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书_答案docx页内容摘要:

引起其他水化物的分解或溶解,导致水泥石强度降低。 五、计算 进场 ,检验 28d强度结果如下: 抗压破坏荷载: , , , ,。 抗折破坏荷载: , ,。 问该水泥 28d 试验结果是否达到原强 度等级。 若该水泥存放期已超过三个月可否凭以上试验结果判定该水泥仍按原强度等级使用。 解:抗折强度:1 223 3 3 3 8 0 1 0 0 7 . 9 22 2 4 0 4 0ff FLR M P abh   ; 同理: 2 MPa 、 3 MPa 则 MPa , 单值无超过平均值177。 10%。 抗压强度:1 62020 3 8 . 7 54 0 4 0cc FR M P aA  ;同理: 2 Pa 、 3 MPa 、4 MPa 、 5 MPa 、 6 40cR MPa , 则 MPa , 单值无超过平均值177。 10%。 该水泥 28d 强度达到原强度等级的要求。 若该水泥存放期超过三个月, 该水泥应重新检验其强度。 实习与实踐: 参观水泥厂,了解水泥的生产工程,产品检验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书答案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系 9 混凝土 思考题与习题: 一、填空 在混凝土中,水泥浆在硬化前起 包裹 和 润滑 作用,硬化后 起 胶结 作用;砂、石在混凝土中主要起 骨架 作用,并不发生化学反应。 配制普通混凝土时,水泥强度一般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 倍。 混凝土所用的骨料,粒径 大于等于 的称为粗骨料, 粒径 小于 称为细骨料。 砂的筛分试验,砂样质量为 500 g,按 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 3 个级配区。 砂的细度模数 MX在 ,在 ,在 ,在。 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 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不得超过板厚的 1/3 ,且不得超过 40 mm;对于泵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 1/3 ,卵石不宜大于 1/。 粗骨料的强度可用 岩石的 抗压强度 或 压碎指标 两种 方法表示 ,压碎值的大小反映了粗骨料 抵抗受压破坏 的能力,骨料的坚固性用 硫酸钠溶液 法来测定。 级配良好的骨料,其 空隙 小,因此配制混凝土时可以节约水泥,并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 流动性 、 粘聚性 、 保水性 三个方面。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减水剂:在配合比不变时,可提高拌合物的 流动性 ;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 用水量 及节约 水泥 ;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 水灰比 和提高 强度。 1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件为边长 150 m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 20 ℃177。 1 ℃ , 相对湿度 95 %以上),养护时间为 28 天。 1边长为 100mm 的立方体试件的强度折算系 数为 ,边长为 200mm 的立方体试件的折算系数为。 1我国将 普通 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 16 个强度等级,强度符号为 C。 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通过 最大水灰比 、 最小水泥用量 两个方面控制混凝土的耐久性。 1 P5表示混凝土的 抗渗标号 , 5表示 试件在。 1 F100表示混凝土的 抗冻标号 , 100表示 经 100次冻融循环试件符合规范要求。 1混凝土的碳 化是指环境中的 二氧化碳 和 水 与混凝土中的 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 碳酸钙 和 水 ,从而使混凝土的 碱度 降低的现象。 二、 是非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 √ √ √ 《土木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书答案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系 10 两种砂子的 细度 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 ) 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 ) 卵石拌制的混凝土比同条件下碎石拌制的混凝土的流动性好,但强度低。 ( ) 在结构尺寸及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可以节约水泥。 ( )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总用水量的多少,增大流动性的方法是多加水。 ( ) 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 在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 )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 级配良好的卵石骨料,其空隙率小,表面积大。 ( ) 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无 明显 影响。 ( ) 1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中,可以不考虑耐久性的要求。 ( ) 1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 ) 1高性能混凝土就是指高强度的混凝土。 ( ) 三、选择题 (单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③ ④ ③ ④ ③ ③ ② ④ ① ④ ② ③ ③ 混凝土中细骨料最常用的是 ( ) ①、山砂 ②、海砂 ③、河砂 ④、人工砂 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的砂。 ①、空隙率小 ②、总表面积小 ③、总表面积大 ④、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碎石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甚为重要,下列何者的颗粒形状最好。 ( ) ①、片状 ②、针状 ③、小立方体状 ④、棱锥状 ( ) 不可用于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 ①、市政自来水 ②、一般饮用水 ③、洁净天然水 ④、海水 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 mm者。 ①、≤ 80 ②、≤ 60 ③、≤ 40 ④、≤ 25 坍落度小于 ( )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①、 20mm ②、 15mm ③、 10mm ④、 5mm 在原材料一定的条件下,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水泥用量 ②、水灰比 ③、水泥标号 ④、骨料强度 混凝土养护应注意夏天保持必要湿度、冬天保持必要温度,其主要原因是( ) ①、增加混凝土中的游离水 ②、增加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③、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④、使水泥水化作用正常进行 混凝土徐变是指混凝土在( )作用下沿受力方向产生的塑性变形。 ①、长期荷载 ②、瞬时荷载 ③、交变荷载 ④、冲击荷载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 ,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①、 混凝土强度要求 ②、小于最大水灰比 ③、大于最大水灰比 ④、强度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土木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书答案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系 11 1试配混凝土,经计算砂石总质量是 1880kg,砂率是 30%,则石子用量为( ) kg。 ①、 1016 ②、 1316 ③、 564 ④、 654 1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是( )。 ①、钢筋表面刷油漆 ②、钢筋表面用碱处理 ③、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④、加入阻锈剂 1在下列因素中,影响 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的是( ) ①、单位 用 水量 ②、骨料级配 ③、混凝土密实度 ④、孔隙特征 四、名词解释 颗粒级配: 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 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稳定、整体均匀、 成型密实的性能。 水灰比: 水泥浆中拌和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徐变: 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五、简述 水泥混凝土的优缺点。 答: ① 、改变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比例可配制成 不同性能的混凝土; ② 、可浇注成不同形状的构件;③ 、可与钢筋共同工作,制成钢筋混凝土; ④ 、耐久性好; ⑤ 、可浇注成整体结构,提高抗震性能; ⑥ 、成本较低; ⑦ 、抗拉性能差; ⑧ 、自重大。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① 、水泥强度等级; ② 、水灰比; ③ 、骨料级配、形状、强度等; ④ 、养护温度及湿度; ⑤ 、龄期; ⑥ 、试验条件。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太小或太大时,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整。 答:当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小时,应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水泥浆的用量;当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时,应保持砂率不变的前提下, 增加砂子、石子的用量。 混凝土在下列情况下均能导致产生裂缝,试解释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主要防止措施。 ( 1)水泥水化热过大 ( 2)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 3)大气温度变化较大 ( 4)混凝土养护缺水 答: ( 1)水泥水化热过大:水泥水化放出的热量较多,而混凝土导热性差,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造成混凝土产生内胀外缩 的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防止措施: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和料、减少水泥用量、使用低碱水泥等。 ( 2)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使混凝土 结构产生不均匀的体积膨胀性破坏,导致混凝土变形、开裂。 防止措施: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 3) 大气温度变化较大 :混凝土硬化后的热胀冷缩变形,使混凝土开裂。 防止措施:通常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伸缩缝,或在结构中设置温度钢筋等。 《土木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书答案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系 12 ( 4) 混凝土养护缺水 :水泥水化反应不能顺利进行,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并导致混凝土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 防止措施:浇注成型后加强保水养护。 六、计算 某砂样筛分试验结果如下 ,试画出其级配曲线,判断其粗细和级配状况。 细度模数 MX =( 17+38+62+80+975 3) /( 1003) = 该砂为 中砂 ,属第 Ⅱ 级配区,级配情况 良好。 某工地采用 ,其施工配合比为:水泥 336kg、水 129kg、砂 698kg、 石子 1260kg。 已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