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群体改良手册dhi终稿内容摘要:

5 万 /ml 第 3 胎 ≤ 30 万 /ml 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因素有 : 病原微 生物对乳腺组织 的 感染、 分群或饲养模式突变产生的 应激、 环境、 气候、遗传、胎次等 ,其中致病菌对体细胞的影响最大。 你知 道体细胞 (SCC)与奶损失的关系吗。 乳腺炎导致的损失 64%来自牛奶损失 体细胞 体细胞值 体细胞中间值 第一胎奶损 失 二胎以上奶损失 计分 X1000 X1000 (kg) (kg) 1 2 0 0 2 35- 68 50 0 0 3 69- 136 100 90 180 4 137- 273 200 180 360 5 274- 546 400 270 540 6 547- 1092 800 360 720 7 1093- 2185 1600 450 900 8 2186- 4271 3200 540 1080 9 4271 6400 630 1260 从 上 表可以看出 SCC对奶损失 具有 重要意义。 若一个牧场有泌乳牛 300头 ,SCC 平均 40万 /m1, 一年光产量损失的费用达 ( 指头胎牛 占 25%, 元 /kg), 这还不包括因乳腺炎造成的其它损失。 乳腺炎 造成 的其他损失 为 36% : 乳房永久性破坏 ( 泌乳组织由疤痕组织取代 ), 牛只传染 , 特别是健康的头胎牛过早干奶、淘汰 , 兽医、兽药费 , 抗生素残留奶 , 生奶质量下降。 体细胞数与奶损失 体细胞数 (X) 奶损失 (ML) X15 万 MLOSS= 0 15万 ≤ X25万 MLOSS= *产奶量 / 25万 ≤ X40万 MLOSS= *产奶量 / 40万 ≤ X110万 MLOSS= *产奶量 / 110万 ≤ X300万 MLOSS= *产奶最 / X300万 MLOSS= *产奶景 / SCC 与胎次相关的奶量损失表 一胎牛 SCC 引起的潜在的 305 天奶量损失 SCC 万/毫升 损失奶量 公斤 15 0 - 30 180 - 50 270 - 100 360 100 454 隐性乳房炎与体细胞的关系( BMT法) 体细胞计数(万) 0- 25 26- 50 51- 150 151- 乳房炎诊断 “- ” “177。 ” “+” “++” 反应物状态 流动 微细颗粒流动 呈絮状、胶凝物流动差 明显胶凝状、流动极差 反应物颜色 黄色 黄色带绿 绿色 深绿色 对高体细胞数的牛只的处理 泌乳早期 +高体细胞数 +高奶损失 隔离 (最后挤奶或分群 ) CMT 如果是临床性乳房炎 隔 2小时挤奶一次 如果 CMT 是阳性 乳腺注射抗生素 生产的奶单独处理 观察反映情况 ,如果反应不明显 ,改变药物 . 泌乳晚期 +高体细胞数 +高奶损失 隔离 (最后挤奶或分群 ) CMT 如果 CMT 是阳性 乳腺注射抗生素 生产的奶单独处理 观察反映情况 ,如果反应不明显 ,改变药物 细菌培养 集中加强干奶治疗 至少 5天乳腺和肌肉注射抗生素 泌乳晚期 +高奶损失 隔离 (最后挤奶或分群 ) 集中加强干奶治疗 至少 5 天乳腺和肌肉注射抗生素 你知道 SCC 对 牛奶 成分 (%)的影响吗 ? 高 SCC对 牛 奶成分 (%)的影响 乳成分 正常 SCC 的乳 高 SCC 的乳 非脂干物质 乳糖 乳脂 总蛋白 总 酪 蛋白 乳清蛋白 乳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钠 氯 钾 钙 资料来源于 : 陆静等《上海奶牛》 l998(2):2123 从 上 表可以看出 , SCC高会对牛奶成分产生影响 , 从而影响生奶质量 以及乳制品风味 ,当然在按质论价时也会降低奶农的收益。 你 知道 SCC与泌乳 天数的 关系 吗。  