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保护科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内容摘要:
物的事物模拟展示,简称“水生生态 系统 展 馆”; ( 2) 地上一层的洱海 文化、洱海历史演替、洱海保护相关内容的 宣传教育、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鸟类等标本展示,简称“洱海宣传教育及标本 展 馆”。 水生生态系统展馆 “科普中 心”的水生生态系统展馆位于科普中心的地下一层,总面积为 2520m2,主要包括洱海水生生物、水生生物食物链 等展示。 洱海水生生物展示包含洱海水生动物(以洱海各种土族鱼类为主)事物展示、洱海水生植物(以洱海常见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1 总论 4 植物为主)事物展示、洱海 藻类(以洱海存在的各种藻类为主)的事物展示和洱海水生生物食物链 模拟展示等内容。 水生生态系统展馆的具体布局如附图 地下一层平面布置图所示。 “科普中心”的 洱海宣传教育及标本展馆 包含宣传及标本展示区位于科普中心的地上一层,总面积 为 2690 m2,主要包括标本展示、洱海造型水池和 包括洱海生态、洱海历史演化、洱海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多媒体演示三个部分的内容, 其布局如 附图 地上一层平面布置图所示。 标本展示主要针对洱海常见的鱼类、鸟类、水生植物标本进行展示;洱海造型水池为构建与洱海形状一致的水池以实现对洱海形状的直观表现;洱海宣传教育多媒体演示主要通过现代多媒体方式演示洱海 文化、洱海历史演化洱、海 保护方面的知识和内容。 项目 建设 起止年限 “科普中心”项目的建设期为 2020 年 8 月 2020 年 10 月,共历时 15 个月,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如 下: 2020 年 8 月 2020 年 12 月:完成“科普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地质勘查、工程设计等程序性的基础工作; 1 总论 5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10 月:完成“科普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展馆布置等工作,以达到对外开放条件。 估算投资及贷款比例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万元,其构成如下: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万元,占 % 第二部分:其它费用 万元,占 % 第三部分:预备费 万元,占 % 本项目 为洱海保护项目 , 项目的建设将为洱海存在的问题 、洱海保护实施的有效措施、保护计划等方面进行有效宣传和展示,以使各级政府官员、科研人员、普通老百姓等均能最直观的了解洱海保护的相关内容,为有效推进洱海保护提供支撑平台。 《 云南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十二五规划》 有针对性地将洱海湿地保护及宣传教育进行了考虑,本项目与《云南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十二五规划》吻合性高。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力争 得到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 本项目可重点争取湿地保护资金、城市基础建设资金和其他洱海保护资金,以实现筹措多渠道资金的方式完成对“科普中心”的建设。 1 总论 6 编制依据 ( 1)《 大理 洱海保护科普中心可行性研究编制 合同书》 ; ( 2)国家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及规程 ( 3)各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及文件 (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20) 2020 版 (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 500112020) (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 9)根据国家现行规定,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值为 ,设计分组第二组;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 10) 《云南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十二五规划》 ( 20202020) ; ( 11)《 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建筑设计方案 》; ( 2020 年 7 月); ( 12) 《 洱海 流域水污染 综合 防治规划》 ( 20202020 年); ( 13)《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简本 20202030 年) ( 14)其它各专业规划。 1 总论 7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科普中心” 项目的建设将 为真切了解和感觉洱海现状提供 立体视觉参观场所,为 洱海宣传教育 教育提供支撑平台,为游客提供旅游场所。 ( 1) 推进公众对洱海的了解洱海 本项目将通过洱海生态环境现状、洱海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关心洱海保护的公众了解洱海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有利于推动广大公众参与到洱海保护中来;同时,本项目通过对洱海水生生物 实物 及标本的展示使公众实现对洱海了解的宏观到微观的过渡,公众通过参观洱海保护科普中心使其真切了解并感受洱海的现状及面临的威胁,从而使广大公众对洱海保护有更深的了解。 ( 2) 实施 洱海宣传教育 “科普中心” 的建 成将 为全面系统宣传洱海保护提供重要场所,项目通过实物和标本展示、洱海保护科普宣传片等方面的立体式展示以实现对洱海保护的多元化、系统性宣传教育,从而使广大民众在旅游参观中了解洱海,熟悉洱海,为保护洱海做出应有的贡献。 ( 3) 提供旅游场所 目前,全民健身中心已成为大理人民,各地游客的休闲旅游场所,1 总论 8 全民健身中心前的洱海音乐喷泉是很多当地居民、乃至外来游客的晚间休闲必去之地 , 随着全民健身中心以北的下关北片区洱海月湿地公园的建成,该湿地公园同样可成为当地居民及各地游客的休闲旅游场所。 拟建的 “科普中心” 将位于全民健身中 心以南,项目的建成将为已经成为居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区域将增添一个别具特色的旅游场所。 本项目的建成将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以水生生物实物展示的水族馆式的参观场所,同时,本项目的水生生物的标本展示、多媒体演示等也将极大地吸引游客的兴趣。 本项目建成后将和全民健身中心、洱海月湿地公园、洱海音乐喷泉一起形成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区域,以满足不同居民和游客的休闲、参观、旅游的需求。 ( 4)提供了解洱海文化及历史渊源的窗口 “科普中心”的宣传教育 洱海宣传教育及标本展馆 将通过介绍、宣传、展示等方式推出洱海文化、历史渊源等方面的内容, 以使民众了解洱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区位重要性、历史重要性、对大理保护的历史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为提升民众对洱海保护的重要性关注。 ( 5)提供洱海保护科研支撑平台 “科普中心”的水生生态系统展馆、标本展馆等均为参与洱海保护及演化过程的学者提供基础支撑平台,从而为更好地了解洱海1 总论 9 的演化、生态系统演替等提供研究基础。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洱海被誉为高原湖泊污染防治及 区域 生态修复的成功典范, 当地政府为保护洱海水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实施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制定了洱海保护的规章制度、建立了运行有效的洱海保护 管理机构和体系, 然而,迄今为止,洱海 保护的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依然相对欠缺,没有形成为广大群众全面了解、认识洱海保护方面的知识和场所,广大居民对洱海保护缺乏系统性了解,因此, “科普中心” 的建成将填补 洱海宣传教育 教育方面的空缺,形成系统的 洱海宣传教育 教育场所,以确保广大民众能便捷、直观、通俗地了解和掌握洱海现状及保护的重要性。 本项目与其他项目的衔接 与洱海保护项目的衔接 本项目作为洱海保护的宣传教育场所同样承担着对洱海保护的职能,项目的建成不仅能汇集洱海保护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展示洱海保 护的水生资源,演示洱海保护的工程实施效果,同时,项目的建成将为洱海持续性保护提供有效宣传,从而使广大民众及时、充1 总论 10 分地了解洱海保护的进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其他已实施、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的洱海保护项目提供宣传平台,和其他洱海保护项目形成有机互补和结合。 与周边其他 休闲 项目的衔接 本项目位于全民健身中心以南约 200 米的洱海海岸边,项目的建设将与现有的全民健身中心、洱海音乐喷泉、洱海月湿地公园等场所有机连接起来,从而在该区域形成以全民健身中心为核心的立体型、多角度的综合的休闲旅游场所,本项目的建设对 区域内现有项目不仅不会形成冲突,反而会有效丰富该区域的休闲旅游场所。 与上游市政工程项目的衔接 “科普中心” 的 水生生态系统展示馆 及其他方面的用水均直接取至洱海,通过相应的水质净化设施后的洱海水将满足水族馆及其他用水需求;同时,生态化污水处理工程及水质净化设施将确保 ”科普中心” 的水的全部循环利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对上游市政工程项目无冲突。 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1 项目区基本 概况 区域 概况 洱海 地理位置及形态特征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流域面积 2565km2,地处99176。 32180。 ~ 100176。 27180。 E、 25176。 25180。 ~ 26176。 16180。 N,地跨大理市和洱源县。 最高水位海拔 1974m(海防高程),南北长 ,最大湖宽 ,平均宽度 ,蓄水量达 108m3, 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底质为粉沙和粘土;在入湖河口附近滨岸水域内主要是泥沙和大部淤积,深水区淤积的沉积物多为砂壤和带腐殖质的褐色粘土;入湖河溪大小共 117 条,北面主要为弥苜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汇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后新建 “引洱入宾 ”工程,通过隧道 将洱海水引入宾川,形成新的出湖通道。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 叶榆泽 ” 、 “ 昆弥川 ” 、 “ 西洱河 ” 、 “ 西二河 ” 等。 水面海拔 1972 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 公里,东西宽 3—9 公里,周长 116 公里,面积 251 平方公里。 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 汇水面积 2565 平方公里,平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2 均容水量为 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米,最深处达 米。 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 江。 详见洱海流域现状图 21所示。 