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摘要:
多样性,主图 23 20202020 年各月洱海水位变化图 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6 要土类有:亚高山草甸土,灰色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水稻土、冲积土。 根据洱海流域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气象等特征将流域划分为四区二种类型,分区特征描述见表 21。 表 21 土壤植被分区特征描比表 分区 项目 地形地貌 土壤 植被 降雨 (mm/a) 面积 (km2) 湖东区 山地 中山谷地及湖滨复合地型 ,海拔 1965~ 2800m 山原红壤、红色、石灰土 荒山草丛 650~ 850 农田 冲积性水稻土红 壤性水稻土 稻、麦、谷 湖南区 山地 中山谷地及湖滨复合地型 ,海拔 1965~ 3300m 红壤、紫色土等 云南松及次生灌丛 850~ 950 农田 冲积性水稻土 稻、麦、豆 湖西区 山地 高山分水岭 ,冰成坝地型 ,海拔 1965~ 4122m 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红壤、冲积土 针阔混交及次生灌草丛 950~2020 农田 冲积性水稻土 ,湖积性水稻土 稻、麦、豆 湖北区 山地 中山冲积坝型 , 海拔 1965~ 3000m 暗棕壤、黄红棕壤、冲积土 云南松及次生灌丛 650~ 850 农田 冲积性水稻土 稻、麦、豆 2 项目区基本概况 17 森林植被 洱海藻类有 192种,隶属于 7 门 72属,其中蓝藻门 7属,绿藻门 30 属,硅藻门 26 属,隐藻门 3 属,甲藻门 3 属,裸藻门 2 属,金藻门 1 属,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 浮游动物中轮虫有 50种,隶属 8科 22属,数量 10~ 140个 /L。 枝角类有 13 种,隶属 5科 8属,数量在 7~ 15 个 /L。 桡足类有 4种,隶属 2 科 4 属,数量在 17~ 99 个 /L。 水生微管束植物有 54种,分属 26科 44 属,其中沉 水植物 12种,浮叶植物 7种,漂浮植物及悬浮植物 6 种,挺水植物 11 种,其它 18种。 优势种为微齿眼子菜,全湖的生物量春季为 40万 t,秋季达 97万 t,年净生长量达 57万 t。 鱼类有 17种,隶属 4科 9属,其中鲤科 12 种,鳅科 3种,青 鳉科、合鳃科各 1 种。 引入外来鱼种后,使土著鱼种减少,现在洱海鱼类主要有草鱼、鲢鱼、青鱼、鳙鱼及史氏黄幼、中华 鳑鮍 、兴凯鱊 、波氏栉 鰕 虎鱼、麦穗鱼、桂花鱼等外来鱼种。 水禽 59 种,其中78%是候鸟, %是留鸟, %是旅鸟。 历史、传统和人文 请洱海管理局的陈可完成本部分内容。 3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8 项目的重要性 和 必要性 项目 的 重要性 项目将建成独具特色的建筑 “科普中心”的建成将使大理成为除全民健身中心中心外的又一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理,其三坊一照壁和四合院是白族风情特色浓厚的表现的建筑风格;同时,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已使大理拥有地标性体育建筑,因此,“科普中心”的建成将为大理奉献出现代化气息浓的 另类建筑。 项目将成为洱海保护的系统性宣传教育平台 “科普中心” 的建成将为洱海保护提供系统性宣传教育平台,为广大想关心、了解、参与到洱海保护 工作中来 的人士 能便捷地了解洱海现状、洱海保护理念、洱海保护取得的成效、洱海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等提供直接、透明的宣传教育平台。 “科普中心” 的建成将能吸引、汇集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洱海保护中来,从而使洱海保护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新模式中来;同时项目的建成将使洱海保护从工程措施的实施、管理机构的完善、宣传教育的推广实现全方位的推进,以最终实现洱海保护的从“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变成“人人想参与、人人来负责”的积极主动的模式中来。 3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 项目将促进广大居民 更好地 了解洱海 保护 “科普中心” 的建成将通过洱海保护知 识演示、洱海水生生物的实物及标本展示等形式使广大居民能更好的了解洱海、认知洱海、保护洱海。 “科普中心” 的洱海保护知识的宣传演示将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丰富、更详尽、更系统的洱海资料及洱海保护知识;洱海水生生物的实物及标本展示将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解洱海水生资源, 水生生态系统, 洱海保护价值、洱海的变化等方面的机会。 项目将 有效推动大理旅游业的发展 建成后 “科普中心” 将通过水生生物实物展示的水族馆、水生生物标本展示的标本馆、洱海保护知识的现代多媒体演示等提供居民和游客参观旅游的场所,使广大民众和游客即能参观 欣赏洱海水生资源的实物和标本,又能以参观欣赏的方式了解洱海,对广大居民和游客来说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建成后 “科普中心” 将于现有的全民健身中心、洱海音乐喷泉、洱海月湿地公园连为一体,形成大理市近郊型休闲旅游综合场所。 项目将成为民众了解洱海文化及历史渊源的窗口 “科普中心”的建成 通过介绍、宣传、演示等方式为民众提供3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 了解洱海文化及历史渊源,以使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更好地了解大理文化底蕴;在不同历史时期,洱海在大理的作用及作出的贡献;洱海的流域的发展和保护经历的历史时期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丰富民众的 历史知识 提供窗口。 