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 25. 竖向抗压承载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 静压式预制方桩的含筋率大小顺序一般为: (A) 静压式预制方桩 (B)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 (C)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 (D) 静压式预制方桩 26. 受竖向荷载桩,关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大小,越大。 (A) 长径比 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长径比 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长径比 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长径比 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27. 有上覆土层的嵌岩桩,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关于桩身周围土能发挥的侧阻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小;(C)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28. 对于低承台桩基础,下列哪些情况可考虑承台底土的分担荷载作用: (A) 桥墩桩基础; (B) 砂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C) 非挤土摩擦群桩; (D) 软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29. 群桩效应越强,意味着: (A) 群桩效率系 η d)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有: 2d; 2d;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 入式沉管灌注桩 打入式预制方桩。 ζ越大; 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 2d; 4d。 ,桩端阻力发挥值 << 数、沉降比 第 5 页 共 9 页 (B) 群桩效率系数 η、沉降比 ζ越大; (C) 群桩效率系数 η越大、沉降比 ζ越小; (D) 群桩效率系数 η越小、沉降比 ζ越大。 30.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 (D) 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31. 地基比例系数 m和桩的变形系数 α的量纲分别是: (A) MN/m4 , 1/m; (B) MN/m3, 1/m; (C) MN/m4 ,无量纲; (D) MN/m3 ,无量纲。 32. 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得小于 : (A) m; (B) m; (C) m; (D) m。 33. 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坍落度宜为 (A) 60~ 80; (B) 80~ 100; (C) 100~ 120; (D) 180~ 220。 34. 打桩顺序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 对于密集桩群,为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挤土效应,自四周向中间施打; (B) 当一侧有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C)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D) 根据桩的规格 ,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35. 下列方法可用于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判定的是: (A) 静载试桩法; (B) 低应变试桩法; (C) 高应变试桩法; (D) 钻芯法。 36. 沉井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A) 60%; (B) 70% ; (C) 80% ; (D) 90%。 37. 假定某工程,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 865kN、 880 kN,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