正常情况时 ,SCC 在泌乳早期较低 , 而后逐渐上升。  泌乳早期 SCC 偏高 , 预示干奶牛 的 治疗、 挤奶程序 、 挤奶设备等 环节出现 问题。 应及时调整和 改善这些 环节的状况, SCC就会相应下降。  中期 SCC 高 , 可能是乳头浸泡液无效、挤奶设备功能不 完善 、环境肮 脏、饲喂不当等 , 应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 , 以便及早治疗和预防。 但 此时治疗成本大 ,但还是 低于因及早治愈而获得的 效益。  在泌乳后期 SCC 偏高 , 则应及早进行干奶和用药物治疗。 在 生 产中如何应用 SCC。 由于 SCC 能反映出乳房的健康状况 , 则通过阅读 DHI月、季、年度报告总结 ,了解其中 的 SCC 分析其变化趋势 , 分析和评估牧场管 理措施和乳腺炎防治计划以达到降低 SCC 的有效性。 前次体细胞数与本次的对比  反映管理变化和治疗效果  若 各胎次牛 SCC 都在下降则 表明 措施正确。  若两次 测定 SCC 持续很高 , 则预示 传染性乳 房 炎 , 可以显示是什么样种类的细菌引起的乳房炎, 如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 ,由于 挤奶而发生传染 , 治愈时间一般较长。  若 SCC 或高或低 , 多为环境性乳腺炎 , 一般与卫生问题相关 , 如乳头 浸泡效果不好 , 挤 奶设备消毒不好等。 此种情况治愈时间较短 , 且易于治愈。 改善高体细胞数的方向及方法 如 何降低牛群体细胞数,应参考各牛场的实际情况 ,拟定改善对策 ,原则如下:  丢弃肉眼可见的不正常的奶  彻底治疗已感染并有症状的牛只  对治疗无效的牛 ,强迫干奶治疗  淘汰久治不愈 ,患有乳房炎的牛只。 改善饲养管理及环境的缺陷, 维护环境的干净、干燥 按照 正确的挤奶程序 进行操作, 维护挤奶器具的性能与质量 挤奶 后及时进行药浴, 饲喂,诱其站立,避免乳头感染, 保持牛体干净, 治疗干奶牛的全部乳区 及时 合理治疗泌乳期的临床 性 乳腺炎 淘汰慢性感染牛 保存好 SCC 原始记录和治 疗记录 , 定期 进行 检查 定期监测乳房健康 , 制定维护乳房健康的计划 定期回顾乳腺炎的防治计划 保证日粮的营养平衡,特别是 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如 :Se 、 VE 等 严格防治苍蝇等寄生性节肢昆虫 落实各部门在防治乳腺炎过程中的责任 奶牛个体 SCC 直接反映了奶牛乳房的健康情况,同时也能反映防治措施是否有效。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 SCC 的高低反映了乳房受感染的程度,并不是超过某一特定值后就表示该牛一定患了乳房炎而需治疗。 注意:预防高 SCC所获得的回报比治疗乳腺炎的回报要高得多。 DHI 是奶牛的医疗保障 正确的挤奶程序 用热的消毒液清洗乳头 30 秒 清洗后立即擦干乳头 每一头奶牛使用一块毛巾 挤一下最初几把乳 ,以检查其是否正常 乳房清洗后 60 秒钟之内套上挤奶器 挤奶时适当调整奶杯位置以防止吸入空气 尽量减少机器收奶梢 先关掉真空 ,然后移开挤奶器 奶杯移开以后立即进行乳头药浴 DHI报告中乳脂、乳蛋白的应用。 目前上海奶价收购标准: W ( F 十 P )[注 :W 为牛奶收购量,单位公斤; F 为测得脂肪含量, P 为测得蛋白质含量,不同季节 F 和 P 所乘的系数也不同]。 牛奶中脂肪 ( F)和蛋白( P)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你的奶价。 这是 一种趋势,将来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同样一公斤牛奶会因 P 和 F 的不同而收益不同。 