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内容摘要:
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 字 授 课 时 间 第 6 周星期 3 周星期 周星期 10 月 9 日 月 日 月 日 课 题 第 3章 空间力系和重心 167。 3- 4 重心 习题课 目 的 要 求 理解 重心和形心的概念;熟练掌握形心计算公式和平面图形的形心计算 重 点 难 点 形心计算公式和平面图形的形心计算 平面图形的形心计算(分割法和负面积法) 教 具 参考书 工程力学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复习旧 课 矩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的面积和形心计算公式 5’ 新 课 内 容 摘 要 第三章 空间力系 重心 空间力系概念 167。 33 重心和形心 一、重心和形心的概念 重心 重心坐标公式简介 形心概念及公式 二、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 利用对称性 悬挂法 称重法 利用重心坐标公式计算 三、形心的计算 平面图形形心计算公式 分割法 负面积法 查表法 例题 5’ 15’ 60’ 课堂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讨论形了心计算公式和平面图形的形心计算,要求熟练掌握 3’ 布置作 业 (b)。 (d) 2’ 实施情况分析 13 四川电力职 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专 业 班 次 机电 04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 字 授 课 时 间 第 5 周星期 3 周星期 周星期 9 月 29 日 月 日 月 日 课 题 静力学测验 目 的 要 求 了解学生对静力学部份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后阶段的教学。 重 点 难 点 静力学的基本内容。 教 具 参考书 工程 力学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复习旧 课 新 课 内 容 摘 要 课堂测验 100 分钟 考试题型: 绘制物体的受力图;( 12%) 填空题;( 12%) 判断提;( 12%) 单选填空题;( 14%) 计算题。 ( 50%) 考试方式;闭卷 课堂小 结 自我总结静力学部分的内容。 3’ 布置作 业 2’ 实施情况分析 14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专 业 班 次 机电 04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 字 授 课 时 间 第 6 周星期 4 周星期 周星期 10 月 10 日 月 日 月 日 课 题 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 4 章 轴向和拉压167。 41 轴向和拉压的概念 167。 42 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 目 的 要 求 理解变形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外力及其分类;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熟练 掌握轴向拉压的内力计算方法以及轴力图的绘制 重 点 难 点 轴向拉压的内力计算方法以及轴力图的绘制 轴向拉压的内力计算以及轴力图的绘制 教 具 参考书 工程力学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复习旧 课 物体的重心 30’ 新 课 内 容 摘 要 材料力学 变形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构件的承载能力 基本假设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 4章 轴向和拉压 167。 41轴向和拉压的概念 一、 实例 二、 计算简图 三、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167。 42 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 一、内力及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截面法 内力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轴力 轴力的计算 二、轴力图 例题: 20’ 10’ 25’ 课堂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讨论了轴向压及热气扭转的受力特点及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内力(轴力)的计算及轴力图的绘制,要求熟练掌握 3’ 布置作 业 补充重心作业 2 题 习题 (a) (d) 2’ 实施情况分析 15 四川电 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专 业 班 次 机电 04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 字 授 课 时 间 第 7 周星期 1 周星期 周星期 10 月 11 日 月 日 月 日 课 题 167。 43 横截面上的应力 目 的 要 求 理解和熟练掌握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计算公 式 重 点 难 点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计算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教 具 参考书 工程力学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复习旧 课 复习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概念、轴力的计算及轴力图的绘制方 法 20’ 新 课 内 容 摘 要 167。 43 横截面上的应力 一、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 变形观察 平面截面假设 应力分布规律 二、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 三、 例题: 例1(详细分析讲解) 例2 补充例题 例3 补充例题 25’ 40’ 课堂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讨论了轴向拉压的应力计算公式、变形计算公式等基 本知识,要求熟练掌握 3’ 布置作 业 习题 2’ 实施情况分析 16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专 业 班 次 机电 04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 字 授 课 时 间 第 7 周星期 3 周星期 周星期 10 月 13 日 月 日 月 日 课 题 167。 