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无线监控方案内容摘要:

过的多媒体文件格式。 系统应具有多级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满足用户身份签别、访问控制和保密性的要求,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5 第 2 章 方案设计 方案总体设 计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融合了监控技术、无线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 从系统应用构成的主体类型上可分成前端、 传输网络、 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四个组成部分,前端是系统监控信息的来源,是系统动作的执行者,传输网络是连接监控资源,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的媒介,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用户终端是系统的信息服务对象。 系统拓扑图 前端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经过视频器编码,封装成 IP 包,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平台统一授权管理视频信息资源。 整个 系统构架如图 21 所示。 图 21 系统构架图 前端系统设计 实现信息采集,是监控信息的初始来源,直接影响到监控中心图像质量的还原和命令的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6 执行反馈。 前端信息可以包括图像信息采集,声音信息的采集,报警信息采集,及外设控制执行。 前端系统以网络视频服务器( NVS)为核心,前端所以信息通过接入 NVS 设备,由NVS 来处理这些处理控制这些信息, 再将所有数字信号通过无线设备 完成与监控中心通讯。 前端设计分析 前端系统设计,结合用户实际应用需要,以网络视频服务器( NVS)、无线连接设备和模拟摄像机 位 主体设备,通过这些的接口来接入外设,可接入报警设备,如报警探测器、语音设备,输出设备等,来组成一个前端系统。 网络视频服务器( NVS) 是 关键主体设备,完成信息设备控制信息编码处理,采集执行单元完成视频信 号的采集,报警输入设备完成危险信号侦测,语音完成现场声音的采集。 加上无线信号连接设备, 整个前端系统实现了报警探测、视频图像、语音信息收集处理传输。 如图 22 所示。 图 22 前端系统 前端设计及设备选择 NVS0104EMG,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最大特点内置电池、 体积小、集成度高、 模块化设计,便于固定 使用 安装 ,采集 SD 存储。 产品内置大容量电池供电, 支持长时间移动监控产品用于移动供电不方便,隐蔽性或临时性的布设监控,提供 DC12V 电源输出接口,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7 给摄像机供电,使用方便。 主要应用特点:  内置大容量电池,可自身和摄像机供电,整个监控点无需敷设电源线缆,布线减少大量, 带来更大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使用;  体积小( 120*150*40mm), 集成度高,便于安装;  采用 SD 卡作存储;  集成 GPS 模块 , 能够在终端查询到设备具体位置。 录像存储设计 录像存储容量 计算 模拟视频信号通过数字视频压缩技术转换为 压缩格式的数据流,尽管经过压缩,但有信息大,录像文件比较大。 录像文件大小,主要和设置录像的分辨率、帧率、画质等有关,此外摄像机前端采集到图像质量也是有关的,如果图像画面清晰,压缩效率高,录像文件就越小,占用存储介质空间就自然小,如果图像噪点很多,压缩效率低,录像文件就越大。 单路 D1/25f 格式的流量计算: 800M/小时,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为 24*800M= 19200M,约合 19G,一个月产生的数据量为: 19G*30=570 G; 单路 CIF/25f 格式的流量计算: 200M/小时,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为 24*200M= 4800M,约合 G,一个月产生的数据量为 : *30=135 G; 录像存储方式设计 存储方式采取集中式存储相结合,各个监控点设备本身可以将录像保存至存储介质当中,同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录像保存在监控中心存储服务上,实现录像储存备份,提高了数据安全可靠性,根据实际网络状况灵活采取这两种存储方式。 分布式存储:前端设备将模拟视频信号压缩编码后,直接将录像保存在自带的 SD 卡或当中,这样也可以在无线网络不好,或没有 无线 网络情况,仍然可将录像存储。 这种方式录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8 像数据的管理没有办法做到统一管理。 集中式存储: 将所有前端设备产生的的图像数据实时地通过无线网络存储到监控中心的存储服务器上。 集中式存储将图像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增加了数据管理的便利性,统一的高性能海量存储设备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数据可以方便地进行备份。 但是它也有不足,实时传输视频图像占用的网络带宽资源非常大,每一路视频流(视频格式为 D1)需要网络带宽为 800K~,当视频流到达 1000 个时,将会对核心网络平台造成极大的压力。 监控中 心设计 监控中心,实现监控资源的控制、管理和监视等功能,主要在监控中心集中实现。 通过授权也可在用户终端对监控资源进行访问和控制。 控制管理的主体主要包括 解码器 、 显示墙、 服务器等设备,以及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平台。 控制管理的对象涉及系统的所有设备。 监控中心构架如图所示 23。 