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咖啡工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内容摘要:
文化发展部门、国营、私营及各种股份公司,从事咖啡栽培与加工、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产品开发、咖啡企业经营与管理、产品销售和咖啡文化发展相关管理和服务,可在酒店、餐厅、咖啡厅等从事相关工作,亦可自主创业或从事相关工作。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 (群)和职业知识、能力(专业能力)分析 典型岗位 岗位知识及能力(专业能力)要求 职业资格要求 咖啡生产管理 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栽培与初加工技术;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咖啡加工厂的规划建设与与加工设备;咖啡产品开发; 农艺工、 热带作物加工工相关要求(种植、初加工、质量控制、植保等) 咖啡经营管理 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栽培与初加工;咖啡调配技术;咖啡厅 经营与管理;咖啡文化发展。 咖啡师、咖啡品鉴师及贸易岗位相关要求 见岗位职业知识、能力、素质与支撑课程、活动分析表。 (三)岗位职业知识、能力、素质与支撑课程、活动分析 、能力与支撑课程、活动分析表 职业能力 支撑知识 主要支撑课程 主要支撑活动 构成 对应 岗位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基础课 核心课 方向课 基本 能力 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与书面)、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知自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学习能力相关知识、语言文字知识、计算机知识、人际交往、心理相关知识、健康知识 所有课程 社团组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院系班活动、兴趣小组、相关讲 19 座 专业能力 咖啡生产管理 咖啡审评与检验 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栽培与初加工技术;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咖啡加工厂的规划建设 与 与 加 工 设备; 咖 啡产品开发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农业测量基础、作物遗传育种 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贸易 咖啡栽培与初加工技术;咖啡深加工、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技能竞赛、职业培训、鉴定、相关讲座、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的科研 咖啡栽培与初加工 咖啡产品开发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咖啡贸易 咖啡经营管理 咖啡审评与检验 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 栽 培 与 初 加工;咖啡调配技术;咖啡厅经营与管理;咖啡文化发展 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贸易 咖啡调配技术;咖啡厅经营与管理 咖啡调配技术 咖啡厅经营与管理 咖啡贸易 专业拓展能力 庄园管理 庄园经济 休闲农业;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加工厂的规划建设 相关知识 咖啡加工厂的规划建设与加工设备 餐饮服务 相关知识 餐饮服务与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管理 茶艺师 茶艺师相关知识 茶学概论 热区果树栽培技术 热区果树栽培 果树栽培技术 20 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方法能力 (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观察应变、独 立完成工作能力、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能力、学习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创新能力 ) 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组织管理程序等 公共课、专业课(尤其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的专业核心课、方向课毕业设计) 课程实训、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类大型活动、技能大赛等)、社团组织、社会实践、班级活动、系部活动、学校活动、校际交流、社会交流等、相关讲座等 社会能力(主要为适应能力、自知自律、自我调节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角色意识、社会知识、公共关系、公共礼仪、社会公德、沟通知识、团队知识 、法律知识、社会心理、环保意识。 公共课、专业课(尤其是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和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的专业核心课、方向课等) 、活动分析表 素质构成 要求 支撑课程 支撑活动 政治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思政课 党校、社会调查 思想道德、法律素质 敬业乐业、认真负责、刻苦耐劳、遵纪守法、恪守信用、服从大局,善于合作 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核心课 文体活动、专题讲座、 身心素质 身心健康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选修课 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专题讲座 科技文化素质 懂科技、有文化品位 必修课、选修课 文体活动、兴趣小组、专 题讲座,参与科研; 专业素质 专业能力强 专业课、专业拓展选修课 社团、兴趣小组、 技能竞赛 审美素质 懂美、会美 美学、礼仪等选修课 文体活动 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 善于沟通,社会能力强 公共关系与礼仪、专业核心课 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交流、社会调查(实践) 学习和创新素质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必修课、选修课 参与科研,获取专利、考证、培训、比赛、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各种有益的活动 21 三、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 生、专升本 (二)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四年,在校修学年限为 3~ 6 年 (三)毕业学分: 课内总学分 164 分,课外学分 16 个学分,共 180 学分。 