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兰图塑胶模具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共 22 页 2)、 定位圈直径一般为ф 100(公差 ~ )。 凸出模面板高度 10mm, 自动脱水口装置: 1)、 细水口模(三板模)均采用自制标准小拉杆带动水口板移动使水口自动脱落。 小拉杆直径为 16mm (附录 1) 2)、 一般采用 B板(动模板)面上装有 4粒尼龙胶塞的结构,当有前模行位时,一定要采用机械扣机的形式。 3)、 水口针以ф 5mm顶针磨成如下图形式: 三 )、 冷却系统 所有模具冷却水出口必须打“ OUT”,入口必须打“ IN”,并有数字编号,如“ IN 1”、 “ OUT 1”等等 运水排布均匀,直径做ф 6mm。 运水孔边至胶位的距离为 6mm以上。 运水孔边与螺丝、顶针、斜顶、镶件至少相距 4mm。 所有防水圈均采用耐高温胶圈,胶圈型号为ф 12*。 为方便安装运水接头,运水每个进、出口之间的距离至少保证有 30mm以上。 模胚上运水进、出口螺牙采用管螺纹 1/8” BSP牙。 运水的排布尽量从左右侧进出,并且进出口尽量对准基准一侧。 四 )、 顶出系统 制品在模 具中冷却固化之后,需切实可靠将其从模具中推顶出来,这一机构称之为顶出系统。 同时必须保证,当模具闭合时,它不会与模具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并回到初始位置 ,准备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动作顶出系统要保证除软胶模外所有模具在注塑时都能全自动啤塑。 顶出行程 :一般要求制品完全脱离钢料至少 10mm,如下图所示, 10 以上 正确的顶出位置,应设在制品脱模困难的地方,如骨位、柱位及有包紧力的地方 ,同时顶出痕迹不能影响制品外观,并且顶出机构不能和其它零件(如撑头、螺丝 等)干涉。 第 10 页 共 22 页 常用的顶出方式如下 1)、 顶针: a) 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使用 3mm 以上的顶针,顶针小于或等于 2mm 时需带托。 3mm 以下的顶针都在盘起订购,托针须注明托位的大小和长度 ,并使用盘起的编号。 b) 当顶针位于圆弧面或顶针和司筒受胶位方向限制时,必须要设计定位装置,定位方式如下图, c) 所有 顶针必须高出模面。 d) 所有顶针和镶针为 及 以下时,钢料上顶针和镶针孔采用慢走丝线割, 以上顶针孔采用快走丝线割,当啤塑材料为 PA、 POM、软胶系列等一些容易走批峰的塑胶时 ,所有顶针孔也需要慢走丝线割。 2)、 司筒: a) 所有司筒孔采用慢走丝线割。 b) 所有司筒都在盘起订购。 在订购时须要注明盘起的编号。 1. 尽量采用标准司筒,司筒大小必须小于成形胶柱的尺寸。 2. 为了防止司筒偏心,司筒头部切除余量不能超过 5mm,模具设计在订购司筒时长度比实际长度长 35mm。 3. 司筒内针不能和顶棍孔干涉。 3)、 扁顶针: a) 当产品上有较深骨位时,一般使用扁顶针。 b) 所有扁顶针孔采用慢走丝线割。 c) 模具设计时,不能选用过薄的扁顶针,厚度优先采用。 d) 所有扁顶针在盘起订购。 在 物料订购时,须注明扁顶针托位的长度和大小,并使用盘起的编号。 4)、 推方(直顶): 推方一般要做挂台,以螺丝固定在顶针面板上。 5)、 推板: 当轮廓封闭,周长较长,并且内外表面均不允许顶针痕迹时, 或者当产品过深 ,又没有足够的位置放置足够的顶针时 ,常采用推板推出结构 .其基本结构见图 : (大推板) (小推板)3 176。 5 176。 5176。 1 176。 3 176。 顶棍孔 1)、 顶棍孔的大小为ф 35mm。 2)、 特殊顶棍孔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塑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来定。 方铁(凳子方、模角) 第 11 页 共 22 页 方铁的高度必须保证顶出装 置将产品全部顶离钢料 10mm以上。 顶针板导柱导套(中托司): 1)、 所有模具都须加顶针板中托司。 2)、 因明利 公司暂 无中托司标准 ,在明利厂订购的模胚 时 ,须 由工程部标示中托司的位置和大小 , 在龙记和富得巴订购模胚时 ,按标准加中托司。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