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护坡及排水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我方在类似工程设计施工经验进行调整。 根据基底 标高不同及施工部署要求,本工程基坑支护可分为 5 个剖面, 预留土建施工肥槽。 具体如下: 1)基坑深度为 支护结构设计( AA剖面) ( 1)基坑北 部 基底标高为 , 支护 深度为 , 此 部分 不受周边荷载影响,采用上部 土钉墙支护结构,下部为护坡桩 +预应力锚杆的支护结构形式。 ( 2) 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8 土钉墙放坡坡度为 1: , 设计考虑的边坡附加荷载为 20Kpa。 土钉水平直间距为 ,竖向间距。 土钉墙下口线距 护坡桩距离为 500mm。 土钉与水平面夹角为 10 176。 土钉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成孔直径 110mm。 土钉端头处弯一长度为 200mm 的 “L” 钩,以便与单道φ 18横向加强筋连接。 土钉所采用钢筋均为 Ⅱ 级钢筋。 支护结构参数 名称 深度 (m) 成孔直径( mm) 长度 (m) 根数 钢筋型号 第一道 110 4 1 Φ18 第二道 110 5 1 Φ18 第三道 110 5 1 Φ 18 土钉墙面层采用 φ @200179。 200 的钢筋网 , 并与土钉焊接牢固。 土钉墙面层喷射厚度为 100mm的 C20碎石混凝土。 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 ,水泥浆强度等级应大于 15Mpa。 下层土钉需在上层土钉浆体强度、面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再进行施工。 施工时遇到土质较差的土层、 管线或其他影响边坡稳定和安全的情况可采取设置背拉筋、加长土钉或增加预应力土钉等方法加强。 ( 3) 护坡桩(混凝土灌注桩) +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参数 A.护坡桩 桩顶标高为 , 桩直径为 800mm,桩中心间距为 ,桩长 ,其中嵌固段长 , 桩数 约 为 133 根。 采用 旋挖钻机 湿作业成桩工艺进行施工。 B.护坡桩中心线距土钉墙下口线 900mm,距结构外 墙线 1600mm。 护坡桩主筋配筋为18Φ25,箍筋为φ 8@200mm,架立筋为φ 16@2020mm,桩主筋应插入连梁内 875mm,钢筋笼长度为 22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护坡桩的混凝土标号为 C25,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护坡桩主筋为 Ⅱ 级钢筋,箍筋和架立筋为 Ⅰ 级钢筋。 C.桩身范围内设置三道预应力锚杆。 第一道锚杆标高为 ,三桩两锚,即锚杆的水平间距为。 锚杆水平倾角为 15176。 ,锚杆的垫板规格为 330mm300mm30mm。 预应力锚杆采用锚杆钻机干作业成孔,成孔直径 150mm。 锚杆锁定拉力为设计拉力的 70%。 D.第二道锚杆标高为 ,一桩一锚,即锚杆的水平间距为。 锚杆水平倾角为 15176。 ,锚杆的垫板规格为 360mm330mm30mm。 预应力锚杆采用锚杆钻机干作业成孔,成孔直径150mm。 锚杆锁定拉力为设计拉力的 70%。 E.第三道锚杆标高为 ,一桩一锚,即锚杆的水平间距为。 锚杆水平倾角为15176。 ,锚杆的垫板规格为 360mm330mm30mm。 预应力锚杆采用锚杆钻机湿作业成孔,成孔直径 150mm。 锚杆锁定拉力为设计拉力的 70%。 桩锚支护形式 9 名称 中心位置标高 (m) 长度(m) 锚固段长度(m) 轴向拉力设计值 (KN) 钢绞线数量及类型 第一道预应力锚杆 19 14 450 3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 为 标准型 第二道预应力锚杆 22 16 700 4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 为 标准型 第三道预应力锚杆 22 17 850 5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 为 标准型 注: 第一道锚杆位于连梁位置,第二 道、 第 三道锚杆采用 2 根 I32b 工字钢。 ( 4)护坡桩桩顶连梁设计 护坡桩桩顶连梁采用 900mm500mm,使连梁将桩头全部包住。 施工中要保证连梁内侧面基本顺直。 连梁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35mm, 50mm。 桩顶连梁 的配筋为 8Φ20+2Φ20Ⅱ 级钢筋,箍筋为φ 8@200mmⅠ 级钢筋。 主筋采用火烧丝绑扎连接,保证搭接长度 35d。 