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实训大作业任务书内容摘要:
fb ≤031l=5550/3=1850mm, 又 39。 fb ≤ b+sn=200+2200150120=2130 mm,故取 39。 fb =1850mm 中跨: 39。 fb ≤031l=5750/3=1917mm, 又 39。 fb ≤ b+sn=200+2020100100=2020 mm,故取 39。 fb =1917mm 计算边跨跨中配筋: 已知: cf = N/mm2 , yf =300 N/mm2 , 1 =1, = 取 as=35 则 h0=has=40035=365mm 则 1 fc 39。 fb 39。 fh (h0 39。 fh /2)= 2020 80 (36580/2)= mkN. M1 经判断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 T形截面梁 201 bhfMcs = =1(12 s )= ycfs ffhbA /. 39。 = mm2 选用 2Φ 16+ 1Φ 18 sA mm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ξ b= 表 12 截 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 M( mkN ) 201 bhfc ( 2039。 1 hbf fc ) 201 bhfMcs ( b ) s yc fs ffhbA /39。 。 选配钢筋 单位: mm2 2Φ 16+1Φ 18 sA 4Φ 16 sA 804 1Φ 16+1Φ 18 sA 3Φ 16 sA 603 2)、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 验算截面尺寸: hw=h。 hf’ =285mm, 因 hw/b=265/200=4 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cfcbh。 = 1 200 365=Vmax=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 计算所需配制箍筋。 只配箍筋而不配弯起钢筋 采用φ 6双肢箍筋 ,计算支座 B左侧截面 .由 VCS=+)/( 0 cBLsvyv VVhAfs = mm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 ,粮局部范围内将计算面积增加 20%.现调整箍筋间距 S== mm,最后取 S=150mm 为方便施工 ,沿梁长不变 .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表 13 截 面 A 左B 右B C V( kN ) bhfc bhft (= cV ) 箍筋肢数、直径 双肢箍¢ 6 双肢箍¢ 6 双肢箍¢ 6 双肢箍¢ 6 1svsv nAA )/( 0 csvyv VVhAfs 实配箍筋 双肢箍 ¢ 6@150 双肢箍 ¢ 6@150 双肢箍 ¢ 6@150 双肢箍 ¢ 6@150 验算配筋率下限值: 弯矩调幅后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 = 103 实际配箍率为ρ sv=ASV/bs= 103 103 满足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示意图。 (详图见图 3) φ6@ 15 0 1157 00 60 00A B CCDE次梁配筋2214 7015 10 14 70334412345552 φ164 φ16 φ6@ 15 01 1φ6@ 15 02 φ182 φ162 24 4φ6@ 15 01 φ182 φ165 5φ6@ 12 01 φ183 φ161 φ161 φ164 φ161 φ18φ6@ 15 03 31 φ162 00 2 002 002 002 00100 四、主梁设计 (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 次梁传来的荷载: 次梁恒载主梁间距 = 6= kN 主梁自重: )( Bzz hhb 次梁间距 γ =( ) 2 25 = 主梁粉刷重: )(2 Bz hh 次梁间距每平米粉刷层重 =2( ) 2 = 恒载: G =++= 活载: Q 次梁活载主梁间距 = 6= 计算简图: 柱截面 350 35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 续梁进行计算。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 a=240。建筑结构实训大作业任务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建筑结构设计新手入门
增大跨中配筋。 ,增大跨中配筋。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 ,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 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 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 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
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内 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建筑结构设计流程 第 20 页,共 77 页 衔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 80~ 100,梯段板厚 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 4 米时,应采用 1/10 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相同;当休息平台板厚为 80~ 100,梯段板厚 160~ 200,梯段板跨度约 6 米左右时
建筑电气节能主要技术措施及应用最新整理)
仍有效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取部份常用主要场所,列表如下: 注 1: JGJ/T1692 中照度标准分为高 .中 .低三档 ,为方便比较 ,只例入其中“高”标准 表二 建筑类别 房间或场所 GB500342020( lx) JGJ/T1692 标准 (lx) 差 额 ( %) 居 住 类 起居室(一般) 餐 厅 厨 房 100 150 100~ 150 50 5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