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内容摘要:

1水源地保护措施。 2加氯间防止氯泄露措施。 3沉淀池排泥水、滤池反冲洗水的回收及污泥处理措施。 4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环境(或排放水体)的影响。 5锅炉房消烟除尘措施。 6降低噪音措施。 7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措施。 动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构(建)筑物的消防保护等级,考虑必要的安全防火间距,消防道路、安全出口、消防给水、防烟排烟等措施。 ,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叙述能耗情况及主要情节能措施,包括建筑物隔热措施、节电、节药、节水和节燃料等措施,说明节能效益。 、定员及人员编制的建议。 各类批件和附件。 2 工程概算书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3 主要设备材料表 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设需要的三材和其它主要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单)。 必要时,分列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 4 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一般应包括下列图纸,并可根据工程内容及设备招投标具体 情况适当调整图纸内容。 比例一般采用 1: 50000~ 1: 25000,表示出地形、地物、河流、铁路、公路等,标出坐标网、方位、风玫瑰(指北针),绘制现有和设计的给水系统,列出主要工程项目表。 水源地、取水厂、净(配)水厂等应绘制总平面图。 比例一般采用 1: 200~ 1: 500,图上表示出座标轴线,标高,风玫瑰(指北针)、平面尺寸,绘出现有和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主要管渠、围墙、道路及相关位置,注明与外部配套设施的关系;绿化景观布置示意;竖向布置;列出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纵向比例一般采用 1: 100~ 1: 200,表示出生产流程中各构筑物及其水位标高关系,列出主要规模指标和主要设计参数,主要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 (渠)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 平面设计图比例一般采用 1: 500~ 1: 1000,图中表示出地形、地物、道路、管(渠)平面位置、转角度数及座标,示意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各类地下管缆等主要障碍的位置,布置平面管件、各类阀门、消火栓等管道附件以及泄水管、连通管等位置。 纵断面设计图采用比例一般横向 1: 1000~ 1: 2020,纵向 1: 100~1: 200,图上表示出现况地面标高、设计地面标高、设计管(渠)底标高、埋深、距离、坡度、接口形式,注明管径(渠断面)、管材,示意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各类地下管缆等主要障碍的位置及标高,布置纵断面管件、各类阀门、消火栓等管道附件以及泄水管、连通管等的位置。 平面设计图和纵断面设计图应相互对应,并列出主要设备材料及工程量表。 采用比例一般 1: 100~ 1: 200,在建筑图的基础上表示构筑物工艺设计尺寸、布置形式、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管道、附件的相对位置、标高(绝对 标高),等,注明管径及水流方向,列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注明规格及主要性能参数。 、构筑物建筑图 应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采用比例一般 1: 100~ 1: 200。 图上表示出主要 结构和建筑配件、基础做法、建筑材料、室内外主要装修、建筑构造、门窗以及主要构件截面尺寸等。 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需符合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20 年版)的有关规定。 、配电设备布置图 表示变电、配电、用电起动保护等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附主要设备材料表。 仪表系统布置图 仪表数量较多时,绘制系统控制流程图,当采用微机控制时,须绘制微机系统框图。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布置图及供热系统流程图。 表示锅炉及辅机等设备位置、设备编号、管径、图例符号及型号规格,附主要设备材料表。 一般工程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初步设计阶段可不出图,只列出主要设备表。 当有特殊要求时,其出图深度参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及建筑给排水有关章节的深度要求。 专用机械设备和非标机械设备设计图,表明设备的规格、性能参数等。 机修 间平面图,表明设备规格、性能参数及设备的布置。 给水工程施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设计说明书 、文号、日期及主要审批内容。 参照初步设计的相关章节进行简述。 给水厂站工程应说明各单体构筑物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尺寸、数量、主要设备及工艺管道的设计功能、安装要求、运行条件(开停水泵时对取水水位或清水池水位的要求、设备的备用关系等)。 并应说明厂内各种工艺管道与外 部配套设施的关系。 给水管道工程(含厂平面及构筑物内工艺管道)应说明管道位置、管材及接口、管道防腐、管道附件及附件井、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及深覆土段的特殊处理措施、管道安装、试压、冲洗消毒的要求、管道基础及还土要求等。 建筑结构设计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20年版)执行。 如与初步设计内容有较大的变化时,应阐明原因、依据,并对照初步设计说明更改的主要内容。 必要时另行编制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设计。 ,说明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对施工安装的特殊要求。 各类批件及附件。 2 修正概算或工程预算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4 设计图纸 比例一般采用 1: 2020~ 1: 10000,图中内容基本同初步设计,要求更为详细确切。 水源地、取水厂、净(配)水厂等应绘制总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 1: 200~ 1: 500。 标注风玫瑰图、等高线、座标轴线、建筑物、构筑物、围墙、绿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 ;注明厂界四角座标及构筑物四角座标或相对位置,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各种管渠及室外地沟尺寸、长度、地质钻孔位置等;绿化景观布置示意;竖向布置;各种详图;列出建筑物、构筑物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量表(含土方工程平衡表)、图例及有关说明。 纵向比例一般采用 1: 100~ 1: 200,表示出生产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及其水位标高关系,列出主要规模指标和主要设计参数,主要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 工程规模较大,构筑物较多者,应绘制建筑总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 1: 200~ I: 500。 列出厂区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 对地形复杂的净水厂等应进行竖向设计,内容包括厂区原地形、设计地面、设计路面、构筑物标高及土方平衡数量图表。 比例一般采用 1: 200~ 1: 500。 当厂区地下管缆种类较多时,须进行管道综合,绘出各种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构筑物、建筑物的距离尺寸和管线间距尺寸。 管线交叉密集的位置,须绘制节点断面图,注明管线、地沟等的设计标高及各管线间的控制标高。 (渠)道平面布置图 比例一般采用 1: 200~ 1: 500。 表示厂区内各种工艺管(渠)道管径(断面尺 寸)、长度、材料,各类阀门、附件及附属构筑物,注明节点管件、支墩等,列出工程量及管件一览表。 表示厂区各种排水管渠的埋深、管底标高、管径(断面尺寸)、坡度、管材、基础类型、接口方式及排水井、检查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