并且搭接接头尽量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受力面积不得超过总受力面积的 50%。 2) 基坑 西侧南段及南侧 西段 深度为 位置支护结构 设计 ( BB剖面) ( 1) 基坑南 部 基底标高为 ,支护深度为 , 采用 上部 ,下部为护坡桩 +预应力锚杆的支护结构形式。 ( 2) 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与 AA 剖面土钉墙设计相同。 ( 3) 护坡桩(混凝土灌注桩) +预应力锚杆支 护设计参数 A. 护坡桩 桩顶标高为 , 桩直径为 800mm,桩中心间距为 ,桩长 , 钢筋笼长度为 , 其中嵌固段长 ,总桩数 为 83 根。 采用 旋挖钻机 湿作业成桩 工艺进行施工。 B. 护坡桩中心线距土钉墙下口线 900mm,距结构外墙线 1600mm。 护坡桩主筋配筋为18Φ25,箍筋为φ 8@200mm,架立筋为φ 16@2020mm,桩主筋应插入连梁内 875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护坡桩的混凝土标号为 C25,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护坡桩主筋为 Ⅱ 级钢筋,箍筋和架立筋为 Ⅰ 级 钢筋。 C. 桩身预应力锚杆 设计参数同 AA 剖面。 ( 4)护坡桩桩顶连梁设计 参数同 AA 剖面。 3)基坑深度为 ( 北配楼西侧 )支护结构设计( CC剖面) ( 1) 该段槽底标高为 , 支护深度为 , 紧邻 北配楼。 北配楼 为地上 9 层,地下 3 层 , 基础埋深 约 为 13m。 由于拟建结构与 北配楼 间距较近,为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10 及北配楼侧稳定,最大限度的将 北配楼 与护坡桩间进行卸土,以减少该部分土体对护坡桩的影响。 卸土高度 暂定 为 10m(高于 北配楼 基础 约 )。 ( 2) 护坡桩(混凝土灌注桩) +预应力锚杆 支护结构 护坡桩 桩顶标高为 , 直径 800mm,桩间距 ,设计桩长 ,其中嵌固段长,桩数 约 为 20 根。 采用 长螺旋钻孔中心泵压混凝土振插钢筋笼的施工工艺 进行施工。 护坡桩主筋配筋为 12Φ25,箍筋为φ 8@200mm,架立筋为φ 16@2020mm,钢筋笼长,钢筋笼主筋插入连粱 500mm。 护坡桩主筋为Ⅱ级钢筋,箍筋和架立筋为Ⅰ级钢筋。 护坡桩的混凝土标号为 C25,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桩身范围内设置二道预应力锚杆。 第一道锚杆标高为 ,一桩一锚(间距为 )。 锚杆成孔直径 150mm,水平倾角为 15176。 ,锚杆的垫板规格为 330mm330mm30mm。 第二道锚杆标高为 ,一桩一锚(间距为 )。 锚杆成孔直径 150mm,水平倾角为 15176。 ,锚杆的垫板规格为 360mm330mm30mm。 桩身两道 预应力锚杆 均 采用锚杆钻机湿作业成孔。 预应力锚杆锁定拉力均为设计拉力的70%。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参数 序号 部位 标高 (m) 长度 (m) 锚固段长度 (m) 拉力设计值(KN) 钢绞线数量及类型 1 第一道 19 12 420 3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2 第二道 22 17 640 4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注:第一道预应力锚杆处的钢腰梁采用 2 工 28b,第二道预应力锚杆处的钢腰梁采用 2工 32b。 ( 3)护坡桩桩顶连梁设计 护坡桩桩顶连梁采用 900mm500mm,使连梁将桩头全部包住。 施工中要保证连梁内侧面基本顺直。 连梁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35mm, 50mm。 桩顶连梁的配筋为 6Φ20+2Φ20Ⅱ 级钢筋,箍筋为φ 8@200mmⅠ 级钢筋。 主筋采用火烧丝绑扎连接,保证搭接长 度 35d。 并且搭接接头尽量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受力面积不得超过总受力面积的 50%。 4)基坑深度为 ( 预留土体南侧 )支护结构设计( DD 剖面) ( 1) 该段槽底标高为 , 支护深度为 ,位于基坑南侧东段靠近北配楼部位。 考虑到后期北配楼西侧预留土方 开挖, 须在基坑 顶部停放长臂挖掘机 及运输汽车,因此 设计计算 该部位 附加荷载按 40Kpa 考虑。 ( 2) 护坡桩(混凝土灌注桩)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 护坡桩 桩顶标高为 自然地面 , 直径 800mm,桩间距 ,设计桩长 ,其中嵌固段 11 长 ,桩数 约 为 20 根。 