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案-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内容摘要:

年) 9 3. 基本原则 ( 1)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根据废弃地的条件,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复垦利用。 优先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障生态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综合考虑复垦为耕地或建设用地。 ( 2)数量、质量、生态并重。 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有机结合的方法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不但要保证复垦利用的面积数量,更应保证复垦利用后的土地质量。 复垦利用要在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复垦利用规划要与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相衔接,切忌实施复垦利用工程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 ( 3)全面治理,综合利用。 废弃地复垦利用应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利用方向并重,宜农则农、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对项目区进行全面治理、综合利用,充分体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目标。 ( 4)统筹安排,区域协调。 针对废弃地类型,实行差别化的废弃土地复垦利用政策,分 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各类型废弃土地复垦利用工程,加快废弃土地的复垦利用步伐,避免宏观调控中的 “一刀切 ”现象。 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0 (二)主要目标 1.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 围绕 “十二五 ”期间,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型的发展主线,优化全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规划期内,从土地利用结构看,全区现有 公顷工矿废弃地全部得到复垦,新增耕地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 30% ,城市、建制镇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适当增加,农用地尤其是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从土地布局看,建设用地由零散分布逐步向 “ 汤岗新城和达道湾新城 ” 集聚,耕地集中连片程 度有所提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 2. 科学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将工矿废弃地的复垦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用于保障 汤岗新城和达道湾新城及 城乡 基础配套设施 的建设用地需求。 3. 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规划期内,通过对工矿废弃地尤其是废弃 矿山、矿坑及尾矿堆积地 等对周边土地生态环境威胁较大的地块的复垦,消除污染源或潜在的污染威胁,恢复工矿废弃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周边土地生态环境。 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1 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案 (一)基础设施情况 根据实地调查,复 垦地块周边田块坡度较小;骨干灌排渠系、水源等田间水利工程大部分能正常运行;主要田间道路均可使用,路面材质多为砂石路,形成比较合理的田间路网;输电线路以高空架线为主,输变电设施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求。 复垦地块周边地区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能满足复垦后土地连片耕作的要求。 (二)复垦为耕地的建设标准 复垦地块周边地块以 旱地、林地和果园 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时,首先对现有建筑物及地上附着物进行拆除,并清理建筑垃圾;清理后,对复垦区域进行客土改良,客土场选取尽量采取就近原则,客土 厚度一般不小于 30cm,客土后,对复垦地块进行平整,平整精度符合灌排要求。 复垦后 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耕地 和其他农用地。 根据复垦地块周边现有灌排体系,并依据灌排渠系设计标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规划复垦地块内各级灌排渠系。 灌溉渠道要充分考虑项目区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2 物组成以及灌水方法等因素。 沟渠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耐淹程度布设,建筑物的工程等级为 5 级。 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90%。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适当调整,路面宽一般为 4 米。 为了节约耕地,根据当地农民的作业习惯,利用沟、渠两侧堤顶以及田埂作为 田间作业路,并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统筹规划,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耕地数量和质量情况 工矿废弃地复垦可新增耕地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30%。 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 TD/T10042020) , 选择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灌溉保证率、盐渍化程度、障碍层距地表深度、排水条件、灌溉水源、剖面构型等作为本次耕地质量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和权重分别见下表。 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3 表 耕地质量评价标准及权重表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权重 表层土壤 质地 壤土 粘土 砂土 砾质土 土壤有 机质含量 ≥% ~ % ~ % ~ % ~ % < % 土壤 pH 值 ~ ~ ~ ~ ~ ~ < ~ ≥ 灌溉保证率 充分满足 基本满足 一般满足 盐渍化程度 无 轻度 中度 重度 障碍层距 地表深度 60~ 90cm 30~ 60cm < 30cm 排水条件 排水体系 健全 排水体系 基本健全 排水体系一般 无排水体系 灌溉水源 用地表水 灌溉 用浅层地 下水灌溉 用深层地 下水灌溉 剖面构型 通体壤 壤 /砂 /壤 壤 /粘 /壤 砂 /粘 /砂 壤 /粘 /粘 壤 /砂 /砂 砂 /粘 /粘 粘 /砂 /粘 通体粘 粘 /砂 /砂 通体砂 通体砾 分值 100 90 80 70 60 50 45 40 35 30 10 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4 经分析,复垦后新增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可达到 10 等,高于全区耕地的平均等别,能够保障工矿废弃地调整利用后全区耕地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降低。 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5 五、重点区域及重点工程 (一)重点区域 1.重点区域确定原则 ( 1)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较大,可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 2)相对集中连片,可有效提高土地复垦效率和复垦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 3)土壤、水文等条件和地形坡度适宜,有利于降低复垦成本; ( 4)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重点区域的划定 规划 共确定 2 个工矿废 弃地复垦重点区域, 分别为西南山区工矿废弃地整治重点区域,西部丘陵工矿废弃地整治重点区域。 通过重点区域的划定,明确各区域复垦的重点任务及方向,确保各项复垦目标顺利实现。 ( 1) 西南山区工矿废弃地整治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汤岗子镇和大屯镇, 区域面积 公顷。 通过实施该工程,可复垦 工矿废弃地 公顷。 ( 2) 西部丘陵工矿废弃地整治重点区域 主要包括大屯镇和甘泉镇。 区域面积 公顷。 通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6 过实施该工程, 可复垦工矿废弃地 公顷。 (二)重点工程 1. 重点工程确定原则 ( 1)工矿废弃地复垦规 模较大; ( 2)对实现规划目标起主要保障支撑作用; ( 3)对落实重点区域内土地复垦任务发挥主导作用; ( 4)预期投资效益较好; ( 5)能显著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2. 重点工程确定 规划 共确定 7 个重点工程,即 唐家房镇顾家房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 甘泉镇于家沟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汤岗子镇大龙岭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 大屯镇罗家村和杨家洼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 东鞍山镇侯爵屯村工矿废弃地复 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 ; 东鞍山镇中所屯村和东西河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 大屯镇大屯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重点工程 ,其中复垦规模 公顷。 工程主要任务是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根据复垦区的地形条件,结合灌溉、道路和农作物种植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工程的前提下,确定以道路为框架将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7 项目区划分为田块。 鞍山市千山区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2020—2020 年) 18 六 、工矿废弃地复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规划期内复垦利用总规模为 公顷,按照现行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采矿废弃地复垦平均成本为 50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