没有 DHI 报告提供每头牛的信息, 你就无法知道牛群中哪些牛对牧场的效益贡献率高 , 哪些牛贡献率低,也就无法知道整个牛群的效益。 有 了 DHI 报告,你就能很容易发现牛场存在的隐患,并及时解决。 乳 脂率和孔蛋白率之间有何关系 ? 脂蛋比 正常情况下 ,荷斯坦牛的乳脂与乳蛋白的比 值 应在 ~ 之间。 这一 比值 可用于检查个体牛 、 饲喂不同 的 组别和不同泌乳阶段牛的状况 , 一般 高产牛 比值 偏小 , 特别是处于泌乳 3060 天之间的牛 ; 如 3% 的乳脂和 % 的 乳 蛋白 , 比值仅为 ; 高脂低蛋白会引起比值太大 , 可能是日粮中添加了脂肪 , 或日粮中蛋白不足 , 或不可降解的蛋白不足 ; 若产后 120天以内牛群平均脂蛋比太高,可能的原因是:日粮蛋白中过瘤胃蛋白不足;若 蛋白大于脂肪 , 脂蛋比太低,可能存在如下问题:日粮组成中有太多的谷物精料,或日粮中 缺乏粗纤维。 脂蛋 差 奶牛在泌乳早期的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之差小于 % 时 , 就意味着奶牛在快速利用体脂 , 则应检查奶牛是否发生了 酮 病 , 也可能是过渡期中毒 ( 指发生于产后 40 天以内 )。 而泌乳中后期时 , 则可能发生了典型性酸中毒。 乳脂率 乳蛋白率 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用于衡量营养状况和体况评分。 如果 乳脂率低可能是瘤胃功能不佳 ,代谢紊乱 , 日粮组成或者精粗料物理性加工 等 存在 问 题。 如果 产后 100内 蛋白率 不高于 3%* , 原因可能是 :干奶牛日粮 配合不合理 , 产 犊 时 膘 情太 差 , RDP和 UDP的比例不平衡, 日粮中可溶性蛋白或非蛋白氮含量高 ,泌乳早期碳水化合物缺乏等。 如果有 810%的牛乳脂率比群体平均乳脂率低 1%,同样也可 能发生了瘤胃酸中毒 如泌乳早期乳脂率较高,则意味着奶牛在快速利用体脂――应检查奶牛是否发生酮病 如果乳蛋白率小于 % 则可能的原因 :日粮中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比例较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35%),影响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缺少或氨基酸不平衡;热应激或通风不良;干物质采食量不足;能量不足。 * 注:北美洲荷斯坦牛的乳脂率 %,乳蛋白为 % 乳脂肪及乳蛋白曲线 如果乳脂率比乳蛋白下降要快,表明瘤胃发酵(尤其是纤维的消化)受阻。 乳脂率低下 , 可采 取 那些 措施 : 减少精料喂量 , 精料不要磨的太碎 饲喂精料前先喂 l2 小时、长度适中的干草 添加缓冲液 饲料中 NDF 应大于 28%,ADF 不 小 于 l8% 精粗比例 ≤ 40/60 等 粗料尺寸太小 (TMR) – 10 15% 的粗料应 15 cm 粗料干物质含量变化不要太大 – 每周测试粗料水份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日粮中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比例较低 ,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可使用脂肪和油类作为能量来源 增加蛋白质供给或保证氨基酸摄入平衡 减少热应激或增加通风量 增加干物质摄入量 应用牛奶中尿素氮( MUN)。 早在十年前 , 外国的 DHI 系统就将 MUN 列入其中 , 因为饲料 成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