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精品课程项目组。 1项现场管理任务。 2020年 建设进度与 预期 绩效 2020年建设进度与 预期 绩效 第二季度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 工学结合的“2+ +” 人才培养模式。 对 施工员 等 核心岗位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知识进行分析, 构 建 专业基础课、技 能课、拓展课三大部分的课程体系。 、修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制度 和建立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1个项目的技术指导服务。 第 二 季 度 2 人次以上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安排 4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行业、企业聘请 5名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多元化 的第三方质量评价小组。 3个校外实训基地。 2个项目的技术指导服务。 1项现场管理任务。 第三季度。 5 人次以上教师培训、学习,安排 3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行业、企业聘请 5名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 完善校内工种实训基地建设。 度。 1个项目的技术指导服务。 第 三 季 度 5 人次以上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从行业、企业聘请 5名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3个校外实训基地。 ,进行对外 职业技能 的 培训与鉴定 服务 300人次以上。 1个项目的技术指导服务。 第四季度 5人次以上教师培训、学习,从行业、企业聘请 5名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进行对外 职业技能 的 培训与鉴定 服务 200人次以上。 4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的要求。 认识实习 、综合实训及教学实验等服务。 1个项目的技术指导服务。 2名教师获得 全国执业资格证书。 1名省评标专家。 第 四 季 度 3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 化”的课程设计。 3门课程的教材建设 ,初步形成 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制度、规范。 2个项目的技术指导服务。 1项现场管理任务。 3名教师获得本专业全国执业资格证书。 1名省评标专家。 六、 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经费预算见表 3。 表 3—— 建设经费预算表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 )13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 四川天园 建设有限公司 ) 13 (万元) 其他 (来源: 绵阳职 业 技 术 学院 ) 13 (万元) 总计(万元) 222 200 16 6 ,企业全程参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0 10 ,进行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42 42 “双证书”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岗位自选平台 5 5 “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构筑一条专、兼职老师共惠的互通平台 50 44 6 、职业性和开放性合一的实 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育人 99 99 16 16 附件 工程职业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 .......1 一 、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 .................. 1 二 、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 1 三 、特色专业建设 目标 .............................. 2 四 、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 3 第二部分 院 级特色专业建设 ..............................5一、机电一体化 专业建设规划 ( 20202020年) ..........5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建设规划 ( 20202020 年 ) ........ 13 三、工程造价 专业建设规划 ( 20202020 年 ) .... ......... 23 四、会计 电算化专业建设规划 ( 20202020 年 ) ............32 五、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 20202020 年 ) .........45 1 工程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第一部分 学院特色专业 建设规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20〕 16 号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教高〔 2020〕 3 号 )等文件精神 , 进一步推进优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骨干专业 , 推动学 院整体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 特 制定 本规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 计算机 职业学院“十 二 五”发展规划》 , 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 根据 学院《教学 改革 实施 意见 》 , 制定了“自 2020年起 , 逐步确立特色专业 , 至 2020 年建立 8 个左右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 一、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 按照“教高〔 2020〕 16 号文件”的要求 , 从“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出发 , 立足 河北 经济发展需要 , 发挥学院“ 装备制造、电子 信息、建筑工程、财务及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资源优势 , 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宗旨 , 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 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 , 走“质量立校”之路 , 强化特色意识 , 带动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特色专业 建设 原则 ( 一 ) 优先发展原则 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做到学院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 , 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 , 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 2 足特色专业建设需要 , 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 二)社会需求原则 专业发展要根据 河北 经济发展需求 , 紧密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及专业的发展动态 ,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 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 校企合作原则 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及合作 , 形成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机构相沟通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 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 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 ( 四 ) 创新发展原则 要贯彻“人无我有 , 人有我优 , 人优我特 , 人特我新”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 , 坚持走“内涵 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 三、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 , 用五年的时间 , 加强 5 个特色专业建设 , 突出 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和室内设计技术等 5 个 特色专业。 到 2020 年底 , 完成下列具体目标 : —— 结合 河北 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 建成 6—8 个院级特色专业。 —— 专任教师中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80%以上。 专兼教师比例达到 1:1, 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 1—2 人 , 培养骨干教师 3—4 人 ,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 4—6 人, 打 造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6—10 个。 ——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 设计出融“教、学、做”为一体、适合实践教学的环境。 建设中的特色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成为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 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20 门左右。 —— 每个特色专业建立适合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3 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 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 , 每个特色专业建成 1—2 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 并配备功能完善、先进的实训设备及软件。 —— 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每个特色专业必须有 3—5 部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教材 , 有专业图书资料 1—2 万册 , 专业教 学资源丰富 , 能充分满足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 通过五年的努力 , 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 , 并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 相关 专业建设 , 促进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 加强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保障 院长、分管教学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全院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 学院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 , 为专业带头人、系主任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 ,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 各教学系要把特色专业建设列为本系的“一把手”工程。 (二) 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根据各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 , 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 添置、更新教学设备 , 保证教学设备经费投入。 逐年扩大实习专项经费 , 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 , 提高教学资料的经费投入 , 逐年扩大图书购置费 , 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 三)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角度入手 ,结合专业建设需要 , 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 , 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实训需要 , 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 努力形 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一、团结合作、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4 ( 四)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 以评促建 , 以评促改 , 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 , 实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 , 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5 第二部分 院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规划( 2020— 2020 年) 根据河北经济 发展形势及学院的 专业 建设规划精神,在充分研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 特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 建设发展规划。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 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制造业信息化 ”和 “机床数控化 ”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为高等工程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 河北省在机械制造、机电设备研发、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尤其是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我省企业以 “制造业信息化 ”和 “机床数控化 ”为核心加快了现代化制造业改造的步伐 ,制造业将成为我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数控技术、电器控制、 CAD/CAM 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着 “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 ”的办学思路,坚持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数控技术为主线,强化实践 ”的改革思路,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成为本地区一流专业,为河北省的装备制造业输送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目标 (一) 专业培养目标 和办学特色的确立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校的传统专业,我们必须努力寻求行业、企业的支 6 持,主动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 1. 加强与其他高职示范性院校的学术交流,掌握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其办学特点和人才特色。 2. 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积极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取得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定位在什么技术层次上,从事什么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是什么,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3.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 :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 创新 精神, 掌握 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技术、电工技术 、 液 (气 )压一体化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