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方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省内容摘要:

的目标体系,明确历史新课程对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增强高中教师参 与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投身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过程。 2.通过认真总结去年新课程实施的经验和教训,使一线教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并在培训研讨交流中有效化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浮现的若干矛盾。 3.通过岗前培训,初步实现一线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并较好地增强历史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水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中历史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培训原则 本轮岗前培训以 2020 年秋季开始担任高一历史课程 的教师为基本对象,坚决贯彻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各地市在培训方案设计、课程设置、研修内容、资源建设和授课师资等方面,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方案设计应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地市在制定培训方案前,应认真分析去年本地区实施历史新课程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关注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探讨深入开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实施方案。 2.课程设置应体现操作性和互动性。 培训课程应以具体操作课例分析入手,应组织参加培训的全体教师共同探究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注重教科书的实际运用,体现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利 用。 3.研修内容应关注前瞻性和发展性。 研修内容应严格遵循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并倡导教师教学水平的继续提升和持续发展,把握好学科前沿问 15 题与新课程教学的关系,认识历史专题教学的特殊性。 4.资源建设应注重多元性和拓展性。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教师资源的关键性作用,创造性地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山区学校,更应有效地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合教学实际的资源运用指导。 5.授课师资主要应立足于本地师资的培养和发展。 岗前培训的师资,以本地参加国家 级和省级培训的教师为骨干,并充分发掘去年在新课程实施中涌现的优秀高中历史教师,由此组成基本的培训者队伍;通过这支队伍,更切合实际地对本地高中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优秀的培训师资,使师资队伍形成滚动式的良性发展机制。 三、 培训模式 本轮岗前培训以集中研修为基本模式,具体的方式可包括专题讲座、研读材料、课例分析、研讨探究、交流互动、示范操作等。 各地市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发展当地卓有成效的培训模式,力求有效地推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发展。 四、 课程设置 本轮地市级岗前培训周期为 3 天(报到、返回时间另计),具体培训时间由各地市按照本地实际情况安排。 培训课程设置可参照下表的安排: 时间 主题 研修内容 核心论题 培训形式 第 1 天上午 高中新课程教育理念与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思路(含大通识和小通识) 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2.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目标体系 3.如何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讲座 第 1 天下午 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与典型教学课例分析 1.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各个版本的特点 2.教科书在课程资源中的地位与作用 3.历史 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讲座与课例探究 第 1 天晚上 高中历史课程实施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对本校过去一年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体会 2.本地历史新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组交流研讨 16 第 2 天上午 高中历史探究学习与活动课例分析 1.历史教师对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方法 2.探究课题的设计与组织 3.历史活动课的目标设计与质量的提升 讲座与课例探究 第 2 天下午 高中历史选修教科书与典型教学课例分析 1.选修课程的顺序与学习过程设计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3.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4. 历史选修的教学方式 讲座与课例探究 第 2 天晚上 高中历史必修、选修模块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2.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模式 小组研讨与实际操作 第 3 天上午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设计 1.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设计 讲座 小组研讨 第 3 天下午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设计 1.历史教学评价设计的基本方法 2.历史课程终结性评价与试题设计 3.历史新课程教学与高考改革方案研讨 讲座 小组研讨 五、 培训 资源 1.专家名单 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 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 马世力,南开大学 刘军,南京师范大学 2.研修网站 广东中学历史教学网 广州中学历史教研网 中国基础教育 21 世纪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中国史学网 近代中国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教社历史天地 中青网史海泛舟 17 历史纵横 世界历史 六、 教学建议 1.建议各地市由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主持本轮培训工作,培训的对象包括主管新一届高一教学的中学领导和即 将承担高一历史课程的教师。 为降低信息的衰减,建议以地市集中研修为主,以县(市)区校之间定期交流为辅,逐步实现全员岗前培训和课改持续发展的良性运作机制。 2.建议在本轮岗前培训开始前,由各地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归纳整理去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书面材料给全体学员参考,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高中历史教师的困惑,化解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把历史课程改革落在实处,继续推进本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 3.建议地市教育局继教中心认真组织本地市岗前培训的授课师资队伍,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条件,使 本地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的骨干全部参与地市岗前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制定岗前培训和新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的工作。 4.建议充分发挥当地高校历史课程和教学研究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获得高校的指导和协助,建立高校和中学互动交流的途径,实现长期合作的氛围。 5.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国内和我省的人力资源、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逐步建立起历史新课程教师岗前培训和课程实施的资源库,打造起切合实际需要的课程改革研修和实施的平台。 