物)要看患者服下才能离开;糖尿病药可分开杯子另装。 患者转床时要更改口服药单上患者的床号,并将 药杯和药转到相应的药格内。 患者与床头柜 位置比较混乱时(如地面打蜡),暂不能发药,防止差错。 18 记出入量工作指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病房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指引: 记出入量指引 备齐用物 至患者床前 ↓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发放计量工具,做好解释说明 ↓ 教会患者(或其家属、陪人)正确试用计量工具,准确读取数据 ↓ 指导患者(或其家属、陪人)正确记录每日出入量 ↓ 下夜护士每日晨 7 点至患者床前计算该患者前一天的出、入量总和并登记结果 ↓ 把出、入量总和记录在体温单上,危重患者应同时记录在危重患者 护理记录上,并做好交接班 注意事项: 出、入量计算应从当天晨 7 点至次日 7 点。 新入院患者记录时间应从入院时间开始计算。 液体应用带刻度的计量工具测量,以毫升( ml) 为单位;固体以克( g)为单位;食物的含水量可根据换算表计算。 对尿失禁的患者,可用称纸尿片重量或留置尿管、尿袋的方法来记录尿量。 加强巡视病房,如发现患者不按规定记录出入量,应加强宣传,并在早晨交班时互相提醒、监督,真正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对因各种原因无法自行记录出入量的患者,应积极 主动帮助测量记录,也可教会其家属或陪伴帮忙正确测量记录出入量。 记录出入量应严谨认真,不可随意估计,更不可弄虚作假,对有疑问的数据应认真核对,仔细询问,准确计量。 不能让护工代替护士记录出入量。 出量包括:大小便、汗液、各种引流物、呕吐物等。 附: 医院常用食物含水量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 g)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 g) 米饭 1 中碗 100 240 松花蛋 1 个 60 34 大 米 粥 1 大碗 50 400 藕粉 1 大碗 50 210 19 保护具使用指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病房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指引: 保护具使用指引 备物:约束带(手套、脚套式、绷带、床单),衬垫、毛巾、约束衣 ↓ 告知家属约束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上肢约束带:用棉垫包裹手腕部 → 将宽绷带打成双套结 → 套在棉垫外,稍拉紧 → 固定于床边 ↓ 肩部约束带:患者腋下衬棉垫→细带固于胸前→两条较粗的系带固定于床头(若无肩部约束时刻用大单代替) ↓ 下肢约束带:患者膝部,踝部衬棉垫约束带横放于膝部、踝部上两条较粗的系带分别固定于两侧床缘 ↓ 观察约束带期间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并交代家属或陪人配合工作 ↓ 加强巡视,随时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若无特殊制的约束带,可用大单代替,固定膝部和肩部。 约束松紧要松紧适宜,满足患者身体基本活动需要,保持机体功能位。 使用保护具期间,要经常巡视,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肤温动脉搏动,肤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保证患者安全。 20 院内转科指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病房 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指引: 病人院内转科指引 接到患者需要转科通知时,主管护士告诉患者即将转出及所转往科室名称,并 针 对患者的病情,作健康宣教 ↓ 执行转科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检查收费项目是否准确:如有退药通知药房。 ↓ 写转科护理记录,质控病历 ↓ 查看有无未做的检查单,如有预约检查单要与对方作好交接班 ↓ 在电脑放行患者医嘱资料后,做好各种登记 ↓ 协助病人收拾好物品,携病历送患者到所转科室,做好交接班(包括病情,皮肤,病历,输液等情况) 注意事项: 送病人到新科室时,一定要将所有病历资料带起,做好交接班。 与新科室护士 做好病情、皮肤等全面交接。 病人 物品收拾齐全,避免遗漏。 21 送检查工作指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病房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流程: 送检查工作指引 根据病情备轮椅或车床、氧气袋、急救箱(急救药物一定要备齐) ↓ 送检前应评估患者配合的程度,如上腹 B 超是否空肠;膀胱 B 超、妇科 B 超是否充盈膀胱;腹平片 、钡灌肠、肠镜是否空大便或成水样便等。 如患者检查准备不充分,要及时与医生和检查科室联系,视情况推迟多取消检查,如取消另行预约 ↓ 轻患者由护工陪同前往检查科室,主管护士向患者及护工交代注意事项,检查途中一旦有不舒服的症状,马上会房休息 ↓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由医生和护士陪同前往检查,并且携带急救箱、氧气袋、建立静脉通道,在送检查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患者病 情变化应立即就地抢救。 必要时须 功能科行床边检查。 ↓ 使用轮椅的患者应交代患者尽量向后坐,背靠轮椅,并且系好安全带,以防患者跌倒,使用车床的患者绑好安全带,防止送检过程中患者跌落,在运行过程中,患者头在前,注意上坡时头在前,下坡时头在后。 冬天时交代患者多穿衣服,并用棉被或毛毯保暖,防止受凉 ↓ 送检途中护士或护工应经常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 ↓ 检查完后及时送患者回病房,安顿好患者,整理床单位,所用物品归还原位 注意事项: 交代护工不可私自带患者外出检查,必须由主管护士安排。 同一时间多个患者需要检查,可以多安排一个护工送患者检查。 所需检查时间较长时,应向患者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 使用轮椅、车床运送患者时,不可离开患者,等候电梯或检查时要上锁。 检查结果要及时取回。 准时送患者检查,不可提前或推迟,以免造成患者误解和影 响功能科工作。 22 车床运送患者指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病房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流程: 送检查工作指引 平车(有上下活动的护栏、上升、下降的摇手)上置有大单和中单包好的垫子、枕头、盖被、盐水架、吸氧患者备氧气袋、玻璃接头 ↓ 检查平车性能,保证安全 ↓ 移床边桌椅,推平车与床平行紧靠床边,移开盖被,有补液患者盐水架要放在病床的对侧(位置视穿刺部位定) ↓ 搬运者固定车床,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正确体位过床(可用挪动法、中单搬运法、单人搬运法、多人搬运法、四人搬运法),使患者躺卧在平车中间,交代患者双上肢交叉于自己胸前,上好活动的护栏 ↓ 保暖,系好安全带。 整理床单位,铺暂空床,运送患者。 注意事项: 搬运时 注意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动作要轻稳,不可触及患处,并注意观察病情,对神志不清或烦躁的患者,须有护士在车旁守护,以免发生意外。 多人搬运时,动作应一致,尤其是脊柱损伤的患者必须同步用力抬起,使脊柱保持一直线。 搬运骨折患者时,应先固定好骨折部位。 平地推行时,患者的头部应近推行者一端,便于观察病情,推行速度不能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出一端,以免引起不适。 推车进门时,想将门打开,不可以用车撞门或墙,以免振动患者或损坏建筑物。 如有输液者,须护士陪同,注意固定穿刺部位及补液速度,防 止回血或针头脱出。 23 轮椅运送患者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病房护理操作的内容及要求,以确保病人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用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内容 操作指引: 轮椅运送患者 备轮椅、吸氧患者备氧气袋、玻璃接头、按季节备棉外衣、别针、大毛巾、床单被套、帽子、围巾等 ↓ 检查轮椅性能,以保安全 ↓ 置轮椅椅背与床尾 平齐,面向床头,翻器脚踏板,锁好车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