44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目 的 要 求 理解和熟练掌握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计算公 式,理解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计算 重 点 难 点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计算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教 具 参考书 工程力学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复习旧 课 复习轴向拉压 的受力特点、概念、轴力的计算及轴力图的绘制方 法 横截面上的应力 15’ 新 课 内 容 摘 要 167。 44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 一、 纵向变形 绝对变形 相对变形 二、 横向变形 绝对变形 相对变形 三、 泊松比 四、 虎克定律 例题: 例 (详细分析讲解) 例题: 补充例题 30’ 40’ 课堂小 结 本次课主要讨论了轴向拉压的应力计算公式、变形计算公式等基 本知识,要求熟练掌握 3’ 布置作 业 习题 2’ 实施情况分析 17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专 业 班 次 机电 04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 字 授 课 时 间 第 8 周星期 1 周星期 周星期 10 月 18 日 月 日 月 日 课 题 167。 45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目 的 要 求 理解和掌握低碳钢拉伸时的四个阶段、三 个极限应力、低碳钢的 压缩、铸铁的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极限 重 点 难 点 低碳钢拉伸的四个阶段、三个极限应力、铸铁的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极限 应力应变图与低碳钢拉伸的四个阶段 教 具 参考书 工程力学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复习旧 课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虎克定律 5’ 新 课 内 容 摘 要 167。 45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的概念 常温 静载 实验 一、材料的拉压实验 试件 拉伸图 应力-应变曲线 二、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一)、应力应变图 (二)、低碳钢拉伸时的四个阶段和力学性能 弹性阶段与比例极限 弹性极限 屈服阶段与屈服极限 强化阶段与强度极限 颈缩阶段 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 冷作硬化 三、其他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四、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的压缩 铸铁的压缩 五、材料力学性能的比较 50’ 30’ 课堂小 结 本次课主 要讨论了低碳钢拉伸时的四个阶段、低碳钢的压缩、铸 铁的拉伸和压缩等材料的力学性质,要求熟练掌握 5’ 布置作 业 复习 167。 45 思考题 实施情况分析 18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专 业 班 次 机电 041 班 教 研 组 长 签。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相关推荐
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 ( 4)以发展高可靠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具备防范各种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 优先主题: ( 9)集成电路设计 重点研究开发 CMOS 电路新技术及应用;大规模功率集成系统设计技术;支持通讯与视频图像处 理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基于开放系统的集成平台。 ( 10)面向应用的软件开发 重点支持网络应用的软件工具
部分 :供气设计》 NY/ 要求设计。 室内沼气管道宜采用镀锌无缝钢管。 ? 配套设备质量要求 :? 沼气工程配套的加热设备、搅拌机、进料泵等设备及装置均应是国标产品 ,没有国标的 ,应采用行业或地方标准。 ? 沉砂 /除砂设备的基本要求 :鸡粪 (蛋鸡 )、牛粪原料中含有 1%3%的砂 ,在预处理阶段应有除砂工艺及设备 ,将原料中 80%以上的砂除去 ,避免其进入厌氧发酵罐。 ? 进料泵
程 量 项目名称 原设计数量 变更后的数量 工程量 单位 单价 合计 工程量 单位 单价 合计 变更 情况 及理 由 劳动 力主 要设 备材 料及 工程 增减 情况 填表人: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项目监理机构:(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审定意见: 建设单位:(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承包单位填写
解决方案,这两种方案的难度都比较高。 本案作者将教学目标确定 为“了解马达的运转带动齿轮及机器的运转原理”、“知道通过马达控制机器人运动的基本原理”及“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具体要达到:①通过编辑程序控制机器人前进、转向等动作、②学会按需组装简单机器人,例如:齿轮连接、马达的连接等、③观察机器人的运作原理,思考是否能改进,使它运作得更好一些”。 这些目标的确定
的过程。 第三部分,给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转换,通过活动 2让学生理解英文字符与汉字字符存储的区别。 最后,在探索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的环境,为 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外部条件。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走向体验的发生和丰富深刻,实现简单的信息数字化编码。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引入及新知识的介绍 ( 1)、由十进制数的特征分析,对照引出二进制数的特征; ( 2)
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9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 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 C )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②树立教育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