项目将提供洱海保护的科研平台 建成后的“科普中心”水生生态系统展馆将为从事水生生态系统,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湖泊演化、污染及保护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基础平台;同时,建成后的“科普中心” 洱海宣传教育及标本展馆为从事植物标本、洱海生态系统演替、洱海演化过程等 面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丰富资源;另外,建成后的“科普中心”将为从事洱海污染及保护的模型、数字化模拟、智能流域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条件、设施及实现的可能性。 项目的 必要性 作为洱海保护的软设施建设, “科普中心” 将填 补洱海保护系统性宣传教育设施的空缺。 项目建设将有利于科学、系统地宣传洱海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展示 洱海文化和经历的历史过程、 洱海保护的成效、列出洱海保护存在的问题、阐述洱海保护的长期 计划 ,从而有利于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洱海保护的进展;有利于为民众和游客3 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提供休闲旅游场所。 作为洱海保护的软环境建设, ”科普中心” 将汇集多年来洱海保护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多元化的现代手段有效展示洱海的各方面知识,从而使公众直观、真切地了解与洱海保护有关的知识,倡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洱海保护的工作中来 ,以最终 推行 公众参与式的洱海保护及生态修复。 “科普中心” 通过对洱海水生生物资源 、水生生物食物链关系等 实物 、模拟、 标本 等 展示使广大国内外湖泊治理专家能有效了解洱海、及时掌握洱海保护的基础资料、为洱海保护提供科研基础和平台,从而为实现集海内外湖泊治理专家及技术均有效应用与洱海保护提供基础。 “科普中心” 的建设亦是 展示洱海保护、洱海资源、洱海文化的平台,游客通过参观游览 ”科普中心” 可便捷、直观、有效地了解洱海,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洱海的知名度。 综合各方因素, “科普中心” 建设无论从 洱海文化、洱海保护等方面的 宣传教育、洱海保护、 公众参与、科研需要 、推动大理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等方面均具有较为紧迫的必要性。 5 水族馆展区 22 总体方案 设计 设计原则 ( 1) 节能、节水的原则:“科普中心”的建筑主体结构和辅助设施工程都需符合节能、节水的现代化环保理念。 “科普中心”的建成不能能有效展示洱海保护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同时,“科普中心”亦将成为大理市著名的节能环保建筑。 ( 2) 科学、系统地宣传教育原则: 项目建设乃当地政府及各级部门对洱海保护的专门性宣传教育平台,将实现对洱海全方位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宣传和教育。 ( 3)倡导公众参与 原则: 项目建设将为 倡导公众参与到洱海保护提供窗口,使洱海保护的公众参与实现从“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转化为“人人想参与、人人来负责”的积极主动行动中来。 ( 4) 体现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 项目的建设将通过宣传、展示、演示等形式充分体现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 ( 5) 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原则: 项目的建设将是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窗口和平台,通过对洱海保护的宣传使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 6) 集洱海保护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原则 : 项目的建设不仅能5 水族馆展区 23 实现对洱海保护的有效宣传,同时也是洱海周边休闲旅游的场所,从而实现洱海保护生态旅游 化、休闲旅游生态化得双向目的。 ( 7)宣扬洱海 文化 的原则:项目通过对洱海文化、洱海经历的历史过程、发挥的作用等方面 展示体现洱海保护不仅是现实所迫,更是历史的需要。 ( 8) 可操作性原则:注重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措施的可操作性。 目标 “科普中心” 项目 的建设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1)土建及基础辅助设施工程;( 2) 洱海 科普宣传教育展示工程,项目的建成将满足如下具体目标: ( 1) 土建及基础辅助设施工程目标 以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规划明确划定建设控制地带,注重环境协调; 远期的前瞻性和近期的 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标准确立远期规划目标又立足于近期的实际情况,确定两阶段的不同任务;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有效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注重规划为人性化的管理创造条件。 处理好该地块与城市交通关系,合理设置出入口,交通组织要5 水族馆展区 24 做到全部交通畅通,对外联系便捷,又不对城市交通产生干扰。 ( 2) 洱海 科普宣传教育展示工程目标 ① 水生生态系统展馆目标 项目 建设 的根本为保护洱海 提供系统宣传教育平台,倡导公众关注洱海保护 , 形成科学系统、透明公开的洱海保护信息平台。 “科普中心” 地下一层 的水生生态系统展馆 为洱海水生生物 实物 展示 和水生生物食物链 的模拟展示 ,具体目标为 : 展示洱海水生动物(以各种鱼类为主)、洱海水生植物(以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和藻类植物,总面积不低于 1300m2。 