地质地貌 洱海地处滇中高原,四面环山,属小江支流断裂控制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系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控制的中低山丘陵和盆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 山系总体呈南北向走向,地形地貌复杂;流域最高图 21 洱海流域现状 图 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3 海拔 2730 m, 最低为洱海湖面 1770 m,平均海拔 1800m 左右。 相对高差。 山顶与湖面高差大都在 200~300m,地理坐标为东经 l02176。 55′~103176。 02′,北纬 24176。 27′~24176。 54′,岩石组成为页岩、石灰岩、玄武岩 ,汇水区范围属浅切割中山,分层明显,以侵蚀、溶蚀、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 洱海 西为沙泥质,与湖滨冲击地相连,坡地平缓,平畴绿野,村落密布,多沙洲港湾;东岸紧靠 鸡足山 ,多为石质,由于海水长期侵蚀切割,形成崖壁、岛屿、礁石、岩洞、港湾;迂回 曲折,富于变化,有 “ 三岛、四洲、五湖、九曲 ” 之称。 气候气象 洱海流域属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量多质好,年平均日照时数 2250~ 2480h;气候温和,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温度有效性高,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夏雨冬干,干湿季节分明,降水强度小,雨量有效性高,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相对湿度 66%,年平均降雨量 1048mm,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由于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气候立体性和区域性特征明显。 水文水系 ( 1) 主要入湖河流 洱海来水主要为降水和融雪,入湖河流大小共 117 条,北有茈 碧湖、西湖和海西海,经洱源盆地、邓川盆地分别由弥苴河、罗时江、永安 江进 入洱 海。 其 中弥 苴河 为最 大 入湖 河流 ,汇 水面 积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4 ,多年平均来水量为 108m3,占洱海入湖总径流量的 47%。 西部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汇入洱海,天然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 90 年代初,在洱海南岸打通了“引洱 (洱海 )入宾 (宾川 )”隧洞。 详见洱海水系分布图 22 所示。 图 22 洱海流域水系图 2 项目区基本概况。大理洱海保护科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
相关推荐
减少脱模剂的使用量。 顶白 射出压力太大,使产品太饱满,射出速度太快,托模顶出太快,摩擦力过大。 减小射出压力与速度,打脱模剂,减小摩擦,产品太饱满,减少料量( 25) 产品名称 后座杂物盒 材料 PP 注塑机型号 HTF650X2 主要缺陷 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 缩水 保压不够,射出压力不够,模具温度过高,射出速度太慢。 增加保压时间,调整射出压力与速度(调整 510),调节好冷却系统。 缺料
箱梁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大路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第 14页 /共 86页 各种原材报驻地监理、中心实验室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地基处理 基础定位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拟建桥梁中线,根据箱梁支架体系方案中搭设支架平面长度、宽度确定基础处理尺寸范围,并用白灰洒出边线。 然后根据基础尺寸范围对基础进行处理。 基础处理 按通过后满堂支架的设计方案, 要求地基承载力大于
多样性,主图 23 20202020 年各月洱海水位变化图 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6 要土类有:亚高山草甸土,灰色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水稻土、冲积土。 根据洱海流域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气象等特征将流域划分为四区二种类型,分区特征描述见表 21。 表 21 土壤植被分区特征描比表 分区 项目 地形地貌 土壤 植被 降雨 (mm/a) 面积 (km2) 湖东区
茬菇,出菇期在到了玉米播种期时节,可在垄上再播种玉米或移栽玉米苗,不误玉米正常种植。 采用向日葵地套种,可打 50 厘米宽垄双行品字型种向日葵,两宽垄间留 米作球盖菇菌床和作业道,也可以按常规垄上种植,种两垄留两垄种球盖菇。 向日葵品种应选用根深叶茂不易倒伏的优良品种,要采用深穴种,出菌后再培土,防止倒伏,避免影响大球盖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黄豆地垄沟也可以套种,由于运料辅料、管理便利
能施焊。 ③ 操作工艺: 1)焊条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低氢型焊条经过烘焙后,放在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2)首次采用的钢种和焊接材料,进行焊接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试验,均在符合要求后采用。 3)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焊完以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 ,必须清除后再焊。 4)要求焊成凹面的贴角焊缝,可采用船位焊接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