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暖通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220 240 不保温管中心( mm) 100 100 120 120 140 140 160 160 160 表 16 ⑷立管安装: a、给水立管净距:见表 18 管径 DM25以下 DM3250 DN65125 12 净距 2530mm 3550mm 55mm 表 17 b、如果有保温,管道净距还应加保温量。 室内立管净距,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立管明装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丝扣外露 2至 3扣,清除麻头,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 外露丝扣和镀锌层破损处刷好防锈漆。 支管甩口均加好临时丝堵。 立管截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维修。 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c、立管暗装:竖井内立管安装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设置型钢,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 安装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预留管槽,立管安装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 支管的甩口应露明并加好临时丝堵。 d、 给水立管变径不得使用补心,应使用变径管箍,其袢位置距三通分流处 200mm。 给水立管与横干管连接处应设置支墩或吊架防止立管下沉和安装尺寸不准。 首层给水立管设套管,各层给水立管穿楼板亦设套管。 ⑸管道试压 :铺设、暗装、保温的给水管道在隐蔽前进行单项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时放 净空气,充满水对试压管道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壁及接口有无渗漏,若有,返修;若无,则开始加压,当压力升到工作压力的 倍时停止加压。 单项试压:从压力表上读出10分钟压力降,若大于 ,若不大于 ,则降至工作压力后进行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然后把水泄净,被破损的镀锌层和外露丝扣处做防腐处理,再进行下道隐蔽工序工作。 :按图画线 剔凿管沟 管道加工 管道固定 强度试验 管道 固定 管槽抹灰 ,首先检查立管甩口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标高,然后按照图纸画出管道走向线路,明装管线安装支架,暗装管道墙体剔槽。 给水支管安装前核定各卫生洁具冷热水预留口高度、位置,找平正后栽支管卡件。 水表安装位置上先装连接管,交工前再装上水表。 冷热水支管安装要求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 管井内的管道安装顺序为:先里后外,管井内的冷、热、中水管应在每层加套管,待土建封楼板时,安排人员做相应的配合工作。 管井内的管道保温与防结露工作待井体装修后统一进行。 13 : 材料存放:管材和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离热源不得小于 1m。 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应避免弯曲管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 ,管件应逐层码堆,不宜叠的过高。 ⑴管道嵌墙暗敷时,宜配合土建预留凹槽,其尺寸设计无规定时,嵌墙暗管墙槽尺寸的深度为 De+20mm,宽度为 De+40mm~ 60mm凹槽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尖角等突出物,管道试压合格后,墙面用。 ⑵管道暗敷在地坪面层内,应按设计 图纸位置进行。 如现场施工有更改,应有图示记录。 ⑶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正。 给水聚丙烯管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得小于 100mm,且聚丙烯管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⑷室内明装管道,宜在土建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前应配合土建正确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 ⑸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地面 50mm,并有防水措施。 管道穿越屋面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穿越前端应设固定支架。 ⑹热水管道穿墙壁时,应配合土建设置钢套管,冷水管穿墙时,可预留洞,洞口尺寸较 外径大 50mm。 ⑺直埋在地坪面层以及墙体内的管道,应在封闭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工作。 ⑻建筑物理地引入管和室内埋地管敷设要求如下: a、室内地坪177。 先进行地坪177。 段的铺设;待土建施工完毕后,在进行户外连接管的铺设。 b、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应在土建工程回填土夯实以后,重新开挖进行。 严禁在回填土之前或未经夯实的土层中铺设。 c、铺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坚硬物体。 土壤的颗粒径不宜大于 12mm,必要时可铺 100mm厚的沙垫层。 14 d、埋地管 道回填时,管周回填土不得夹杂尖硬物直接与管壁接触。 应先用砂土或颗粒径大于 12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 300处,径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 室内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 300mm。 e、管道出地坪处应设置护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 100mm。 f、 管道在穿基础墙时,应设置金属套管。 套管与基础墙预留空上的净空高度,若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 100mm; ⑴同种材质的给水聚丙烯管及管配件之间,应采用热溶连接,安装应使用专用热溶工具。 暗敷墙体、地坪面层内的管道不得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 ⑵给水聚丙烯管与 金属管道连接,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聚丙烯管件作为过渡,该管件与塑料管采用热溶连接,与金属管件或卫生洁具五金配件采用丝扣连接; ⑶ 热 溶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热溶工具接通电源,到达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方能开始操作; b、切割管材,必须使端面垂直于管轴线。 