18 地理学科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 做好 2020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基【 2020】 6 号)的精神,今年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工作由各地市组织。 为了进一步规范高中地理教师新课程岗前培训,提高高中地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制定如下普通高中地理教师新课程岗前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地理新课程在我省已经实施一年,根据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例如教师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新编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中地理新课程在 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程度和新课标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的学习评价问题难以解决等。 地市级高中地理教师的岗前培训要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设计以培训对象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培训课程,切实提高培训者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突出地理教师岗前培训的地域性,针对本地区实施地理新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讨和解决。 二、培训目标和内容 ,把握此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总体 框架。 ,进一步明确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每个模块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结构、各模块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融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操作方法,学员能真正掌握高中地理模块课程中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并且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学生的方式。 4..通过对高中地理课堂具体教学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讨,专家点评,使学员真正领会新课程教学中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19 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灵活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掌握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三、培训形式及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专家讲座、小组交流、案例教学、对话研讨等方式进行,通过学员的参与式学习,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鼓励广大的一线地理教师与培训者积极对话,认真领会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并能够将这些理念和精神贯彻到日后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让培训者能够了解广大一线教师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 为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使学员更全面地理解高中地理,课程培训班应吸收各方面专家的参与,包括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者、教材的编写者、地理教育教学研究者、教研员和一线的地理教师等。 培训班应该为学员提供学习资源包(其中包括专家讲义、课件、教师研讨的文本和相应的成果、教学案例等)。 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的课程采用问题中心形式,围绕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设计培训的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安排如下表所示: 时间安排 培训内容 培训形式 教学建议 第一天 (上午) 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 请专家做高中新课程改 革通识培训的专题报告 讲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家推行此次新课程目的、新课程的整体框架、与传统课程设置的异同、新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提出的一些要求。 第一天 (下午)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 专家和一线的地理教师、教研员共同研讨、评析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基本理念、课程的设置、学分制管理和学生选课指导。 第二天 (上午)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内容解析与教学培训 专家和一线的地理教师、教研员共同研讨、评析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内容解析,利用集体备课的形式研讨必修模块的教材分析和 处理方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的方法等。 第二天 (下午) 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内容解析与教学培训 专家和一线的地理教师、教研员共同研讨、评析 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内容解析,研讨各选修模块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教师需要的知识准备和开课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第三天 (上午) 高中地理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问题研讨 专家和地理教师一起研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基本内容,研讨过程性评价中一些可操作的基本方法、终结性评价中开放性试题的命制与评分, 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以及学分的认定等。 20 第三天 (下午) 高中地理典型课例的观摩和研讨 选择 2 个不同的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专家点评,与学员一起研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及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 由教研员或者教师提供实录的地理新课程教学案例,先观摩教学案例,再由专家进行点评,专家和教师一起研讨教学案例中所体现的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法的应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的技巧及改进的措施。 21 物理学科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 于做好 2020 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及 [2020]6 号)的精神,今年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工作由各市组织。 为了进一步规范课程培训的工作,推进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物理教师实施物理课程的能力,我校受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委托,制定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学科教师岗前培训参考性方案,以供各地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参考。 一、培训班的理念 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地课程方案,重点在于提高教师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必须首先突出培 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广东省在 2020 年秋开始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课程的试验工作,在试验过程中各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因此,为了做到培训工作的时效性,地市级培训应根据各地区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设计以培训对象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培训课程。 二、培训班的教学目标 通过组织岗前培训,学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