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现场改善宝典:10smed快速换线内容摘要:
人數設置與作業分擔。 5. 第五步 :縮短外部時間 縮短外部作業時間對提高設備效率沒有什么大的影響﹐所以放在最后第五階段來做﹐但是如果能縮短外部作業時間﹐就可以減少切換作業時人力時間的浪費。 在縮短外部作業時間時徹底實施 5S 非常重要﹐尤其是整理整 頓。 6. 第六步 : 减少外部時間 缩短了内部换线时间之后, 还应该想办法减少外部作業的時間 . 通过如下手段改良外部工作构成 : (1)把工具存放在方便更換之位置 ﹔ (2)物料擺放于固定且相近位置 ﹔ (3)把文件放置于固定的位置 ﹔ (4)提供详细的更换流程记录单 ﹔ 内部构成 外部构成 改善后 内部构成 外部构成 改善前 (5)消除不必要的動作浪費 ﹔ (6)簡化動作 . 八 . 提高切換速度的一些簡單方法 1. 設備 /治工具 的擺放 要做到三點: (1)擺放整齊和標識清楚。 (2)用后放回原處。 (3)大家都清楚擺放位置。 2. 人員職責表 (1)人員的職責要清楚界定。 (2)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作業。 (3)要有提示與監督的功能。 (可以制作看板 )。 (4)制作人員職責表 . 3. 平行作業 平行作業最容易立即獲得縮短內部作業時間的效果 .但是作業間配合應進行充分的分析 ,要做到動作熟練 ,減少相互之間的干擾 ,特別注意安全 . 4. 做好事前准備 外部作業之事前准備如果做的不好 ,就會影響內部作業的順序進行 ,耽擱時間 ,使切換時間變長 . 5. 能簡則簡 第二節 案例分析 一 . 背景介紹 此 SMT 生產線由印刷機 (DEK)﹐高速機 (HSP4797L)﹐泛用機﹐回焊爐﹐ AOI 5 部分組成。 此線進行換線﹐工單要求﹕ Printer 需要更換刮刀, HSP 100 支 feeder , GSM 40 支 feeder. 二 . 快速換線 1. 觀察當前換線流程 ,收集相關數据 . 根據現場觀測﹐換線時間分布如下﹕ SMT 總換線時間為 50 分鐘﹐ 由于 HSP 是還線的瓶。工业工程现场改善宝典:10smed快速换线
相关推荐
料考慮即時生產或即時送貨的方式 ,降低庫存。 2﹑導入 JIT 庫存管理 看板管理。 3﹑控制在庫金額。 4﹑定期盤點。 5﹑庫存警示方法 ,如下例 ,將細綁用的膠帶利用架子儲放在現場的一角 ,並用紅色電氣膠帶標記最低庫存量 ,這樣除了達到以防缺貨而影響生產外。 我們也確定了最低庫存而不會造成在庫量過多的浪費 . 第四節 搬運的浪費 一 . 搬運浪費的定義 流程中因兩點間距離遠﹐而造成的搬運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7 整,决不允许超挖,如有超挖现象,立即停止。 超挖 部分地基会同设计监理处理。 ,立即请监理验收,并随即进行下道工序,未经验收的基底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清除基坑内的有机杂物及积水。 应在结构四周均匀分层回填,层层夯实,密实度达 98%。 ,都应连续进行,既争取时间,又防止基底遭到破坏或边坡塌方。 、模板施工。 为确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1 建筑物的柱(含轴线及其编号)、围护墙、隔间、门、指北针,主要尺寸和车间、工段、隔间等名称;用电设备及其编号和容量; 2 各种配电箱、控制箱、开关、启动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和线路走向;设备编号及其 规格,导线型号和规格,保护管径,低压断路器额定电流 及整定值。 注: 1 本图标示不清时,应单独绘制电力配电箱系统图。 2 消防设备互为切换及联动控制等特殊要求的控制回路,应绘制二次接线图。
四原則︰ a 自由奔放 b 意見越多越好 c 嚴禁批評他人 d 搭便車 四 . 功能 特性要因圖的功能非常廣泛,除可用於現場製程外,其他在事務上、研究上、教育上及新產品的開發上均能派上用場。 在「原因」或「對策」之尋找,必須透過相關人員的知識和經驗的聚集並整理,而成一種有系統有組織的程序與方法,以得到分析管理的效果。 其功能可整理 成下列四點: 1. 改善解析 為改善品質、提高產量、降低成本
法进行研究。 本文介绍了国际标准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和国际标准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发展,阐明了三标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实用性,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国际标准管理体系的内容、特点和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 结合我国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水电施工企业项目如何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 提出了以生产流程为主线,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架构的
□ 数量的检查 ◇ 品质的检查 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或成品的品质特性或数量用方法加以检测,并将其结果与基准比较作为判别合格或秒合格 停滞暂存 ▽ △ 原材料、零件的存储 ▽ 半成品、产品的贮存 D 工序时间的停止 指材料、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在某一位置滞留或存储 四、 5W1H 提问法 凝问 问题 为什么 改善方向 目的是什么。 ( 1)为何要那样做。 ( 2)理由是什么。 ( 3)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