管材切割一般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必要进可使用锋利的钢锯,但切割后管材断面庆去除毛边和毛刺; c、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 d、用卡尺和合适的笔在管端测量并标绘出热溶深度,热溶深度应符合下表: 热溶连接技术要求 公称外径 (mm) 热溶深度 (mm) 加热时间 (s) 加工时间 (s) 冷却时间 (min) 20 14 5 4 3 25 16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12 6 4 50 18 6 5 63 24 24 6 6 表 18 e、 溶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 15 用辅助标志标出其位置; f、 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导入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同时,无旋转的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 加热时间应满足表 18 的规定(也可按热 溶工具生产厂家的规定); g、 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架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的直线均匀插入到所标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 在表 18规定的加工时间内,刚溶接好的接头还可校正,但严禁旋转。 ⑴ 管道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卡或吊架,位置应准确,埋设要平整,管卡与管道接触应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⑵ 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时,金属管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 在金属管配件与给水聚丙烯管道连接部位,管卡应设在金属管配件一端。 ⑶ 立管与横管支吊架的间距不得大于表 1 110的规定。 表 19 冷水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公称外径 De(mm) 20 25 32 40 50 63 横管 (mm) 650 800 950 1100 1250 1400 立管 (mm) 1000 1200 1500 1700 1800 2020 表 110 热水管支吊架最大间距 公称外径 De(mm) 20 25 32 40 50 63 横管 (mm)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立管 (mm)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700 注:冷、热水管公用支、吊架时应根据热水管支架间距确定。 暗敷直埋管道大支架间距可采用 1000~ 1500mm。 ⑷ 明管敷设的支吊架作防膨胀的措施时,应按固定点要求施工。 管道的个配水点、受力点以及穿墙支管节点处,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⑴ 冷水管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 ,但不得小于。 ⑵ 热水管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 ,但不得小于。 16 ⑶ 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热溶连接管道,水压试验时间应在连接完成 24h后 进行; b、 冬季时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c、 水压试验之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d、 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管道内空气,进行水密性检查; e、 加压宜用手动泵,升压时间不小于 10min,测定仪器的压力精度不应低于 ; f、 至规定试验压力,稳压 1h,测试压力降不得超过 ; g、 在工作压力的 倍状态下,稳压 2h,压力降不得超过 ,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h、 直埋在地坪面层和墙体内的管道,试压工作必须在面层浇捣或封堵前进行,达到试验要求后,土建方能继续施 工。 、消毒 ⑴ 给水管道系统在验收前,应进行通水冲洗,冲洗水流速宜大于 2m/s,冲洗时,应不留死角,每个配水点龙头应打开,系统最低点应设放水口,清洗时间控制在冲洗出口处排出的水质与进水相当为止。 ⑵ 生活饮用水系统经冲洗后,还应用含 20~ 30mg/1的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 含氯水在管中应滞留 24h以上。 ⑶ 管道消毒后,再用饮用水冲洗,并经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取样检验,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⑴ 管道连接使用热溶工具时,应遵守电器工具安全操作规 程,注意防潮和脏物污染。 ⑵ 操作现场不得有明火,严禁对聚丙烯管材进行明火烘弯。 ⑶ 给水聚丙烯管道不得作为拉攀、吊架等使用。 ⑷ 直埋暗管封蔽后,应在墙面或地面表明管道的位置和走向,严禁在管道上冲击或钉金属钉等尖锐物体。 :(消防系统另见消防专业施工方案) :(采暖系统另见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专业施工方案) :通风工程安装流程图见图( 12) 17 ⑴ 施工准备。建筑给排水暖通工程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不宜将管材或管件直接砌筑在检查井壁内。 可采用中介层作法,即在 PVCU管外表面均匀的涂一层塑料粘合剂,紧接着在上面撒一层干燥的粗砂,固化 20min 后即形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层,砌入检查井内可保证与水泥砂浆的良好结合。 对在坑塘和软土地带,为减少管道与检查井的不均匀沉降,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先用一根不大于 2m的短管与检查井连接,下面再与整根长的管子连接,使检查井与管道的沉降差形成平缓过渡。 (
内给水管道共设 2根立管,每根立管均设置相同,每层中每个立管连接的器具有蹲式大便器的高位水箱 2个( Ng=)、拖布盆上的给水龙头 1个( Ng=)、洗手盆上的给水龙头 1个( Ng=),计算该建筑引入管上的设计秒流量。 (该建筑只设一条引入管, α=)( 8分) 已知某下行上给式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如图所示,总 循环流量为 1305kg/h, 23管段热损失为 5743kJ/h, 25管
内壁贴有瓷砖。 由水箱出来的水经屋顶的横干管分配到各个立管,其中横干管距屋面约30cm,便于维修。 室内分户水表的安装采用支管嵌装。 室内分户横支管距地约25cm,立管由两个塑料管卡固定,下面的管卡距地约40cm ,上面的距地约200cm。 室内给水管道要经过通水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可惜我没有看到是如何做通水实验,只能从书本上了解而已。 排水管道 排水管均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
ge from waiting for the pollutant to enter the neighbor family sideways, Will not influence the neighbor either when the pipeline is maintained Normal life of one. Kitchen wash water drainage of
水泵试运转温升 第 条 一 般 项 目 1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 第 条 2 集热器上、下集管接往热水箱的管道坡度 第 条 3 水箱底部与上集管间距 第 条 4 集热排管安装 第 条 5 热水器最低处泄水装置 第 6 热水器箱及上、下集管的保温 第 第 7 设备安装允许偏差 静置设备 坐标 15mm 标高 177。 5mm 垂直度(每米) 5mm 离心式水泵 立式泵体垂直度(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