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课题申请指南内容摘要:

布式电源和储能容量 优化 配置 分析,并 可 对微网结构进行优化。 ( 2)建设微网动态模拟实验平台 , 可模拟多个电压等级、多种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类型的微网系统。 ( 3)建设具有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微网示范工程 ,系统容量不小于 1MW, 分布式电源中间歇式能源比例不小于 50%, 内部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达到 %,电能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可实现并网 /孤岛 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 14 承担单位基本要求: 申报单位应在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研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 课题 申报应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申报。 课题经费: 本 课题 拟安排 专项 经费 3000 万元 , 要求配套经费与 专项 经费比例不低于 2:3。 课题执行年限 : 3 年。 方向 3: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技术 课题 8:电动汽车智能充放储一体化电站系统及工程示范 课题 目标: 掌握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接入电网的关键技术和控制策略;掌握电池梯次利用及成组的原则和策略;提出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与储能站一体化设计方 案和运行方案;建成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与储能站一体化示范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 : ( 1)开展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运行特性分析,研究电池更换站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接入电网的关键技术和控制策略; ( 2)研究电池梯次利用的筛选原则和成组方法,提出电池更换站电池梯次利用方案; ( 3)研制电池更换站多用途变流装置,开发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与储能站一体化监控平台软件; 15 ( 4)建设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与储能站一体化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 ( 1)多用途变流装置的功率不小于 20kW,直流电压 的输出偏差小于 %,充放电电流 偏差 小于 1%,最大效率不小于 95%,注入电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 5%。 ( 2)监控平台软件 能够实现一体化充放电站与储能站内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实现电池更换站运营监控和储能系统并网控制功能。 ( 3)完成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与储能站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 ,储能系统规模不小于 1MW/2MWh,日充电服务能力不小 于 50 辆 次。 承担单位基本要求: 申报单位应在储能技术、电网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研发和建设等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基础。 课题申报应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申报。 课题经费: 本课题拟安排 专项 经费 2020 万元,要求配套经费与 专项 经费比例不低于 2:1。 课题执行年限 : 3 年。 课题 9: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 课题 目标: 掌握电动汽车充电的功率需求和能量需求特性,掌握电动汽车充 16 电对电网的影响,掌握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研发有序充电控制器,建成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试验系统,对规模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进行评估。 主要研究内容: ( 1)研究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特性和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 2)研究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控制方式和控制策略;开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管理系统; ( 3)建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试验系统,对规模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进行评估。 考核指标: ( 1) 提出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预测方法,给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间、空间分布的 特性 ;完成电动汽车对电网影响的定量评估,提出评价指标和相关改善措施。 ( 2)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管理系统能够监控电动汽车数量不小于 20200 辆。 ( 3) 建成电 动汽车有序充电试验系统,在系统监控范围内,保证实际充电功率与系统 控制 目标值 的偏差不大于 10%,同时保障与用户充电需求目标 值 的偏差不大于 10%。 承担单位基本要求: 课题申报应以电网企业牵头, 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企业共同 申报。 17 课题经费: 本课题拟安排 专项 经费 1500 万元,要求配套经费与 专项 经费比例不低于 1:2。 课题执行年限 : 3 年。 课题 10: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研究 课题 目标: 掌握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关键技术和控制策略,开发出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机、智能车载终端、充放电直流电能表、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协调控制系统,建设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实验验证系统,验证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可行性。 主要研究内容 : ( 1)研究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方式;研究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控制策略和关键技术; ( 2)研发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机、智能车 载终端、直流电能表和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协调控制系统; ( 3)建设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实验验证系统;开展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 ( 1) 建立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数据模型及通信协议。 开发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协调控制系统,系统应能与电动汽车 和 充电设施进行信息交互,能够根据配电网实时状态智能 控制 电动汽车充放电 过 18 程 , 系统能监 测 电动汽车 的 数量不少于 20200 辆。 ( 2)充放电直流电能表可计量正、反向有功总量及各费率电能,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级。 ( 3)电动汽车智能车载终端具有与车辆及互动协调控制系 统的通信接口;具有采集电池充放电关键数据的能力;具有执行远程指令的功能。 ( 4)智能充放电机的最大功率应不小于 5kW,最大效率不小于95%, 充放 电流 偏差 不大于 1%, 直流 电压 偏差 不大于 %, 注入电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不大于 5%。 承担单位基本要求: 课题由电网企业牵头,联合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研发和建设、动力电池、分布式电源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基础的 设 备制造 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企业共同申报。 课题经费: 本课题拟安排 专项 经费 1500 万元,要求配套经费与 专项 经费比例不低于 1:2。 课题执行年限 : 3 年。 方向 4:大容量储能系统 课题 11:大容量储能系统的设计及其监控、管理、保护技术 课题 目标: 突破 锂电池 储能装置大容量化及储能系统大规模化集成技术,研 19 制大容量电池成组模块、电池管理装置、电池储能装置标准单元、储能系统规模化集成监控及保护系统等关键设备,开发大容量储能系统设计软件、储能系统集控软件等,制定大容量储能装置及其控制的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引领储能电池成组装置、大容量储能系统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的产业化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 ( 1)研究基于锂电池储能装置的大容量化技术。 电池成组动态均衡技术、电池 组模块化技术、基于电池组模块的储能规模放大技术、电池系统管理监控及保护技术。 ( 2)研究电池储能系统规模化集成技术。 大功率储能装置及储能规模化集成设计方法、大容量储能系统的监控及保护技术、储能系统冗余及扩容方法、储能电站监控平台的开发。 考核指标: ( 1)开发大容量 锂电池 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单体电压测量误差小于 2mV,电池系统储能剩余容量( SOC)测算误差小于 5%,同一电池系统内电池模块之间平均温差小于 5℃,同一模块内温度场最大差值小于 2℃; ( 2)开发 5kW/10kWh 量级的 标准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循环寿 命不低于 3000 次(或不低于电池单体寿命的 80%) ; 并基于电池标准模块,开发 250kW 或 500kW 电池储能标准单元 , 能量转换效率不低于90%; ( 3)开发电池储能电站监控与保护系统,可实现 20MW 及以上储 20 能电站的集中监测、控制、保护。 支持储能电站中各电池本体、电池模块、储能单元 等的运行状态主要 参数的监测、分布式控制及保护功能 ; ( 4)开发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设计软件, 适用 于百千瓦储能装置结构设计到百兆瓦储能电站集成设计。 承担单位基本要求: 课题牵头 单位应在大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