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通风空调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锌 钢板 风 管及部 件的制 作 : 通 风管道 的制作 为工厂 化预制。 工 厂化预 制可采 用下述三种方案: a 固定的 厂房内 ,设 有机械 化程度较 高的加 工生产 线,供 应 一 定 半 径范围 内施工 现场的 需要。 b 在施 工现场 集中预 制加工 ,选用 成套的 轻巧的 风管加工机具,组成移动式的通风管道生产线。 适用于金属圆 形 风 管 和 各种咬 口形式 的矩形 风管。 c 全自动 数控流 水线风 加工管 风管制作 不采用 传统的人工下料、加工,引进先进的成套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 其特点 为:风管 下料尺 寸准确,偏差不 超过 2mm;风管按系统下料,保证了系统安装的连续性;风管加工效率 高、进度快, 可连续 24 小时 加工;采用 卷板下 料,既能 保 证 质 量 、工期 ,又能 大大降 低成本。 工艺流程: 1) 展 开 下料 2) 金 属 薄板 风管可 采用咬 口连接 、焊接 ; ( 1) 采 用咬 口连接 的风管 : 板材的拼接和圆形风管的闭和咬口采用单咬口,矩 形 风管 、弯 管 、三 通及 四通 的 四角 采用 联合 角 咬口( 见 下 图 ), 咬口缝 应紧密 ,宽度 均匀; 风管咬口形式单咬口联合角咬口 3) 弯 头 制作 : ( 1)矩形风管的弯管,可采用内弧形或内斜线 形矩形 弯管( 如下图 )当边 长大于 或等于 500mm 时,应 设置剪切 展开下料 领料 咬口制作 倒角 风管折方 成 型 展开下料 方法兰下料 焊接 打眼冲孔 圆法兰卷圆 划线下料 找正找平 打孔打眼 铆法兰 翻边 成品喷漆 检验 出厂 导流叶片。 (a) 内外弧形矩形弯管 (c) 内斜线矩形弯管矩形弯管(b) 内弧形矩形弯管 ( 2) 圆 形风 管的弯 管 中节端节D端节D圆形弯管 4) 法 兰 制作 : 注 意 法 兰 要 求 正 偏 差( 法 兰 内 径 应 比 风 管 外 径 略 大 2— 3m m), 首 先 制 作 各 种 规 格 的 样 板 , 之 后 按 样 板 制 作 法兰。 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规格法兰的螺孔排列应一致,并 具 有 互 换 性。 ( 1) 矩 形 法 兰 的 制 作 : 矩形法兰由四根或角钢组焊而成,利用型钢切割机切 割 型 钢 ; 下 料 调 直 后 钻 铆 钉 孔 ( 扁 钢 法 兰 无 此 工 序 ),孔 距 不 应 大 于 150 mm ,在 焊 接 平 台 上 焊 接 法 兰。 焊 接 时 按各种规格的样板卡紧,焊接成型;焊接后找平、找正;钻螺栓孔。 矩形法兰长边螺栓孔矩形法兰短边铆钉孔 ( 2)圆形 法兰的 制作:将整根 角钢或 扁钢放 在冷煨法兰卷圆机上按所需法兰直径卷成螺旋形状,将卷好的型 钢 划 线 割 开,逐 个找平 、找正 ,焊接成 型,钻 孔。 5) 风 管 的 组 配 风 管的管 壁厚度 小于或 等于 时 ,风管 与法兰的连接采用翻边铆接,将铆接法兰的风管按规范要求铆加固框,编号 , 同 时 按设 计 要 求 开 风量 、 风 压 及 温 度 测定孔,避免因安装后高空作业打孔,使风管变形不易修整。 风 管及 部件的安 装: 工艺流程: 圆形法兰制作螺栓孔铆钉孔 1) 风 管 支吊 架的制 作: 支、吊架可采用组合型通用构架的型式,支、吊架的 预 埋 件 、 膨胀螺 栓去除 油污, 不得油漆 ; ( 1) 吊架的 制作:吊、 托架分为 吊杆、托 架,吊杆为 圆钢制 ,吊杆 的一端 套有 10cm 的丝 ,托架 为型钢 制;所 用 材 料 规 格随风 管尺寸 、标高 而改变, 制好后 刷油。 ( 2) 支 架的 制作: 支 架由风 管抱箍 及拖架 组成,抱箍由扁 钢或圆 钢制,拖 架 由 角 钢 或槽钢 制。 2)风管安 装: 选择平整的地面,组对直管段风管、拉线,确定吊架位置,固定膨胀螺栓如右图,起吊风管,安装拖架,紧 固 螺 栓 , 安装部 件,风 管吊装 高度留出 保温层 余量。 空 调风管 垫料为 8501 密 封胶条 ,风管 与配件 可拆卸 的接预检 风管 确定标高 制作吊架 设置吊点 安装吊架 风管排列 法兰连接(垫料穿螺丝) 无法兰连接(抱箍式插条式) 安装就位找正找平 检验 评定 口 ,不 得 装 设在墙 和楼板 内。 埋 在密闭 墙内的 通风管 道均应 采用密闭 做法( 加密闭套 管 ), 在管 道上加 设密闭 阀门。 保温风管为防止冷桥产生在风管和吊架之间加设垫木 ,垫木 的厚度 同保温 层。 风 管的吊架 安装如 下图所 示: ≤15020≤150不保温风管吊架20Φ 8≤15020保温风管吊架保温层厚度≤15020Φ 8 3) 通 风 部件安 装: ( 1)风口的安 装: 土 建吊顶 时配合 土建留 设阀门 检视门处 人孔及 风量、风温测定孔处人孔。 通风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交付使用后主要可见部分为明露于室内的风口,所以必须注意风口的美观效果。 风口安装时应横平竖直,表面平整,明露于室内部分与室内线条平行,对于各种吸顶安装的散流器 ,应使 风口与 平顶平 行,凡 有调节和 转动装 置的风 口,在 安 装 好 后 仍应保 护原来 的灵活 程度。 