课内学分安排按附件 1(课程结构和学分要求)设置并说明。 课外学分安排见(八)中的要求,具体为基本学分 11 个学分,奖励学分不少于 5。 课外学分均纳入总学分计算,学生毕业需取得至少 16 个课外学分。 (四)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 高等数学 C、农业应用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及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农业测量基础、作物遗传育种、土壤肥 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咖啡概论、咖啡栽培与初加工技术、咖啡产品开发、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贸易、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咖啡调配技术、咖啡厅经营与管理、咖啡文化发展;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作品、产品)。 五、教学及要求 (一)学期安排及学分要求 1. 实行两学期制。 每个学期教学 18 周,复习考试 1 周、机动 1 周。 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安排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职业岗位技能)训练 2周,由专业据情安排。 2. 学分计算。 一般,每 16 学时计 1 学分,每 8 个学时计 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为 ;体育课按 32 学时计 1 学分;独立设置的实践性课程原则上每周(或累计 1 周,计 16 个学时)计 1 学分;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作品、产品)课程原则上每两周(或累计 2 周)计 1 学分、 16 个学时。 (二)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按“大平台和模块化”进行设计,大平台分为公共素质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 模块按平台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专业教育平台必修模块中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职业岗位课程(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模块。 详 22 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要求学生完成 150164 的课内总学分。 具体如下: ( 1)必修课。 指为培养学生必备基本素质和关键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开设的课程。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大学外语、实用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新理论与方法等。 “具体安排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 2)素质能力选修课。 素质能力选修课是指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潜能和兴趣、特长的课程。 该类课程每个学生四年内控制在 10 个学分。 课程设置由教务处根据学生需求和学院实际开设。 具体安排 见附件 4(素质能力选修课开设情况表)。 此表中的课程会因开课情况有增加。 ( 1)必修课 指各个专业为培养学生适应行业、产业岗位(群)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学科共同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岗位课(专业方向课 )和专业实践课。 学科基础课: 指学科中各个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课程,加以必要的基础课。 包括:高等数学 C、农业应用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及生物化学。 具体安排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专业基础课: 指为学生学习和应用专业技术开设的基础性课程。 包括:植物 学、农业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农业测量基础、作物遗传育种、土壤肥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 具体安排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专业核心课: 指为学生学习和应用专业技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开设的应用性课程。 包括:咖啡概论、咖啡审评与检验、咖啡贸易。 具体安排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职业岗位课程(专业方向课 ): 指为学生深入学习和应用专业技术而开设的课程。 包括咖啡栽培与初加工技术、咖啡产品开发、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咖啡调配 23 技术、咖啡厅经营与管理、咖啡文化 发展。 教学上应有在企业(用人单位)学习环节。 具体安排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专业实践课: 指以实践为教学方式,单独记载成绩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认知、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职业岗位技能综合训练、顶岗实习、职业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作品、产品),教学安排由各专业负责。 具体安排见“附件 2:专业实践课教学安排表”。 ( 2)专业拓展选修课 指各专业对接产业链设置,以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原则上,专业拓展选修课按专业群(链)或专业大类设置 , 要设置与 专业相关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具体由专业或专业群(链)安排。 该类课程每个学生四年内控制在10 个学分。 