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与传统计价模式的比较内容摘要:

规范”中人工、材料、施工机械没有具体的消耗量 , 投标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 ,也可以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进行报价 , 在此 ,报价权力归属于施工企业。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区别 (1)、编制工程量的单位不同:传统定 额预算计价办法是: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分别按图计算。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工程由招标单位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统一计算,“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投标单位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施工经验、企业成本、企业定额、管理水平自主报价。 (2)、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间不同: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是在发出招标文件后编制(招标与投标人同时编制或投标人编制在前,招标人编制在后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量清单必须在发出招标文作前编制。 有时业主为了缩短建设 周期,通常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就开始施工招标,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陆续发放施工图纸,因此承包商据以报价的工程量清单中各项工作内容下的工程量一般为概算工程量。 (3)、表现形式不同:采用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一般是总价形式。 工程量清单报价法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 工程量清单报价具有直观、单价相对固定的特点,工程量发生变化时,单价一般不作调整。 (4)、编制的依据不同:在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下,计价依据主要是图纸、政府部门公布的消耗量定额和价格信息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依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进行计算。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企业的投标报价则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编制。 (5)、费用组成不同:传统预算定额计价法的工程造价由直接工程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工程造价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 包括完成每项工程包含的全部工程内容的费用;包括完成每项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规 费、税金除外);包括工程量清单中没有体现的,施工中又必须发生的工程内容所需费用,包括风险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6)、评标采用的办法不同:传统预算定额计价投标一般采用百分制评分法。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投标,一般采用合理低报价中标法,既要对总价进行评分,还要对综合单价进行分析评分。 第二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的区别 4 (7)、项目编码不同:定额计价采用传统的预算定额项目编码,全国各省市采用不同的定额子目。 工程量清单计价全国实行统一编码,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一到九位为统一编码,其中,一、二位为附录顺序码,三、四位为专业工程顺序码,五、 六位为分部工程顺序码。 七、八、九位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十到十二位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 前九位码不能变动,后三位编码由清单编制人根据项目设置的清单项目编制。 ( 8)、合同价调整方式不同: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合同价调整方式有:变更签证、定额解释、政策调整。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合同价调整方式主要是索赔。 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一般通过招标中报价的形式体现,一旦中标,报价作为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相对固定下来,工程结算按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清单中相应的单价计算。 减少了调整活口。 采用传统的预算定额经常有这个定额解释那个定 额规定,结算中又有政策文件调整;工程量清单计价单价不能随意调整。 与定额计价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点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不仅规定了反映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对施工措施消耗部分也固定化了 ,虽然由有关部门定期发布价格指数对价格作以调整 ,但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价格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 实行工程量清单模式,实现了量价分离、变以预算定额为基础的静态计价模式为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全费用单价内的动态计价模式,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 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原则,把确定人、材、机消耗量及施工措施消耗量及其相应价格的权力交给施工企业 ,有利于建筑产品在市场中形成价格 ,反映其真实价格。 所有投标人均在统一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和企业自身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市场风险因素,即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避免投标报价的盲目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建筑市场风险的合理分担。 由于建设工程的不确定和变更因素较多,因此工程建设的风险一直较大。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 ,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清单,并承担 相应的风险。 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 ,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 ,因此由这部分引起的风险由业主承担 ,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原则。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规范招投标工作。 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 ,标底在招投标活动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其准确与否及保密性是招投标双方的关注焦点。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淡化了标底的作用,避免了工程招标中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 有利于廉政建设和净化建筑市场环境,规范招标动作,减少腐败现象。 并消除因工程量不统一而引起的在标价上的误差 ,可以从细节上衡量投标企业的造价水平及其合理性,有利于正确评标。 第二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的区别 5 (4)、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推动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清单计价模式下进行招投标时,企业要按综合单价进行投标报价,在报价中必须考虑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完成其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 这就要求投标企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把进度、质量及管理技术等方法及措施综合落实到期清单项目的投标报价中,从而真正体现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 这就促进施工企业对工程成本的分析、改进及对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定额库,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 优化组合,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同时也便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分析和编制适应市场变化的造价信息,更加有力的推进政府工程造价信息制度的快速发展。 (5)、降低社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避免了招标方、审核部门、投标单位的重复做预算,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同时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功效。 (6)、清单计价有利于我国的建筑计价制度逐步向国际接轨。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行业技术贸易壁垒下降,建设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的建筑企业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工程量清单招标形式国际上采用最为普遍,其计价法 是一种既符合建设市场竞争规则、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国际通行计价原则,为适应建设市场对外开放发展的需要,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使国内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第三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招投标 两种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的特点 我国在 1999 年 8 月 30 日通过,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招投标法》的实施确立了招投标制度在我国的主导地位,竞争已成为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 在招投标过程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目前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第三章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招投标 2 的治本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招投标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强调:“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执行本规范”,在招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 1) 传统模式下的招投标 20 世纪 90 年代初,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 ,标底 在招投标活动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其准确与否及保密性是招投标双方的关注焦点,而投标者把精力放在猜标甚至用各种方法套标,而不能集中精力提高技术,降低成本。 传统计价模式下,无论是业主编制标底,还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在计价规则上没有超出定额规定的范畴,招投标本来引入的是竞争机制,可是因为定额的限制,招投标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再者,在定额计价模式下的招标投标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风险都是由投标方独自承担,缺乏公平和公正,造成了业主人为的压低价格,标底和中标价格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工程造价。 ( 2)清单模式下的招投标 工程量清 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指工程量清单由业主或委托招标代理单位编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投标人根据自己的企业定额自主报价,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有以下显著特点: 1)招标文件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 2)投标报价以实物法编制; 3)评标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或经评审的最低标中标法。 工作内容 管理部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