采用 旋挖钻机 湿作业成桩工艺 进行施工。 护坡桩主筋配筋为 18Φ25,箍筋为φ 8@200mm,架立筋为φ 16@2020mm,钢筋笼长,钢筋笼主筋插入连粱 500mm。 护坡桩主筋为Ⅱ级钢筋,箍筋和架立筋为Ⅰ级钢筋。 护坡桩的混凝土标号为 C25,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桩身范围内设置四 道预应力锚杆。 第一道锚杆标高为 ,一桩一锚(间距为 )。 锚杆成孔直径 150mm,水平倾角为 15176。 , 采用锚杆钻机 干作业 成孔。 锚杆的垫板规格为330mm300mm30mm。 第二 道锚杆标高为 ,一桩一锚(间距为 )。 锚杆成孔直径150mm ,水平倾角为 15176。 , 采用锚杆钻机 干 作 业 成孔 , 锚 杆 的 垫 板 规 格 为360mm330mm30mm。 第三道预应力锚杆设置在 ,一桩一锚(间距 ), 锚杆成孔直径 150mm, 锚杆与水平夹角 15176。 , 采用锚杆钻机 干作业 成孔 , 垫板规格 360mm179。 330mm179。 30mm。 第四道预应力锚杆设置在 ,一桩一锚(间距 ), 锚杆成孔直径 150mm,锚杆与水平夹角 15176。 , 采用锚杆钻机 湿作业 成孔 , 垫板规格 360mm179。 330mm179。 30mm。 预应力锚杆锁定拉力均为设计拉力的 70%。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参数 序号 部位 标高 (m) 长度 (m) 锚固段长度 (m) 拉力设计值(KN) 钢绞线数量及类型 1 第一道 19 14 450 3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2 第二道 20 15 650 4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3 第 三 道 22 17 850 5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4 第四 道 22 17 850 5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注:第一道预应力锚杆处的钢腰梁采用 2 工 28b,第二道 ~ 第四道 预应力锚杆处的钢腰梁采用 2 工 32b。 ( 3)护坡桩桩顶连梁设计 桩顶连梁的 主筋 配筋为 8Φ20+2Φ20, 其它参数同 CC 剖面。 5)基坑 支护 深度为 10m( 北配楼西侧 )支护结构设计( EE 剖面) ( 1) 该段 位于基坑南侧东段 与北配楼连接部位 , 支护底标高为 北配楼西侧 CC 剖面 降桩桩顶平面 ( 标高为 ) , 支护深度为 10m。 考虑到后期北配楼西侧预留土方开挖,须在基坑顶部停放长臂挖掘机及运输汽车,因此设计计 算 此部位 附加荷载按 40Kpa 考虑。 为避免预留土方进行开挖时机械设备产生的荷载导致北配楼西侧土体侧向挤压 产生位移 , 该断面设计时适当加长了锚固段长度。 ( 2) 护坡桩(混凝土灌注桩)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 护坡桩 桩顶标高为自然地面, 直径 800mm,桩间距 ,设计桩长 , 桩数 约为 4 12 根。 采用旋挖钻机湿作业成桩工艺进行施工。 护坡桩主筋配筋为 18Φ25,箍筋为φ 8@200mm,架立筋为φ 16@2020mm,钢筋笼长,钢筋笼主筋插入连粱 500mm。 护坡桩主筋为Ⅱ级钢筋,箍筋和架立筋为Ⅰ级钢筋。 护坡桩 的混凝土标号为 C25,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50mm。 桩身范围内设置 两 道预应力锚杆。 第一道预应力锚杆,设置在- 处,三桩两锚(间距 ),锚杆与水平面夹角为 15176。 ,垫板规格为 330mm179。 300mm179。 30mm; 第二道预应力锚杆设置在- 处,一桩一锚(间距 ),锚杆与水平面夹角为 15176。 ,垫板规格为 360mm179。 330mm179。 30mm,预应力锚杆采用锚杆钻机成孔,成孔直径 150mm。 垫板规格 360mm179。 330mm179。 30mm。 本剖面 锚杆成孔直径 150mm, 均 采用锚杆钻机 干作业 成孔 , 预应力锚杆锁定拉力均为设计拉力的 70%。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参数 序号 部位 标高 (m) 长度 (m) 锚固段长度 (m) 拉力设计值(KN) 钢绞线数量及类型 1 第一道 19 14 450 3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2 第二道 22 16 700 4 根 1860 级,公称直径为 注:第一道预应力锚杆处的钢腰梁采用 2 工 28b,第二道预应力锚杆处的钢腰梁采用 2工 32b。 ( 3)护坡桩桩顶连梁设计 桩顶连梁 设计 参数同 DD 剖面。 