排烟口的安装:安装前对安装部位进行检查,要求留洞标高准确无误,因为竖井处的风阀安装一般采用预设钢筋焊固式,以防风阀松动不牢,所以一旦风阀安装上,就不宜再改动,为防止其他专业无意破坏,待土建专业和地坪、墙面及各专业吊顶内的施工基本完毕,且竖井内杂物清除后再进行安装。 对于钢筋混凝土竖井,风阀找平后借用墙侧钢筋与阀侧四角焊接,如果阀体较长或较宽蹭再焊一处加固,对于无钢筋竖井,风阀安装要采用打膨胀螺栓于留洞侧面,用角铁和套丝钢筋与阀体 固 定 , 这 样保证 土建在 抹灰时 ,阀不变 形。 22多叶式A+ 265板式A+ 152Φ 4B+ 154 Φ 10孔 与阀体配钻60224 M8 4030B230预埋套管排烟口在排烟竖井壁上安装 风口安装时,保证风口与风管连接的严密、牢固;风口的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安装完毕的风口外表面保 证 其 平 整 不变形 ,调节 灵活。 风管尺寸保温软管吊顶板次龙骨主龙骨自攻螺丝 风 口 安 装 形 式图 ( 2) 风 阀安 装: 防 火阀安 装,方 向位置 正确, 易熔件迎 向气流 方向,安装后作动作试验,其阀板的启闭灵活,动作可靠。 防火阀安装时单独设支架。 正压风口和排烟口的安装注意易熔片的温度标识,防止安装差错造成阀体变形;风阀安装设置固定点。 止回阀安装于风机的压出段上,开启方 向 与 气 流 方向一 致。 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排烟阀、排烟口及手控装置(包 括预埋 导管), 排烟 阀安装 后做动 作试验 ,检 查其手 动 、 电 动 操作是 否灵敏 、可靠 、阀体关 闭是否 严密。 ( 3) 柔 性 短 管 安 装: 柔 性短管 的长度 ,一般 宜为 150—— 300mm, 其连接处 应 严 密 、 牢固可 靠。 柔 性 短 管 不 宜作为 找平、 找正异 径连接管 使用。 ( 4) 测 孔 、 检 查 门: 检查门应平整、启闭应灵活、关闭应严密,其与风管 或空气 处理室 的连接 处应采 取密封措 施,无 明显渗 漏。 风 管的 严密测试 : 风管安装完毕,且在风管保温之前,首先进行风管的检漏。 国家规定的风管的漏风检测分为漏光法检测和漏风量测试两种方法。 通风空调低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宜采 用抽 检,抽 检率为 5%,在 加工工 艺及安 装操作 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漏光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作漏风量测试。 排烟系统属高压系统,在漏光检测合格条件下,对系统风管漏风量测试 实行抽 检,抽检率 为 20%。 系 统风管 漏风量 测试时 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如有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检至全数合格。 1) 漏 光 法检 测: 漏光法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其试验方法是在一定长度的风管上,在黑暗的环境下,在风管内用一个电压不高于 36V、 功率在 100W 以上的 带保护 罩的灯 泡,从 风管的 一端缓缓移向另一端,试验时若在风管外能观察到光线 ,则说 明风管 有漏光 点,应 对风管的 漏风处 进行修 补。 系统风管的漏光法检测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 法,被 测系统 的风管 不允许 有多处条 缝形的 明显漏 光,低 压系统 风管每 10 米接 缝,漏 光点不 超过 2 处, 100 米接 缝平均 不大于 16 处; 中压系 统风管 每 10 米接缝 ,漏光不超过 1 处, 100 米接缝 平均不 大于 8 处为合 格。 风 管 的 漏 光 法检测 如下图 所示。 保护罩灯泡电线灯泡保护罩风管的漏光法检测 2) 风 管 的漏 风量测 试: 风 管 的 漏 风 量 测 试 采 用 经 检 验 合 格 的 专 用 测 量 仪器,或采 用 符 合 现 行 国家 标 准 《 流 量测 量 节 流 装 置 》 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风管单位面积漏风量的试验装置。 风 管 单 位面积 允许漏 风量的 检验标准 见下表 : 风 管 单 位 面 积允许 漏风量 ( m3/) 系统类别 工作压力 (Pa) 低压系统 中压系统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600 —— 800 —— 风管安装完毕以后,在保温之前按以下步骤对安装完 毕 的 风 管 进行的 漏风量 的测试。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将待测 风 管 连接 风 口 的 支 管 取下 , 并 将 开 口处用 盲板封。 ( 1)试 验方法 :利 用试验 风机向 风管内 鼓风 ,使风管 内静压 上升到 700Pa 后停止 送风, 如发现 压力下 降,则 利用风 机继续 向管内 进风并 保持在 700Pa 此时风 管内进风量即等于漏风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