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论文-理工科类-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内容摘要:

⑤ 可以与光码分多址复用技术( OCDMA)相结合,构成自由空间 OCDMA 系统,进一步扩大系统的带宽。 对于一个基于光纤耦合技术的 FSO 系统而言,以下 2 个因素必不可少: ①体积小,重量轻的光学天线系统一个最佳的光学天线的设计首先必须使尽可能多的光耦合进单模光纤,获得最大 的耦合效率;其次要能通过粗跟踪系统测出入射光的角度;另外,必须满足尽可能高的通信速率和稳定性。 ② 性能良好的跟踪系统要使光学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光能够有效的耦合进纤芯和数值孔径都极小的单模光纤,我们必须为系统加上双向的跟踪系统。 2 国内空间光通信系统研究现状和进展 我国卫星间光通信研究与欧、美、日相比起步较晚。 国内开展卫星光通信的单位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模拟和关键技术研究)、清华大学(精密结构终端和小卫星研究)、北京大学(重点研究超窄带滤波技术)和电子科技大学(侧重于 APT 技术研究)。 目前已完成了 对国外研究情况的调研分析,进行了星间光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及初步的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大量的关键技术研究正在进行,与国外相比虽有一定的差距,但近些年来在光通信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2020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地研制了国内首套综合功能完善的激光星间链路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可模拟卫星间激光链路瞄准、捕获、跟踪、通信及其性能指标的测试。 所研制的激光星间链路模拟实验系统的综合功能、卫星平台振动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及对光通信关键单元技术的攻关研究有创新性,其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 该项研究已进入工程化研究阶段。 上海光机所研制出了点对点 155M 大气激光通信机样机,该所承担的 “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 ” 项目也在 2020 年 1 月份通过了验收,该系统具有双向高速传输和自动跟踪功能,其传输速率可达 622Mb/s,通信距离可以达到 2km,自动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为 ,响应时间为。 中科院成都光电所于 2020 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 10M 码率、通信距离 300m 的点对点国产激光无线通信机商品。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也在 2020 年正式推出 FSO 商品,最远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