二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1.土钉墙施工 土钉墙施工也是整个基坑开挖的关键之一,整个基坑从上到下需分层进行。 本工程现按人工洛阳铲成孔, 2人为一施工组, 10人为一施工队,设置 4个施工队,分别从不同施工面同时进行。 1) 施工工艺 开挖 ―― 修坡 ―― 定孔位 ―― 成孔 ―― 插筋 ―― 堵孔注浆 ―― 二次注浆 ―― 绑扎、固定钢筋网 ―― 压筋 ―― 钉端焊。土方、护坡及排水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金额。 A. 建设项目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B. 建设项目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取得无阻期土地使用权 C. 建设项目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取得有限期土地使用权 27.在设计阶段进行限额设计的最高限额是 ( )。 A. 经批准的投资估算 B.设计概算 C. 施工图预算 D.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 28.采用可调总价合同,发包方承担 ( )的风险. A.工程量因素 B. 工期因素 C.
在偏心方向上的附加偏心距 mm ei 修正截面初始偏心距 mm α s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mm h 管片的厚度 mm e ηei h2 as 410 将已知数值带入计算可得 e 62317550 748mm 式中 e 轴向力到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mm η截面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这里取η 10 对受压面配筋 411 式中 α 1 矩形应力图强度与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应力 fc 的比值 fc
配备 16台下行自动扶梯, 8 座人行通道,供乘客上下站厅和集散厅,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作为安全疏散通道用,西面为机房、设备用房,配电室、备用等用房; 为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 室内部分 9m 层土建部分:挤塑聚苯乙稀泡沫塑料板、混凝土垫层、加气混凝土块砌体、抹灰工程、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聚氨酯防水工程;砖砌隔墙及抹灰。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出站通道:花岗石楼地面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在基础结构施工中,采用外控法进行轴线测量放线,并用 JGJ2经纬仪结合 50m 钢卷尺进行细部测量。 地下水处理方法 本工程采用基坑明排水为主,采用水泵将其积水抽排至周边排水沟内。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⑴ 、 设计要求 本工程设计为柱下独立基础,墙基为条基,混凝土强度为 C25,埋深。 ⑵ 、 机械设备配备 根据该工程设计工程量和工期要求,结合施工经验
、场貌等方面的规定,遵守环保、创建办等单位有关规定,保证工地 周围的道路完好,不得破坏市政设施,保持场内清洁,争创市文明施工工地。 四、施工安排 (一)施工段划分 根据该 工程 具体特点,每 个单元 为一个施工段,各工序穿插进行,流水作业。 (二) 施工程序 由于工程班组较多,必须组织好相互之间协调的关系,实行科学管理,统筹组织施工,并充分利用时差,抓好关键,以保持均衡生产,按期达到竣工要求。
导服务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0 / 62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 家下午好。 我是 XX,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近,我总是在回忆,想念平淡而又充实的大四。 去年的今天,我和所有小伙伴一样,纠结于考研、工作。 那时候,总觉得时间还很长,足够慢慢去挥霍,也想象不了一年后的今天。 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远和时光老去,就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