具体安排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 ( 3)教学进程和实践教学安排 见“附件 1:课程及教学进程安排和学分要求”和“附件 2:专业实践教学安排表”。 ( 4)主要指标 ①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 4 年,在校修业年限为 3~ 6 年。 ②课内总学时: 由必修课和选修课计划学时组成,包括集中实践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按周计算。 四年课内总学时控制在 2600 学时左右(实践性课程以周计算学分,以 16 个学时计 1 学分;选修课以学分换算 学时计),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 4050%。 ③毕业学分要求(课内学分): 164 个学分。 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做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要引入企业(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要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 专业类课程要在系统全面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和技能训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要注重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24 六、学时学分统计 类别 课内教育 课外教育 学 分 毕业最低 总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比例 学分数 学分比例 理论教学 1364 % 52% 16 180 实践教学 1324 % 48% 总计 2688 100% 164 100% 七、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证书取证要求 见“附件 3:咖啡与咖啡工程专业职业资格取证及相关考证时间安排”。 八、课外活动(教育)及要求 课外活动(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基本保证。 按规定 ,课外学分指学生参加学院要求的活动或依据特长、兴趣爱好参加课外学习和活动取得的学分,包括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 基本学分指必须参加相关活动,并达到相关要求才能取得的学分,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共 11 个学分。 奖励学分指学生参加其它课外活动或获得奖励取得的学分,共计不少于 5。 课外学分均纳入总学分计算,学生毕业需取得至少 16 个课外学分。 为此,课外活动(教育)应有计划。 必须参加的活动(教育)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专业及职业教育、军事训练、健康及安全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田径运动会的中长跑项目、暑期社会实践、就业创业 及创新训练等,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的情况记入课外学分的基本学分。 具体见下表。 25 序号 活动名称 学 分 数 学期安排 备注 1 2 3 4 5 6 7 8 1 入学教育、毕 业教育 √ √ 参加院、系组织的入学教育,达到各专题相关要求。 2 专业及职业教育 √ √ √ √ √ √ 一个学期 个学分,每学期专业及职业教育安排为: (单位),了解专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至少 1 次); (至少1 次); (专兼)专题讲座 (至少 1 次)。 不完成不得分。 3 军事训练 1 √ 按要求完成 4 健康及。咖啡与咖啡工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相关推荐
负责老师茶水、水果的沟通和服务。 (会场内及休息室内的讲师茶水; 和老师所需物品 ) 客户茶水:按照场内总监的要求准备客户茶水。 G、场内总监: 精品课 没有开始前将场内座位安排表交给场外总监 ;与会务总指挥确定入场时间; 负责场内温度及 客户的反映情况并与场外联系传达给家人和 场内 各个岗位的协调工作。 (注意事项: 精品课全程在场内负 责监控,如有突发事件或需要可通过对讲机和场外
( 5)若是制作卡布奇诺咖啡,应先向瓷壶内倒入 1/3 牛奶,用热蒸汽管将牛奶加热直至起沫,再将牛奶沫放入制作好的咖啡杯中,最后将少量肉桂粉均匀地撒在咖啡杯中的牛奶沫上 3.送咖啡 ( 1)服务员将制作好的咖啡,装满白糖、黄糖、健康糖的糖盅和盛有鲜奶或淡奶的奶盅放在托盘中,托盘须洁净、无破损、无
术提供信息服务,如果能提高实载率 5%,即可创造 40 亿元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大幅度减少了空载行程,提高了里程利用率,可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交通安全事 故发生率等等,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智能化交通( ITS)是 21 世纪世界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这一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从下表可以看出,交通行业信息化服务有坚实的市场基础
较的有关资料以及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与评标有关的其他任何情况均严格保密。 在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推荐以及授予合同的过程中,投标人向招标人和评标委员会施加影响的任何行为,都将会导致其投标被拒绝。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不对未中标人就评标过程以及未能中标原因作出任何解释。 未中标人不得向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或其他 有关人员索问评标过程的情况和材料。 2投标文件的澄清 为有助于投标文件的审查
达成意向合作。 针对 “更年期妇女保健 ”、 “女性妇科病的预防 ”、 “孕产妇围产期护理 ”等广大妇女关心的健康问题分期进行知识讲座分享。 同时与社区卫生室医生达成医疗援助合作,因社区自身医生水平及设配受限,我院可对社区卫生室提供相 应检查及专家咨询等共建服务,在此基础上,针对社区户外传媒资源进行选择性覆盖。 二、营销主推项目: 妇科炎症及肿瘤 内分泌科(围绝经期) 产科等。 三、营销区域
5 反馈,填写统一的表格(日报表、周报表与月报表〕,向上司及时反馈现场的一手信息,并提供对策建议。 管理 ,帮助促销小姐完成其职责内的工作 ,提高产品知名度及品牌的美誉度 .监督落实信息的采集工作。 落实促销费用的使用情况,确保终端服务员能得到公司拟定的促销激励。 任职要求: 年龄在 30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当地正式户口,三年以上销售经验。 6 四、业务代表工作流程简图