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考研的一点建议内容摘要:

更具优越性 ② 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 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 出廊的特殊形式 ——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 推测是由早期高台建筑周围的单步廊发展而来。 (如图) :官式建筑在面阔方向坚持用 “阳数 ”1, 3, 5, 7, 9 “阴数 ”2, 4, 6, 8 意指阴宅 民间住宅、寺庙等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二)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两大类) 正式:长方形 杂式:除了长方形之外都称杂式 二、 庭院式组群布局 (二)庭院式布局的特点 空间聚合功能: 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 安静、私密性强 气候调节功能: 围护墙 ——遮阳、挡风 内院 ——采光、绿化 形成小气候 防护戒卫功能 : 内部开 敞、相互照应 ——外部封闭 ,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 伦理礼仪所需 :主从、正偏关系 三、庭院式的构成形制和组合方式 (一)构成形制 1 廊院式 2 合院式 (二)组合方式 第二节 木构架形式 ——剖面 一、抬梁式和穿斗式构架 二、斗拱 三、雀替(绰幕枋) 四、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1 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 梁是受弯构件 用材较大 空间可做得大 空间相对灵活 2 穿斗式 檩 柱结构体系 以小材代替了大材 简化了屋面用材 增加了构造的灵活性 整体刚性好 柱 ① 角柱 ② 檐柱 ③ 中柱 ④ 金柱 ⑤ 山柱 瓜柱 ,承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n 架梁 ——n1 步架 :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 它的取名方式 与柱子名称一致 檐檩 脊檩 上金檩 中金檩 下金檩 挑檐檩 (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① 出廊 四种情况均可 无周围廊 511 开间 35 间 ② 屋架: 511 檩 37 檩 ③ 斗拱 可有可无 无斗拱 构架 有飞檐 无飞椽 有扶脊木 无扶脊木 ④ 细部 有随梁枋 无随梁枋 有角背 无角背 ⑤ 屋顶 可用琉璃瓦* 不能用琉璃瓦 三、斗拱 (一) .斗拱的作用 支撑挑檐檩 :均匀传递荷载 :减小弯矩 .剪力 :吸收震波 (二)斗拱的组成 卷杀 对木构件 曲线轮廓 艺术加工 的方法。 (三)、斗拱的出跳 :指一层层的小木块叠加起来,形象地表示斗拱 的层次。 出一跳 ——四铺作 出二跳 ——五铺作 出三跳 ——六铺作 出四跳 amp。 shy。 ——七铺作 出五跳 ——八铺作 (四)斗拱的类别 清代 柱头科 ——柱头铺作 宋代 平身科 ——补间铺作 角 科 ——转角铺作 柱头科:承托梁,受力斗拱 平身科:没有梁架,间接受力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 :一等材 6 寸 x9 寸 八等材 3 寸 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即 42 分 …45 分之间 四、对木构架的评析 (一)、木构架是梁柱框架体系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宫殿、亭子都可) 件 (墙体) 可轻巧也可雄厚 第六章 园林建筑 与自然的关系 与人的关系 造园主旨 建筑的角色 游线组织 植物的处理 人的感受 第一节 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写仿自然--抽象自然) (囿台 → 巡猎 → 自然 ) 先秦时期,帝王贵族狩猎苑囿。 “囿 ”——蓄养野兽供打猎的场所,台 ——高台,摹拟圣山 ,以观天象、通天神及登高远眺, 纣王筑沙丘苑台,西周设 “囿人 ”管理,林囿内树木繁茂,蓄养大量飞禽走兽 ,供王打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强大,竟建苑囿。 魏有温囿,鲁有部囿、吴有长洲苑、越有乐躬苑。 吴王阖闾筑始苏台。 夫差作天池。 (秦、汉 ) 统一 ——国力强盛 ——造远大发展 道教发达 ——相传有长生不老的地方 《史记》 ——徐福的故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