图 23 监控中心结构 中心服务器 中心服务器是整个监控中心的中枢设备,负责整个系统的视频监控数据管理、存储、转发一、设备管理、用户访问授权控制、报警信息管理等,其他服务配合中心服务器完成整个系统功能。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9 流媒体转发服务器 根据客户需求,需要由多个网络客户端和手机无线客户端来同时进行设备访问,所以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将主要来完成视频信号的转发任务。 存储服务器 存储服务器,完成录像存储功能,实现终端设备录像资源的存储,配合中心服务器完成录像管理。 解码服务器 解码服务器通过获取录像,并将录像实时解码还原输出至电视墙显示。 电视墙 根据具体要求而定。 监控中心功能特点 实时监控 1、 C/S 访问模式 ,在普通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主要完成视频实时监控 和系统管理的主要任务。 打开设备树列 表,选中某窗口,双击设备的通道或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该通道到此窗口,打开此通道的实时视频。 下图为实时监控状态,如下图。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0 实时监控组策略 另一个简单快速的执行监视的动作是调用监视计划,实现监视的简单化操 作。 点击 ,选中某监视组,则开始执行该监视组。 调出该监视组的视频图像。 如“新监视组 1”有小勾所示。 再次选中即停止该监视组。 同理,选中某监视计划,则开始执行该监视计划,再次选中即停止该监视计划。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1 也在右键关闭所有窗口停止监视计划。 同时,可通过云台控制,画面分割及全屏按钮实现相关的操作。 三能智能定位 操作员使用普通 PC机的鼠标点击或圈定屏幕任何一处,摄像机会自动调整摄像机的焦距和光圈、聚集等,使用该区域处于放大或缩小,实现快速跟踪目标。 回放 回放包括监控中心存储服务器和设备录像的回放及下载。 在组织结构中选中摄像头,选择录像来源(全部,中心平台,设备)和录像类型(外部报警,移动侦测,视频遮挡,视频丢失),在日期框中点击需要查询录像的日期,录像信息便显示在时刻表中如下图。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2 GPS 电子地图功能 弹出电子地图面板如下图,在 GIS 地图上可以实时看车载监控 点的位置信息。 定位:由于跟踪多辆车后,有时在地图上找不到相应的车辆时,可以用此功能。 此功能 可以在地图上定位某一辆车。 删除轨迹:在地图上删除某一条轨迹。 联动:选择此工具后,在地图上选择某一车辆,就可以打开所选车辆的第一通道视频。 详细信息:选择此工具后,点击地图上的车辆点,可以看到车辆在那一时刻的详细信息。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3 手机监控客户端 智能手机或 PDA(前提开通上网服务),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中心服务器,获取视频数据流。 WEB 管理员客户端功能 可实现系统五大管理功能,完成整个监控中心包括前端到后台所以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4 五大管理模块: 名称 功能 业务设置 用户管理 管理员和操作员的用户管理 权限组管理 管理员和操作员的权限管理 组织结构管理 添加,编辑,删除设备列表的组织结构 设备管理 添加删除设备 存储计划管理 实现中心平台集中对前端设备进行录像存储 报警联动管理 报警联动生成录像的设置 系统设置 常规设置 系统的常规设置 服务设置 系统服务程序的设置 升级服 务设置 存放操作员客户端升级文件,用于操作员客户端在线升级。 系统数据管理 实现系统的数据备份 地图管理 添加删除地图的组织节点及地图 电子地图管理 实现摄像头及报警通道在地图上的部署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5 运行状态 系统日志 记录系统运行的日志 设备状态列表 显示当前的设备状态 用户状态列表 显示当前的用户状态 修改密码 修改当前管理员密码 注销系统 退出管理系统 第 3 章 系统设计技术亮点 视频压缩算法 压缩算法特点:  高的编码效率,能够平 均节省大于 50%的码率。  高质量的视频画面, 能够在低码率情况下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在较低带宽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输是 的应用亮点。  网络适应能力, 可以工作在实时网络传输应用(如实时监控)低延时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没有延时的视频存储或视频流服务器中。  错误恢复功能, 提供了解决网络传输包丢失的问题的工具,适用于在高误码率传输的无线网络中传输视频数据。  可以应用在不同复杂网络环境, 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传输和播放速率,并且提供了丰富的错误处理工具, 可以很好的控制或消除丢包和误码。 AFC 技术 活动帧率控制( ACF)功能,使用不同帧率进行录像,针对重要事件使用高帧率 录像,对于定时事件使用低帧率录像。 动态检测录像和报警录像的帧率可单独设 置。 包括普通码流,动态码流,报警码流三种编码码流。 针对不同的录像事件选择不 同的编码码流。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 16 多码流技术 采集视频或音频数据,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编码参数,对视频或音频数据进行多次编码,对生成的码流进行独立分发 ,实现监控图像的多种码流输出,不仅是单路对多路,也可以是单路对多路多种格式的码流输出。 本地存贮对高质量画面要求和网络传输对低码流要求的矛盾,同时也可以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使得设备等监控系统的性能得以大大提升。 可根据线路带宽需求同时产生多条码流,如带宽充裕可选用 1MbpsD1 码流,若带宽有限可选用 512KbpsCIF 码流,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