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网,跨越相邻保温层的宽度不应小于 150mm。 托架应设在防火 隔离带下端的接缝处,且跨缝长度不宜小于 100mm,托架中心距不应大于 600mm。 锚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空心块材砌体墙宜选用 拧入 型 锚栓 ,混凝土墙和实心块材砌体墙宜选用膨胀型锚栓; 2 锚栓宜设在距托架下缘 200mm处; 3 每块标准板上宜设置 2个锚栓,板的面积小于 600cm2时可不设; 4 锚栓进入基层墙体(不计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有效锚固长度,空心块材砌体墙不应小于 25mm;实心块材砌体墙和混凝土墙不应小于 30mm,其钻孔深度应比有效锚固 长度 增加不小于 10mm。 当防火隔离带所用材料及其性能符合本规程规定 和 构造要求时,可不对其进行抗风 15 和抗震计算。 设计应选用防火性能和耐候性 经 检验合格的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 体系 ,防火隔离带与外墙外保温 体系 应为固定搭配,其组成材料不得改动。 防火隔离带及其外表面的防护层、饰面层应设置分隔变形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平 缝 应设在隔离带与主体保温材料的交接处;竖向缝宜与保外温体系分隔缝一致,且 间距不宜大于 12m; 2 缝 的宽度 宜 为 20mm~ 30mm; 3 缝内 宜设分隔条(网), 应填塞 柔性 A级保温材料,并做密封防水处理。 在防火隔离带底部应设透气构造,其进气口处的保温层上 应设盲孔, 且应 通入保温层内,盲孔内 应 填充膨胀珍珠岩颗粒。 屋面保温防火隔离带设计基本要求 当屋面和外墙均采用可燃或难燃保温材料时,在其毗邻部位应设防火隔离带。 屋面保温防火隔离带除应符合第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火隔离带应设置在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并应连续、交圈、封闭 ; 2 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 500mm,其厚度宜与相邻保温层厚度一致 或协调; 3 防火隔离带应与屋面基层全面积粘结; 4 防火隔离带上的防护层与屋面保温体系的防护层应采用同质不燃材料,其厚度不应小于 20mm,且应全封闭覆盖。 屋顶与 退台建筑 外墙交界处 ,宜在屋面上的墙体底部设置高度 不小于 500mm 的水平防火隔离带。 16 6 施 工 一般规定 承担防火隔离带施工 与建筑外保温工程施工宜 为同一个施工企业,并应 具备相应的资质。 防火 隔离带 的施工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和设计要求,工程建设各方不得擅自改动。 建筑节能 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中应包括防火隔离带 施工工艺。 并应与外墙外保温工程、屋面保温工程同步施工。 防火隔离带的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力不应大于 5级; 2 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 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 温 度不应低于 50C。 不得冬期施工; 3 雨天不得施工。 施工中途下雨应停止施工, 对刚施工完的防火隔离带应进行遮盖; 4 夏季应避免阳光曝晒。 施工前,应 采用 与施工技术方案 相同 的 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认 后 ,方 可进行施工。 防火隔 离带施工必须遵守现行有关建筑工程 安全技术规定。 施工准备 防火隔离带施工前,应按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基层处理并验收合格。 进入施工现场的防火 隔离带保温材料 及其它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按进场的批次、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检查 、 验收与储存。 施工设备进场后,应进行现场运行检验。 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施工要点 胶粘剂和 抹面 胶浆的配 制 应符合下 列 要求: 1 应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 的 配合比配制; 2 应采用电动搅拌 器搅拌,严禁手工 拌合 ; 3 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胶粘剂和 抹面 胶浆应 在 产品规定的 可操作 时间内用完。 防火 隔离带 的粘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 17 1 应优先选用标准板。 当采用 非 标准板时,必须使用专用刀具切割加工,切口应与板面垂直; 2 粘贴 前 ,防火保温板、岩棉带两面 应 喷刷界面剂 ,应按设计要求在基层墙面上安装托架,并 排 板、 弹线; 3 防火 隔离带 与基层墙体应采用 双 粘 法 进行 满 粘。 隔离带之间、隔离带与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平整,板间缝隙不应大于 ,板 面高差不应大于 ; 4 防火隔 离带的竖向接缝位置距门窗洞口侧边不应小于 200mm; 5 防火 隔离带 侧边外露 处 玻纤网 应 做翻包处理。 托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托架安装应 在 防火隔离带施工前进行; 2 宜优先选用标准规格托架; 3 托架的设置部位应符合 本规程 规定 和 设计要求。 锚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锚栓安装应 在 防火 隔离 带 粘贴牢固,且粘贴完成时间不少于 8h后进行; 2 锚栓设置应符合 本规程 规定 和 设计要求; 3 锚栓安装后, 圆 盘不应突出 防火 隔离带 表面。 当采用岩棉带做防火隔离带时,塑料锚栓的 圆 盘直 径不应小于 100mm。 增设加强玻纤网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 1 应在防火 隔离带 施工完成 24h后进行; 2 在 抹面 胶浆和玻纤网施工前,应沿防火隔离带水平方向 全长连续铺设一层加强网,其宽度不小于带宽加 ( 2 150) mm。 加强网可水平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3 用于铺装加强玻纤网的抹面胶 浆厚度不宜小于 ,不应大于。 加强网应在防火保温板的尽端做翻 包 处理。 屋面保温防火隔离带施工要点 屋面防火保温板 应采用 双 粘法 满粘。 板 面 应平齐,其 坡度、 坡向应与屋面保温层一致。 板间缝隙不宜大于。 屋面变形分隔缝的设置部位与构造、屋面与 突 出屋面墙体交接处的保温 和 防火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防火隔离带应与屋面保温层同步施工。 施工中, 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屋面 18 保温 工程 施工完成后,应 及时 施工 屋面面层(含防水层)。 坡屋面施工时,应按坡度走向自下而上进行。 当建筑设计无上返封檐板时,应设 置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挡板或其它支挡措施。 透气构造施工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 19 7 质量验收 一般规定 防火隔离带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的 规定进行。 防火隔离带 位置 、 高度 和数量 应符合本规程 规定 和设计要求。 防火隔离带 外保温体系和防火隔离带 技术性能及所用材料 的性能 应符合本 规程 规定和设计 要求,应提供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耐候性检验合格报告。 防火隔离带 主要组成材料进场后应按表 规定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检验。 表 材料进场复验项目 材 料 复 验 项 目 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 密度、导热系数、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燃烧性能 胶粘剂 与防火保温板 、岩棉带 拉伸粘结强度 抹面胶浆 与防火保温 、岩棉带 板拉伸粘结强度 玻纤网 耐碱断裂强力 及保留率 锚栓 抗拉承载力 防火隔离带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防火隔离带分项工程验收。 