展示洱海水生动物种类不低于 8 种 ; 展示洱海水生植物种类不低于 12种; 展示洱海藻类植物不低于 6 种 ; 模拟展示部分洱海水生生物食物链。 ② 洱海水生生物标本展示 “科普中心” 地上一层 的宣传教育及标本展馆 为洱海水生生物标本展示的主体区域,将形成洱海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标本展示厅,具体目标如下: 洱海水生生物标本展示厅包括 2 个水生动物标本展示厅和 35 水族馆展区 25 各 水生植物标本展示厅,总面积不低于 1350m2。 洱海水生动物标本展示厅面积为 ,其对洱海水生动物标本展示种类不低于 30 种; 洱海水生植物标本展示厅面积为 968m2,其对洱海水生植物标本展示种类不低于 50 种 . ③ 洱海宣传教育 教育知识演示 洱海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演示区 位于 “科普中心”地上一层的宣传教育及标本展馆 , 总面积为 , 可采用展板、现代多媒体投影技术等 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形式,所采用的洱海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形式不低于 3种。 项目 主要内容 依据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建筑设计方案,本项目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 1)建筑主体结构、基础辅助设施工程:本部分工程包括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简称“科普中心”)的建筑主体结构,供电、供水、消防、机房、楼梯、卫生间等基础辅助设施和地上二层城市馆进行设计、开展可行性分析、工程造价估算等内容,总建筑面积为7900m2,简称“土建及基础辅助设施工程”; 5 水族馆展区 26 ( 2)科普中心内部布置及展示工程:本部分工程旨在建筑主体结构和基础辅助设施工程完备的条件下,对“科普中心”主体结构的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进行 ”科普中心” 进行布置和展示进行 布置和设计、对工程进行可行性分析、工程造价估算等内容,简称“洱海 科普宣传教育展示工程 ”。 土建及基础辅助设施工程 建筑设计说。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
相关推荐
物的事物模拟展示,简称“水生生态 系统 展 馆”; ( 2) 地上一层的洱海 文化、洱海历史演替、洱海保护相关内容的 宣传教育、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鸟类等标本展示,简称“洱海宣传教育及标本 展 馆”。 水生生态系统展馆 “科普中 心”的水生生态系统展馆位于科普中心的地下一层,总面积为 2520m2,主要包括洱海水生生物、水生生物食物链 等展示。
减少脱模剂的使用量。 顶白 射出压力太大,使产品太饱满,射出速度太快,托模顶出太快,摩擦力过大。 减小射出压力与速度,打脱模剂,减小摩擦,产品太饱满,减少料量( 25) 产品名称 后座杂物盒 材料 PP 注塑机型号 HTF650X2 主要缺陷 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 缩水 保压不够,射出压力不够,模具温度过高,射出速度太慢。 增加保压时间,调整射出压力与速度(调整 510),调节好冷却系统。 缺料
箱梁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大路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第 14页 /共 86页 各种原材报驻地监理、中心实验室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地基处理 基础定位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拟建桥梁中线,根据箱梁支架体系方案中搭设支架平面长度、宽度确定基础处理尺寸范围,并用白灰洒出边线。 然后根据基础尺寸范围对基础进行处理。 基础处理 按通过后满堂支架的设计方案, 要求地基承载力大于
茬菇,出菇期在到了玉米播种期时节,可在垄上再播种玉米或移栽玉米苗,不误玉米正常种植。 采用向日葵地套种,可打 50 厘米宽垄双行品字型种向日葵,两宽垄间留 米作球盖菇菌床和作业道,也可以按常规垄上种植,种两垄留两垄种球盖菇。 向日葵品种应选用根深叶茂不易倒伏的优良品种,要采用深穴种,出菌后再培土,防止倒伏,避免影响大球盖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黄豆地垄沟也可以套种,由于运料辅料、管理便利
能施焊。 ③ 操作工艺: 1)焊条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低氢型焊条经过烘焙后,放在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2)首次采用的钢种和焊接材料,进行焊接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试验,均在符合要求后采用。 3)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焊完以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 ,必须清除后再焊。 4)要求焊成凹面的贴角焊缝,可采用船位焊接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稳过渡。
设、临时水电管线的布置、 CI 形象设 计与布置等工作,以上工作必须在开工前或初期穿插完成。 技术准备 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按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及本单位情况,进一步细化编制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质量优、工期 多功能创业中心大厦工程投标文件 14 短、无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