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生院20xx年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内容摘要:

4.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聘任制的用人机制,对于教师还确定了聘任考核与永久职位这一国外成功的管理模式。 并制定了教师聘任与考核条例。 规划并准备调整管理机构设置。 新的管理机构设置为:学院下设学生培养处、科技发展处、资源管理处、院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 学院的管理机构设置扁平化,各学科群的研究中心与研究所只负责学术,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各处室直接对全院师生实施高效的服务。 确定将来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比例为 3000:300:30。 管理人员实行一专多能。 一般性行政事务岗位采用人才派遣方式或人才代理方式聘用,尽量压缩不必要的行政人员编制。 2020 年我们建立健全了大量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使得学院日常工作有序进行,办事有章可循。 在工作极端繁忙的情况下,学院管理人员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对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国际视频会议、国际论坛、新生入学仪式、新校园启用仪式等大型活动展示了学院师生员工的才能,也证明了我们有能力管理好学院。 5.校园建设初步建成 在市政府有关部门及设计、施工 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校园已经初步建成。 除部分内部工程及运动尝围墙等施工尚需继续推进而外,已经初步具备了办学的基本条件。 我们与 9 月 8 日正式进驻新校园; 9 月 16 日召开了 2020 级开学仪式; 10 月 12 日举行了新校园启用仪式。 后勤实行了社会化管理。 各项服务正逐步走向正轨。 一个良好的办学条件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之中。 6.学科建设开始实施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首先启动了研究生培养基础平台的建设,市政府的有关资金已经到位,设备采购已经开始进行。 各研究所、研究中心的建设随着教师的逐 步到位,也开始了实质性的建设过程。 随着实验室大楼建设的进展,为各学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为了合理使用资源,同时根据各学科的长远发展和近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实验室面积的分期启用的管理办法,从而保证并促进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实验室的计算机及办公家具已经采购到位并投入使用。 为已经进入新校园的师生装备了基本的工作空间。 7.科研工作初战告捷 科研工作对于研究型大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也是研究生教学和全院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支柱。 在学院刚刚建立,学科、教师和实验室条件尚不够完备的情况下,我们仍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开门红的 好成绩。 我们在各个科研经费渠道都有斩获,特别是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重点实验室、市科技攻关、省重点攻关、国防基础预言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方面所申报的课题均有教师获得了资助。 打开了一个较好的局面。 2020 年科研经费到款额接近 700 万元。 在科研管理方面出台了科研经费及实验室管理等规章制度。 为今后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是我们全院师生的同心同德奋斗进取的结果,也是深圳市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所分不开的。 也是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也是我们在正确的办学思路和理念,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探索新的办学道路的结果。 由于我们还处于成长阶段,整体上还缺乏经验,体系尚不够健全、健壮,因此也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例如职责尚不够分明,部门相互间的协调还不够顺畅,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这些都是今年要重点改进的。 二、 2020 年工作要点 根据理事会确定的建院发展战略,今明两年是建院的第三个阶段即“ 深入发展阶段 ”。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内涵建设,其中包括建设好以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室为核心的学科实验室,壮大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初具特色的学科布局。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自己的创 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办学格局。 在科研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局面。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在校生和教师达到计划规模,形成完整并较为完善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建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先进高效的管理体系。 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深化内涵,注重水平,初步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学科方向。 今明两年是建院发展战略的最关键的两年,也是攻坚的两年。 2020年的主题是 “ 学科建设年 ” ,重点抓好个研究中心、研究所的建设,特别是做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室的论 证和启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工作。 以学科建设带动并促进全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2020 年的几项关键工作如下: 1.学科建设 全面启动并抓好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分室的论证与建设工作。 以此项工作全面推动各学科研究中心、所的建 设。 院里组织好学术行政两套体系,抓好顶层设计和学科布局,全面论证与启动实施工作。 此项工作关系到学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要倾全院之力做好,还要充分依靠校本部各学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下大力气引进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这是学术队伍建设的关键。 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科规划,落实好引进工作,同时要为他们配备必要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尽快发挥作用。 要大力推进博士后的引进工作,从而带动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各学科都要重视并落实好博士后的工作条件。 并发挥好他们在各方面工作中的作用。 2.教学工作 为实现从 2020 年起,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全过程都在深圳完成的目标,我们必须加快教学体系的建设步伐。 首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组织专门队伍,借鉴国外经验,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同时和清 华、北大协调在课程建设特别是基础课建设方面实现学分互认,教学资源共享。 基本设想是:加强基础教学,拓宽知识结构,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课程。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计算机编程语言, dsp、单片机等)采取少上课多实践的方式。 避免设立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课程。 尽量选用国外优秀原文教材。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编制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教师。 没有正式讲课经历的教师要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过好教学关。 加强培养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发扬光大我校的学风与传统,严把教学质量关。 继续加强对毕业生论文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严把质量关,使 2020 级同学都能以高质量的论文与出色的答辩表现获得硕士学位。 利用学位授予仪式,营造神圣的学术氛围,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 召开大型座谈会、研讨会,认真总结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 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制定出完整的与新的培养模式相对应的培养规范文件,使这种模式更加完善,并形成新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 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一些政策,鼓励教师尽快吸收一些博士生来深圳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发挥好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带动我们的科研和研究 生培养。 要根据我们学院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有效地发挥教师和管理人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作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在招生与分配工作方面打开新的局面。 要加大力度主动到一些教育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优秀学生来源,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要拓展就业渠道,尽可能使我们的学生找到好的工作。 这是我们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有利于吸引更多好生源。 3.科研工作 随着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深入,科研的基本条件建设到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科研工作将会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要积极组织引导好国家计划项目的申报,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 积极参与国防科研,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取得突破。 教师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去了解企业对未来科技的需求和发展要求,同企业相结合,把培养人和科研相结合。 争取能在外协项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4.国际合作 继续抓好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实工作,争取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在深圳大学城实体办学工作有突破性进展。 今年国际交流的重点是建立同北美著名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 继续寻求一些好的合作项目,扩大教师间的实质性国际交流。 抓好同 warwick 大学合作成立国际制造技术中心的工作,做好内部组织与规划工作,争取签署双边合作协议,中心成立挂牌。 为促进双赢战略,还要积极落实好 igds、 imds 以及 “2+2” 等合作培训项目。 5.校企合作 我院要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牢牢在深圳及珠江三角洲扎根,汲取营养,开花结果。 因此采取一种更有效的形式加强同企业的全面合作非常重要。 今年的校企合作重点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起紧密合作的网络与联盟,在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教育培训、学生就业、技术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 我们将以更 好的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联盟,同时我们也要筛癣审核一些与我们合作企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资质,为一些具备资质的企业授牌。 定期通报信息,年度要有一次以上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我院全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6.深化管理 创建一流大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而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 而体制和机制的具体体现是管理规章制度等文件。 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文件体系,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