防火隔离带 分项工程的主要验收工序有:基层处理、粘 锚防火 保温板 或岩棉带 、抹面层、饰面层。 防火隔离带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时,应以每层带长 100 m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m也为一个检验批; 2 检验批的划分也 可根据与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 (建设) 单 位共同商定。 主控项目 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 本规程 规定 和 设计要求。 20 检验 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检报告。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 3个式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全数检 查。 锚栓和金属托架的材质、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 本规程 规定 和 设计要求。 检验 方法:观察;退出锚钉,尺量检查;核查锚固力现场拉拔 试 验报告;核查隐蔽记录。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不少于 3处;现场拉拔试验报告,隐蔽记录全数检查。 防火 隔离 带 与基层及各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且 无空鼓、无脱落、面层无爆灰和裂缝。 检验 方法: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核查工程隐蔽记录。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 3处。 每块防火保温板 ( 岩棉带 ) 与基层粘结面积不 得 小于该板 (带) 面积的 80﹪。 检验 方法:揭开防火保温板 、岩棉带 ,用 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 3处。 一般项目 进场 的 防火 隔离带 保温 材料 及其他材料,其外观和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并应符合 本规程 规定 和 设计要求。 检验 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防火 隔离带 的接缝应平整严密,侧边不应有粘结剂,并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验 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 3处。 变形分隔缝的设置和构造处理应符合 本规 程 规定 和 设计 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防火隔离带处增设加强玻纤网的铺设;玻纤网铺设应压贴密实,不得有空鼓、皱折、翘曲、外露现象;玻纤网跨越相邻保温层的宽度不得小于 150mm。 检验 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核查隐蔽工程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防火 隔离 带 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21 表 隔离 带 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 方法 1 表面平整 3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垂直度 5 用 2m靠尺检查 3 阴、阳角垂直 4 用 2m靠 尺检查 4 阴、阳角方正 4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 接缝高差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防火隔离带不少于 3处。 22 附录 A 耐候性试验方法 耐候性试样保温材料箱内部分应符合图。 图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体系耐候性试样 1—— 外墙保温体系; 2—— 防火隔离带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 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淋水循环和加热冷冻循环,完成所有循环后应放置 7d,进 行防火隔离带部位外观检查。 当外观符合本规程要求时,应再按现行行业 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规定的方法进行抗风压试验,风荷载 为 12kPa。 试验完成后 还 应进行防火隔离带部位外观检查、防护层与保温层 拉伸粘结强度、保温层与基层墙体拉伸 粘结强度测定。 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尺寸应为 100mm 100mm。 防火隔离带与外墙外保温体系接缝处不得开裂。 23 附录 B 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 体系 构造 防火隔离带 对外墙外保温体系的 基本构造宜符合表。 表 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基本构造作法 基层墙体 ① 体系 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② ③。建筑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相关推荐
放一个脱脂棉球,沿水平方向轻吹棉球,能吹起,而膜面不留棉丝,即认为表干。 ( 2) . 指触法:以手指轻触涂层表面,如感到有些发软,但无涂料粘在手上,即认为表干。 :压滤纸法。 在涂膜上放一片定性滤纸(用光面接触),滤纸上再轻轻放置干燥器,同时开启秒表,经过三十分钟,移去干燥器,将样板翻转(涂膜向下),纸面自由落 下或轻敲背面几下,纸面能自由落下而不被粘在涂层上,即认为实干。 1
第一张婚纱照等都是从这里开始走向市面的。 进入90年代,淮海路经过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已初具现 代化国际性商业街区的风貌, 品牌 专卖店、 专业店 、特色店和综合性大商厦交相辉映,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商业文明相融成独具高雅特色的商业文化第一街。 【 商业街功能设计 】 商业街建设目标是在完善商业街功能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的功能。 由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刚刚起步,商业街功能的设计应该突出如下方面: 〖
以升压方式运行。 1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电时,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 四、施工现场变配电及维修 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越遮栏和从事维修工作。 2在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需有人监护。 2变 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停电工作时: 1)切断有关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2)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
增水剂: 500g 有机硅加 4500g 的水拌合均匀,常温下滚涂 24h 后喷有机硅,喷量看其表面湿度而定,如果喷后 24h 内下雨,会将表层冲掉,达不到应有效果,必须重喷。 弹涂面层: 配底色浆(重量比):普通水泥 100,水 90, 107 胶 20,颜料同样板;白水泥 100,水 80, 107 胶 13,颜料同样板。 配色点浆(重量比):水泥 100,水 40, 107 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