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摘要:

力在产业政策 的制订、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等多方面为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使 宁波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 ) 发展目标 1. 2020 年目标 到 2020 年末,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实 现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年均增长 15%。 其中 新兴 电子产品制造业达到 1175 亿元,软件业 (含网络服务业) 达到 248 亿元,网络传输业达到 77 亿元。 培育年销售规模 100 亿元以上的企业 1 家,年销售规模 10亿元以上的企业 20家。 表 1 宁波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20 年主要经济指标 经济 指标 2020 年 2020 年 第 12 页,共 34 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销售收入(亿元) 750 1500 “十二五” 年均增长 / 15% 其中 新兴电子产品制造业 销售收入(亿元) 590 1175 “十二五” 年均增长 / 15% 软件业(含网络服务业) 销售收入(亿元) 100 248 “十二五” 年均增长 / 20% 网络传输业 销售收入(亿元) 60 77 “十二五” 年均增长 / 5% 2. 2020 年远景展望 到 2020 年末,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销售收入在 2020 年基础上年均增长 15%,达 到 3000 亿 元。 其中 新兴 电子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 2020 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达到 900 亿元, 网络传输业 销售收入达到 100 亿元。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形成一批上规模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基地。 四、主要任务 (一 ) 抓住机遇,推动集聚,努力壮大软件产业 以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契机, 着力引进和培育 一批 龙头软件第 13 页,共 34 页 企业, 加大宁波 软件园建设 力度。 围绕“两化”融合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的迫切需求 , 重点扶持发展 软件、服务外包 、集成电路设计 等信息服务业。 1. 行业应用软件 重点 研发智慧物流、 智慧贸易、智慧公共服务、 智慧社会管理、 智慧交通、 智慧健康保障、 智慧社区安居等 领域的 应用系统软件, 同时 发展石油化工、电力应用、企业资源管理等行业应用软件。 加快建设 高新区 软件研发与技术推广基地, 积极推进“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等 特色园区建设,提升宁波软件产业园建设水平,力争在若干细分行业软件中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 嵌入式软件 结合宁波“智慧制造”应用 体系 建设,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嵌入式软件等 技术提升和改造现有制造业,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 加快电子信息、信息家 电、机械机电、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医药设备等行业嵌入式系统发展。 3. 软件出口及服务外包 以高新区、鄞州区为中心, 引进国外软件企业和培育本土软件外包企业并举,鼓励软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软件出口 和服务外包。 积极引进 和 培育呼叫中心等服务外包业务。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软件技术培训、咨询、监理、评测、中介等服务机构,使其成为我市软件 出口和服务外包 产业链的重要第 14 页,共 34 页 组成部分。 4. 在线软件服务 针对宁波本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加快发展互联网在线软件服务,推动具有宁波品牌的 SaaS 运营平台 建设。 重点发展桌面工具类、企业管理类和软件开发类的在线软件服务,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营成本,为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5. 集成电路 设计 基于宁波 在 信息 家电 、 光电子 、 机械机电、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医药设备 等领域 具有 众多下游应用支撑产业 , 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 以产学研 合作 为基础, 建立集成电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着力培育企业的 专用 芯片 设计研发能力。 在 培育 本地 集成电路设计业 的同时 , 重点 加快引进 著名 集成 电路设计企业。 (二 ) 创新应用,提升层次,大力培育新一代网络服务业 顺应网络服务发达城市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带宽水平和接入率,提升宁波在互联网拓扑中的层次。 要重点 抓住 3G应用、三网融合、无线城市、下一代互联网 等 技术 发展 契机,以智慧物流和智慧健康保障 等特色应用为抓手推动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同时 加快数据中心产业链建设。 1. 网络传输服务 第 15 页,共 34 页 继续 推进 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基础电信业务和基础广电服务 建设,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做大做强宁波网络传输服务产业,发挥网 络通信与传输服务业在我市经济各领域中的 基础 支撑作用。 积极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 在 宁波 杭州湾新区进行试点 并 逐步推广到全市。 在稳定 2G通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掘和推广 3G核心业务,积极 探索和发展 LTE技术及其应用。 以政府为主导,运营商共同参与,统一规划、协同建设无线城市,带动平台运营、终端产品、增值服务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2. 网络数据服务 大力推动国家电信、广电运营商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云计算中心,进一步提升政府数据中心、互联网交换中心和数据容灾中心的建设水平,加快培育和建设物联网公共服 务平台、智慧城市感知计算服务平台。 以 宁波 杭州湾新区 、 宁波 国家高新区 为重点,打造宁波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数据中心、空间资源 数据 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数据中心项目,并积极建设第三方数据中心,形成 海量数据收集、存储 、运行、分析、挖掘利用能力和云计算处理能力,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带动数据中心服务产业的发展。 3. 数字内容服务 第 16 页,共 34 页 以鄞州区、高新区、江东区 等 为重点,发展动漫设计、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等数字内容与创意产业。 积极发展数字媒体内容业,壮大网络文化产业。 抓住宁波着力发展 创意产业的契机,大力发展数字化的工业设计、产品外形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等工业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 , 促进信息技术在文化传媒、广告会展、娱乐休闲、信息咨询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4. 电子商务 立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特色和 国际 港口的优势,发挥宁波在服装、文具、家纺、电子电器等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广阔市场,大力引导传统制造业和贸易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发挥行业网上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 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网站企业、集大宗商品信息发布与价格指导于一体的网上专业交易平台企业。 5. 物联网应用服务 优先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 等 领域的 示范 应用 ,大力推广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多维条码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海量数据管理、云计算、跟踪定位等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计算机、通信设备、信息家电、汽车电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由点及面带动智慧 健康保障 、智第 17 页,共 34 页 慧交通等 智慧应用系统 的建设,通过“智慧城市” 的创建 打造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城市。 (三 ) 顺应趋势, 认准高端,着力发展新兴电子产品制造业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两化融合”需求 , 顺应产业转型和新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结构升级和优化不断将产业重心上移,促进高端产业的集聚, 努力 发展具有突出优势和良好前景的新兴电子产品制造业。 1. 新一代平板显示 着力推进奇美电子 TFTLCD 器件、模组项目及相关配套项目建设,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关联企业, 完善液晶显示上下游产业链,稳固 宁波 保税区液晶面板 产业 基地的优势。 重点引进液晶光电产业设计和制造的核心技术,发展光学 薄膜、LED 背光模组等技术,稳定发展液晶面板框架及组装企业,积极发展 LED 阵列显示器技术。 支持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2. 新一代通信和计算机产品 抓住 3G 网络、下一代互联网 以及“三网融合” 的市场机遇,以新应用、新业务带动新增长,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重点发展智能终端、 3G 通信终端、车载系统、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消费类产品。 以高新区和鄞州区 等区域为 依托 , 培植和发展新一代通信产品, 促进 通信终端、通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