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对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为保障结对帮扶计划的贯彻落实,每学期将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总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师傅写好书面总结,查验听课笔记 、讲座资料、示范课教案、评课反思等材料,展示带徒成果,对考核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市教育局。 结队帮扶实施方案工作安排 201X~ 201X 学年度 9 月份 : 制订结对帮扶计划 11 月份 : 3 月份 : 举行两校行政人员座谈会、师徒座谈会。 5 月份: 帮扶学校赴支援学校第一次参观学习 6 月份: 两校六年级老师进行小学毕业总复习交流 201X~ 201X学年度 9月份: 学校工作计划交流 10 月份 : 支援学校第二次课堂教学送课 12月份: 帮扶学校赴支援学校第二次参观学习 4 月份: 两校联谊活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201X~ 2017 学年度 9 月份: 学校工作计划交流 11 月份: 师徒课堂教学展示汇报 5 月份: 举行帮扶工作总结会议,展示三年活动成果。 句容市春城中心小学 连云港市灌云县海滨新城学校 篇四: 于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 于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 衡协调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互动,激活各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带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主要内容 城区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帮助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传授管理经验和上示范课,帮助结对帮扶学校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结对 学校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城乡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城区学校派出农村学校学科短缺的教师 (特别是体、美、音学科的教师 )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中学派部分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 城区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挂钩农村中学青年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并认真落实。 城区学校定期开设面向全县的公开课,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校开示范课、优质课和讲座等。 城区学校为农村学校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 三、实施办法 落实帮扶,务求实效。 结对帮扶学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求真务实,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制定活动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目前农村学校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弱化、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严峻问题。 扎实有效开展帮扶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加强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以抓提高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城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基层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每学期每学科开展 3 次以上备课组 教学研究工作,解决教学上的问题; (2)每学期每学科开展 2 次以上以课堂教学为专题的研究活动; (3)每学期开展 1 次以上教学经验交流会; (4)每学期每学科开展 2 次以上说课教研活动; (5)每学期开展 2 次以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的整合课,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 (6)每学年开展 12 个新课改的课题研究。 加强师资培训。 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为确保农村新课改顺利实施,进 一步加快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培训。 (1)农村学校每学科每学期 2 次以上选派骨干教师赴城区学校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学习教学经验; (2)每学年定项目定时间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 (3)城区每一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与 23 名农村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做到活动有计划、有指导、有小结; (4) 城区学校每学期到农村学校开展 2 次以上教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