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能源集团苯加氢、焦油项目无损检测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位应在点口工作结束后,向检测单位出具委托书,并在委托书上的单线图上标示出监理认可的焊口号和检测位置。 施工单位焊接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第三方检测人员分别在委托书上签名确认。 三方检测人员接到委托书后,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应在检测后 12 小时内向监理及施工单位发出检测结果反馈单。 现场制作的压力容器(如球罐、冷箱、反应器、容器、塔、料仓)和重要压力管道(如 SHA 类管道、低温管道、各种炉管等管 9 道)都必须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施工规范编制单项探伤工 艺方案 . 检测单位在编制探伤工艺时,应按照设计图纸指定的标准执行。 如果设计中没有明确指定使用标准。 可按照 JB/T47302020标准编制探伤工艺。 但射线透照等级必须按( AB)级执行。 无损探伤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 24 小时进行检测,有特殊要求的(如球罐)应在焊后 36 小时后进行检测。 底片的编号按“区域号、单元号、管线号、焊缝号、编排、搭接用 .标示,片号用数字 .标示,加 扩拍片在焊缝号后加放“ K1”标示,中心符号用“ +”标示,一次返修在片号后加放“ R1”,二次返修在片号后加放“ R2”。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时对检测单位的质保体系运转,检测工艺执行,检测过程、质量、实行监督与检查。 无损检测工作应遵循以下程序: 施工单位焊缝自检完毕 监理有关人员确认 施工方向监理提交无损检测申请单 专业监理工程师指定探伤部位 施工单位派专人协助点口,并做好记录 施工方向检测单位出具由监理、施工单位、三方检测、签字确认的探伤委托书 10 定期对检测单位拍摄的所有评议过的底片进行抽检复评,复评过程中,发现有漏评或不符标准的底片,向检测单位提出警告或要求重拍,二次复评时,仍发现存在以上问题,将要 求检测单位撤换评片人或检测人。 无损检测应在焊缝外观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应在射线照相检验及超声波检验前进行。 超声波检验及射线照相检验焊缝内在质量时,应依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当超声波及射线照相检验要求抽检时,其抽检比例应以每个施焊焊工所施焊的同一批焊口数安排抽检比例,最少不得少于一道焊口。 设计文件规定焊缝系数为Ⅰ的焊缝,或规定进行 100%射线照相检查的焊缝,不应低于 GB5023698 规范中的Ⅱ级等级。 检测的合格级别、及检测比例的执 行,设计文件、图纸有规定的按图纸设计文件执行。 设计文件、图纸,没有具体规定的按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局部射线照相检验的焊缝,其内在质量不应低于 GB5023698 规范中的Ⅲ级等级。 其检验比例不得低于每个施焊焊工施焊焊口数或施焊焊缝总长度的、规范要求的检测比例。 检测单位检测完毕、应向监理 部门、施工单位、及时发出无损检测结果反馈单 11 对不合格焊缝返修前应进行质量分析,当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两次时,应制定返修措施。 并经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 3. 压力容器检验: 压力容器类焊缝射线检测,照像拍片的合格级别按JB/ 中的Ⅱ级合格执行。 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合格级别按 中的Ⅰ级执行。 压力容器类焊缝表面作 100% 磁粉、渗透检测的合格级别按JB/ 中的Ⅰ级执行。 4. 管道检验: 4. 1 焊缝表面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磁粉或渗透检验。 有热裂纹倾向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后进行检验。 磁粉检验和渗透检验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 当发现焊缝表面有缺陷时,应及时消除,消除后应重新进行检验直到合格。 管道焊缝内部质量,应 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射线照相检验和超声波检验的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管道焊缝的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应及时进行。 当抽样检验时,应对每一焊工所焊焊缝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抽查,检验位 12 置应由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确定。 管道焊缝的射线照相检验数量应符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